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兰属
菊科下的一属
泽兰属(属拼音名:zelanshu,属拉丁名:Eupatorium,Eupatorium)是菊科下面的属。而唇形科植物地笋属植物地瓜儿苗(准确的说是药典规定的毛叶地瓜儿苗Lycopus lucidus Turcz.Var.Hirtus Regel )的中药材名称叫“泽兰”。二者植物形态不同。
描 述
Eupatorium L. 泽兰属,菊科,约1200种,主产于美洲,少数产欧洲、非洲和亚洲,我国有14种,除新疆、西藏外,全国均产。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叶常对生;头状花序排成伞房花序式,同性,花少数;总苞圆柱形至半球形,总苞片2至多列;花序托秃裸;花两性,管状,5齿裂;花柱长突出于花冠外;瘦果5棱形,有刺毛状冠毛。
菊科(Compositae)一大属植物,约600种,几乎全产于美洲,主要见于热带的南美洲、西印度群岛以及墨西哥。大部分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但有一些为一年生;许多热带种为灌木状或类似乔木。典型种类花大片簇生,色彩绚丽,有紫、粉红、蓝或白色。有些种见于美国与加拿大,如贯叶泽兰(E.perfoliatum),高达1.5公尺(5呎),花白色;粉绿茎泽兰(E.purpureum, 即甜乔派草),高达2.7公尺(9呎),花带紫色。皱叶泽兰(E.rugosum, 即白蛇根)为具毒性的草本植物,普遍见于美国中部和西部。牛只于放牧时误食此草可致震颤病,其肌肉颤抖、无力。
菊科(Asteraceae)泽兰属(Eupatorium)植物,约40种,草本,主要原产美洲热带。北美的贯叶泽兰(E. perfoliatum)常见于湿处,粗糙有毛,多年生,高约0.6~1.8公尺(2~6呎);叶披针形,有皱,叶缘齿裂,在基部绕茎连成一片;八月开花,花小,筒状,白色,许多花聚成头状,再组成一个扁平且分枝的花团。
泽兰属有几个种,特别是原产东部海岸平原的可疑泽兰(E. dubium),称乔派草(joe-pye-weed)。还有粉绿茎泽兰(E. purpureum, 即甜乔派草)、斑茎泽兰(E. maculatum, 即斑乔派草)见于美国北部和中部的潮湿丛林和草甸。大部分乔派草有粉色或紫色花团。皱叶泽兰(E. rugosum)俗名白蛇根,含一种有毒的醇类,动物食後患震颤病,表现为肌肉震颤、软弱、便秘,甚至死亡;人食中毒牲畜的乳、肉後发生急性的乳毒病,特征为软弱、呕吐,便秘。泽兰茶是治疗热病毒民间土方。
所有物种
本属简介
泽兰属
1. 地笋茎方柱形,四面具浅纵沟,直径2至5毫米,表面黄绿色或微带紫色。节明显,节间长2至11厘米;质脆易折,髓部中空。叶对生,多皱缩,完整叶展平后呈披针形或长圆形,边缘有锯齿,上表面黑绿色,下表面灰绿色,有棕色腺点。花簇生于叶腋,成轮状,花冠多脱落苞片及花萼宿宿存,气微,味淡。
2. 毛叶地笋与地笋相似,惟茎节及叶面上密被硬毛。
以质嫩,叶多,色绿者为佳
【性能】泽兰味苦、辛,性微温;归肝、脾经;芳香通利;
【功效】具有活血化瘀行水消肿,解毒;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身面浮肿,腹水,痈肿疮毒。
【应用】1. 凡室女月经不调,痛经者,可与当归、三棱、延胡索等配伍,以活血调经止痛。
2. 尤适用于产后血瘀气滞而致水肿者,可与防己配伍。
3. 凡一切肿毒者,均可与白及配伍,酒煎内服,以活血消肿解毒。
【使用注意】血虚无瘀者慎服;孕妇禁服。
描述:EupatoriumL.泽兰属菊科,约1200种,主产于美洲,少数产欧洲、非洲和亚洲,我国有14种,除新疆、西藏外,全国均产。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叶常对生;头状花序排成伞房花序式,同性,花少数;总苞圆柱形至半球形,总苞片2至多列;花序托秃裸;花两性,管状,5齿裂;花柱长突出于花冠外;瘦果5棱形,有刺毛状冠毛。
