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工程
油气田开发的工程
所谓油气田开发,就是依据详探成果和必要的生产性开发试验,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气田,从油气田的实际情况和生产规律出发,制订出合理的开发方案并对油气田进行建设和投产,使油气田按预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果长期生产,直至开发结束。
基本介绍
油气田开发工程是一门认识油气藏,运用现代综合性科学技术开发油气藏的学科。它不仅是方法学,而且是指导油田开发决策的学科。其基本内容是在油藏描述建立地质模型和油藏工程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有效的驱油机制及驱动方式,预测未来动态,提出改善开发效果的方法和技术,以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油气田的早期评价和开发可行性研究,还可做出若干开发试验的设计(又称先导性试验),为油气田是否全面开发提供依据;②油气田的开发设计与全面开发,其主要内容有进行油气藏描述、选择合理的开采方式、合理划分开发层系、部署井网、确定油气田合理的开发速度及生产水平、采用油气藏数值模拟等方法进行各种开发方案的计算、确定油气田钻采工艺及测井技术、结合地面设施,全面进行经济技术指标的分析和对比,选择出最佳的开发方案、制订方案实施细则等内容;③方案的局部或全面调整等。
油田开发工程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工业,是个综合应用多学科的巨大工程。它主要涉及地质、物探、钻井、采油、油藏、储运、经济、管理、水电和土建部门等。
历史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人类对石油需求一直保持增长趋势。2000年至2010年间,世界原油需求由37.91亿吨增至41.61亿吨。我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石油消费量从2000年的2.37亿吨增至2010年的4.29亿吨,复合增长率6.22%。2003年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10年度我国原油消费量中2亿吨自产,其余依赖进口。
现代化的石油产业组织主要包括石油开发商和油田服务商。石油开发商即各石油公司,主要从事油田勘探、开发的投资、油田生产管理、原油储运集输、石油炼化和成品油销售等,而将与油气开采有关的工艺装备研发与制造、生产作业环节等外包给油气田服务商,专业化合作使整个行业的效率得以不断提高。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三大石油公司逐步将装备制造、技术服务、维修、作业服务等从石油开发业务中剥离,已经形成了油田开发和油田服务分工合作的局面,为油田装备制造商和油田技术服务商创造了发展空间。油气田开发地面系统装备行业是油田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油气田开发地面系统装备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前瞻全球油田服务市场正快速发展。
从事方向
油气田开发专业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可能从事油气藏工程、完井与油气井测试、采油气工程、油气藏增产、油气层保护等领域到工程设计、研究与管理工作。
相关学校
东北石油大学,简称“东油”,原名东北石油学院大庆石油学院,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北石油大学源于清华大学石油炼制系,孕育于北京石油学院,诞生发展于中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伴随大庆油田的发现而诞生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是大庆油田大会战的重要成果之一。东北石油大学以工学为主,工、理、管、文、经、法、教育学多学科协调发展。东北石油大学坐落在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被誉为“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的全国魅力城市——黑龙江省大庆市。学校创建于1960年5月,1975年7月更为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4月1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并成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和黑龙江省四部共同建设高校。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多位总裁毕业于此,被誉为石油界的真正的“黄埔军校”
科研概况
东北石油大学教育科研工作坚持为行政部门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广大教师服务,为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服务的方向与宗旨,积极开展教育科研的管理与研究工作,促进了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的发展。
在科研上,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探索出了“立足大庆,面向石油和石化工业,服务区域经济”的科研特色。在三次采油、新能源研究等12个研究领域形成了相对稳定、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九五”以来,东北石油大学共承担各级科研课题1700多项,累计获得科技经费近4亿元,有4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级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级5项,省部级200余项。有40余项成果申请了国家专利。特别是“石油水平井钻井配套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煤成油的形成环境与成烃机理”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也是90年代以来国内地学界唯一一项自然科学奖。出版科技专著181部,发表科技论文3500多篇,其中进入国家统计源1623篇,并有105篇被国际三大检索机构检索。
截止至2012年6月,教育科研获奖127项,其中省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7项。2008年1月东北石油大学高教所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评为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1998年被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评为1992-1998年度先进集体、2004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系统先进集体、2006年被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评为黑龙江省“十五”期间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教育科研对促进学校教育决策的作用越来越大,教育科研成为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动力。
“油气田开发工程”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1988年,我校“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以此为基础,建成了“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01年该学科再次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油气渗流理论及应用技术、气田开发理论与方法、采油采气理论与工程技术和提高采收率理论及工艺技术。本学科在2001年教育部重点学科通讯评议中获得同意票率为81.82%,排名第一。
本学科坚持以物理模拟、应用基础理论研究突破产生的新理论、新观点为基础,开发并形成了配套的油气田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大幅度提高油气产量及采收率。本学科在油气渗流理论数值模拟、天然气开发与开采方向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本学科优势和特色为:
1、油气渗流理论及应用技术方向
主要对低渗、复杂裂缝、变形介质、有水气藏、凝析气藏、煤层气等复杂油气藏及复杂结构井的渗流机理、渗流模式及渗流规律进行研究,建立和完善了多类针对上述复杂油气藏的渗流模型,形成了上述复杂渗流的非线性渗流理论及相应的应用技术。特别是在低渗透油气藏、复杂裂缝有水气藏的数值模拟及数值试井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发展了复杂油气藏数值模拟、试井分析及油气藏工程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2、气田开发理论与方法方向
主要针对凝析气藏、低渗气藏、裂缝性气藏、高含硫气藏开发和天然气储气库等特殊气藏进行研究,形成了特殊气藏开发流体相态、渗流及物理模拟技术和凝析气、低渗气藏与成组成气藏开发、气藏经营管理理论方法与配套技术。
3、采油采气理论与工程技术方向
主要从事油气开采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针对油气开采过程中的重大工程技术难题,以压裂工程技术、酸化工程技术、机械采油技术、射孔测试技术、注水工程技术等为主要攻关目标,在复杂油气藏压裂酸化技术、复杂结构井射孔测试和球塞气举采油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4、提高采收率理论及工艺技术方向
