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商
今山西晋城市一带经营铁等物资起家的商人
泽商是指山西东南部泽州盆地的泽州(今山西晋城市)一带借经营铁、煤、硫磺、桑蚕、盐业等物资起家的商人。古代泽州府(山西晋城市)在金元时期是金朝和宋朝,元朝和宋朝前线对峙的地方。当时冶炼技术发达兴盛,工匠云集,有“九头十八匠”之称。
历史沿革
晋城市古称建兴、建州、泽州及泽州府。古代泽州地区(今晋城)将商人分为黑行商人和白行商人,黑行商人是从事煤炭和铁业生产的商人,白行是除黑行以外从事商品生产和金融贸易服务的商人。白行商人又分为坐商和行商,坐商是在本地从事商品生产和金融贸易服务的商人,行商是走出本地从事生产和商品金融经营服务的商人。俗话说:“黑行兴,百业兴。”黑行的盛衰是泽州商品经济和商人形成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晋商主要组成部分的泽州商人,主要指的是行商。从社会实际看,兴盛数百年的商业家族,无不与行商有关。古泽州地处太行王屋两山之间,植被茂密,雨量充沛,动植物众多,矿藏丰富,开发较早。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开发历史,为泽州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明清至民国以行商为主体的泽州府商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矿藏资源方面,对泽州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比较大的种类有三。一是铁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泽州就是全国最主要的产铁中心之一。成书于战国的《山海经》载,“虎尾山阴有铁矿。”虎尾山,就是今天晋城市郊区太阳镇的一座小山。古代,泽州府大阳镇一带,漫山遍野,地上地下,到处都是铁矿。从春秋战国直至清末,那里的先民以采地上明矿冶铁为主,清末才开始凿井采矿。春秋战国时使用的鼓索送风冶铁技术,一直应用到民国时期。西汉时,那里生产的阳阿剑独步于时。不独大阳,泽州府所属五县,铁矿资源都很丰富。据《隋书·百官志》记载,北齐时,建州属阳城县固隆乡白涧村设有冶铁局,为北齐七大冶铁局之一。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泽州高平郡冶铁课税30万两。(《泽州府冶·赋税》)元时,泽州司侯司属高平县王降村设有专门管理铁业生产的益国铁冶。(《元史·食货志》)“益国铁冶在高平北十里王降村,元大德间于泽州司侯司高平置铁都提举司益国冶,管勾一员,副管勾一员,司吏二名,至正间废。明洪武间,徙冶高平北二十里。永乐中,奉工部勘合,为炉冶事革罢。”(清顺治十五年《高平县志·古迹》)丰富的铁矿资源,发达的冶炼技术,促进了生产生活用铁器的生产,促进了铁制兵器的生产,促进了铁业生产的发展。
二是煤炭。泽州先民使用煤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先民们主要是使用露头煤冶铁。最迟至唐代,泽州先民已可于地下采煤。北宋时期,泽州高平郡煤炭广泛使用于民间。“李昭遘知泽州,泽州阳城县冶铸铁钱,民冒山险输矿炭,常苦其役,为奏,罢铸钱。”(《泽州府志·人物》)陈尧佐为河东转运使,“以泽州府地寒,民仰石炭为生,奏除其税。”(《泽州府志·人物》)由于品质优良,当时的都城汴梁广泛使用泽州煤炭,遂使泽州煤炭日输中州不断。煤炭的开采使用,除本身的发展外,还促进了铁业、硫磺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是硫磺。泽州府属各县,凤台、阳城、陵川具有丰富的磺矿资源,品质和储量,以阳城为最。由于有硫磺做原料,早在唐代,阳城就是我国炼丹的主要地区之一。李白在《王屋山与孟大融》诗中写道:“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王屋山即在阳城南部,诗中的金液即指硫磺,王屋山中的天坛山,向来为神仙道士向往的天堂。北宋以后,硫磺是火工的主要原料,硫磺的生产与销售,受到历代政府的严格控制,商民根据政府的公文开采冶炼,并将硫磺送到政府指定的地点。当地居民为了生活,有的将硫磺走私到与之相邻的河南等地。硫磺还是重要的医药用物质。此外,铜矿、铝矾土、银矿、锡矿等,对泽州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以铝矾土为主要原料的阳城乔氏琉璃,从元至民国生产不断,行销大半个中国,北京故宫的屋脊上,都有乔氏工匠生产的琉璃构件。他们生产的孔雀兰琉璃构件,其生产工艺已经绝传。
在动植物资源方面,对泽州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比较大的有三。
一是桑蚕。古泽州地区是我国最早栽桑养蚕的地区之一。据民间传说,黄帝的妃子螺祖在泽州阳城县的桑林最早发现野生桑蚕,并进行人工栽培养殖,缫丝织布,穿线缝衣,死后,被人尊称为纺织神。唐宋以后,反映泽州蚕桑的诗文不绝于史。清末民初,泽州府民间还栽种土桑,饲养土蚕,所抽的丝为黄丝。所缫黄丝,除凤台、高平织绸外销外,阳城、陵川、沁水则直接运到陕西西安和河南洛阳等地出售。从山东海边开始的丝绸之路,经泽州府通往陕西、甘肃、西域,最终到达中亚、欧洲。
二是苎麻。苎麻又叫线麻。泽州府“地宜麻,专纺绩织布,故有大布、卷布、板布等,自衣被外,折捐价值,贸易白银,以供官赋。”(元郝经《罪言书》)由此可见,元时,泽州司侯司是麻布的主要产区,麻布的生产销售,在泽州经济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泽州陵川县麻绳,断烂从外向内,尤为船家所爱,陵川人遂将自己的麻绳铺,从陵川开至沿海沿江的主要商埠。
三是药材。泽州向为药材的传统产区,境内山大沟深,草茂林盛,药材种类多品质好,远销河南、河北等地。与植物相伴生的马、牛、羊、虎、豹、蛇等动物资源,或皮,或毛,或肉,或药,都为泽州商品经济的发展,增添了一定的基础。