多年生草本半灌木灌木。叶对生,少有互生的,全缘、锯齿或三裂。头状花序小或中等大小,在茎枝顶端排成复伞房花序或单生于长花序梗上,花两性,管状,结实,花多数,少有1—4个的。总苞长圆形,卵形,钟形或半球形;总苞片多层或l一2层,覆瓦状排列,外层渐小或全部苞片近等长。花托平、突起或圆锥状,无托片。花紫色,红色或白色。花冠等长,辐射对称,詹部扩大,钟状,顶端5裂或5齿。花药基部钝,顶端有附片。花柱分枝伸长,线状半圆柱形,顶端钝或微钝。瘦果5棱,顶端截形。冠毛多数,刚毛状,l层。全属有600余种,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的温带热带地区。欧、亚、非及大洋州的种类很少。我国有14种及数变种,其中三种引入归化。
异叶泽兰
【种中文名】:异叶泽兰
【种拉丁名】:Eupatoriumheterophyllum
【种别名】:红梗草(滇南本草)红升麻(云南)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一2米,或小半灌木状,中下部木质。茎枝直立,淡褐色或紫红色,基部径1—2厘米,分枝斜升,上部花序分枝伞房状,全部茎枝被白色或污白色短柔毛,花序分枝及花梗上的毛较密,中下部花期脱毛或疏毛。叶对生,中部茎叶较大,三全裂、深裂、浅裂或半裂,总叶柄长0.5—1厘米;中裂片大,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7一10厘米,宽2—3.5厘米,基部楔形,顶端渐尖,侧裂片与中裂片同形但较小,或中部或全部茎叶不分裂,长圆形、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卵形。全部叶两面被稠密的黄色腺点,上面粗涩,被白色短柔毛,下面柔软,被密绒毛而灰白色或淡绿色,羽状脉3—7对,在叶下面稍突起,边缘有深缺刻状圆钝齿。茎基部叶花期枯萎。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复伞房花序,花序径达25厘米。总苞钟状,长7—9毫米;总苞片覆瓦状排列,3层,外层短,长2毫米,卵形或宽卵形,背面沿中部被白色稀疏短柔毛,中内层苞片长8—9毫米,长椭圆形,全部苞片紫红色或淡紫红色,顶端圆形。花白色或微带红色,花冠长约5毫米,外面被稀疏黄色腺点。瘦果黑褐色,长椭圆状,长3.5毫米,5棱,散布黄色腺体,无毛;冠毛白色,长约5毫米。花果期4一10月。
【产地分布】:产于我国西南部(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生山坡林下、林缘、草地及河谷中。海拔1700—3000米。
【用途】:根有发表之效,用以防治感冒;茎或全草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或妇女病;又叶可敷刀伤
峨眉泽兰
【种中文名】:峨眉泽兰
【种拉丁名】:Eupatoriumomeiense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有多数粗大的不定根。茎直立,高l一2米;全株多分枝,分枝纤细,斜升,上部花序分枝伞房状;全部茎枝被尘状污白色微柔毛,花序分枝及花梗上的毛较密,花期中下部疏毛或无毛。叶对生,质薄,薄纸质,有长0.5—1厘米的叶柄;中部茎叶长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6—9厘米,宽2—3.5厘米,上面暗绿色,下面色淡,基部楔形,顶端渐尖,羽状脉,侧脉4—5对,纤细,在叶下面稍高起,边缘近全缘或波状或波状圆锯齿,最上部及接花序下部的叶全缘,两面被白色稀疏的短微毛及黄色腺点,沿脉的毛较多。自中部向上及向下的叶渐小,与茎中部叶同形,同质,茎基部叶花期枯萎。头状花序多数,在茎顶及分枝顶端排成复伞房花序。总苞钟状,长4毫米,含5个小花;总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苞片短,椭圆形,长约1毫米;内层及中层苞片渐长,椭圆形,长约4毫米,顶端圆形,背面上方有微毛;全部苞片无腺点。花白色,花冠长4毫米,外面有少数黄色腺点。瘦果淡黑褐色,近椭圆状,5棱,无毛无腺点;冠毛白色,长4毫米。花果期9—11月。
