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人是福建省移居来台之移民的后代,主要分成
漳州人和
泉州人两大支。是近四百年来由中国东南沿海的
福建省移居来台之移民的后代,也是通称的「台湾四大族群」里面人数最多的一个族群。
民系概况
鹤佬人,是近四百年来由中国东南沿海的
福建省移居来台之
移民的后代,主要分成
漳州人和
泉州人两大支。在移民初期,漳、泉之间时有械斗,都自称为“本省人”、“福佬人”、或“
台湾人”(
王明珂 1994,254;
张德水 1992,21),不再区分漳泉。在习惯上,Hokloh自称为“
台湾人”,客家精英往往认为这个语汇太具扩张性。一般的
客家人则是将Hokloh称之为“Ho̍k-lo-ngin”,汉字偶尔根据客语音写“学佬”或“学老人”。在过去,
台湾官方喜欢用“
闽南人”或“河洛人”来称呼这个族群,带有源自中国的
弦外之音。本文追随施正锋(1997,99)的用法,将Ho-lo的汉字以较为中性的“鹤佬人”来表示,借其音而不计较其义。
民系语言
以语言来说,各地的鹤佬人都说近似
厦门话的鹤佬话,各地虽有些微的口音之别,但都可以沟通(王明珂 1994,254)。鹤佬人是
台湾人数最多的族群,根据黄宣范(1995,21)的看法,其占台湾总人口的比例达73.3%。
台湾话习惯上专指在台湾所使用的闽南语方言,与厦门话极为接近,推估同源词比例为99%。由于“台湾话”并没有统一标准名称,某种程度上“台湾话”、“河洛话”、“台湾闽南语”等名词可以交互使用。
在现代台湾社会,大概有60%的人口能操流利的台湾话、约有80%的人口能听懂台湾话。通常,我们也将以台湾话为母语的族群称之为河洛人(Holo (Hō-ló)或 Hoklo)。不过,随着不同族群之间的通婚和融合,语言和族群之间的界线并不是呈现完全的一对一的关系,有些“河洛人”并不会讲河洛话,而有些非河洛人则能讲流利的河洛话。例如有些平埔族由于汉化早,生活语言已与河洛人无异;但也有可能部分河洛人生活在以普通话为主的都会中,对台湾话了解就比较薄弱。
文化
服饰
17世纪的台湾曾由荷兰与西班牙统治,让台湾呈现欧洲文化,在服饰上也出现西式服饰的元素。
郑成功率领
明郑政权迁台,台湾河洛人居民其衣饰也遵循着
明朝的汉人衣冠礼制。台语中的“裳袴”(衫裤)即是指传统衣裳。
1683年(
清康熙二十二年),
台湾纳入清帝国版图,衣冠服仪制度跟着变化,河洛人居民迫循满族衣冠制度与“薙发令”,仿汉服装改循仿满风俗,但民间的文化艺术,如传统歌仔戏戏服虽历经百年,仍系以河洛人衣冠遗风。
1721年,台湾爆发
朱一贵事件,朱一贵起兵反抗清朝统治,攻下台湾府城(今台南),建国号大明,年号“永和”,且废除满服、长辫剪断,恢复明朝时的服装及传统汉人的发式。朱一贵登基时头戴通天冠,身穿黄龙袍,以玉带围之。但官员爵位封得太多,衣服一时准备不及,只好向戏班索取戏服代替,而仍然不足,出现头戴明朝帽,身穿清朝衣的景象。有诗传后云:“头戴明朝帽,身穿清朝衣;五月称永和,六月还康熙”。。
1786年(
乾隆五十一年)
林爽文事件,
林爽文登基时“以玄缎为冠,盘两金龙,结黄缨,自顶垂背,衣衮服,高坐堂上,众呼万岁”。服饰具有明朝汉服王室衣冠的概念,有别于清代满人的冠服制度。
19世纪西方基督传教士
马雅各与
马偕,在台湾传教行医期间,穿着
西装等西式服装,为台湾的服饰发展史增添西方元素。
民居
台湾汉人传统建筑为
三合院,有祭拜神明祖先大厅的正身,左右或有护龙建筑,而成三合院,围起来的空间可为晒稻埕,房屋后院若有空地则做为菜园、果园、饲养牲畜圈舍,再外围种刺竹围篱兼挡风。
名词说明
“Hok-loh”
关于这个音相对应的汉字是什么、是否有固有汉字,学界还一直在争议当中。基本上,“Hokloh”指的是一种语言的名称,也顺便指涉讲这种语言的人群。
连横将这个音翻译为“河洛”,并认为“Hokloh”是“河洛”二字的讹音(见洪惟仁 1987,131)。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河洛”这个语汇也得到
台湾官方的喜爱,因为这个字所