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泽州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要使自然资源变成现实的商品,并带动泽州商人走出泽州,还得有其它条件相配合。这些条件,主要有三。一是支移开中。北宋立国后,古泽州地区是国都汴京的北部屏障,太原以北就是边关,北宋与契丹、西夏的长期对峙,边关需要驻防大量军队,需要储存大最军需物资。为了保证边关的需要,中央政府命令泽州所辖各县,将所需交纳的税赋,折实后送往边关,名为支移。程颢,字伯淳,北宋理学家,治平四年(1067)任泽州晋城令。“岁有近粟,例移近边,载往则道远,就籴则价高,民以为苦,颢择富而任者,预使贮粟于所以待,费大省。”(《泽州府志·宦迹》)程颢所择的富而任者,实际上就是当时的商人。这些商人粮贱时在边关购买粮食,或于其它地方购买粮食运往边关,并在那里储藏起来,等到州府需要交纳时,再卖给各县的官吏,或代其交纳。金代政府继承了宋代政府支移的政策。陵川龙岩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现存的金大定十八年(1178)《重修龙岩寺碑记》载,该村村民支移,正值金国与西夏交战,村民得佛主保佑,脱离险境,回村后重建佛寺。宋金的支移政策到了明代,发展为开中制度,商民于边关纳粮等军需物资后,政府付给他们一定的盐引,让其在指定的区域销售。在泽州府与所辖各县两级明清两代的地方志书中,匠价银的记载不绝于史。
三是泽州旱码头的确立。元朝统一中国后,全国大市场得以建立。元帝国的建立,沟通了江南与漠北的商品联系,重启了东海与中亚欧洲的丝绸之路。山西泽州府东连山东,西达长安,与纵贯太行以东、太岳以西的两条南北大道形成双十字座。从山西泽州府纵贯南北,又是中原腹地至漠北的捷径。马帮不北上,驼帮不南下,外地客商到了泽州府,都要在这里转换交通工具,古泽州府城及其商道上的商镇如沁水、阳城等,遂成为南来北往客商所携商品的集散地,泽州府从事商品贸易的商人,也就顺着这些商道,走向异方。这次晋商史料征编,我们征集到三篇反映驼马帮情况的史料,一篇是《先人马帮忆事》,一篇是《民国时期的晋城驼行》,还有一篇是《沁水驼马帮》。这三篇史料,都是作者采访当地八九十岁的老人整理而成的,基本反映了明清至民国泽州府与外界商品交换的繁荣景况。
“民国时期,在高庄、赵位一带的村民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是立了冬,肉里生了虫;要是立了夏,米糠涨了价。’现在人们一听此言,多数一时不明其意,说白了,实际是反映驼行生意与当地居民的生活关系的。当时,泽州府凤台城内的农民除了种地之外,大多数要靠给驼行绑驮赚钱谋生。一到立冬,驼行就进入最繁忙的季节,当地农民纷纷到驼帮帮工,挣钱补贴生活,家里的生活条件得以改善,肉多得就生了虫。一到立夏,青黄不接,粮食涨价,再加上驼帮进入一年最淡的季节,当地农民失去了挣钱的门路,粮食显得越发奇贵。每当秋冬,以祁地、太谷人资本为主,大批从内蒙、晋北一带出发的驼帮,满载着口外出产的皮毛、药材,络绎不绝而来,在凤台城外大小东关、七岭店一带落脚卸货,补充草料饮水,又满载着南方上来的茶叶、丝绸和当地出产的土布、瓷器、铁货等物迤逦北返。每当薄暮日落,‘叮当叮当’的驼铃声声不断,一队队的驼帮涌入驼行。这时,驼行里汽灯点得铮亮,赶骆驼的西北人把牲口依次赶入指定位置,让骆驼卧下,由当地的帮工把驮解开抬下,放入预定的货位,让货主认领。然后,西北人把骆驼赶入驼棚,或饲喂,或治病,或钉掌。”
以上这段文字,出自李方华先生的《民国时期的晋城驼行》。透过这段文字,我们对明清至民国泽州城作为商路旱码头的具体情况,当可窥其一斑。处于沟通东西南北商路的重要区位,又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传统的手工技术所生产的产品,泽州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泽商的崛起,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通过对征编的晋商史料的分析,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泽州府商人,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一是支移开中制度形成的商人。宋金时期的支移,前文已有述及。商人将粮食等物资送到边关后,政府拿什么给商人酬资?这是一个历史的谜团,晋商史料工作要取得大的进展,对这个问题必须给以尽可能的回答。陈安石,字子坚,河阳人,北宋时任河东都转运使。当时,泽州府一带私盐兴盛,为了扼制私盐贩运,“出盐付民而俾之券,使隧所得贸易,鬻毕而券归,私贩为减。”(《泽州府志·宦迹》)也就是说,政府将食盐专卖的证券颁布给商人,任其在指定区域销售,卖完后,商人再将食盐销售的凭券交还给政府,以此来补偿“贮粟于所以待”的“富而任者”,为明开中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实践的基础。政府授权下的食盐销售外,北宋时,泽州私盐的贩运也很兴盛。院人是北宋时期的宫廷画师,盘山是泽州天井关通往中州的必经之路。明人刘绩在观看宋院人画盘山图后,对太行山道的商人情况进行了描摹。“大车盘盘牵不住,小车碌碌推还去。上孤下孤日千回,不离太行山侧路。吴盐蜀米寒满箱,鸟犍耳湿筋力强。商人重货不畏虎,饭牛夜夜宿车傍。妻孥不须念行旅,橐中有金皆乐土。星餐露栉逐队行,但愿利多无所苦。道傍往来多折轴,谁人肯戒前车覆?”(《泽州府志·艺文》)巨大的利益,诱使商人不避虎狼,夜宿道旁,星夜兼程。明清两代,山西与陕西、甘肃为协饷区,山西泽州府商人或纳粮于边取得盐引,或携资贸易随军协饷,由此造成泽州府商人在西北陕甘和东南沿海做生意的特别多。张子仁,字体静,明泽州府阳城县郭峪镇人,生于弘治十二年(1499)五月十三日,卒于嘉靖四十四年(1566)九月十二日。去世时,与子张纯言:“男儿于天下事,直宜勇猛担当,利害惟命。