【产地分布】:产于四川(峨眉山及天全)。生山坡路边。
南川泽兰
【种中文名】:南川泽兰种拉丁名:Eupatoriumnanchuanense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一120厘米。根状茎横走,有长达l一3厘米的短节间,节上发出成对的地上茎。地上茎直立,淡褐色、紫红色或暗紫红色,分枝斜升,上部花序分枝伞房状;全部茎枝被皱波状白色短柔毛,花梗上的毛较密,中下部疏毛或脱毛。叶不规正对生,叶腋处常有发育的叶芽。中部茎叶三全裂,有长约l厘米的叶柄;中裂片大,长椭圆形或长披针状椭圆形,长6—8厘米,基部楔形,顶端尾状长渐尖,羽状半裂、深裂或基部一对羽片较大;侧裂片较小,长3—5厘米,长椭圆形或披针状长椭圆形,羽状浅裂或半裂或缺刻状锯齿。上部叶三全裂,或不规则三深裂,侧裂片不等大,中裂片边缘疏缺刻状锯齿,或不分裂,常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茎基部叶花期枯萎。全部叶上面深绿,下面色淡,两面被稀疏贴伏的白色短毛和黄色腺点。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复伞房花序,花序径8一12厘米。总苞钟状,长约6毫米;总苞片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短,椭圆形,长2.5毫米;中内层苞片长5毫米,长椭圆形或披针状长椭圆形,全部苞片顶端圆形,染紫红色。花白色或带红色,花冠长5毫米,外面被稀疏黄色小腺点。瘦果黑褐色,6—7棱,椭圆状,长3毫米,上部近冠毛处被稀疏的白色微毛。冠毛白色,长4毫米。花果期6—7月。
【产地分布】:产于四川(南川金佛山)。生山坡,海拔1200一1656米
多花泽兰
【种中文名】:多花泽兰
【种拉丁名】:Eupatoriumamabile
【形态特征】:“灌木;茎高约l米,不攀援,有分枝,分枝纤细,双叉状,有条纹,上部沿花序被稠密的腺状长柔毛,其余近无毛。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2—9厘米,宽4—3,5厘米,有长12—10毫米的叶柄,顶端长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短尖头状锯齿,上面近无毛,亮绿色,三出基脉,沿脉有稀疏长柔毛,下面淡绿色,被稀疏长柔毛和腺点。头状花序含15—9个小花,在双叉状分枝的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总苞钟状,长5毫米;总苞片15一12个,不等.长,线形,顶端极钝,外层很短,3—2层,外面被稀疏的腺状柔毛。小花管状,长4.5毫米,有腺点。冠毛污白色,长5—4.5毫米,糙毛状。瘦果变黑色,有条纹,长2,5毫米,有稀疏的长柔毛。”
【本种提示】:“体态上与木泽兰(E.TaschiroiHayata)相似,但该种头状花序有15—9个小花(木泽兰有5个小花),茎多少粗壮,叶下面有稀疏的腺点,容易区别。”
【产地分布】:我国台湾特有种。生石边或草坡。标本未见,上述记载是根据原文献译出的
木泽兰
【种中文名】:木泽兰
【种拉丁名】:Eupatoriumtashiroi
