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阳民歌是湖北省的传统民族音乐。内容十分丰富,据新修《沔阳志》载,大致可分为八种,即:号子、田歌、小调、灯歌、风俗歌、儿歌、革命历史民谣、新
民歌等。这些民歌大都产生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表达了他们悲喜的情绪和憎爱的情感,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简介
沔阳(今
仙桃市)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地,形成了
沔阳特有的田园风貌,享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沔阳地处
荆楚,
楚文化积淀丰厚,“南风”、“楚声”源远流长,历来“人文荟萃”。
自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设
沔阳郡一千五百多年以来,沔阳一直是郡、府、州、路(县、市)建制,素有“人文炳蔚”的“歌艺之乡”、“士习敦朴”的“礼仪之邦”之美称。
沔阳人民能歌善舞,坡上有樵歌、水上有渔歌、田里有秧歌、筑堤有
打硪歌、民歌小调、
渔鼓道情、锣鼓曲牌等丰富多彩。
沔阳民歌正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孕育出来的。时至今天,
沔阳民歌唱遍荆楚大地,大江南北。具有
沔阳田园风貌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以高亢,优美的曲调注入中国民歌之林,成为我国民歌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
内容
号子
亦称劳动号子。先秦《吕氏春秋·审应览》:“今举大木者,前呼舆讠雩,后亦应之。”便是劳动号子的最早记载。宋代高承《事物经原》:“今人举重出力者,一人倡则为号头,众皆和之曰打号”,说明号子是一人领唱,众人齐声应和。起着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劳动热情、解除疲劳的作用。多种多样的生产劳动,产生多种多样的劳动号子。如农事劳动有栽秧号子、车水号子、打场号子等;建筑劳动有打夯号子、打硪号子等;搬运劳动有装卸号子、挑担号子等;水上劳动有摇撸号子、拉纤号子、捕鱼号子等;作坊劳动有榨油号子榨油号子等。
车水号子为劳动号子的一种,流行于长江流域栽种水稻各省。车水的形式多样,如脚踏水车、手推水车、风车、牛拉水车等。号子的曲调也有多种,也有数首曲子联在一起,构成一个较大的多段曲式。节奏有的自由,有的较规整,音乐比较粗犷。如果在田中急着等水栽秧时,节奏更为急促,歌声更为热烈。歌词多即兴创作,比较固定的有“数麻雀”、“数猫”、“数蛤蟆”、“数水筹”等。也有全曲只唱衬词的,演唱形式为一领众和,并常用锣鼓伴奏。
榨油号子为劳动号子的一种,亦名打油号子、打榨号子,是油坊工人在榨植物油时喊唱的号子。一般有三种不同的榨油方法:“撞榨”、“压榨”和“锤榨”,号子也因榨法与地区而异。“撞榨号子”,撞榨时,悬一根长约两丈的粗大撞木,由数人推动撞击油筒中的大木楔而榨油。撞一次喊一次号子,撞榨的步伐、动作均以号子作统一指挥,情绪比较紧张。“板绞号子”,以螺旋形板绞压榨油,数人操作板绞榨油机,动作要齐,边喊边操作。“锤榨号子”,一般由二人操作,锤打木楔榨油。二人对唱号子,边操作边唱。
沔阳号子尤以打硪号子最为普遍。
沔阳位于江汉平原中带,境内有东荆河、通顺河、通州河、西流河、排湖(古时叫沔阳河)、沙湖、鲫鱼湖、芦林湖等大小湖泊十多个。由于地势低洼,湖多河多,因此常常出现十年九水,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民众为了生计,经常和洪水作斗争,年年修堤筑坝。在艰苦的劳动中,
沔阳人民创造了无数的打硪号子,
沔阳硪歌因此应运而生。