嘉靖二十九年(1551),地承上司文,令里甲买马入边,一时哄然,谓身家破败系是。人欺我弱,勒我应命,我周旋应役,卒辨事。使当时退缩央觅,不知费当几何!”(《金石文献·郭峪张家金石资料》)清初大小金川战役时,泽州府商人王璇、牛元善、成庄四十八套院的主人王泰来等,都曾随军协饷。买马入边、贸易协饷的结果,造成了两个结果。一方面,泽州府商人的足迹远达陕甘川,西安、兰州等地成为泽州府商人的主要活动区域,有的祖祖辈辈在那里行商做买卖,许多人最终落脚在那里,至死都没有回到泽州府。由于条件所限,在西北的商人,生意真正做大的不多,这次征编,在西北一代做生意的山西泽州府商人的史料很少。另一方面,泽州府商人由此取得了从四川、湖北行销茶叶和从芦淮盐场行销食盐的专卖权。王自振,字鸿宇,大箕楸木窊人。他“才气奇迈,壮走邺郡,营盐筴。会怀庆寇攘,民多流亡,责课闾左,至两丁办一引,公私不支,自振力请归商,民苏,而商亦裕矣。”怀庆府,就是太行山脚下的今焦作一带,向食解盐。明末,李自成义军遮断了解州至怀庆的盐道,政府要居民两丁一引,自己解决食盐问题,百姓犯难,在今洛阳一带做盐务的王自振,向销淮盐,挺身而出,代民解困,亦将自己的盐务,做到了怀庆一带。卫正身,字肖菴,泽州府凤台县大箕里人,“因鹾务寄居沧州,素抱忠义。国朝定鼎初,命大臣安抚来沧,有讹传屠城者,逃匿甚众,正身不避鈇钺,挺身谒天使,复曲谕百姓,一郡贴然。”(《泽州府志·人物补遗》)明末清初,沧州是芦盐盐运司署所在地,为巨邑。这次晋商史料征编,除辑得一些文献外,其余卫家资料无点滴,仅从以上资料,我们对卫家商贾的气势,当知一二。大箕里的王家和卫家相距不远,且为通家世好,一营芦盐,一营淮盐,他们的居所,就位于清化大道之旁。芦淮食盐的引岸,主要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引岸具有继承权,由此造就了具有数百年历史的泽州商人,其主要生意,大多在东南沿海。
二是携货贸易形成的商人。是指依靠携带泽州传统商品走出泽州与泽州府,并以经销泽州商品为主要业务的商人。在长期经济活动中,泽州商人打造了许多传统名优产品,如大阳钢针、晋城皮金、晋城玻璃器皿、阳城犁镜、横胜山犁镜、侍郎岗铧、礼义锣锅、铁钉、铁丝网、泽州头帕、阳城天地罐、泽州红果、阳城沁水的黄丝、晋城、阳城、陵川的硫磺等,这些产品,深受各地人民喜爱。泽州有些名商大贾,起初都是一般的农民,或本地的中小商人,为了谋生,或扩大自己的经营业务,携带本地生产的传统产品,出外闯荡。他们的经营业务,主要是经销泽州的传统名优产品,与家乡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如明代经营铁货起家的阳城商人李思孝、经营铁货起家的高平赵家老南院的发财老爹、清中叶发家的凤台陟椒刘家等。他们行商的首选地,一般是与太行山相邻的河南河内地区,也有的向陕西一带发展。到了河南后,或西上至湖北的襄阳、汉口,或西南至四川等省区,或向东向南至山东、安徽、江西、江苏、浙江、广东,也有的通过运河,向北至河北、北京发展。其中,尤以向东向南发展的最多,成就也最大,具有三四百年历史的商家,其主要生意,大多在东南沿海一带。这些商人经过一段长时期的经营,除继续经营泽州的传统产品外,也经销当地或其它地方的产品。有的商人,如赵家老南院、侯大升老店、蕴泰号商号等,还利用当地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从事商品生产。侯大升老店生产的香醋、蕴泰号生产的白酒,都成为当地名优产品。清初兴起的皮金字号,皮金的加工生产全在泽州府凤台,在外地设庄销售。这种经营方式,在泽州商人中是很少见的。
三是只身或携赀外出形成的商人。明清两代,泽州府在外的商人特别多,有些地区,如阳城的润城三庄、凤台的尹寨河、高平的石末等,成年男子,大部分都在外做生意。这些外出经商的人员,一般都是本地的贫苦农民,在很小的时侯,就随本地在外做生意的人,到他们开设的商号做相公当学徒,学徒期满后,大部分成了伙计,做得好的还可能成为管账。有的学徒还成了掌柜,如民国年间赵家老南院的掌柜姬如海。有个别商人,机会好的话,还可成为东家,如民国年间安徽颖州府蕴泰号的创办人霍蕴年。携资外出经商的人一般是官宦的亲戚朋友,他们随着有权势的官僚外出,在官僚的庇护下,大部分做着钱庄之类的生意。
清中叶后,与晋中商人相比,泽州府商人的发展势头有所减弱,除了由于泽州府商人没有适时应变,拓展最具活力的票号业务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泽州府商人的落地生根。尹寨河环山堂是一个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商业世家,从成都至汉口长江两岸的主要商埠都有它的生意字号。清末民国年间,环山堂的主人无力掌控自己的商务,许多生意字号纷纷独立,不再认其为东家。有些泽州府商人,随着自己的商号,干脆落藉到所在地。抗日战争开始后,由于政局的动荡,泽州商人在外的生意普遍受到影响。1945年,晋城市全境,也就是古代所称的泽州及泽州府,获得解放。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在外的泽州商人,或落籍所在地,或返乡参加农业生产。建国后,随着“一化三改”的推进,泽商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了计划经济时代。
泽商在明清两代长盛不衰,并造就了一大批存续达几百年的巨商大贾,除了以上条件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条件,就是泽商在长期经商实践中形成的商业文化。
