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京剧艺术中心
河南1945年成立的京剧艺术中心
河南京剧艺术中心(原河南省京剧院)诞生于1945年8月,原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所属民友剧社,是河南省的京剧专业表演团体,多年来担负着政治演出活动以及对外文化宣传交流的任务,迄今已有60多年的光荣历史。
中心简介
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河南省京剧院),原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所属民友剧社。成立于1945年8月。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剧社辗转于太行山中为子弟兵和翻身群众服务。1949年8月,剧社由山东来新乡,改名为平原省民友剧社。1953年2月,由于平原省建制撤销,剧社划归华北行政区委员会领导,改名为华北民友剧社,由新乡代管。1954年易名河南省京剧团,由刘彩甫任指导员,高连荣任团长,李俊臣、许翰英、周云昆、吴韵芳任副团长。1957年由分红制改为工资制。1959年离新乡迁往省会郑州市。
发展历史
五十年代初,排演了《唇亡齿寒》、《消灭四害》、《防止细菌战》、《荆轲刺秦》等配合抗美援朝的古装戏和时装戏,以及《小女婿》、《小二黑结婚》等剧目。1956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所演《阿黑与阿诗玛》获演出、导演一等奖,周云昆、吴韵芳、许振华获演员一等奖,《玉堂春》、《四杰村》获演出二等奖。1964年该团演出的《红管家》、《好媳妇》、《传枪》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会演受到好评,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片发行全国。在京演出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了全体演员并合影。1965年参加中南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传枪》等三个小戏,再次受到赞誉。“文化大革命”期间,排演了《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磐石湾》、《杜鹃山》等。1978年底以来演出《逼上梁山》、《雏凤凌空》、《大战洪州》、《闹天宫》、《玉堂春》、《将相和》、《白蛇传》等戏。自建团以来,该团名角荟萃,行当齐全,先后上演剧目二百多出。女须生侯桂先的《甘露寺》、《失空斩》、《借东风》,作派潇洒稳健。谭派老生宋又生的“三斩一碰”,激情苍劲,气度不凡。许翰英的《红楼二尤》、《香罗带》,扮相俏,嗓音圆,加之名小生许振华与之配合默契,堪称珠联璧合。名旦脚吴韵芳的《玉堂春》、《红娘》、《勘玉钏》,做工细腻,唱腔委婉,数十年常演不衰。旦脚刘映华的《锁麟囊》、《洞房风波》,袭程派风格,含而不露,细致入微。短打武生李民华演《闹天宫》、现代戏《八一风暴》、《平原作战》等,各具风采。长靠武生刘仲林的《长坂坡》、《汉津口》,净脚高连荣的《铁笼山》,周云昆的《霸王别姬》,阎涤华的《将相和》、《打龙袍》等,均是剧团的优秀剧目。中青年演员,如青衣佟娜,青衣花旦林玉珠,短打武生马顺德、张继生等,在观众中也有一定影响。1982年,张正春以武功戏《闹龙宫》在河南省青年演员会演中获演员一等奖。数十年来,该团足迹遍及全国各大城市。90年代创作的《冯玉祥政变记》风靡全国。1998年创作演出了神话剧《芭蕉洞》,在河南省第七届戏剧大赛中夺得金奖,2001年创作演出的《八仙过海》获金奖。2004年武戏《三岔口》荣获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三等奖;2005年原创少儿京剧《少年杨靖宇》受文化部邀请参加全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优秀剧目晋京展演活动,同年荣获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剧大赛银奖和河南省第十届戏剧大赛河南文华少儿题材特别奖;2008年原创大型神话剧《嫦娥》荣获第五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银奖和河南省第十一届戏剧大赛河南文华奖;2011年复排经典传统剧《四郎探母》荣获河南省第十二届戏剧大赛河南文华奖;2014年新编大型历史剧《刘伯温》将代表我省参加第七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和河南省第十三届戏剧大赛。
半个多世纪里,剧团涌现出许多知名的老艺术家和舞台新秀,如:许翰英、许振华、吴韵芳、李民华、吴晓琳、刘连荣、孙毓敏、安云武、陆宝林、郑凤琴、魏友宝、李轩逸、张帅、杨双赫、曹建红、邢鹏远、杲翔、赵岩、金鑫、张锋、张帅曹建红杨双赫、王盛芳等。
在对外交流上,我中心曾赴日本、韩国、委内瑞拉、阿根廷、巴西、美国等地进行访问巡演,受到当地观众和使领馆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文化部的表扬。
传统剧目
《珠帘寨》《击鼓骂曹》《文昭关》《四郎探母》《秦琼观阵》《打金砖》《乌盆记》《上天台》《空城计》《红鬃烈马》《红娘》《玉堂春》《状元媒》《天女散花》《赤桑镇》《铡美案》《吕布与貂蝉》《白蛇传》《盗甲》《闹天宫》《十一郎》《林冲夜奔》《三岔口》《火烧裴元庆》《战马超》《十一郎》《一箭仇》《怀都关》《刘伯温》《野猪林》《八仙过海》《龙凤呈祥》《嫦娥》
领导班子
中 心 主 任:赵 丽
中 心 书 记:孙银龙
中心副主任:张 帅
中心副主任:程宇红
中心地址
地址 :郑州市纬一路与文化路交叉口,向东50米路北,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
参考资料
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河南省京剧艺术中心.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2 09:19
目录
概述
中心简介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