打硪号子亦称硪歌,声调高亢,节奏性强,一唱众和,边打边唱,群众在修堤筑坝时,用以协调动作,缓解疲劳。句式一般是七字、十字,也有用五字句的。建筑工地打硪时唱,与打夯号子近似。打硪又有抬硪与飞硪之分。打硪用四人、八人、十人不等,领唱时不打硪,众唱时打硪。
打硪使用的工具通常有三种:
第一种为是石磙硪。它是农家在禾场上压谷子用的石磙,绑上四根木杠,由八人提打。
第二种是片硪,又称方石硪或飞硪。它是由一块重百余斤的大方石,四角凿有孔绳,由八人持绳抛打,时高时低,起落如飞,情绪高昂,场面壮观。
第三种是木硪。木硪有两种,一种是方柱形的,一种是圆柱形的,只需要一个人、最多两个人就能提打。
歌词多即兴创作,也有唱历史故事的,曲调常吸收当地小调。
沔阳硪歌的演唱形式为一唱众合。领唱者有唱词,合唱者起衬托作用,没有实际内容,只唱一些感叹词,如嗨、呀、杨、花等等。领唱者都是喊号子的高手,声音洪亮,方圆数里都可听得非常清楚。听到的人真的是如雷灌耳,精神为之一振。有一人领唱的,也有两人对领的,还有一种《抛球硪歌》,要求更高,一副硪八个人轮流领唱,边打边唱,饶有兴趣。
沔阳硪歌所唱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取材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的,也有通俗唱词和诗词小品,更多来自于
沔阳花鼓戏的脚本唱词,如《站花墙》、《白扇记》、《秦香莲》、《劝姑》、《吵嫁》等。还有一种更考验领唱人的水平,完全是即兴创作,随唱随编,看到什么唱什么,想到哪里唱到哪里,语言朴实搞笑,生活气息十分浓郁。曲调有慢硪调、急硪调、郎当调、海扬花、也嗬也、咳哟嗬等10多种。根据打硪的速度可分为最慢的“四平调”;慢速的“高腔”;中速的“四块皮”;快速的“海扬花”、“郎当调”;最快的“划龙船调”等,其中以中速的用得最多。 1962年,省音协对
沔阳硪歌进行搜集整理,在《湖北民间歌曲》上刊出。
随着时代的进步,修筑堤坝都由机械代替,优美动听的打硪歌再也听不到了。
沔阳硪歌作为一项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储藏在传统的民间艺术宝库中。
田歌
为栽秧、扯秧、车水、薅草、打麦等田间耕作中唱的田歌。
沔阳田歌种类较多,既有在水田耕作时所唱的“秧田歌”等,又有在旱地耕作所唱的薅草歌,还有在禾场劳动时唱的打麦歌等。以薅草歌最有影响,主要流行在
毛嘴、
郑场、
剅河、
三伏潭等旱田较多的地区。薅草歌曲主腔和号子两种组成,演唱时有领有和,领唱的曲牌有高腔、悲腔、平腔和其他小调,众人和唱的号子有刮个阴阳火、么妹子笑嘻嘻、拗驴子过桥。流行在
张沟一带的有簧声、赶字、引声、也声等。曲调既具有山歌的抒情性,又有小调的优美性。如《
薅黄瓜》:“奴在园中薅黄瓜,郎在外面钉瓦渣,情郎奴的冤家哥,郎钉了奴的黄瓜花。”
小调
亦称小曲。一般是农村妇女在室内绣花做鞋时轻声低唱,也有在田头小憩或夏夜乘凉时唱小调的习惯。小调反映的生活面宽,爱情题材居多,常以四季(如四季相思、四季美人、四季歌、四季位、叹四季)、五更(如劝五更、叹五更、阔五更、叫五更)、十(如十辑、十想、十恨、十送、十杯酒、十把扇子)、十二(如十二月望郎、十二月看姐、十二月不得闲)。(十二时辰)以及花鸟鱼虫为题,采用比兴手法表达情感。唱词通俗生动,顺口易记,曲调优美细腻,婉转动听,主要有十绣调、绣荷包调等。
沔阳花鼓戏的曲牌,大多数由小调发展而成。 旧时,
沔阳小调在灾荒之年,常伴随着配上丝弦的三棒鼓、敲碟子流向外地,成为人们卖艺谋生的一种手段。并得到了发展,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如《洪湖赤卫队》插曲《
手拿碟儿敲起来》:“手拿碟儿敲起来,小曲好唱口难开,声声唱不尽人间的苦,先生老总听开怀。月儿弯弯照高楼,高楼本是穷人修、寒冬腊月北风起,富人欢笑穷人愁。”
灯歌
又称彩调,是配合民间舞蹈采莲船、狮子等演唱的民歌。歌词多含恭贺吉庆、视福道喜之意。曲调欢快活泼,气氛热烈,伴以锣鼓助兴,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沔阳民歌形式多样,其气氛以灯歌最为热烈.这是城乡人民在节日中玩灯所唱的歌.