在明清两代的商人集团中,晋商和徽商是两个重要的商人集团。支撑晋商的文化是关公文化,支撑徽商的文化是宋明理学。泽州商人是晋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要归依晋商文化,归依关公文化,以求得晋商集团的庇护。此外,泽州商人还吸收宋明理学的有益成份,形成了关公文化与宋明理学相结合的,具有独自特色的商人文化。这也就是泽州商人把自己看作是儒商的原因。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商人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宋以后,随着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商人与士农工一样取得了四民的地位,商人家族的地位有所提高。李俊民是金代泽州陵川县的著名状元,他的儿子和侄儿都在洛阳一带行商,并因行商有成,受政府招募做税官。明清两代,山西泽州府许多巨商大贾都与当地的官宦世家结为秦晋之好,百年之后都有朝廷大臣为他们撰写志表。王重新是明清之际山西泽州府阳城县郭峪镇的巨商大贾,王家与黄城的陈氏家族就有姻亲关系。王重新去世后,为其撰写墓志铭的是刑部尚书、前吏部左侍郎兼内翰林国史院学士、奉敕纂修《明史通鉴》副总裁官、侍经筵的白胤谦。为其书写墓志铭的,是赐进士出身、通奉大夫、刑部右侍郎加一级、前左春坊左谕德兼内翰林秘书院修撰张尔素。许多朝廷大臣出自商人之家,清刑部尚书张尔素就是郭峪商人张子仁的儿子。许多举子功名无望后步入商界,民国时期山西省著名的金石家杨兰阶,年轻时就曾赴山东曹地吉隆典当铺做学徒。最能说明明清之际商人家族与政治文化家族关系的,是阳城皇城村以陈廷敬为代表的陈氏家族。陈家以“德积一门九进士”著称,是一个官宦文化世家。陈廷敬的高祖陈修,字宗慎,号柏山,从小习儒业。他的哥哥陈天佑中进士后,他也很想象哥哥一样,在举业上有所成就,但六举不第,遂绝意仕途,退而鼓铁。陈修的小儿子三益,也就是陈廷敬的四叔祖,“幼读诗书,长事商贾,性质方正,颇善心计,客游燕豫间,负资累千余金……后忽卒于卫辉逆旅。”(陈廷敬《故曾叔祖处士忠斋公墓碑》)如果没有陈修、三益父子的商业成就,就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皇城相府,也不会有陈氏家族后来的政治文化成就。有成就的商人,除重视对子弟的教育让其科场成名外,还特别重视对其员工的教育,提高员工的文化修养。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就是宋明理学。杨兰阶是泽州府阳城县人,民国年间是山西省的著名书画金石家。清末,他在山东曹地吉隆号典当铺做相公,他的祖父临死的时候,还要他做塾师的父亲杨念先写信,叮嘱他“在外公事之暇,时艺、小楷务须留心,是亦收心之一助也。”(《金石文献·杨念先示儿书》之一)商人对儒家文化的这种追求,非亲见其书信,我们绝不敢相信。
在泽州商人的心目中,宋明理学与关公文化是合而为一的。“天地有正气,道义斯配于两间;人臣有精忠,纲常乃维乎百代。以故,封金挂印,富贵不能夺其心;取义成仁,威武尤难移其志,此汉寿侯所以严《春秋》之律道接文宣,振华夏之威功开武穆,当日扶两川日月,迄今享亿姓蒸尝也。”(《金石文献·司庄关帝庙创修碑记》)将关公目为接圣人之道、维百代纲常的英雄。“关圣大帝生汉末,籍解梁,幼而颖异,长而豁达。……执《春秋》大义犹是汉臣,视当代诸君原同孺子,辩君臣之分,严内外之防。夫子之所以异于人者,不在功名之鼎盛,而在道义之维持,即至流离失所之余,犹以大义自责,而不肯少为迁就于其间。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古称大丈夫者,非夫子其谁与归!”(《金石文献·高平义庄镇会馆创修碑文》)将关公目之为实践宋明理学,也就是儒家学说的楷模。
这次征编晋商史料,在阳城地郭峪村,我们还见到一通石碑,碑文内容是《关夫子觉世真经》,这通碑文,收入已出版的《郭峪古村碑文集》。看了这通碑文,我们对泽州商人如何将关公文化与宋明理学合而为一,并体现在自己的生活实际中,就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了。碑文说:“敬天地,礼神明;奉祖先,孝双亲。守王法,重师尊;爱兄弟,信朋友。睦宗族,和乡邻;别夫妇,教子孙。时行方便,广积阴功;救难济急,恤孤怜贫。创修庙宇,印造经文;舍药施茶,戒杀放生。造桥修路,矜寡拔困;重粟惜福,排难解纷。捐赀成美,利物救民;回心向道,改过自新。满腔仁慈,恶念不存;一切善事,诚心奉行。人虽不见,神已早闻;加福增寿,添子益孙。灾销病灭,祸患不侵;人物咸宁,吉星照临。若存恶心,不行善事;淫人妻女,破人婚姻。坏人名节,妨人技能;谋人财产,唆人寻讼。损人利已,肥家润身;恨天怨地,骂雨诃风。谤圣毁贤,灭像欺神;宰杀牛犬,秽溺字纸。恃势辱善,倚富压贫;离人骨肉,间人弟兄。不信正道,奸盗邪淫;好恶奢诈,不重俭勤。轻弃功业,不报有恩;瞒心昧已,大斗小秤。假立邪教,引诱愚人;托说升天,敛物行淫。明瞒暗骗,横言曲语;白日咒诬,背地谋害。不存天理,不顺人心;不信报应,引人作恶。不修片善,行诸恶事;官词口舌,引人盗贼。恶毒瘟疫,生败产蠢;杀身亡家,男盗女淫。近报在身,远在儿孙;神明鉴察,毫发不紊。善恶两途,祸福攸分;行善福报,作恶祸临。我作斯语,愿人奉行;言虽浅近,大益身心。戏侮吾言,斩首分形;有能持诵,凶销庆聚。求子得子,求寿得寿;富贵功名,皆能有成。凡有所祈,如意而获;万祸雪销,千祥云集。诸如此福,惟善可致;吾本无私,惟佑善人。众善奉行,毋怠厥志。”这哪里是什么《关夫子觉世真经》?分明是泽州商人的行为规范。儒家文化是重实践的,从《关夫子觉世真经》,我们又得到了一次验证。
泽州商人除理念方面的文化外,另外两个方面的文化也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制度方面的文化,包括规范东家与东家和东家与员工分配关系的股份制,包括规范员工与员工分配关系的人身股份制,还包括各个商号的行规店矩。一是泽州商人在行商实践中形成的知识经验和文化活动成果。此外,泽州商人遮风避雨、经营业务、处理公共事务所依托的商宅会馆,也是我们今天宝贵的文化财富。
产生背景
古代泽州府(晋城)在金元时期是金朝和宋朝,元朝和宋朝前线对峙的地方。当时冶炼技术发达兴盛,工匠云集。金朝实行头户州制度管理工匠,便形成了许多带头的村落。元朝实行匠户制度管理工匠,便形成了许多带匠的村落。这便是“九头十八匠”的来历。
