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头村
山东省青岛市潮海街道下辖村
据记载,南宋期间,蓝姓人家由云南昌阳迁往现青岛市崂山区黄埠村,明初移居泉头村定居。康熙二十年,唐姓由鳌山新民迁居本村,卢姓由官庄迁居本村,继之,杜、何、王、于姓人家先后搬入居住。
政区人口
该村位于老县城东5华里,北靠蓝家沟村、十亩地村,东南靠东障村,南临墨水河,西与车家沟村相邻。该村以村头水泉命名,故名泉头村,1986年蓝鳌路拓宽,该泉毁掉。1949年该村隶属即墨县第六区,1958年属城关人民公社,1984年4月属即墨镇,1998年5月属潮海街道办事处,同年9月归属即墨经济开发区。
村域全村辖区总面积22公顷,其中居民住房15公顷,工业用地3公顷。该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村前近靠蓝鳌公路,东靠城东五路,离青烟一级路不足一华里,村内街道纵横交织,全部硬化。
2003年全村共有常住居民362户,总人口1192人,现有蓝、唐、卢、王、于、杜、何等姓氏。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方面,解放初期全村共有耕地16公顷,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地瓜、高粱、谷子、大豆、蔬菜等。粮食平均亩产100公斤,全村农业总收入15000元。1951年土地改革后全村耕地面积32公顷。1954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与十亩地村、蓝家沟村、东障村联合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充分调动了村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粮食产量逐步提高,亩产达到150公斤。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村民艰苦奋斗,兴修水利,先后打机井5眼,修主水渠道1000米,配套水利机械40马力,灌溉面积200亩,粮食亩产量提高到300公斤。比解放初期提高3倍,农业收入达7万元。
农业合作化初期集体固定资产不足万元,改革开放后,集体拥有固定资产18万元,2002年集体固定资产达到500余万元,社会固定资产达1100万元,经济总收入9050万元,人均收入5062元。
从90年代开始先后被国家及有关单位征用土地22公顷,村建厂用地3公顷,到2002年仅有耕地3公顷,村民逐步退出第一产业,主要从事二、三产业。到2002年底第一、二、三产业占本村经济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52%、45%。
第二产业方面,1966年村锚链厂、木器厂只有职工20余人,年收入2万元,1987年建立化妆品厂,集体企业职工增加到70多人。90年代初期开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金得利家具、科达铸造、华星服装等多家企业。改革开放后,本村个体私营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涌现出唐氏制衣等知名企业,不仅带动了本村相关行业的发展,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创造了机会。到2002年年底全村工业总产值已达4724万元。
第三产业方面,自1982年开始,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在党支部和村委会的组织引导下,男女劳动力纷纷走出家门从事务工经商,经营项目有:针织、服装、百货、副食品、运输、汽车修理等。占用劳动力300多人。其中,经营针织、服装的业户有32户,50余人。经营百货、副食品、餐饮业的业户有30户60余人。经营运输、汽车修理的业户有35户,80人。经营其他项目的有100余人。2002年第三产业全村总收入达4030万元。2003年村经济总收入达9010万元。
社会事业
文化教育方面,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该村文化教育落后,大部分适龄儿童不能入学,百分之八十的青壮年是文盲或半文盲。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办学形式多种多样,农民文化素质明显提高。1974年投资1万元建立了村第一所小学,共有教室8间,下设5个级部。1987年为改善教学条件,与蓝家沟村、十亩地村、东障村、宅子头村共同投资30万元建立城东小学。从此告别了黑屋子、土台子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基本扫除了文盲,实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百分之百。1949年全村仅有一名大学生。改革开放前大中专毕业生3人。改革开放后,村民非常重视教育,渴求科技文化知识,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从改革开放到2002年的20年间,全村共有40余人考入大中专院校。
医药卫生方面,解放前村内没有诊所,村民有病无钱治和无处医治的现象非常普遍,各种传染病经常流行爆发,婴儿死亡率非常高。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非常关心人民的健康,为避免疾病的流行,免费为群众接种各种疫苗。并指定专门主管部门为农村培训“赤脚医生”。1967年建成村第一座卫生室,有医务人员2名。使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误诊。方便了群众,提高了保健水平。
人民生活方面,1949年前,村民人均占有粮食100公斤,大多数村民不能温饱,只得以菜充粮,人均收入不足30元,生活非常艰苦。建国后,村民有了自己的土地,粮食产量不断提高,村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1956年人均口粮180公斤,人均收入60元。1982年改革开放后村民基本家家有余粮,多数农户有存款,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3年人均纯收入5467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条件也逐步改善。建国初期,村民住房多为土墙、草房,人均居住面积6平方米。改革开放后,村民住房质量、结构、面积逐步改观,1994年起先后有50多户村民建起二层楼房。到2002年底人均住房面积18平方米,全村有汽车60余辆,彩电300余台,冰箱150余台,电话普及率达到95%以上。
村庄建设方面,1949年前,由于村民建房没有合理规划,因此街道不整,房屋不齐。农业合作化后,土地归集体所有,乱建乱盖的现象有所减少。到80年代制定了村庄建设规划,村街道比较整齐,布局比较合理。1992—2002年10年间,随着村经济实力的增强,加大了对村庄的改造力度。先后投资近64万元,修建主街道4条,硬化面积1万多平方米。部分街道两侧进行了绿化。铺设污水管道2条,长600米。砌建污水沟6条,长1600米。
2001年电网改造,线路整修一新,主要街道都安装了路灯。原100千瓦的变压器更新为360千瓦,满足了村民的生活用电和企业用电。
社会福利
1996年开始,村民免交“三提五统”费,由村集体统一交纳。自1993年起,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慰问金、日用品等。自1993年开始每年出资近万元为独生子女交纳保险金。自1999年开始每年按季给村民发放面粉、大米、食油,价值约15万元。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3-23 20:16
目录
概述
政区人口
经济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