沔阳人民有在逢年过节时都有玩灯的习惯,特别是阴历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歌舞盛行,历年不衰。到处都是采莲般、蚌壳精、打莲湘、海马、狮子、龙灯、地花鼓等。有的还扮作一台一台的“故事”,如“八仙过海”、“老背少”、“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之类,形式众多,因此灯歌也特别丰富。这类民歌的特点是歌词多数为吉祥的内容,有祝福庆贺之意;曲调欢快活泼,气氛喜庆。演唱时一般带有各种道具,着艳丽的服装,载歌载舞,并有锣鼓、唢呐或丝弦伴奏。
民俗歌
多为民间礼仪歌曲,出现在红〈婚娶〉白〈丧葬〉喜事和节日庆祝活动之中,如哭嫁歌、闹房歌、丧鼓歌、道士歌、龙船曲、巫神调等,集中反映了传统社会风俗,带有不同程度的迷信色影和封建伦理道德糟粕,建国后移风易俗,风俗歌已渐失传。
儿歌
又名童谣,内容短小,节奏自由,活泼风趣,合乎儿童心理,为儿童喜闻乐唱,有独唱、对唱和边做游戏边唱等形式。
沔阳沔阳童谣大都取材于常见的乡村事物或场景,讲究韵致,朗朗上口,极富节奏感。如:“三岁的娃,会放牛,放的什么牛?花牛。什么花?菜籽花。什么菜?辣嘠菜。什么辣?胡辣椒。什么湖?洞庭湖。什么洞?老虎洞。什么老?角老。什么角?水牛角。什么水?糖水。什么糖?麻糖。什么麻?线麻。什么线?索线。什么索?鞋底索。什么鞋?缎子鞋。什么缎?鸡蛋。什么鸡?雄鸡。什么雄?狗熊。什么狗?豺狗。什么豺?劈柴。什么劈?斧头劈。什么奔?豆属。什么豆?黄豆。什么黄?蚂蟥。什么蚂?客马。什么客?一条蛇,是你姑爷”。
沔阳童谣的形式千姿百态,有些具备简单的故事情节,谐趣横生。如“推磨担,咯磨担。推的粉子磨不过,做的粑粑甜不过。留两个,接婆婆,婆婆吃了心里磨不过,半夜起来摸茶喝,门闩梆了后脑壳。汪的汪,喊的喊,婆婆到了田中坎”。有些童谣也就是谜语,益于开发儿童智力。如“一群鹅,赶下河,喝的喝水,上的上坡”,猜的是农村里水车车水的劳动场景。又如:“两姊妹,隔道堤,你不走我的,我不走你的”,谜底是眼睛。 沔阳童谣还融进一些地方的风土人情。如:“油菜叶,家家黄,吹儿打儿嫁姑娘。爹也哭,妈也哭,爹妈爹妈你不哭,你的女儿多享福。”表达了在姑娘出嫁时亲人们依依不舍的情感。
再如,轿抬到了新郎家,唢呐锣鼓声,鞭炮声,热闹非凡,聚满了前簇后拥的看新姑娘的大人和小孩,于是,大人就告诉姓娃们唱起了“新姑娘,咚咚锵,咚到河里喝米汤,米汤喝足了,养的儿子胖嘟了”。新姑娘回门,小弟弟带着娘家送去的剪子去接姐姐,于是又有了“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子送姐姐,姐姐留我半个月,我要回去学打铁”;姐姐回来“牛来了,马来了,张嘎大姐回来了”;姐姐回去“牛去了,马去了,张嘎大姐回去了”。
革命历史民歌
有《士豪湖霸两重天》、《武装暴动歌》、《土牛歌》、《少年先锋队歌》、《妇女解放歌》、《告白军士兵歌》、《水灾歌》、《当兵就要当红军》等。
