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绢蒿
菊科绢蒿属植物
沙漠绢蒿(Seriphidium santolinum (Schrenk) Poljakov )是菊科绢蒿属植物。半灌木状草本。主根稍粗,木质;根状茎粗大,木质,上部常分化出若干部分,并具多枚、木质、短的营养枝;茎、枝、叶两面密被灰白色绒毛。与营养枝上的叶长椭圆状线形或宽线形,长1-7厘米,宽0.5-1.5厘米。头状花序长卵形或卵形,直径2-3.5毫米,无梗或有短梗;总苞片4-5层,外层总苞片小,卵形。两性花3-4朵,花冠管状,花药线形,花柱短,开花时稍叉开,叉端截形,具睫毛。瘦果卵形或倒卵形,结实时总苞片与果全脱落。花果期8-10月。
形态特征
半灌木状草本。主根稍粗,木质;根状茎粗大,木质,上部常分化出若干部分,并具多枚、木质、短的营养枝,被褐色、开裂、脱落的外皮,并密生营养叶。茎多数,直立或弯曲上升,高25-35(-45)厘米,下部木质,被渴色,开裂的茎皮,上部半木质,并有多数细长的分枝,枝近平展,长10-20厘米,具斜向上弯曲的小枝;茎、枝、叶两面密被灰白色绒毛,花后茎、枝上毛渐脱落。叶形状及大小变化大,茎下部、中部。与营养枝上的叶长椭圆状线形或宽线形,长1-7厘米,宽0.5-1.5厘米,羽状浅裂,每侧具数枚至10(-1)枚近圆形或长圆形的浅裂片,裂片不再分裂或有时再分裂成2-3枚圆形的小浅裂片,稀叶不分裂或叶分裂,其两侧具宽裂齿,无柄或近无柄;上部叶与苞片叶小,线形,通常不分裂。
头状花序长卵形或卵形,直径2-3.5毫米,无梗或有短梗,在分枝上疏松排列成穗状花序或为穗状花序状的总状花序或为复穗状花序,在茎上常组成开展、疏松的圆锥花序;总苞片4-5层,外层总苞片小,卵形,边膜质,中、内层总苞片略长,椭圆形或长卵形,外、中层总苞片背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内层总苞片半膜质或近膜质,背面无毛,边有褐色细纹。两性花3-4朵,花冠管状,花药线形,先端附属物线形,基部钝,花柱短,开花时稍叉开,叉端截形,具睫毛。瘦果卵形或倒卵形,结实时总苞片与果全脱落。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新疆北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和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阶地上的沙丘地带)、伊朗、中亚及高加索沙漠地区。常生于海拔1400米以下沙漠地区的半流动或固定沙丘上。
沙漠绢蒿属超旱生半灌木。耐旱、耐高温、抗风沙。主要生于沙地和沙漠中的固定和半固定沙丘,以及沙丘间沙质低平地,在较平缓的固定沙垄上生长最盛。沙漠绢蒿是中国新疆北部半固定沙丘向固定沙丘发展的先驱植物。能利用早春融雪水和少量春雨迅速萌生,使沙地水分难以下渗,造成半固定沙丘上的深根性植物白梭梭(Haloxylon Persicum Bunge ex Boiss. Et Buhse)衰退,草地类型由半流动沙丘上的白梭梭、白皮沙拐枣(Calligonum leucocladum (Schrenk) Bunge)、羽毛三芒草(Aristida pennata Trin.)演替为固定沙丘上的沙漠绢蒿双穗麻黄(Ephedra distachya L.)、囊果薹草(Carex physodes M.-Bieb.)以及一年生藜科草本植物组成的群落,总盖度15-20%。在额尔齐斯河旁阶地上的沙丘,由于水分条件稍好,可以与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 P.A. Smirn.)、沙生冰草(Agropyron desertorum (Fisch.) Schult.)组成荒漠化草原,群落总盖度可增至20-30%。
生长习性
沙漠绢蒿常于3月中旬萌蘖返青,在春季4月下旬萌发,7-8月开花,9月结实;冬季枯枝保留性较好。
主要价值
沙漠绢蒿富含粗脂肪,花期粗脂肪含量达4%以上。秋、冬、春季对羊的适口性好,并能提供较多能量,对于冬季保膘,春季恢复膘情均有重要作用,是沙漠中饲用价值较高的牧草。骆驼不喜食。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无危(LC)。
保护措施:由于沙漠绢蒿群落促使半固定沙丘向固定沙丘发展。因此,要严格控制放牧强度,春季转场宜早,以保护沙漠绢蒿,使早春生机旺盛,生长良好,并防止对沙丘沙地的破坏,引起草地沙化。
参考资料
沙漠绢蒿.中国自然标本馆.
沙漠绢蒿.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7 15:3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