【形态特征】:灌木,高达2米:分枝纤细,双叉状,下弯;茎枝灰褐色或上部带紫红色,光滑无毛,或仅在伞房状花序分枝上被皱波状短伏毛。叶对生;中部茎叶较大,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或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6—9厘米,宽2.5—3.5厘米,基部圆形或近平截或心形,顶端长渐尖,边缘有缺刻状粗锯齿或浅锯齿,叶柄长4—10毫米;茎上部叶渐小,下部或基部叶花期枯萎。全部茎叶质薄,上面深绿,光滑无毛,下面色淡,无毛无腺点,或有极稀疏的短柔毛,基出三脉或不明显五出脉,叶脉在叶下面稍突起。头状花序多数,在茎顶或枝端排成半球形或金字塔形的复伞房花序。总苞长钟状,长6毫米,含5个小花。总苞片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苞片长2毫米,披针形,中层及内层苞片渐长,长5—6毫米,长披针形或披针状长圆形,长5—6毫米,顶端稍钝,全部苞片背面无毛无腺点。花白色,花冠长4毫米,外面无腺点。瘦果黑褐色,长2.5毫米,5棱,无毛无腺点。冠毛白色,长4毫米。
【产地分布】:我国台湾特有。生山坡草地。
台湾泽兰
【种中文名】:台湾泽兰
【种拉丁名】:Eupatorlumformosanum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约2米。茎直立,簇生,分枝斜升,双叉状,上部花序分枝伞房状,纤细;茎枝初时绿色,被稠密锈色短柔毛,后变无毛,灰褐色。叶对生;中部茎叶三深裂,中裂片大,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2.5—3厘米,基部楔形,顶端渐尖,侧生裂片小,披针形;自中部向上或向下的叶渐小;下部茎叶不分裂,卵形或宽卵形;上部茎叶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三深裂或三浅裂,或不分裂;全部叶有叶柄,中部茎叶的柄长l.5—2.5厘米,质地稍厚,上面绿色,被稀疏的短糙毛,下面色淡,有多数黄色腺点及沿脉被较密的贴紧的短柔毛,羽状脉,侧脉5—7对,在叶下面稍高起。头状花序多数,在茎顶及枝端排成疏松的伞房花序,花序径8—11厘米。总苞钟状,长5毫米,含5个小花;总苞片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总苞片椭圆形,长1一1.5毫米;中层及内层总苞片渐长,长椭圆形,长约5毫米;全部苞片顶端钝,无毛无腺点。花白色,花冠长3.5毫米。瘦果黑褐色,长2.5毫米,5棱,无毛无腺点;冠毛污白色,长3毫米。
【产地分布】:我国台湾特有种。生于林下。
毛果泽兰
【种中文名】:毛果泽兰
【种拉丁名】:Eupatoriumshimadai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根状茎短,横走。茎直立,黄褐色或带紫色,基部径约4毫米,通常不分枝,仅在茎顶有伞房状花序分枝,或少分枝,上部被白色短柔毛,花序枝及花梗上的毛较密,下部脱毛渐光滑Q叶对生,基地较厚,不分裂;中部茎叶较大,卵状披针形、卵状长圆形或卵形,长8—10厘米,宽5—7厘米,基部圆形或截形,顶端近尾:伏渐尖;自中部向上或向下的叶渐小,与中部茎叶同形同质;全部叶基出三脉,无柄或几无柄,上面绿色;下面色淡,被黄色腺点;两面被白色短柔毛,沿脉的毛较密,边缘有粗或浅尖锯齿。头状花序多数在茎顶排成复伞房花序,花序径8一18厘米;总苞钟状,长约6毫米,有5个小花;总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短,长圆形或披针状长圆形,长2—2.5毫米;中内层苞片长圆形,长约6毫米;全部苞片顶端钝或圆形,背面沿中部或上部被白色稀疏的短柔毛,无腺点。花白色或微带紫色,花冠长4毫米,齿端外面有少数黄色腺点。瘦果黑褐色,椭圆形,5棱,长3—3.5毫米,被稀疏的白色长柔毛,上部的毛较密,无腺点;冠毛污白色,长约4毫米。花果期5—6月。
