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罗国(
泰米尔语:சோழர் குலம், 宽式IPA:/'ʧoːɻə/),又名注辇,
印度半岛古国,其地在今
泰米尔纳德邦。建立于公元前三世纪,灭亡于公元1279年的南印度王朝,
国祚超过一千五百年。
早期历史
早在公元前,泰米尔人的朱罗王国就已经有了雏形。利用极佳的地理位置,他们享受着希腊化时代和海上丝绸之路开通所营造的时代红利。其商人的海上足迹,甚至向东抵达岭南海岸。
早期注辇的历史来自
泰米尔参淦(Sangam)文献,两位国王喀里佧剌(Karikalan)和克僧干楠(Kocengannan)较有名。
7世纪初,唐代高僧玄奘《
大唐西域记》称注辇为珠利耶国:“周二千四五百里。国大都城周十余里。土野空旷,薮泽荒芜…城东南不远,有
窣堵波。
无忧王之所建也。
如来在昔曾于此处现大神通,说深妙法……城西不远,有故伽蓝。
提婆菩萨与罗汉论议之处。”
朱罗王朝是南印度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这个
泰米尔人建立的王朝最早的文字记录,可参考是
阿育王的
孔雀帝国在公元前三世纪留下的铭文。作为三冕王(the Three Crowned Kings)之一,王朝一直统治着风俗各异的领土,直到公元十三世纪。
朱罗国的核心领土是
高韦里河(Kaveri)肥沃的河谷。作为当地最大的水系,此河不仅供养着数个成熟社区,也是内陆航运的有力保障。朱罗依靠东来西往的船队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朱罗人在公元九世纪下半叶到十三世纪初统治了一个面积广大的地区。栋格珀德拉(Tungabhadra)南部被统一并维持了两个多世纪的统治。
中世纪
9世纪中叶韦迦亚剌雅王/毗阇耶罗耶 (Vijayalaya 在位848年-871年)奋起,夺取
坦贾武尔(Thanjavur),设为国都,建立注辇韦迦亚剌雅王朝。
朱罗王国的成功,首先还是得益于财富积累和技术进步。长期的海运转手贸易,加上
高韦里河谷的富庶农业,都让君主得以有更多财富募集军队或收买对手。依靠早期内河水师的航运协助,规模剧增的军队也得以威胁更远的区域。但朱罗人并不会直接取缔原先的王室和贵族地位,反而加以笼络转化为自己的忠实藩属。他们仅仅期望控制港口和寺庙体系,做到财富聚集和动员体系普及。
985年
罗茶罗乍(Raja Raja Chola I)登位,雄才大略,扩展注辇疆域,以强大海军为基础,控制西海岸的
卡利卡特、
科钦和
奎隆等港口,征服
哲罗及锡兰北部,并挥师北上战胜孟加拉的
波罗王朝,占领恒河下游,在恒河三角洲建立新都恒伽孔达-朱罗普兰。其版图南至
锡兰,北达羯陵迦(Kalinga),统一南印度。罗茶罗乍还征服
溜山国(马尔代夫)。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注辇王
罗茶罗乍遣使在泉州靠岸,对北宋朝贡。 宋元时期,注辇国和中国有交通。
宋代《
岭外代答》、《
诸蕃志》各有专条。从中国前往注辇,可从
泉州乘海舶,取道
故临,再转搭小船可达注辇国;也可取道
蒲甘前往。
巅峰时代,朱罗还讨伐当代的印尼和马来亚,攻打南洋历史上的首个强权--
三佛齐,随后将势力范围又进一步扩张到缅甸和柬埔寨海岸。
拉金德拉·朱罗一世远征孟加拉之战注辇都城有七重,城高七尺,第一、二城为民居,有环城水濠隔离。第三、四城为官府,第五、六城为王府,第七重为王宫。注辇国好战,畜养战象六万,每头战象高七八尺,象背驮小屋,战士用弓箭远战,和近距离用长矛格杀,战士英勇善战,视死如归,战胜者得到奖旗表功。 在公元1048年左右,朱罗王朝统治了1480万个居民。