影射的,是这个语言和这群人是从中原的“河洛地区”南迁而来的,比较符合国民党自认为是中国
正统的心态。此外,国民党官方也喜欢将这个语言称之为“
闽南语”、将这群人称之为“
闽南人”,因为这样也有源自中国的
弦外之意。然而,根据洪惟仁(1987,131)从语音学上的考证,他却不认为“Hokloh”这个音等同于“河洛”(hô;-lo̍k),因为“洛”字属于入声字 (lo̍k),k是典型的入声尾韵,而“lo”则是上声音,两者并不一致。
另外一个比较可能的翻译是“福佬”,这个语汇被认为是
客家人对该语言和该族群的称谓,即“福建佬”的意思。然而,“福佬”的客语汉字读音是“Fuk-lo”,但
客家人对鹤佬人的称呼却是“Ho̍k-lo”,以致于客家人常借音写成“学老”或“学佬”。另外,洪惟仁认为这一个“佬”字,基本上有轻蔑的意思。因此,洪惟仁对于“Hokloh”这群人会不会以“佬”字自称,也觉得有问题。也就是说,“Hokloh”里面的“lo”,是不是就等同于“佬”,他也非常存疑(洪惟仁 1987,132)。
因此,洪惟仁(1992)建议另用“鹤佬”一词来翻译“Hokloh”这个音,借其音而不论其义。基本上,这个建议已经得到不少学者的回响,比如说施正锋(1997,99)、
黄昭堂(1994,224,注19)等,都同意这是比较恰当的处理方式。我们在这里将沿用他们的意见,用“鹤佬人”这个语汇来指涉“Hokloh”这群人,用“
鹤佬语”这个语汇来指涉这群人所使用的语言。
其他较不流行的写法包括“欧骆人”、“貉獠人”等。
“台湾人”
事实上,鹤佬人也经常自称是“
台湾人”,而以“台湾人”这个语汇当成是该族群自称的标签。然而,从历史的观点来看,“
台湾人”这个词汇,在不同的历史时空以及不同的情境脉络下,其实都有不一样的意涵。我们至少可以指出“
台湾人”这个语汇三种不同的指涉。最狭义的用法,指的正是“鹤佬人”这个族群。为什么鹤佬人会自称为
台湾人,施正锋(1997,80-1)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该族群大规模移民来台垦殖较早,自然有利于产生对这块地的认同”。
“
台湾人”的第二个用法,是与“外省人”或“大陆人”对照使用,指的是“
土生土长的台湾人”(native Taiwanese),也就是一般所谓的“本地人”或“本省人”。在这个定义下,除了上述第一种用法的“鹤佬人”以外,所谓
台湾四大族群当中的“
客家人”和“原住民”,也都被包括在“
台湾人”这个语汇里面(施正锋 1997,81)。
“
台湾人”的第三种用法,则是等同于“台湾的住民”(resident Taiwanese),也就包括了所谓四大族群当中的每一个族群。这个用法不仅是最广义的,其实也是比较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的,同时也是二十一世纪为大多数的
台湾人民所认可接受的一种定义 。
造成这个新定义的可能原因有几个。第一个当然是“本省人”和“外省人”之间的摩擦,在经过长久的
通婚、共事以后在日渐缩小当中。第二,随着新一代的长大成人,所谓的“外省人第二代”,其实基本上也都是生在
台湾这个岛屿、长在台湾这个岛屿了。缺乏了对所谓“原乡”的一手经验,他们基本上在客观条件上就是定义下不折不扣的
台湾人。最后,造成这个新定义的成因当然也和外在大环境的变化有关。随着
台湾和大陆之间民间交流的强化,很多所谓的“外省人”也都有机会回到自己梦想已久的家乡。然而,等到他们踏出了
台湾这块岛屿的时候,他们却发现到,原来自己拿的是“台胞证”,而且也是被别人当作是“
台湾人”看待。
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大概在
台湾没什么人会反对最后一种对“
台湾人”的新定义,虽然很多年纪比较大的人,依旧无法改变自己过去约定成俗对“台湾人”这个语汇的定义。因此,如果我们讨论的脉络指的是二十一世纪,所谓的“
台湾人”这个语汇,将包括台湾所有的住民,而不限于前两个比较狭隘的定义。而这种用法有时会以“新
台湾人”来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