明清时期晋城工业发达,手工业工匠众多,村庄以工匠姓氏为名的有冯匠、吕匠、马匠、苗匠、复匠、郝匠、候匠、谢匠、武匠、岳匠、孟匠、孔匠、韦匠、金匠、左匠、牛匠、申匠、段匠,合称十八匠。这 些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晋城人有发达的冶炼业。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盛行冶炼。明清时“九头十八匠”闻名全国,“大德”钢针畅销海内外,“泰山义”剪刀名扬天下。大批铁货北上内蒙,南下广东,西去甘肃,就连不起眼的钢针都能远出国门,卖到东南亚一带。
明清两代,山西是协饷区,泽州府商人携赀携物入陕甘协饷贸易,不绝于史。二是头下军州及匠户制度的建立。金国是从部落制迅速发展成封建制国家的,在其封建制国家制度中,有浓厚的奴隶制痕迹。金代时,泽州是金国经济最富庶的地区之一,也是金国与宋朝军事对峙的前沿阵地,为了保证战争对铁制兵器的需要,金国的奴隶主将领将各地的匠人抓来泽州忠昌军,在这里设立了头下军州。大元帝国与南宋对峙时,泽州又成了元与宋交战的前沿阵地,元代的奴隶主军事首领继承了金代的头下军州制度,建立了匠户制度,由此形成了晋城的九头十八匠。九头十八匠是异族统治者对汉族百工匠人残酷剥削压迫的产物,但对泽州铁器手工业的发展,客观上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明清两代,匠户不直接为封建政府服役,而是交纳匠价银。
是不是那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造就了铁器的成熟,塑造了千千万万的匠人,由此产生了匠村。这些或许是春秋时的兵工厂,没有严格的考证,仅是我的假想。战国时期兴起的铁范叠铸、铸铁柔化等技术到西汉已成熟,成为冶铁作坊的常规工艺,随着脱炭工艺的出现,导致人们有意识的在高温下炒、炼、煅。战争结束了,这些兵工厂要转入民用打造生产。据考古冶炼业专家讲,在长平战场范围内的铁器达十三件,是很先进的铁农具。南北朝建州所产阳城牗牍,即今晋城市阳城牗牍的冶炼最盛时犁镜炉近百座,产品有五百多种规格,年产600余万件,除供应国内,还远销朝鲜、日本、尼泊尔、不丹。《中国实业志》记载,清代山西冶铁中心仅泽州府凤台牗牍,熟铁炉业全地炉数约计百余座。
古代商道
形成
晋城古代的商道起源较早,据沁水地“下川文化遗址”考证,在旧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当时的山西南部地区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因而形成了以晋南为中心,辐射四域的道路。自夏代起,人们开始在自然道路的基础上用火烧和(石)斧伐等手段,披荆斩棘,开拓道路。据《中国公路交通史》载:“在夏代,禹帝开通了9个州的陆路和水路”,其中就有“河南至山西间黄河以北的道路”,这条路即在境内穿越而过。公元前900多年,周穆王出巡,乘坐着八匹马驾拉的车曾途经境内。至春秋战国时期,境内的3条道路,既北由铎辰(长治)入泫氏(高平)经高都(晋城)至野王(河南沁阳)道;自高都经濩泽(阳城)、黄父(沁水东坞岭)至绛(翼城)道:自泫氏经夺火(陵川境内)至共(辉地)道,与山西当时的主要道路相衔接,并成为山西主要道路的组成部分。
战国时期,军事家吴起称晋城是“夏王之国,左天门之险,右天溪之阳,卢泽在其北,伊洛在其南,有此险也”。《战国策》中“骐骥之挽盐车,垂头于太行”,说的就是有许多良马驾着沉重的盐车,极其艰难地在太行山崎岖的山路口跋涉的情景。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河东盐运使陈尧佐,为向外输盐,上书《清平治太行山札子》奏请拨款征夫,修建长达一百华里的太行山路,即今之大口路。从此以后至明清,乃至中华民国,晋城经大口至河南一直是繁华的盐道。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在交通上采取了“车同轨”的重大改革措施,施行“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广征民役修建“驰道”、“直道”、“五尺道”等大型工程,使交通运输出现了一次较大的飞跃。尤其是通往外地道路的发展。各郡之间都已有了车路,除驰道外的其他道路交通,也具有一定规模。隋唐时期,形成了自太原经长平郡贯穿境内南北直达洛阳的驿道。三国时,境内修筑了沁河栈道。隋大业四年(608)隋炀帝到榆林略边,返回要到河内(今河南沁阳),看望他的大臣张衡,特强征夫役,开辟了一条90华里的山区大路,即今之小口路。
境内的道路多是以晋城为中心向外辐射的,早在北魏时就在晋城设建州,至清雍正六年(1728)升为泽州府,加之晋城地处晋豫接壤之要冲,所以,一直保持着一个地方性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地位。明清时期,洛阳经晋城至太原的道路已成为繁华的商道,山西茶商将砖茶由湖北省老河口经洛阳过黄河,一路由沁阳经小口,一路从博爱经大口汇入晋城,在晋城歇息,一面更换和整修货物包装,然后再经高平、长治北上,一直运至乌兰巴托乃至莫斯科,一趟行程约需半年之久,为此晋城城内开有两家车马大店,一为新泰店,一为万顺店,专门接待茶叶商人食宿,提供相关服务,这条道路便成了繁忙的“茶叶之路”。这一时期,还开辟了晋城经阳城、沁水至晋南的驿道。
明清时期,全国普遍形成驿运路线,泽州府凤台县入河南境为“次冲”。明万历十五年(1587)递运所大多并入驿站,运输业由驿站负责,全国只剩下142处递运所,山西省7处,古泽州府城南60里的星轺递运所是晋城唯一的递运所,货物运输均利用驿运线路,晋城是当年北运茶叶入省的第一个重要中转站。山西茶商将砖茶由老河口(湖北光华)经河南省洛阳过黄河,一是由沁阳经小口运到泽州府(今晋城),一是由博爱经大口运到泽州府,由泽州府北上。清朝在境内修筑和复修了许多条大道,为青石路面,宽约1.5米左右,可供人行和骡马驮运。清华二大道李寨至南岭板河段现存完好,为道光二年(1822)修建。当时,这些骡马大道多为民间集资修建,大都有修路碑记。
