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上公章句
河上公所著《道德经》注本
《河上公章句》是现存成书较早的、影响较大的《老子》注本,相传为河上公所撰,原注不分章。
出版情况
此书是现存成书较早的,影响较大的《老子道德经》注本,相传为河上公或河上丈人撰。
主要内容
作为秦汉黄老学者的著作,《河上公章句》的主要内容是以汉代流行的黄老学派无为治国、清静善生的观点解释《老子道德经》。天道与人事相通,治国与治身之道相同,二者皆本于清虚无为的自然之道,这是《河上公章句》的基本思想。故陆德明经典释文》概括此书为“言治国治身之要”。
从“天道自然无为,元气化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出发,本着天人合一、国身相同的观点,用自然法则来论述治国养生之道,寻求能使国家太平久治、个人长生久寿的方法,这是自战国、秦汉以来黄老道家学说的基本内容。汉代发达的政治学和医药养生学,在思想上无不受到黄老学派的影响。但是西汉初期的黄老学,比较偏重于探讨安邦治国的“经术政教之道”。河上公这一齐国黄老学派“贵清静而民自定”的政治主张,由于适合汉初经济凋敝、人民亟需休养生息的形势,由盖公传与曹参,并得到汉文帝窦太后等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在汉初盛行了七十余年。及至汉武帝即位,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经学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黄老学遂退出了政治舞台。
但是,作为“经术政教之道”的黄老派政治学说虽然不时兴了,以个人修身养性为主的黄老学说却在继续发展。特别是在汉武帝迷信神仙方士,汉代社会追求长生成仙风气盛行的背景下,黄老养生学得到了十分有利的发展条件。到了东汉时期,黄老学已演变为偏重个人养生成仙的学说。王充《论衡·道虚篇》称:“世或以老子之道为可以度世,怡淡无欲,养精受气。”《后汉书·矫慎传》载吴苍《致矫慎之书》曰:“盖闻黄老之言,乘虚入冥,藏身远遯,亦有理国养人,施于为政。”可见东汉人认为黄老学的主旨是养生成仙,而非“理国养人,施于为政”。东汉统治阶级中颇有人喜爱养生之术,甚至以黄老作为祭祀崇拜的神灵,祷祠求福。
《后汉书·光武帝纪》载皇太子劝谏汉光武帝曰:“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性之福、愿颐爱精神,优游自宁。”又《楚王英传》称:“英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汉桓帝延熹八年,两次遣使者去陈国苦县祭老子,欲求成仙(《后汉书·桓帝纪·郊祀志》)。汉灵帝熹平二年,陈国相师迁奏前相魏■与陈愍王刘宠共祭神,希幸非冀,罪至不道。魏■辞与王共祭黄老君,求长生福而已,无它冀幸(《后汉书、陈敬王羡传》)。可见到了东汉后期,祭黄老求长生已成为帝王贵胄之常事。这种风气对桓、灵之世民间奉祀黄老的原始道教组织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
从上述汉代黄老学说发展演变的过程,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河上公章句》以黄老思想解说《道德经》的时代特征。首先,《河上公章句》关于天地万物生成过程的解释,完全符合汉代黄老的元气自然论。《河上公章句》注《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以抱阳。冲气以为和”,其文云:道始所生者一,一生阴与阳也;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也。天地人共和万物,天施地代,人长养之也。万物无不负阴而向阳,回心而就日。万物之中皆有元气,得以和柔,若胸中有藏、骨中有髓、草木中有空虚与气通,故得久生也。
可见河上公是以黄老家宇宙论作为个人养生的理论根据。
关于天人相通的观点在《河上公章句》中也有表述。如四十七章称:“天道与人道同,天人相通,精气相实。”从这一观点出发,河上公以天道自然无为的法则论述了黄老学的两项基本内容,即治国与治身之道。《河上公章句》常以治国与治身并举,“说圣人治国与治身同也”(三章)。治国的目的在于安定人民,致国太平长久,其要点在于爱惜民财,不为奢泰淫侈,嗜武滥刑;治身的目的在于身心清静安宁,达到长生久寿,其要旨在于爱气养神,除情去欲,不为烦劳放纵。二者共同之处在于效法自然,“无为养神,无事安民”。故《河上公章句》云:治身者爱气则身全,治国者爱民则国安。治身者呼吸精气,无令耳闻也;治国者布施德惠,无令下知也。(十章)
治身者当除情去欲,使五脏空虚,神乃为之也。治国者寡能,从弱共扶强也。(十一章)
圣人守大道,则天下万民移心归往之也。治身则天降神明,往来于己也。万民归往而不伤害,则国安家宁而致太平矣。治身不害神明,则身安而大寿也。用道治国则国安民昌,治身则寿命延长,无有尽时也。(三十五章)
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不劳烦也。(四十三章)人能知止足则福禄在于己,治身者神不劳,治国者民不扰,故可长久。(四十四章)