晚期历史
(公元1070-1279年)
公元1070年,毗罗·拉金德拉·朱罗(Virarajendra Chola)的儿子阿迭·拉金德拉·朱罗(Athirajendra Chola)在内乱中被暗杀,库罗通伽·朱罗(Kulothunga Chola)的儿子罗阇罗阇·纳兰德拉(Rajaraja Narendra)登上了王位,朱罗与东
遮娄其王朝(Chalukya)合并,又称
遮娄其—朱罗王朝。朱罗王朝后期开始。
朱罗王朝的统治和领土完整,直到库罗通伽·朱罗(Kulothunga Chola三世)之前都非常稳定。但到了1215年,在他的统治下朱罗王朝被1190年复国的潘地亚的摩罗伐摩·孙达罗(Maravarman Sundara Pandiyan II)所击败。随后,朱罗王朝也失去控制了
斯里兰卡,被复兴中的
僧伽罗人赶走。
此后,南方的
潘地亚实力逐渐增强,并最终导致朱罗王朝于公元1279年灭亡。当时的潘地亚国王是查太伐摩·孙达罗(Jatavarman Sundara)。
军队
在中世纪,朱罗王朝建立了一支组织度高、纪律性好的军队,在日后的扩张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和同期的其他印度军队不同,朱罗王朝的军队都受过专业的训练,士气高,有很强的尚武传统。
军队组成
大军团(Senais)
朱罗王朝的常备军被组建成若干个Senais(以下称大军团),是朱罗军队当中最大的编制。每个大军团的组成视乎其驻地和任务而定。在王朝的不同时期,大军团的数量从1个到3个不等。
军团(Thalam)
一个大军团(Senai)被分为若干个军团(Thalam),由一名将军(Thalapathi)指挥。每个军团在很多物资上实现自给,有自己的武器库和相关的军需品资源,军团编制如下:
3个战象团(Yanaipadai),每个团300-500头大象
3个骑兵团(Kudhiraipadai),每个团500-1000骑
6个步兵团(Kaalaatpadai),各2000到3000名步兵
2个辅助团(Thalpadai),1000-2000步兵、500-1000骑,多用作后卫部队,也曾作为游击部队使用。
2个卫生营(Marathuvarani),每个200-300名医师,全部配马
1-2个突击团(Oosipadai ),人数不明
每个军团共900-1500头战象、2500-5000骑兵、14000-22000步兵(不算突击团)、400-600名医师。
最大数目:1500头战象、5000骑、22000步兵、600医师,总数约30000人(未算上突击团)。
师(Ani)
一个军团通常被划分为三个师(Ani),编制如下:
1个战象团
1个骑兵团
2个步兵团
2个辅助团
海军
除了不能直接参与海战的骑兵与大象,朱罗军队的步兵被大量分配给海军担任陆战队。印度本地特色的弓箭手,一直被其他文明公认为精锐力量,自然可以在战船上提供优质火力。武士阶层出生的重步兵,习惯以高质量的铁剑为武器,并用盾牌挡住对手攻击。至于专门被招募入伍的沿海珍珠采集者,也被要求在混战中下水,破坏敌方的船锚等关键设置。他们甚至通过东来的阿拉伯人转手,获得了源自叙利亚地区的希腊火技术。这也让他们在东方水域的战斗中,显得无往不利。
虽然船只的技术基础没有明显长进,但步伐不大的升级还是让朱罗舰队能够横行一时。朱罗人在当时就已经将平底船航海发展到了极致,造出了可以搭载400名战士的巨型战舰。同时辅以专门用来两翼包抄的快船和各类小艇,组成分工明确的大型舰队。如果有贵胄随军督战,也能搭乘更高规格的皇室游艇。
朱罗国王
迦厘迦罗 约100年-
中期朱罗
晚期朱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