沃尔夫奖(Wolf Prize)是由R.
沃尔夫(Ricardo Wolf)及其家族成立的
沃尔夫基金会于1976年设立的奖项,其宗旨是促进全世界科学、艺术的发展。
奖项背景
创立时间:1976年1月1日。
创始人:R.沃尔夫及其家族。
基金来源:沃尔夫家族成员捐赠的基金共1000万美元。
管理机构:沃尔夫基金会,下设董事会和理事会,领导评奖委员会负责评奖事宜。
评审制度
1975年,R.
沃尔夫以“为了人类的利益促进科学和艺术”为宗旨,发起成立
沃尔夫基金会,征得沃尔夫家族成员捐赠的基金共1000万美元。由董事会(由5名沃尔夫家族成员组成)和
理事会(由以色列文化教育部长负责,若干名以色列学者和官员组成)领导,下设评奖委员会,负责评奖事宜。评奖委员会由每个领域3—5人组成,逐年更换。
奖项设置
沃尔夫奖主要是奖励对推动人类科学与艺术文明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每年评选一次,分别授予在艺术(建筑、音乐、绘画、雕塑)、数学、物理、化学、农业、医学中取得突出成就的人士。沃尔夫奖具有终身成就性质,是世界最高成就奖之一。1978年开始颁发,通常是每年颁发一次,每个奖的奖金为10万美元,可以由几人分得。
其中,
沃尔夫数学奖是数学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之一,被誉为“数学界的
诺贝尔奖”。根据统计,
沃尔夫物理学奖、
沃尔夫化学奖、
沃尔夫医学奖的获奖者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获得该领域的
诺贝尔奖,在这些领域,沃尔夫奖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仅次于
诺贝尔奖。沃尔夫奖是国际最高学术大奖之一,具有终身成就性质,也被称为“诺贝尔奖风向标”
先后获得
沃尔夫物理学奖和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有肯尼斯·威耳孙、利昂·莱德曼、马丁·刘易斯·佩尔、皮埃尔-吉勒·德热纳、约瑟夫·胡顿·泰勒、
南部阳一郎、
小柴昌俊等。华人科学家
吴健雄曾获得沃尔夫物理学奖,华人科学家
钱永健先后获得
沃尔夫医学奖和
诺贝尔化学奖。
创始人物
R.沃尔夫,1887年生于德国,其父是德国汉诺威城的一位五金商人,也是该城犹太社会的名流。R.沃尔夫曾在德国研究化学,并获得博士学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移居古巴。他用了将近20年的时间,经过大量试验,历尽艰辛,成功地发明了一种从溶炼废渣中回收铁的方法,从而成为百万富翁。1961—1973年他曾任古巴驻以色列大使,以后定居以色列。R.沃尔夫于1981年逝世。
获奖名单
沃尔夫农业奖
沃尔夫化学奖
2011年,
邓青云、
斯图尔特·赖斯、克里兹托夫·马特加兹维斯基
2021年,Leslie Leiserowitz和Meir Lahav(来自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
2022年,Bonnie L. Bassler、Benjamin F. Cravatt III、Carolyn R. Bertozzi
2023年,
何川、Jeffery W. Kelly、Hiroaki Suga。
沃尔夫数学奖
1978年,
盖尔范特(莫斯科大学),Carl Siegel(哥廷根大学)
1980年,
昂利·嘉当(法兰西学会),柯尔莫哥罗夫(莫斯科大学)
1981年,
阿尔福斯,Ocsar Zariski(哈佛大学)
1982年,
哈斯勒·惠特尼(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Mark Krein(乌克兰科学院)
1983年,
陈省身(伯克利加州大学),埃尔德什(
匈牙利科学院)
1985年,Hans Lewy(伯克利加州大学)
1986年,
塞缪尔·艾伦伯格(
哥伦比亚大学),
塞尔伯格(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1987年,
伊藤清(京都大学),Peter Lax(纽约大学)
1988年,Friedrich Hirzebruch(
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和
波恩大学),
拉尔斯·霍尔曼德尔(隆德大学)
1989年,Alberto Calderon(
芝加哥大学),
约翰·米尔诺(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1990年,Ennio de Giorgi(比萨高师),Ilya Piatetski-Shapiro(
特拉维夫大学)
1991年,没有颁奖。
1992年,Lennart Carleson(乌普萨拉大学和洛杉矶加大),John Thompson(
剑桥大学)
1993年,Mikhael Gromov(法国高等科学研究院),Jacques Tits(
法兰西学院)
1994/5年,Jurgen Moser(苏黎世联邦高工)
1995/6年,
罗伯特·朗兰兹(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安德鲁·怀尔斯(
普林斯顿大学)
1996/7年,Joseph Keller(斯坦福大学),Yakov Sinai(普林斯顿大学和朗道理论物理研究所)
1998年,没有颁奖。
1999年,Laszlo Lovasz(耶鲁大学),Elias Stein(普林斯顿大学)
2000年,拉乌·勃特(哈佛大学),
让-皮埃尔·塞尔(法兰西学院)
2001年,
阿诺尔德(Steklov数学研究所和巴黎大学),Saharon Shelah(希伯莱大学)
2002/3年,
佐藤干夫(京都大学),John Tate(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2004年,没有颁奖。
2005年,Gregory Margulis(耶鲁大学),
诺维柯夫(马里兰大学和朗道理论物理研究所)
2008年,
皮埃尔·德利涅(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菲利普·格里菲斯Phillip Griffiths(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大卫·芒福德(布朗大学)
2010年,
丘成桐(哈佛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
丹尼斯·苏利文Dennis Sullivan(石溪大学)
