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治,汉语一级字,读作治(zhì),其本意为水名,引申义指治水;整治;修治。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古文〕乿《唐韵》直之切《集韵》《韵会》澄之切《正韵》陈知切,𠀤音持。水名。《说文》水,出东莱曲城阳丘山,南入海。
又水,出泰山。《前汉·地理志》泰山郡南武阳冠石山,治水所出,南至下邳入泗。
又《集韵》汤来切,音胎。水名。水出鴈门郡。《前汉·地理志》鴈门郡隂馆累头山,治水所出,东至泉州入海。
又理也。《周礼·天官》大宰以九职任万民,七日嫔妇,化治丝枲。
又盈之切,音怡。义同。
又《广韵》《集韵》《韵会》直利切《正韵》直意切,𠀤音穉。亦理也。《荀子·修身篇》少而理曰治。
又𥳑习也。《周礼·春官·大宗伯》治其大礼。
又校也。《战国策》皆无敢与赵治。
又有所求乞也。《周礼·地官·旅师》凡新甿之治,皆听之。
又监督也。《周礼·地官·鄕师》用役则帅其民而至,遂治之。
又听狱之成辞亦曰治。《周礼·秋官·方士》凡都家之士所上治,则主之。《注》所上治,谓狱讼之小事,不附罪者也。
又才多亦曰治。《左传·庄九年》鲍叔曰: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注》言管仲治理政事之才多于敬仲。
又道家静室曰治。《六朝诗话》送谢灵运于杜治,犹今之宫观也。
又所都之处曰治。《前汉·田儋传》更王胶东,治卽墨。《注》治,谓都之也。
又州郡所驻曰治,如蜀刺史曰治成都,扬刺史曰治会稽。 《毛氏韵增》治字本平声,脩治字借为去声,经典释文治字平声皆无音,假借治道平治字,𠀤直吏切。
说文解字
治【卷十一】【水部】
水。出东莱曲城阳丘山,南入海。从水台声。直之切〖注〗乿,古文。
说文解字注
(治)治水。出东莱曲城阳丘山。南入海。城当作成。字之误也。东莱郡曲成、二志同。今山东莱州府掖县东北六十里有曲成故城。前志曲成下曰。阳丘山、治水所出。南至沂入海。按沂字疑误。一本作至临沂尤误。当作计斤二字。今掖县东南三十里有阳邱山。亦名马鞍山。今治水名小沽河。自掖县马鞍山南流至平度州东南。与出登州府黄县之大沽河合流。迳卽墨。至胶州之麻湾口入海。一统志曰。左传昭二十年。姑尤以西。杜注。姑水、尤水皆在城阳郡。东南入海。齐乘。姑卽大沽河。尤卽小沽河。玉裁谓尤古音读如贻。与治同在第一部。齐乘之言可信也。从水。台声。直之切。一部。按今字训理。葢由借治为理。
方言汇集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i5 [沙头角腔] ci5 [梅县腔] chii5 chi5 [台湾四县腔] cih5 cih2 [客语拼音字汇] ci4 zi1 [海陆丰腔] chi6 cih2 [东莞腔] ci3 [宝安腔] ci3 | ci2
粤语:ci4 zi6
潮州话:di7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2 22:30
目录
概述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