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麻地
中国香港九龙西部的地区
油麻地是位于中国香港九龙半岛南部的地区,与旺角紧密相连,连同尖沙咀组成九龙繁华的“油尖旺”区。油麻地之名与天后庙有密切关系,以前,天后庙前的土地曾是渔民晒船上麻缆的地方,不少经营桐油及麻缆的商店在那里开设,故名“油麻地”。
名字起源
油麻地之名与油麻地天后庙有密切关系。根据天后庙内1870年(同治九年)所立碑记,当时该地称为“蔴地”。后来到了1875年(光绪元年),当时“蔴地”是渔民晒船上麻缆的地方。不少经营补渔船的桐油及麻缆商店在那里开设,故改称为“油蔴地”。根据1873年的差饷收册中,在油麻地的人士除了经营船只维修、麻缆、桨橹、铁匠及木材外,还有经营杂货、理发、米店、妓院、鸦片、长生店、仪仗花桥等等。
其实本来“油蔴地”方为该地区正名,只是民间将其简化,特别港铁(当时仍为香港地下铁路有限公司)于当地设建油麻地站后,约定俗成才出现“油麻地”的写法,之后“油麻地”已取代“油蔴地”,成为该区通用名称。与香港其他旧区一样,油麻地的楼宇多数是地下和二楼为商业用途,其余的楼层是住宅。香港的著名街道庙街就在区内;庙街因油麻地天后庙而得名。每天晚上庙街的马路会摆满售卖各式各样货品和食品的摊档,有如台湾的夜市。由于货品价格比较便宜,而且街道充满地道特式,庙街已成为旅客的旅游点。
该区的广华医院是九龙第一所医院,成立于1911年。油麻地是历史悠久的地区,中电集团早于1903年成为人口稠密的油麻区供电,香港历史最悠久的豆制品品牌——廖孖记腐乳,也在1905年在佐敦闽街成立。有不少历史建筑物,例如油麻地戏院油麻地抽水站宿舍(俗称“红砖屋”)和油麻地警署。此外,果栏、玉器市场和俗称榕树头的油麻地休憩公园等地方,都极具特色。油麻地还有旧式茶楼得如酒家。
特色街道
庙街——由佐敦一直延伸到油麻地文明里,是香港最著名的夜市,营业从下午两点至次日凌晨。地铁佐敦站A出口,步行约10分钟。玉器市场——油麻地甘肃街及炮台街交界处,有数百个玉器摊。地铁油麻地C出口。
广东道——与玉器市场临近,大量玉器首饰公司集中在这条路的503号到630号之间。地铁油麻地C出口。
上海街——上海街由273号起,是售卖刀具、木器、厨房用品集中地,也有多家佛教用品店。地铁油麻地文明里出口。
宝灵街——这条街专门定制中式旗袍、花鞋、手袋等,也有平价衣饰露天摊。地铁油麻地宝灵街出口。
新填地街——窝打老道以南的这条街,是香港重要的水果批发市场营业时间从凌晨2点至下午2点。地铁油麻地C出口。
交通信息
乘坐地铁观塘线荃湾线至油麻地下车即可。
公交车
乘坐公交6C、6F、30X、81S、93K、102、102P、104、112、117、118、118P、171、212、230X至油麻地文明里下车即可。
小巴
乘坐小巴路49S、606S、610S至文明里下车即可。
教育机构
九龙华仁书院于1952年迁校到油麻地。
循道中学于1958年11月1日创立。
发展规划
缺乏政府的城市规划和监管下,地产商在发展市区外围的新区时,为了尽量利用昂贵的土地,一方面将新建的建筑物向高空发展,另一方面将大厦与大厦之间的距离缩至最小,形成屏风,使市区内部的旧区变得有如盆地一样。在香港,大围荃湾深水埗均正面对这个问题。有油麻地居民表示,在油麻地区周遭地方兴建了屏风楼宇,使区内气温上升,有居民要开着空调消暑,令夏天的电费高昂。
环保团体环保触觉调查发现,油麻地填海区地皮将可能兴建数幢连在一起的摩天建筑物,可能堵塞西九龙通风口的,挡住光线并减慢风速,造成屏风效应,令旺角至油麻地一带居民的生活环境变差。环保触觉主席谭凯邦指出,其中一幅位于油麻地海泓道、欣翔道与友翔道交界填海区的地皮,地积比率高达7.5倍,估计发展商将可能建成多幢130米高的住宅。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0 16:11
目录
概述
名字起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