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十分重视道路交通,指示山西“从速调查户口,修筑模范道路为各省倡”。1913年(民国2年)北洋政府交通部核定《山西载驿归邮办法》,驿站随之撤销,马匹,鞍屉各物照章变价,马夫多改业为邮差。当时省政府出资3700元整修晋城至阳城道路。1925年(民国14年)始修祁地白圭镇至晋城公路,1930年(民国19年),白晋公路建成通车,全长348公里。白晋公路通车后,揭开了晋城交通发展史上新的一页。通车伊始,即有华轮、韩信运输公司从事旅客运输。1937年(民国26年),日本侵略军进犯晋城,占领当时晋城惟一的公路,即白晋公路。此路成为日军一条重要的交通补给线。日军占领时期,为了其侵略、掠夺,控制交通,互相策应,抓丁拉夫,修建了晋(城)大(口)公路、晋(城)阳(城)公路。1941年又修通了晋城至浮山街、伏头、柳树底简易公路,日军在公路沿线设立“爱护树”。晋城为“汽车警护”工作区间,并制定“爱路功劳奖券”,奖给护路有功人员。当时,晋城三个抗日民主地政府组织抗日军民,在公路上袭击军车,埋设地雷,毁路、炸桥,进行有效的破路斗争。在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中,白晋公路成为重点破坏目标之一。至抗战胜利,白晋路已支离破碎,沟壕纵横,桥涵残缺不全,根本无法通车,其它公路也被日军败退,晋城交通处于瘫痪状态。明清时期,商人将境内的硫磺、铁锅、棉花、瓷器、钢针、煤炭、粮食等产品,运往外地,换回食盐、洋油(煤油)、洋火(火柴)等生活用品,主要是途经驿道来实现的,其次是通过其它主要道路和津渡。
驿道
驿道是古代物资交流的主要途径,也用于传递公文和军事情报等重要信息。较一般大道宽阔平坦,且有驿站、驿铺等供官马使者更替交接和食宿的专用设施。当时没有独立的通讯设施和体系,信息都须通过道路传递,到了周代,驿传制度已相当完备。明清时期,全国的驿运道路已形成网络,驿道设施也更趋完善和合理。山西的驿道以其重要性可分为“大驿”、“次冲”、“偏僻”三种。自河北进入山西,从井陉经平定到太原,再经临汾、侯马至永济蒲州入陕西的驿道为唯一的大驿。境内的驿道仅有次冲和偏僻两种。中华民国2年(1913年),国民政府废止驿传制度。
太原至洛阳道
该道北起太原,经榆次至太谷后转向东南,纵贯高平、晋城,从天井关进入河南省达洛阳市,全程700余公里。
该道境内高平以南段早在商代和西周时期就已开辟,其中高平以南原是由绛(翼城地南)经原(沁水一带)、长平(今高平)、越高都(晋城),从晋城市的天井关至野王(今河南焦作)的道路,为春秋时期山西的主要道路之一。至隋唐时期,这条道路已很方便,并从河阳(今孟地一带)渡黄河达洛阳。明代,该驿道境内段共设4个驿站,晋城境内四驿依次为长平驿(高平)、乔村驿、太行驿、星轺驿。清代根据其重要性划分为“次冲”级别的驿道。
晋城至翼城道
起于晋城,经阳城、沁水入翼城境。该道形成较早,战国时期,已经成为山西主要道路之一,并延伸至黄河禹门渡。据《泽州府志》(清雍正十二年三月版)载,该驿道在境内共有铺递22处,其中,晋城5处,阳城9处,沁水5处。其次,晋城、阳城、沁水皆在地城设有总铺。
晋城至陵川道
起于晋城城区内,与太原至洛阳驿道之晋城至高平段重复18公里,在高都铺岔道向东,从大峰头铺入陵川,经附城至陵川地,全程55公里,有递铺10处,其中晋城3处,陵川7处。
要道
1.自晋城市郊区周村起,经岸村、南上坡、望头、南岭上、冶底、上犁川、东岭口、新房洼、天水岭、天井关、沙石堡、石槽、晋庙铺、水奎、拦车、岔道口、草底铺、山尖、油坊、化布施、大口、口南湾、从碗子城出境,入河南清化镇(博爱地)常平,古称清化一大道。路线自新房洼至省界段与省道周沁线大体一致。
2.自周村起,经范、班、下河、吉村、李寨、坂河、牛花岭、西沟、下犁川、孟窑、坟上、西凰头、花口、东庄、蓄粮掌、衙道、碾槽洼、前洪水、后洪水、泊盘,从207国道出境处东侧之池根村出境,入河南省博爱地紫陵村。古称清化二大道。大部分路段迄今完好,常有行者。据坂河北山坡古碑记载,该道曾于清道光二年(1822)重修,诸多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商人及行善人捐资相助,数额不等。
3.自晋城城区高庄起,经西谢匠、东谢匠、侯匠、龙化、东蜀、辛安、铺头、田庄、杆棚底、石家街、东贺洼、打街场、城群、马辿、草谷堆、小草峪、两谷坨,从太焦铁路南出境处稍西之大平村出境,入河南省博爱地后寨村。
4.自高庄起、经西谢匠、东谢匠、侯匠、霍秀、金村、东上庄、刘庄、东北村、东村、西山村、大会、小会、东河西、南寨、白洋泉河、石庄、王南掌、柳树口、沙豁、旧口、北李街、后路上、老营口,从张路口出境,入河南省博爱地寨豁村。与地道晋张线出境处基本一致。
5.自高平起,朝东北方向经店上、北李、长寿、三甲、口则,在国道207线(晋长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入境处之换马村至长治,古称高平“东官道”。
6.自高平起,由南转西经汤王头、唐庄、梨园、沟村、康营,从掌握村西入沁水地,古称高平“西官道”,路线从唐庄起往西与省道曲辉线基本一致。
7.自高平起,向东经赵庄、西南庄、石桥口、米山、南朱庄、烧石岭、北诗、拥万,在东韩村入陵川礼义村,亦称高平“东官道”。
8.自高平起,向东北经店上,南李、响水坡、勾要、浩庄、石村、黑土坡、郭庄,在建宁村北入长治西火乡,古称高平“北官道”。
9.自高平起,向南经桥北、龙渠、下韩村、庞村、苏庄、河西、巩村、乔村,在界牌岭入泽州府凤台,古称高平“南官道”,路线与省道长晋线基本一致。
10.自阳城起,向东南经窑头,下岳庄、刘庄、下白桑、张庄、上白桑、东樊、涧坪、东冶、江河、三窑、孤山,从大岭堂白云隘入河南省济源脚底村。战国时期即为“韩魏之要衢”,清代乾隆年间开设为阳城至济源之捷径。
11.自阳城起,向西经上芹、栅村、演礼、次营、董封、索泉岭、李圪塔、十里坡,从西哄哄村出境,入运城垣曲后南坡村,为阳城至晋南地区之捷径。90年代,两地交界处建成村公路。
12.自阳城起,向南经坪头、孙庄、尹庄、土孟、河北、元岭、圪桃窊、岩上、九甲窊、西交、核桃铺、秋川河、杨柏、莲花隘、老君庙,从老君堂(俗称后堂)入河南省济源王屋镇之前老君堂(俗称前堂),曾为沟通阳城西南地区与济源一带经济交流之要径。