【产地分布】:产于福建、台湾。生山坡草地及海滨岩崖上。
基隆泽兰
【种中文名】:基隆泽兰
【种拉丁名】:EupatoriumluchuenseNakaiVar.KiirunenseKitam
【形态特征】:“叶卵状长圆形,长渐尖,通常有短柄”“与毛果泽兰(E.SchimadaiKitam.)区别在于叶较大、有短叶柄、顶端长渐尖”(自Kitamura原记载。)
【本种提示】:基隆泽兰是Kitamura由正种琉球泽兰中分出来的变异的一群;我国台湾不产正种。正种只分布于日本琉球群岛。
【产地分布】:产于我国台湾。日本琉球群岛也有分布。
假泽兰
【种中文名】:假泽兰
【种拉丁名】:Mikanlacordala
【种别名】:米甘草
【形态特征】:攀援草本。茎细长,多分枝,有稀疏的短柔毛或几无毛。中部茎叶三角状卵形、卵形,长4一10厘米,宽2—7厘米,基部心形,全缘或浅波状圆锯齿,两面有稀疏的短柔毛,花期脱毛或无毛,叶柄长2.5—6厘米。上部的叶渐小,三角形或披针形,基部平截或楔形,叶柄短。头状花序多数在枝端排成伞房花序或复伞房花序,全株有多数伞房或复伞房花序。各级花序梗纤细,被柔毛或无毛,有线状披针形的小苞叶。总苞片4个,狭长椭圆形,长5—7毫米,有明显的三脉,顶端钝或稍尖,外面有稀柔毛和腺点。花冠长3.5—5毫米,檐部钟状,5齿裂,管部细,被稀疏短柔毛。瘦果长椭圆形,有4纵棱,长3.5毫米,有腺点。冠毛污白色或微红色,长3.5—4毫米。花果期8—11月。
【本种提示】:在印度与马来半岛有一种印度米甘草(M.Cordatavar.IndicaKitam.),头状花序小,总苞片长3毫米,花冠长2.5毫米,冠毛长2.5毫米,瘦果长土石毫米。据文献记载,我国海南岛和台湾也有这个头状花序较小的变种o
【产地分布】:产于台湾海南岛云南东南部(屏边)。山坡灌木林下。海拔80—100米。印度尼西亚爪哇、老挝、柬埔寨、越南也有分布。
泽兰的药用
1、血虚无瘀者慎服;孕妇禁服。2、泽兰味苦、辛,性微温;归肝、脾经;芳香通利;
3、具有活血化瘀行水消肿,解毒
4、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身面浮肿,腹水,痈肿疮毒。
泽兰制作指导:
1.凡室女月经不调,痛经者,可与当归、三棱、延胡索等配伍,以活血调经止痛。
2.尤适用于产后血瘀气滞而致水肿者,可与防己配伍。
3.凡一切肿毒者,均可与白及配伍,酒煎内服,以活血消肿解毒
历史沿革
泽兰原植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本经》所载应为兰科植物如兰属多花兰CymbidiumfloribundumLindl.;《名医别录》时期转为菊科植物泽兰属如泽兰EupatoriumjaponicaThunb.,至近代也还使用;但自宋朝开始以后,可能同时使用了唇形科植物地笋属如毛叶地瓜而苗LycopuslucidusTurcz.var.hirtusRegel.,发展至今即以此作正品泽兰供用了。
泽兰,《本经》中品,有谓“现代植物学书上所用‘泽兰’一名,乃系日本学者误释为菊科泽兰属(Eupatorium)植物。”,或说“其误出自李时珍。”又载“《唐本草》认为药用泽兰应是茎方者,亦即以硬毛地瓜儿苗为正品,而E.japonicaThunb.实非药用之泽兰,而是煎汤供沫浴的泽兰,应归入佩兰类。”[1]所述论证,看似确凿,但这仅强调“茎方”的一面,有些资料欠审或是忽视,在此补遗,以共同道商榷。“兹参考《证类》‘梧州泽兰’附图及《植物名实图考》泽兰附图,叶长椭圆形,不分裂等特征,可以推断为E.japonicaThunb.……均称本品为泽兰,看来是有一定本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1 09:45
目录
概述
描 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