这些红色歌谣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影,有鲜明的阶级捶识和阶级感情。1977年,由黄孝林、康大德搜集编写的《湘鄂西革命历史民歌》(杨雾青等编曲) ,参加省文艺会演,获创作演出等奖, 1982年,南国唱片社灌片发行。如《放牛歌》:“辛苦农友们,都是养儿人。东边发了霞,牵牛转回家。养儿不放牛,放牛水里丢。手把镰刀磨,去把界边割。赚得钱几文,生活累死人。回来没洗脚,就把烟子恶。老板心又狠,半夜喊我们,锅巴饭不说,削的鱼脑売。双手打开门,吓得跳跳神。打骂实在多,年年受压迫。手把鞭子拿,就往牛背爬。我们不放牛,去把革命投。十指两边颤,去跟鬼做伴。镰刀手中拿,去把敌人杀。赶到坟眼洼,听见鬼说话。砍了豪绅头,我们复了仇。心想赶回家,又怕老板骂。跟着共产党,革命不回头。”这些红色歌谣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有鲜明的阶级立场和阶级感情。
新民歌
它是反映人民群众新思想、新生活,新风尚的民歌。《哪有闲空回娘家》、《六姐爱的万能人》、《姑娘喜开机滚船》、《妹妹插秧我抛秧孙》、《想起我的哥》、《订亲只要歌一担》、《采莲要到九月八》等。但多出自业余作者之手。
沔阳新民歌是诞生在1958年,代表作是由
仙桃钱沟村农民刘同兴作词、省群艺馆音乐家何良佑根据沔阳小曲改编的《哪有闲空回娘家》,唱的是因为集体生产很忙。还有个代表作是《喜坏我的妈妈也》,由沔阳人王玉珍演唱,唱的是生产队送喜报上门来了。总的说来就是反映“人民公社化”、“大跃进”那个时代的工作与生产、生活。
如沔阳民歌《哪有闲空回娘家》:“油菜开花黄又黄,爹爹接我回娘家,只因地里忙生产,我哪有闲工回娘家。秧苗发芽青又青,妹妹接我去送亲,栽秧割麦我两头忙,我哪有闲空去送亲。满田棉花白又白,哥哥接我去做客,白天黑夜忙摘棉,我哪有闲空去做客。告诉我的爹,告诉我的妈,不是姑娘不想家,等到今年丰收了、带个喜讯看爹妈。”
改革开放后,仙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这一时期的民歌《襄河谣》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时代特色。
特色
沔阳民谣的内容丰富,有宗教的、爱情的、战争的、工作的,也有饮酒、舞蹈作乐、祭典等等。沔阳民谣的缠绵悱恻,都表现了强烈的地方色彩。如《沙湖沔阳州》:“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若有一年收,狗子不吃糯米粥。”反映了旧中国沔阳水利失修,民众生活困苦,以及沔阳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的真实生活。这首脍炙人口的民谣为国人所熟知。1961年,毛泽东主席来湖北视察,在招待晚会上,一位歌手为毛主席演唱了一首沔阳民歌,给毛主席很深的印象,当得知这位演员是沔阳人时,毛主席便脱口说出了这首民谣。
在搜集到的大量
沔阳民歌资料中,反映爱情和婚姻的占了绝大部分,几乎是无处不有,无歌不有。如《私望郎》:
“上房女娇娥
心中无奈何
忽然想起奴情歌,
一夜瞌睡睡不着”。
又如《抠门闩》:
“黑了黑了多早就黑了,
白扇把(呀)把门敲,
小幺妹,(喂!喂!)
你的知心人(啦)来了(喂。)
小情哥,(喂!喂!)