13.自阳城索泉岭起,向南经横河、外郎庄、烧梨铺、杜家庄、灵官阁,在磨石渠隘入河南省济源邵原镇,出境处为阳城、运城、济源接壤地带,1986年建成横河至邵原镇公路,长19公里。
14.自阳城起,向东北经八甲口、刘善、润城、王村、下佛,在望川村北入沁水地嘉峰镇尉迟村(著名作家赵树理故乡),为阳城沟通沁水东部地区的重要通道,自1958年起,逐步建成地道阳(城)端(氏)线。
15.自阳城起,向西经坪头、湾村、刘乡、涧坡、佛窑岭、侯井、周壁、庄头、上义、大赤头、董村、临涧,从院坤入沁水可峰(亦秀小老峰),与沁水地小青旺至可峰要道相接。
16.自陵川起,向南经张家庄、老槐树岭、和尚畈、凤凰窑,在夺火乡军寨村南10公里处入河南修武之望仙楼,境内45公里,至修武城75公里,古为陵川至修武之传径(无驿铺,唯设铺夫——传人)。
17.自陵川起,向西经井坡、庄里、牛家川、野川底、小平、申庄,在礼义西入高平市韩村,与高平“东官道”相接,陵川城内20公里,至高平市区45公里。
18.自陵川起,向西北经三道河、石井、西脚、牛皮掌,在池下村北入长治西火镇之观火岭,陵川城内20公里,至长治60公里。古为陵川与上党地区之捷径。
19.自陵川起,向东经云谷图、杨子掌、脚儿头、侯庄、大佛掌、马圈、上河、古郊、岭东汲好水,在天柱关入河南省辉县,约100公里。
20.自陵川地城起,向东南经岳家庄、石门、上郊、八犊岭、四义、横水、石爽底、大石爽、古石,在武家湾入河南省辉县,陵川55公里,至辉县107.5公里,古为陵川与辉地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
21.自陵川地城起,向北经瑶掌、杨寨、侍郎岗,在北炉河入长治壶关之马鞍山,陵川境内10公里,至壶关城45公里。其次,沿陵川与壶关交界可达河南省林州。
22.自阳城董封村起,经沁水地可峰(小老峰)、南阳、柳沟、南河、中村、张马,在小青旺村入翼城,古为沁水西南部重要通道。
23.自省道陵沁线阳城与沁水交界处的辛家河起,经富店(国华)小岭、庄头、广王沟(柿园)、豹岭、景村、在蛤蟆口村入浮山地谭村。
24.自沁水端氏起,经固地、十里、东峪,在黑虎岭入长子地。在东峪转西峪入安泽地石曹,古为沁水东北部重要通道。
25.自沁水端氏起,经野鹿、野猪岭、许村入泽州地东沟,至古泽州府治,为沁水至古泽州府城之大道。
26.自沁水城起,经郑庄、端氏、樊庄,越老马岭经高平至长治,是沁水通往上党地区重要通道。
津渡
境内津渡均置于沁河上。沁河是境内最大的常流河,发源于山西沁源,自晋城市沁水苏庄乡冯岳村运粮滩入境,流经沁水苏庄、王必、郑庄、端氏、嘉峰,阳城润城、北留、白桑、东冶、三窑,晋城郊区李寨、土河、衙道13个乡镇,境内长约160公里,谷深流曲,两岸多悬崖峭壁,沿河居民自古相通往来,选择水流较缓、浅之处设置渡口,多为冬春枯水季节反搭桥(木便桥),夏秋水盛季节行船(人力摆渡木船),经营方式各异,规模大小不一。随着道路交通的不断进步和两岸居民交往日益频繁,津渡的经营管理也逐步完善起来。明清时期,阳城的河头、刘善、王村三处津渡被列为“官办津渡”。同时,古代还在一些津渡设置关卡,以施行收税和防御非法偷渡等,此类津渡称“关津”。其它一般古道上的津渡为“民办津渡”。在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中,境内的津渡也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为了阻止敌军进犯,当地民众曾拆桥毁船。为了支援八路军行军,民众常冒险抢渡,八路军总司令朱德、115师344旅旅长徐海东等即曾在望川渡口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鼎力相助。新中国成立后,渡口即成为发展经济,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设施。20世纪50年代初,主要渡口受所在地人民政府(或下属的交通科)直接管理,阳城人民委员会曾组建渡口委员会。据沁水人民委员会1953年《关于渡口行船调查报告》称,当时该地设有大小渡口14处,自北至南依次为:大将、王必、石室、郎必、郑庄、南大、中乡、上韩王、下韩王、窦庄、郭必、刘庄、嘉峰、殷庄,共有木船15只,船工52人。其中,郑庄、殷庄津渡较大。阳城的津渡有:望川、上伏(上佛)、王村、刘善、河头、阎家(延河)、赵户、磨滩等10余处。上述津渡中,沁水的殷庄和阳城的河头两处曾以木船摆渡汽车。自50年代后期起,随着跨越沁河的公路永久性桥梁陆续兴建,传统交通方式逐步改变,加之该河上游多处开渠引水,河水流量大减,自此津渡先后废止,至80年代末,仅有个别渡口置小船摆渡,以便行者。
郑庄渡口
地处沁水城东郑庄乡郑庄村,为上党通往河东途经要地,开设渡口历史悠久。明代文人王微诗云“沁水河边古渡头,往来不断送行舟。垂杨两岸微风动,数点眠沙起白鸥”。该渡口解放前为民间经营,附近二三十华里村庄百姓过船费,分夏秋两季付给粮食,多少自愿,三五升不等,到时船工到村庄收取。每年夏可收小麦20余石,秋可收谷物约35石。外地行人过渡费随渡随收,视水情而定。收入除船工工资外,备作木船修补费用,多年沿袭,形成传统。
1954年,沁水人民委员会作出《关于郑庄渡口征收过船费和养桥费的规定》:凡人、畜、车辆、货物过渡一律照章缴费;对义务服务者、革命军人及其家属、退役残废军人、烈士家属凭证免费,周围群众过船仍保持传统收费方法。并对端氏小河征收过渡费也作出规定,防止在水涨时随意提高价格,以保证正常交通往来。
1956年4月,沁水交通科成立,郑庄渡口归地交通科领导,负责人董来旺。与此同时,地里投资打造大船,以渡人畜车辆。是年冬,购置木料架设2米多宽木桥,可通行胶轮马车,仍坚持“以渡养渡”经营方式,凭收取过渡费雇用船工和搭拆木桥。1961年5月,郑庄石拱桥建成后,渡口废止。
殷庄渡口
地处沁水嘉峰镇殷庄村,北距端氏11公里,是地道阳端公路的途经要地。该渡河床宽约150米,原有2只小船,船长约5米,宽2.5米,可乘二三十人,由潘庄公社经营。地交通局接管后,即投资制造能摆渡汽车的大木船2只,船长10米左右,宽约5米,两船联接,每次可渡载重汽车一辆,空车可同时渡运2辆。冬季则搭设木便桥,宽约3米,供车辆及人员通行。
