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
隋唐时设置的州
泉州,是隋唐时设置的一个州,治所位于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
发展历史
上古先秦
禹贡为扬州域,周官为七闽地。初,夏少康封庶子无馀于会稽,间地与焉。传至无疆,楚灭越之,地属楚。
秦汉三国
秦灭楚,属闽中郡。
汉高祖五年,封无疆七世孙元诸为闽越王,是为闽越国。都冶。
吴永安三年置建安郡。
两晋隋唐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分建安郡设晋安郡,治所侯官。原隶扬州,改隶江州。
南朝宋泰始二年(466年),改晋平郡,寻复故。
梁普通六年(525年),晋安郡由江州划归东扬州。
永定元年(557年),升晋安郡为闽州,领晋安郡、建安郡、南安郡,州治闽县,始为刺史治所。
陈天嘉六年(565年),罢闽州,归属东扬州
光大二年(568年),升东扬州晋安郡为丰州。
开皇九年(589年),丰州改为泉州。
大业二年(606年),复改泉州为闽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废闽州,合并建安、晋安、南安三郡为一,名建安郡,治闽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建安郡为建州,州治在今福州。四年,移建州州治于建安(今建瓯)。
唐武德六年(623年),升闽县置为泉州,领闽县、候官县、新宁县(同年改为长乐县)、连江县、长溪县,治所仍在闽县
唐武德八年(625年),置泉州都督府,治在闽县,领泉州、建州、丰州。
圣历二年(699年),析分泉州(州治闽县,今福州)的南安、莆田、龙溪三县,置武荣州,州治在今晋江市
唐久视元年(700年),因孙师业诉称到泉州途远。又于南安县置武荣州,下辖南安、莆田、龙溪、清源四县。
唐景云二年(711年),改泉州都督府为闽州都督府,领闽州、武荣州(泉州)、建州、漳州、潮州。都督府治所在闽州(今福州市)。 同年,又改武荣州为泉州(今泉州市)。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改闽州都督府为福州都督府,置经略使,福州之始。
参考资料
福州府志(明 正德).福建省情网(福建方志编纂委).
八闽通志(明).福建省情网(福建方志编纂委).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4 15:54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