妹在房中知(呀)道了(喂)。”
从上述两首歌词中,让人看到了青年男女相亲相爱的喜悦心情。
沔阳民歌具有鲜明的语言特色。其语言质朴、清新自然,富有很强的幽默感。每当在那田间,林荫树下歌唱那一首首民歌时,总有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特别是那错落有致的三言、四言、八言,以及用赋、比、兴的手法,其意境高远,意味深长,又是那样的柔和、 美丽。如《绣荷包》女:“昨天卖货的多今天卖货的少卖货的杂种死绝了。男:昨天买线的多,今天买线的少,买线的姑姑死绝了。”
这些骂人的话虽然骂的很绝,但其语言来源于生活之中。表面看上去好像是在你骂我,我骂你,其实质是相互在耍娇,是表达爱幕之情的一种委婉屈折的方式。
流行在毛咀一带的《
薅草歌》,在
沔阳民歌中最具有影响力,它是由主腔和号子组合而成的,一人领众人合。领唱有主腔(高腔、悲腔、打锣鼓),众人接唱号子(阴阳火,拗驴子过桥等),其旋律优美动听,享有江汉平原的田园风味。它的曲牌后来发展为
沔阳花鼓戏的主要唱腔。
沔阳民歌是民间的乐府,是爱情的音符,也是一部绝妙的乡土教材,它不断地在激励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
传承
沔阳民歌有着光辉的历史。如
沔阳花鼓戏有四大主腔、两百支小调,就是由沔阳民歌衍变而来,如[薅草歌]衍变成[高腔];[薅黄瓜]衍变成[站花墙]调和[西腔];街上、商市
的叫卖声发展了[卖棉纱调]、[卖杂货调]等。固此其唱腔的民歌性是显而易见的,既通俗又优美的唱腔,加上既朴素又口语化的唱词,使广大观众喜闻乐“听”。[高腔]高亢、辽阔的旋律,跳跃的音程,具有江汉平原广阔的乡土特色;[悲腔]的婉转、抒情,表现出水乡农妇忧伤时的生活情韵,因此民间流传着“听了花鼓戏哟喂哟(即[悲腔]),害病不吃药”之美谚;[圻水]、[打锣]平和、秀丽,唱起来如话家常;[四平腔]起承转合,具有典型的四句体民歌结构:小调的欢快活泼,更显民歌本色。由于具有强烈的民歌性,所以使唱腔易学易唱,便于流传。演出的灵活性
沔阳花鼓是在“沿门花鼓”、“推车花鼓”中诞生出来的。演出方便、打场灵活,无论城镇的大舞台,还是农村的小草台,小平台、小土台,或官家的“堂会”、赶集的“庙会”都可演出。连堤坡、屋檐、禾场、草坪、已收割的空块田都可演出花鼓戏。故
沔阳花鼓戏有很强的适应性、可塑性,故深受农家市民的欢迎。
1958年大跃进时期,著名歌唱家
蒋桂英把
仙桃农民刘同兴作词,音乐家何良佑配曲的《哪有闲空回娘家》民歌和另一首
沔阳民歌《薅黄瓜》唱进了怀仁堂,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新民歌《幸福歌》被灌制唱片,被中央电台播放,在全国听众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
洪湖水浪打浪》的音乐取材于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沔阳的民歌《襄河谣》和沔阳民歌《月望郎》。其中《襄河谣》(襄河为汉江的别称)是一首逃荒要饭曲,原句是“襄河水呀,黄呀么黄又黄……年年洪水冲破堤”,唱的是人民饱受洪水之患的悲苦心情。作曲家张敬安收集到这段素材后为这段民谣的旋律所感动,修改后变成优美的“……四季野鸭和菱藕”了。当时张敬安写这段音乐的旋律和前八句歌词一气呵成,后面的一段歌词是由欧阳谦叔补写。
特别一提的是歌剧及电影版《
洪湖赤卫队》均由沔阳籍著名歌唱家
王玉珍主演,的这首由剧中人
韩英和秋菊演唱的二重唱,以其委婉悠扬的行腔,甜美纯净的音色,加之风格独异的吐字发音(
沔阳话),把人们带进了美丽富饶的洪湖。1962年获得第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音乐奖。
1989年《洪湖水,浪打浪》荣获建国四十周年“唤起我美好回忆的那些歌”优秀作品奖。1993年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1994年入选“百歌颂中华”优秀纪念歌曲奖。1999年原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奥地利期间亲自弹奏该曲。其中的不少唱段,不仅唱遍祖国大地,而且享誉海外。
形式
沔阳民歌形式以七音、五音为主,间杂三音、四音,以至八音的句子不等,长短参差,错落有致。大都采用比较的手法,其意境高远,意味深长,富于哲理,且语言优美,清新自然,声情并茂,幽默诙谐,悠扬流畅,有着丰富的艺术感染力。
补背褡
到春来呀,百花开呀,百花开放(嘛么唷唷),奴把相思害(呀),有人的知道(哎咳哟)。快来与奴解(呀哎)
说开怀呀,就开怀,美貌书生对奴来,欢欢喜喜叫声小郎才,欢欢喜喜叫声小郎才。
到夏来,三伏天,奴家收拾到江边,来到江边举目四下观,四下观来四下看。
四下观来四下看,半空飞来一孤雁,大叫三声奴家心也寒,大叫三声奴家心也寒。
到秋来,秋风凉,手掌银灯进绣房,只见蚊虫对对又成双,只见蚊虫对对又成双。
哭声爹,哭声娘,蚊虫有郎我无郎往在阳世走一场,往在阳世走一场。
到冬来,雪花飘,雪花飘来数丈高,飘来飘去雪花不见了,飘来飘去雪花不见了。
十想
一想(啊)我爹娘(啊),不该(呀)把奴养(啊),把奴丢在那高坡上(啊),我越想越心伤(啊),(呀嗬咿唷嗬也咿嗬呀咿嗬)把奴丢在那高坡上(啊),我越想越心伤。
二想做媒的,做媒的鬼东西,只顾堂前把酒吃,两头胡哄你。
三想我的他,他只一滴卡,站在我的面前只齐我的妈,狠不得横死他。
四想我的妹,小我两三岁,男成双来女成对,越想越掉泪。
五想王大妈,她说些讥诮话,她说你这伢儿这么大,女婿一滴卡。
六想我的姐,大我两个月,养的儿子又笑又能说,越想越悲切。
七想新汉哥,小伙子真不错,他问我在婆家好不好过,怎么不快活?