该渡口按“以渡养渡,方便群众”的原则,收取过船(桥)费维持经营。收费标准,每车次汽车重车4元,空车2元;胶轮马车载货1.5元,空车0.5元;铁轮车0.5元。渡运人畜根据水势,每人、每头收费0.05至0.2元不等,邻近大队按每人每年0.5元左右集体包交。冬季车辆通过木便桥,按车次收费,汽车1.5元,胶轮马车0.5元,铁轮车0.1元。
1978年8月1日,潘庄沁河大桥建成通车后,渡口废止。
河头津
位于阳城城东10公里处,自古是该地东西往来的要津,也是省道陵(川)沁(水)公路的途经要地。
清代,由泽州府阳城县署经营管理,置官船1至2只,雇佣船工10至20人,船工银饷由地署发给。民国年间,沁渡里的河头、西坡、水泉沟、门楼底、贝坡、马山等七庙社伙造船只,船工工头与庙社订立合同;保证安全摆渡,如有无故损坏和沉没船只,则由船工家产赔偿。人畜过往不收费,只收车辆过船费。秋后渡口派人到邻近各村、闾挨户收缴粮食,数量不作具体规定,斗而八升均可(即一斗左右,每斗约7.5公斤)。收入除去应交庙社外,全部分给船工。后来又实行过往行人收费,收入当日均分给船工。地衙设护船保卫团,常年驻守两岸。1938年2月,该地政府下令拆桥毁船,以阻止日军进犯。1940年,日军盘踞阳城后,强迫船工十余人补修船只,摆渡军用物资。1945年4月,太岳行署接管渡口,委派5人组织管理船工,备料造船,以服务支前及方便行人,时有船工16人,行署拨小米顶款,以支付船只维修费用和船工工资。行人过河收费作船工补助工资。1949年12月,太岳行署将渡口移交给阳城人民政府管理,地人民政府责成第二区(润城区)公所管理。1955年5月,阳城人民委员会委派分管交通的干事王炳虎到渡口整顿。之后,有船工18人,经营长12米,宽3米的木船两只,并排连在一起,摆渡客、货运汽车。渡口实行以业养业,经营不纳税,按收入的30%提取公积金。同时,渡口还制订了安全规则制度,主要内容为:(1)大河摆渡,每只船载重一般不得超过6000市斤,水深5市尺以上摆渡,须用绳子拉,有17人参加,少1人减少载重500~800市斤,但不得少于15人。禁止渡运汽车。(2)一般船只载重不得超过9000市斤,水深不足5市尺可不用绳子拉,须有12人摆渡,少一人减少700~1000市斤,最低不得少于9人。渡运汽车必须双船摆渡,总载重不得超过12000市斤,15~17人参加。(3)小河在保证安全的原则下,由船工负责确定载重及人数。(4)船上装载货物,高度自甲板起,不得超过7市尺,长度不得超过船身(树木、竹竿除外),遇大风、大河、大浪,酌情降低高度。(5)摆渡按先后次序,首为军车或承担特殊任务的车辆,其次为载客汽车和乘客,然后是货车、畜力车等。如形成堵塞,可让挡路车先渡。(6)乘客要遵守渡口各项规定,禁止喧哗,保持安静。(7)禁止黑夜开船,即看不清水面波浪和对岸时不得摆渡,特殊情况,须经地人民委员会或其派驻渡口人员同意。(8)无人看管的神经病人、酒醉者、违反乘船规则且教育无效者,禁止乘船。1956年3月,该地人民委员会成立了渡口委员会,刘仁泉负责,渡口为集体所有制单位,船工月工资25元。1967年元月,王家庄沁河大桥建成通车后,卖掉船只,解散渡口。船工与130686.87元积累资金均归地交通部门统筹使用。
刘善津
亦称润城渡口,位于阳城城东北10公里处,润城镇境内。元延佑年间,即为自该地东北出入之要津,清初,有船工5人,每工日由地署发给银饷二钱五分,为河头津船工的一半。历来是刘善(管置)船,润城(管搭)桥,夏秋水盛行船,冬春水小搭桥,每年交替时间,分别以小城(今润城村)、天坛山两大庙会时间(农历十月初一和三月二十)为准,否则,桥木被冲,损失由船工负责。民国年间,渡口由刘善村公所管理,打造维修船只费用由附近古庙社和民众募捐,收入由船工均分。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化后,渡船收费按河头渡口标准,收入归集体,集体负责船只维修等渡口开支,给船工记中等劳动力工分。1981年10月1日,润城公社投资兴建的润城大桥落成,渡口废止。
王村津
位于阳城城东北20公里,润城镇王村。民国年间有木船两只,无具体管理办法,收费无统一标准,根据水势而定。1945年,村民捐资造船,乘船收费。1975年,船因超载而沉没,造成7人淹死的重大事故,至此渡口冷落。1979年后,有个体户自置木船摆渡。
上伏津
位于阳城城东北20余公里润城镇上伏村。明清时期和民国年间,渡口商贸盛行,可与官办的王村津相媲美。1940年,朱德总司令去阳城途经此津,即由上伏村村民张金荣等摆渡过河。1979年,老船工张金荣自置木船1只,主要服务于煤矿工人过往,上伏煤矿每年酌情付给其工资若干,其它行人每人次收费一至二角,为个体户经营,享受免税优待。
阎家津
位于阳城城东南20公里,东冶镇马山村延河口,古为河南济源通往晋城周村的捷径之要渡,历来冬春搭桥夏秋行船,经营、打造船只及搭拆木桥均由大峪村第六闾(延河村)负责。抗战前夕,船只损坏,唯冬春搭桥。大峪村公所每年秋后在所辖范围内收缴“桥粮”,各家自愿,几升一斗均可。1940年和1957年,为适应延河泉水磨香料(木屑)及粮食加工生产需要,曾置船摆渡。1964年,延河生产队打造木船摆渡,以便至彼岸耕种。1967年夏,马山大队买回河头渡口船只摆渡。1973年秋,船被冲走,至此渡口废止。
望川津
位于阳城城东北润城镇望川村。民国20年(1931年),望川和屯城合为一个编村,村公所驻屯城,故由村民裴荣光、李海川等组织造船,经营摆渡。村公所令庙社拨给船工粮食,顶抵村公所过往费。本村和邻村过往行人,待每年秋后由各闾长按户收粮。1938年7月,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徐海东,率部队参加町店战斗,即由此过河。1940年,日军盘踞阳城后,船毁人散。
(入选2006年版《晋商史料全览·晋城卷》)
参考资料
泽州商道.晋城在线.
九头十八匠.晋城城区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1-12-01 14:0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