沃尔夫医学奖
1986年,早石修
1994年,西冢泰美
2021年,Joan Steitz(美国耶鲁大学分子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斯特林讲席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Lynne Maquat(罗切斯特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教授),Adrian Krainer(冷泉港实验室),
沃尔夫物理学奖
1979年,乌仑贝克(美国洛克菲勒大学),Giuseppe Occhialini(
意大利米兰大学)
1980年,迈克·菲舍尔(
美国康奈尔大学),卡达诺夫(美国芝加哥大学),肯尼斯·威尔逊(美国康奈尔大学)
1981年,
弗里曼·戴森(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特胡夫特(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外斯科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1982年,
利昂·M·莱德曼(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马丁·刘易斯·佩尔(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实验室)
1983/4年,Erwin L. Hahn(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Peter B. Hirsh(
英国牛津大学),
西奥多·梅曼(美国Maiman Associates公司)
1984/5年,Conyers Herring(美国斯坦福大学),Philippe Nozieres(法国劳厄-朗之万研究所)
1986年,
米切尔·费根鲍姆(美国康奈尔大学),Albert J. Libchaber(美国芝加哥大学)
1987年,Herbert Friedman(美国Naval Research Laboratory),Bruno Rossi(美国麻省理工学院),Riccardo Giacconi(美国天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1988年,
彭罗斯(英国牛津大学),
霍金(
英国剑桥大学)
1989年,没有颁奖。
1990年,
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国法兰西学院),David Thouless(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
1991年,Maurice Goldhaber(美国布鲁克海文家实验室),Valentine Telegdi(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1993年,
本华·曼德博(美国IBM Thomas J. Wastson研究中心)
1994/5年,维塔利·金兹堡(俄国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
南部阳一郎(美国芝加哥大学)
1995/6年,没有颁奖。
1996/7年,
约翰·惠勒(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1998年,Yakir Aharanov(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和美国南卡洛莱纳大学),Michael Berry(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
2000年,Raymond Davis(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布鲁克海文家实验室),
小柴昌俊(
日本东京大学)
2001年,没有颁奖。
2002/3年,Bertrand Halperin(
美国哈佛大学),Anthony Leggett(美国伊利诺伊大学)
2004年,Robert Brout,Francois Englert(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彼得·希格斯(
英国爱丁堡大学)
2005年,Daniel Kleppner(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2021年,Giorgio Parisi(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
2022年,Paul Corkum(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物理教授)、Anne L'Huillier(瑞典隆德大学物理教授)、Ferenc Krausz
沃尔夫艺术奖
1981年,马克·夏戈尔,Antoni Tapies(绘画)
1982年,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兹,Olivier Messiaen,Josef Tal(音乐)
获奖华人科学家
吴健雄,1978年首届沃尔夫物理学奖获得者,以表彰她在探索弱相互作用上所作的贡献。
陈省身,获1983年沃尔夫数学奖,以表彰他在整体微分几何方面的杰出工作。
袁隆平,获2004年沃尔夫农业奖,以表彰他在杂交水稻的创新发展和这一重要主食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方面的发现。
钱永健,获2004年沃尔夫医学奖,以表彰他在设计和生物应用新型荧光和光可溶分子来分析和干扰细胞信号转导方面的开创性贡献。
丘成桐,获2010年沃尔夫数学奖,获奖原因是他在几何分析方面的工作对几何学和物理学的许多领域产生了深刻和戏剧性的影响。
邓青云,获2011年沃尔夫化学奖,获奖原因是开创了有机材料的研究领域。
翁启惠(来自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获2014年沃尔夫化学奖,获奖原因是率先开发了可编程的化学和酶合成方法。
何川,获2023年沃尔夫化学奖,获奖原因是对RNA修饰的化学和功能方面的开创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