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蚕科(Nereididae)是环节动物门(Annelida)、多毛纲(Polychaeta)、沙蚕目(Nereidida)的1科。沙蚕科约有40属,约450余已知种。中国沿海报道了19属,80余种。体长圆柱形,两侧对称、后端尖,具许多(80~200多个)体节。
沙蚕科动物体可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头部发达,由
口前叶和
围口节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口前叶为伸于口前方的圆三角形或圆锥形肉质叶突,具2对简单的圆形眼,1~2个前伸的头触手和其前端腹侧两个大的分节的
触角。围口节为一大的环状节,腹面具横长的口,其两侧具3~4对触须,肌肉质的吻可由口伸出,吻前端具1对几丁质大颚,吻表面平滑或具几丁质颚齿或软乳突;躯干部有许多结构相似的体节,每个体节两侧具外伸的肉质扁平突起,即
疣足。疣足多为双叶型具内足刺,外有刺状或镰状复型
刚毛;尾部为虫体最后1节或数节,亦称肛节,具一对肛须、肛门开口于肛节末端背面。
沙蚕科动物在潮间带极为习见,亦见于深海,在岩岸石块下、石缝中、海藻丛间,以及珊瑚礁或软底质中均为占优势的
无脊椎动物。除生活于淡水或半咸水的
日本刺沙蚕等少数种在生殖前无多大形态变化外,沙蚕科的多数种在生殖前发生明显的形态变化,称异沙蚕体,有的有性节出现于体中后部,使虫体呈现两个不同的体区;有的如大眼沙蚕、中沙沙蚕等有性节仅发生在体中部、使虫体呈现前部无性节、中部有性节、后部无性节三个明显的体区。
异沙蚕体的主要变化是:口前叶触手和触角缩短,眼变大并具晶体,疣足在无性节仅背、腹须膨大,而在有性节除背、腹须基部膨大外,并出现附加的叶片状突起,刚毛叶变为宽扁叶片状或扇形,刚毛亦逐步为游泳桨状刚毛所替代。雄性的背须具齿状乳突、肛节长出特化的感觉乳突。内部变化包括肌肉的分解和重组、消化道的自融、体腔充满生殖产物,结果使虫体变色(雄性乳白色、雌性蓝绿色),这都有利于沙蚕由底栖转入生殖浮游。由于环境(温度、月光等)的影响,性成熟的雌、雄沙蚕个体先后离开栖息地,起浮于海面排精放卵。沙蚕群浮时常具同步性(同种、同地、同时),常1个或多个雄性个体围绕雌性个体旋转运动,这种生殖现象称为婚舞。婚舞后,雌雄个体大多下沉于海底死去。中国发现具异沙蚕体的沙蚕有35种。
沙蚕科动物的成虫和幼虫均为经济鱼类和虾类的饵料。中国南方沿海以及东南亚一带居民有食沙蚕的习惯。
疣吻沙蚕和
多齿围沙蚕常栖于稻田,咬食稻根为害。腺带沙蚕在盐田里钻穴,可使卤水外溢,为制盐业的一害。沙蚕科动物也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实验材料,大学动物教学每年需要大量的沙蚕作为了解
高等无脊椎动物体制和结构的代表;又如沙蚕进入淡水的渗透机制;沙蚕脑激素与性成熟的关系;沙蚕幼虫的发育和沉落;沙蚕和周围环境的关系等都是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课题。因此,沙蚕科动物是极具价值的海洋和咸淡水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