治国者当爱惜民财,不为奢泰;治身者当爱惜精气,不为放逸。夫独爱民财、爱精气,则能先得天道也。(五十九章)
治国烦则不乱,治身烦则精散。(六十章)
治身治国安静者易守持也。(六十四章)
治国者刑罚酷深,民不聊生,故不畏死也。治身者嗜欲伤神,贪财杀身,民不知畏之也。(七十四章)
《河上公章句》对治国与治身之道虽皆有论述,但其重点却在治身养生,带有秦汉黄老学的特征。故全书第一章开宗明义:道可道——谓经术政教之道也;非常道——非自然长生之道也。
按《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二句经文的原义,是说: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并非“常道”。“常道”是老子哲学特有的概念,幽深玄妙,只可意会不可言说。河上公解释“常道”为“自然长生之道”,而非“经术政教之道”,这未必符合老子的原义,但却表明了作者轻视治国而偏重养生长寿之道的倾向。第六十四章注云“圣人学人所不能学。人学智诈,圣人学自然;人学治世,圣人学治身。”则更清楚表明了作者轻治国而重治身的思想。
道家养生学的内容,主要是讲怎样通过精神形体的锻炼修养,达到战胜疾病衰老,长生久寿,甚至不死成仙的目的。《庄子·刻意篇》中已提到:“吹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善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吕氏春秋》与《淮南子》二书中皆有黄老家论养生的内容。《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医药、房中、神仙家著作也多托名黄帝、容成等上古真人,与黄老学有密切关系。但直接以黄老养生思想来解释《老子》的汉代典籍,现存仅有《河上公章句》一书。
根据《黄帝内经》、马王堆出土的医药养生书、《道引图》,以及江陵张家山出土的《汉简引书》等资料来看,汉代医药养生方术门类颇多,主要有服食方药、道引行气、房中固精、守一存神等几大类。服食方药(包括草木药与金石药)的目的在于借药物的外力保养身体,延年祛病,后来道教的外丹方术即源于此。行气、房中、存神等方术,则是要通过保养人体内的精气神等维持生命的要素,调节人体自身功能以祛病延年,后世道教的内丹养生术由此发展而成。《河上公章句》的养生方法主要属于内修方术。黄老养生家认为:人身之精、气、神三者是维持生命的基本要素,称为“三宝”。人之衰老病死,皆因三宝亏损枯竭,故欲长生者必须重视精气神的保养。故《太平经》云:“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行气、房中、存神,就是早期道家及道教保养精气神的三大养生要求。《河上公章句》对此三项皆有论述。
首先,关于行气术,河上公认为人禀天地之和气而生,和气散则死亡,故善摄生者必须保养和气。“治身者爱气则身全。”保存的方法在于调节口鼻呼吸,使呼吸轻柔缓慢。故曰:不死之道在于玄牝。玄,天也,于人为鼻;牝,地也,于人为口。鼻口之间,乃通天地之元气所从往来。鼻口呼■喘息,当绵绵微妙,若可存,复若无有。用气当宽舒,不当急疾勤劳也。(六章)
人能抱一使不离于身,则长存。一者道始所生,太和之精气也。专守精气使不乱,则形体应之而柔顺。
治身者呼吸精气,无令耳闻也……治身天门谓鼻孔,开谓喘息,合谓呼吸也。(十章)
其次,关于房中固精之道,河上公称男女之精为“精气”,认为“治身者当爱惜精气而不为放逸”。保养精气的方法,一是在男女交合中节欲重施,忽使精气漏泄,二是还精补脑之法。《河上公章句》称:爱情重施,髓满骨坚。(三章)
人以气为根,以精为蒂。如树根不深则拔,果蒂不坚则落。言当深藏其气,固守其精,使无漏泄。深根固蒂者,乃长生久寿之道。(五十九章)
治身者却阳精以粪其身。(四十六章)
最后,关于保养精神之道。河上公认为:“人之所以有生者,以有精神。精神?空虚,喜清静。饮食不节,忽道念色,邪僻满腹,为伐木厌神。”(七十二章)这里的所谓精神,不反指人的心思观念,而且有神灵的含义,即驻守人体五脏之中的灵魂。人之精神易爱外界声色财货诱惑,产生嗜欲贪念,使精神劳动,离形而去,如此则生命危矣。故欲长生者必须除情去欲,保持五藏空虚,精神安静,形神相抱不离。《河上公章句》对此多有表述,如:人能除情欲,节滋味,清五脏,则神明居之也。(五章)
人能养神则不死也。神谓五藏之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藏尽伤,则五神去矣。
人载魂魄之上得以生,当爱食之。喜怒亡魂,卒惊伤魄。魂在肝,魄在肺。美酒甘肴,腐人肝肺。故魂静志道不乱,魄安得寿延年也。(十章)
治身者当除情去欲,使五藏空虚,神乃为之也。(十一章)
上述行气、固精、养神三项养生方术,上承汉代黄老道家之学,下启魏晋神仙道教。东晋南朝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和上清派经典,对《河上公章句》的养生术又有进一步发展。《河上公章句》之所以为后世道教徒重视,其原因正在于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10:44
目录
概述
出版情况
主要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