八想他的话,实在主意大,问得小奴无话答,两脸像虾子夹。
九想我婆婆,天天折磨我,下田只有我一个,两眼珠泪落。
十想打主意,与新汉配夫妻,二人商量逃出去,才遂我心意。
注:词中的(一滴卡)就是一点点大;(妈)是指妇女的乳房。
烟花女自叹
《烟花女自叹》(慢四平)五
一更里(呀)叹烟花珠泪(呀)如(啊)麻(呀),实可叹(哪)烟花女(伢啊)五行(哪)生得差,自幼儿接先生(哪)将奴的八字来算,他算奴(哇)命带孤寡,身犯了桃花煞。哭一声爹来,叫一声养儿的妈,养女儿你就该许配那婆家,那婆家他贫穷是你儿命苦,你不该贪银钱,把儿卖与烟花。
二更里叹烟花珠泪如梭,实可叹烟花女命如纸薄,奴好比那水中浮萍草一样,风吹来浪打去长不起根来。闲下无事学弹又学唱,忽然想起了大事一桩,奴今生亲丈夫不能同罗帐,前世里烧下了断头香。
三更里叹烟花珠泪双流,妈母娘她要儿去把银钱收,倘若是那客银钱不就手不是用皮鞭打,就是用鸡毛帚子抽。浑身上下被妈娘打了一个够,只打得烟花女遍身鲜血流,众姐妹他待奴情意恩厚,她为奴对妈娘不知叩了多少冤枉头。
四更里叹烟花珠泪伤悲,妈母娘不论老少要奴去陪,为陪客受过了无端之罪,不陪客埃过了许多棍棰。只打得烟花女无其奈何,不论老少人要奴去同欢乐,倘若是对客官言语有差错,拳头打大骂奴家风流卖得阔。
五更里叹烟花珠泪垂垂,妈母娘只准奴接客不准从良,接着了官家老爷妈娘有钱用,接着知心的人小奴要吃亏。越思越想越掉泪,枉在阳世间错把人皮披,实可叹今生里无有亲丈夫配,奴情愿吃长斋去念阿弥。
重台别
《重台别》(慢四平)二
上重台望家乡遥隔天外,思家乡和故土泪洒胸怀,大不该与春生花园求拜,恨天空降下了二度梅开。人讲道梅年伯京中受害,因此上老父亲要上仙台,恐怕是忠良臣绝了后代,玄都观见梅郎带回家来。
-家人都把你书童看待,谁知你梅良玉隐姓名埋,几首诗写得奴父母心爱,将奴家许配你百年和谐。画-对美鸳鸯谁不称才,狗奸贼在京都起下祸灾,三两番设巧计苦苦来害,害得奴和北番所为何来。
千千思万万想无计可奈,将一对并蒂莲两下折开,七弦琴虽无有琵琶弦在,弹不出衷肠苦越加悲哀。十里亭眼见是番邦地界,叫奴家怎舍得美貌郎才,似这般美姻缘无法更改,恨月老大不该逼下巨灾。
你和我虽未曾花烛同拜,二爹娘亲口许也算和谐,小时节受过了父母训诫,知三从和四德古来裙钗。奴是你梅门媳永无更改,生死后要入你梅家坟台,把俊骑比君子能知好歹,难道说陈杏元是禽兽投胎。
九曲河行自尽名扬天外,奴要学汉昭君舍身投崖,止不住眼边泪实难忍耐,尊一声梅郎兄细听开怀。家中有父和母烦兄看待,春生弟只当是一母同怀,做男子必须要能知好歹,到后来报冤仇岂不美哉。
仁义兄奴劝你自结自解,莫念奴陈杏元薄命裙钗,可怜你枉算得风流慷慨,眼见得百年好不能和谐。知心话在重台一一叙解,手扶着梅郎兄痛哭悲哀,你和我在重台对天-拜,在头上取金钗略表心怀。