主要从事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配套应用技术及驱油化学剂研发,形成了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驱和复合化学驱提高采收率技术中的聚合物研发及配套关键技术,提出了解决如何利用水溶性聚合物分子链间作用来建立和提高溶液粘度、以获得抗温抗盐抗剪切的高效增粘聚合物的途径,为研制适用于各种高温、高矿化度油藏的抗温、抗盐、抗剪切的高效增粘聚合物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本学科以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加拿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培训中心、联合国援建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井完井技术中心、四川省“天然气开采”重点实验室、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联合建立的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特殊气藏开发重点研究室等国家和部省级实验室为支撑,在开发实验与物理模拟,储层流体分析,油气层伤害、保护和评价,采油化学处理剂研制、中试和生产等方面形成了配套研究能力。
近5年来,本学科进一步发挥了复杂油气田开发,尤其是天然气开发开采方面的特色,在非常规油气田开发和开采理论与技术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以这些研究成果为依托,新增了“开发地质学”、“石油工程计算技术”和“油气田材料与应用”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新增了“天然气开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四川省天然气开发与开采实验基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是1953年建校时在清华大学石油系基础上创建的学科之一。1961年获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工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91年建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被批准为山东省重点学科,200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学术队伍。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2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1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0人。
主要研究方向:
油气渗流理论与应用
油气井开发原理与系统工程
采油工程理论与技术
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方法
油气田开发信息技术与应用
学科建有渗流物理、现代油藏数值仿真、人工举升、采油化学等实验室,研制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开发了各类油藏数值模拟软件、试井解释分析软件、油藏工程分析以及采油工程设计软件,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标志性成果。
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已成为我国油气田开发工程理论与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主要研究方向
082002油气田开发工程
01油气渗流理论与应用
02油气田开发理论与系统工程
03采油工程理论与技术
04提高采收率与采油化学
05非常规油气能源开采理论与技术
长江大学
主要研究方向
082002油气田开发工程
01油气田开发理论与方法
02采油采气工艺理论与技术
03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技术
04非常规油气开发
05石油技术经济
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培养具备独立从事油气田开发工程中开发方案设计、油气藏工程分析、采油工程实施和解决油气藏开发工程作业问题的能力,可以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从事专业及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
本学科依托1个联建国家工程实验室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一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部低渗-特低渗油田开发与治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二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油气田特种增产技术重点实验室、CNPC油层改造重点实验室—高能气体压裂理论与工艺研究室、陕西省油气田环境污染与储层保护重点实验室)、二个省部级工程及研究中心(CNPC高能气体压裂工程技术中心、陕西省油气钻采与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13人。
培养方向主要有:
1、渗流理论和油气藏数值模拟
2、采油采气工程理论与技术、
3、提高采收率理论与技术、
4、油气藏描述及开发地质建模的理论与方法。
常州大学
在非常规难开发油气藏开发方式优选、提高采收率技术和在页岩气藏等难开采油气藏压裂改造理论与技术和完井技术方面、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积极介入了页岩气及煤层气开发,在井下钻井工程和采油工程的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方面取得明显突破。
先后购置了用于非常规岩石分析的关键设备-核磁共振岩心分析仪和气相色谱仪蒸汽驱模拟实验装置、含蜡量测定仪等设备,自建了页岩气压裂裂缝导流能力研究设备、水平井多级压裂变质量流模拟设备等一批实验装备,申请了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特低渗透率岩心驱替相关的一批专利。
根据非常规难开发油气藏的特点初步研究了配套的钻采工艺技术、研发了新型的综合录井仪等新型工具,基本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重点针对难开发油气藏的地层与流体特点,研究其开发过程中基础性规律、提高采收率技术和钻采工艺技术。建成了完善的非常规油藏物理实验装置、基础性的信号检测设备、电子显微镜等。
本方向承担了一批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重大专项等项目的资助,与友邻研究单位在此方面合作密切,具有坚实的研究基础。
石油工程专业是我校向上游学科发展,为满足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对高素质石油人才的迫切需求,于2008年批准设立的本科专业,同年面向全国招生。经过多年的发展,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于2009年获批“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并已经成为硕士点一级学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与系统的石油工程专业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应用与工程实践能力,能在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规范教学管理为手段,以学科建设为重点,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基础,形成了一支具有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适合21世纪高等教育需要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本专业定位于立足辽宁,面向全国,服务石油,培养能够为地方经济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及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依托全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的资源优势,以及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雄厚的办学底蕴--突出石油石化特色,石油工程专业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和稳定的科研方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国石油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低渗透储层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微尺度多孔介质数值模拟技术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页岩气储层形成与保持机理分析稠油热采井筒及储层传质、传热研究;浅薄层油砂储层评价、采油工艺选择等非常规油气储层研究;超稠油储层物性评价,孔隙流体流动特性研究等。
参考资料
油气田开发工程学科简介.中国石油大学官网.
2016年硕士专业目录查询.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油气田开发工程.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18 18:00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