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炯1940年生于上海,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语言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是我国二十世纪80-90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实验语音学家。
人物生平
沈炯,男,1940年5月14日出生,于2015年3月12日上午在北京大学校医院逝世,享年75岁。上海市人,汉族。
1962年毕业于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随后在陕西关中某多方言环境中从事外语教学工作,1978年至1982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接受研究生教育,获文学硕士学位。在此期间曾参加校级交流去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王士元领导的研究所POLA进修一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主要成就
沈炯1990年访问荷兰王国莱顿大学,于1992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汉语本土首先发表“汉语语势重音的音理(简要报告)”,指出语句中词语的着重与声调音域高音线上移方式相关,与低音线或音节时长等方面的改变没有显著相关性。
沈炯的研究采用现代实验技术,就自然语言的语音样品作了声学分析或人工再合成和群体感知测验,对实验结果作了数据分析和语言学理论等多方面的探讨。所得结论较好地解开了汉语语调研究中的一些重要症结受到国内外同行重视,也被汉语文语转换技术专家纳入应用系统。
沈炯对韵律问题作了广泛而深入的现象学研究。他把韵律现象区分为韵律语音、音段语音韵律特征和自律特征三种情况。韵律语音与音段语音一样,都是独立的语音学手段,分别具有韵律或音质的有声性方面和功能-语义的内涵方面,两方面构成语言学统一体。音质和韵律的有声性共存于音段母体中,形成语音的有声实体。
音段系统是语言的功能-语义主体的代表,双方总体上有一一对应关系,那种一致性掩盖了有声介质里复杂的系统性。有声介质靠音质、音高、音长和音强来处理语言的有声性,满足语音对声音有别的各种需要。它里头不单是音质有别一种因素,因此介质系统与功能系统的框架不是简单地一一对应。
沈炯提出了汉语音高载信系统的认识,使汉语韵律语音的深入研究有了比较完整的以音高为主的总体音理模型。这一模型包含了一套描述语音实体的概念。沈炯的研究指出,汉语声调和轻声的有声性质属于音高的低阶调节,它们或高或低的音区特征和升降平曲的曲拱特征是图解中直观的“点”或“线”。音域调节是音高空间的高语调类型等,依据音段母体规模和功能层级的高低对声调音域分别作明显的多阶调节。多阶调节符合发音和听音中解析和综合的直觉原理,也符合语言学实体在功能上分工的一般原理。
主要论文
北京话声调的音域和语调,林焘、王理嘉等著《
北京语音实验录》,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北京话合口呼零声母的语音分歧,《中国语文》,1987年第5期,《中国语文》200期纪念刊文集,商务印书馆,1989年。
疑问语调的形式,余志鸿主编《现代语言学——全方位的探索》,
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年。
汉语语调模型刍议,《语文研究》,1992年第4期。
汉语语势重音的音理(简要报告)*,语文研究1994年第3期。
汉语语调构造和语调类型,《方言》,1994年第4期,1994b。
北京话上声连读的调型组合和节奏形式,《中国语文》,1994年第4期。
汉语音高系统的有声性和区别性,《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第2期。
北京话儿化韵的语音分歧,《中国语文》,1995年第3期。
汉语文语转换中音高处理的对策,罗振声、袁毓林主编《计算机时代的汉语和汉字研究》,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
社会职务
曾任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兼职教授。
中国声学学会-语言、听觉和音乐声学分科学会第二、三届委员。
人物评价
在王士元和林焘先生的学术思想影响下,沈炯对汉语现状作了社会因素的研究。有关分析表明,语言演变的词汇扩散方式必须借助社会成员人的因素起作用,因此有人际扩散的表现。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对汉语合口呼零声母和儿化韵(合作)作了分析研究,从而勾画出人类语言自然演变社会侧面的特殊机制来。
沈炯重视个人“口耳之学”技巧训练,在各种交际场合随时注意观察言语事实,积累那些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感性经验。与此同时,他还注重对既有的语言学认识和认识方法的反思,用符合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语言学观点、方法剖析人类社会所用自然语言里的有声现象,因此他能在汉语韵律和语调研究中找到一些突破口。他认为语音研究是要弄清事实,既满足对内对外语言教学的需要,也要满足言语工程中人与机器对话技术的知识需求。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他注意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和目的性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改进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