注:传统戏曲《重台别》,又名《重台泣别》和《重台离别》,它虽以不同曲种出现在全国各大舞台,并受好评,但是,作为湖北四大曲种之一的(
天沔小曲),却把它演绎的淋漓尽致,更受人喜爱。
观情书
上书房(哎)观情书(喂),从头来观(哪)定(哪呀),只观得二八女(呀)两眼泪淋淋(嘞),才知道我的郎得了病(哪呀),我的情郎哥(哇),恩爱的妹妹情(哪),得了病(哪)就该早来信(哪呀)。
注: 该曲共有六段唱词。唱词优美,清新自然,有着丰富的艺术感染力。
月亮花树开
《月亮花树开 》
月亮花树开,望得我的郎不来(呀),这几天我的郎不来(呀姊妹),常挂奴心怀(呀)。
钥匙响叮当,打开书和箱,手拿十行纸一张,写信寄情郎。
左手把纸裁,右手把墨挨,慢慢写来慢慢挨,珠泪洒下来。
左手把纸移,右手把笔提,提笔就写相好的,奴家想念你。
恶婆婆
小奴的命不好(哇),娘屋里死得早(哇),七岁(呀)送到婆屋了(哇哎唷)。
家务两三载,袜子都没买,破衣烂衫像个刘海。
六月天气热,帽子都冒得,浑身晒得像锅铁。
冬天里纺棉纱,她不管鞋和袜,脚手伸得像个糍粑。
各处把柴哈,人人走娘家,我也想回去看我的妈。
心里实在想,去对婆婆讲,我要回家看我的娘。
婆婆把话说,开口就是噘,是那个在折磨你这样过不得。
小奴把话答,婆婆听根芽,百岁的媳妇都想娘家。
注:《恶婆婆》这段词有鲜明的
沔阳风味,词里的“伸”字,沔阳方言读ceng,也就是裂口子的意思;“说”,读xue,“撅”读jue(即骂的意思)。“哈”,
沔阳话就是把柴捡回来,听来格外亲切。
十杯酒
《十杯酒》(十八扯)
一杯子酒来是新春,武大郎结拜了常遇春,恼恨奸贼韩湘子,扯着严嵩骂赵云。
二杯子酒来是中秋,李三娘逃难到杨州,手挽孤儿哀哀哭,结发夫妻不到头。
三杯子酒腊梅开,朱买臣会着蔡伯喈,二人把西施访,忙叫孔明早回来。
四杯子酒桂花香,潘金莲诉苦在房,可恨哥哥李存孝,又恨嫂子赵五娘。
五怀子酒是重阳,妙常女生下咬脐郎,可恨奸贼秦叔宝,-去几载不回乡。
六杯子酒雪花飘,周喻吼断灞陵桥,手指王莽高声骂,气得伍子胥哭嚎啕。
七杯子酒是元宵,唐僧打虎逞英豪,君王-见哈哈笑,连夸严嵩武艺高。
八杯子酒是端阳,盘古配了女娲娘,二人恩爱情难舍,生下姣儿张子房。
九杯子酒桃花仙,穆桂英会着武则天,草桥关前配夫妻,刘备三访上八仙。
十杯子酒热难当,安禄山要娶小孟姜,吕蒙正他把媒来做,打破姻缘是红娘。
打猪草
《打猪草》(双撇笋)
姐妹本姓陶啊 呀吙咿吙呀吔 上山打呀猪草啊 咿哟吙吙
昨天去迟了 啊咿哟吙吙 今天要赶早啊 呀吙咿哟咿哟吙吙
今天要赶早啊 呀吙咿吙哟喂哟 左手提花篮啦 呀吙咿吙呀吔
右手拿呀铁铲哪 咿哟吙吙 来到荒郊外呀 咿哟吙吙
铲草唱歌玩呐 呀吙咿哟咿哟吙吙 铲草唱歌玩呐 呀吙咿吙哟喂哟
沔阳民歌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