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苹果,中国陕西省延安市
洛川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产品特点
洛川苹果果型端正美观,大小一致;底色黄绿,充分着色时,全面浓红或鲜红色,着色均匀;果点小,果面光滑,色泽鲜亮;蜡质多,果粉多,果梗较短、中粗;果肉黄白色,肉质细嫩致密,有淡淡的果香味,汁多松脆,有蜂蜜味,酸甜适口。
洛川苹果可溶性固形物≥13.5克/100克,总酸≤4克/千克,维生素C≥7毫克/100克,硬度≥8.0个大气压值。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
苹果栽培的适宜海拔为800~1200米,而洛川苹果保护区域平均海拔为1100米;洛川苹果保护区域土层厚度为100~140米,土壤类型主要为黒垆土,其特点是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耕性良好,不沙不粘,通透性强,中性偏碱,是苹果栽培的优良土壤,利于根系生长,因而树势发育好,长势快,座果率高,结果早,落果少。
气候情况
苹果适生区年平均日照应为2300~2700小时,洛川苹果保护区域平均日照为2418.8小时,最多为2802.9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58%,年辐射总量为123.62千卡/平方厘米。最佳的海拔高度和充足的光照,对花芽形成和苹果着色有益,使果实着色鲜艳,蜡质层增厚,糖分、维生素C等含量增加,硬度增大,果面洁净。
苹果适生区全年平均气温应在8℃~12℃之间,最冷月份平均气温应在-10℃~10℃之间,洛川苹果保护区域年平均气温9.2℃,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为-5.1℃。气温指标都处在苹果栽培最佳范围之内,对于苹果树的生长发育有利。境内气温日较差11.8℃~16.6℃,昼热夜冷,昼夜温差大,利于果实糖分积累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增加,使苹果风味更浓。无霜期180天(5月~10月中旬),可避免花果受冻。
苹果适生区年降雨量为500~700毫米,洛川苹果保护区域年降雨量为622毫米,雨量集中在7、8、9三个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0%以上,雨热同季有利于花芽的形成和果实的膨大,保证了洛川苹果的品质。
历史渊源
苹果约在汉代传入陕西。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农民李新安,从河南灵宝用毛驴驮回200余株苹果树苗,成为洛川种植苹果的第一人,而苹果也成为洛川当地农民养家致富的主要种植作物。
1986年,洛川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优质苹果基地。
20世纪90年代,苹果已成为洛川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生产情况
洛川县有苹果面积50.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1%,人均3.1亩。
2014年,洛川县建成高标准科技示范园(区)15万亩,通过认证达标的省级示范园56个、8000亩,通过国家认证的绿色果品生产基地达30万亩,建成“果、畜、沼、草、水”五配套生态果园10万亩,通过加拿大、英超联盟、阿根廷、智利等7国出口注册认证果园7万亩,有机食品注册认证果园1.5万亩。
产品荣誉
2019年1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洛川苹果”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11月15日,洛川苹果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2020年12月,被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纳入2020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并核发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证书。
2022年10月,入选2022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地理标志
2017年12月25日,陕西省洛川县洛川苹果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第一批)。
地域保护范围
洛川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洛川县所辖旧县镇、
老庙镇、
槐柏镇、
石头镇、
交口河镇、
永乡镇、
土基镇、
菩提镇、凤栖街道共计9个乡镇(街道)196个行政村。保护范围地域位于东经109°13′~109°45′,北纬35°26′~36°04′。
质量技术要求
1、建园:洛川苹果主栽品种为红富士,春栽在3月下旬~4月上旬,保湿冷藏苗可适当推迟1个月,以提高树苗的成活率,促进幼树生长发育,促进果树早成形早结果早丰产。乔砧栽植44~55 株/亩,成龄间伐后变为22~28株/亩;矮化果园株距1.5~2米,行距3~4米。科学株行距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也便于机械化作业;秋栽在10月下旬土壤封冻前,栽后埋土防寒。
2、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秋季在主干外1米以外深翻土壤60~100厘米,以改良土壤水气条件,促进土壤熟化。幼树行内采用黑色地膜、地布、有机物料覆盖,宽行栽植的幼树间作一些绿肥或豆类作物,成年果树在行间、株间生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苹果含糖量。
(2)果树施肥:秋施农家肥4000~5000千克/亩,配施矿物源钾肥50~75千克/亩、硅钙镁肥50~100千克/亩、生物菌肥75~100千克/亩,使用速效性化肥追肥,满足果树生长发育需求。4月中下旬花期结合灌水,追施氮肥、磷肥提高坐果率;7~8月果实膨大和花芽分化期追施果实膨大肥,促发新根,增加单果重,提高产量,促使花芽及树体营养积累,提高树体抗性。果实生长后期间隔15天连喷两次钾肥,促使果个增大,糖分积累,提高着色度。
(3)水分调控与管理。根据洛川旱塬实际,采取穴灌、滴灌等与追施化肥结合起来,实现肥水一体化,提高肥料利用率,适量的水分对苹果的生长发育、生理生化过程和产量品质形成等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
3、整形修整:在落叶休眠期后到春季萌芽前进行冬剪。以疏剪、长放等修剪为主。乔化树形采用1~7年生为自由纺锤树形,8~14年生为主干形,15年以上为小冠开心形,干高1~1.8米,树高2.5~2.8米,主枝3~5个,主枝间距40~60厘米,主枝上配备松散均匀的大、中、小型结果枝组,枝组呈立体式结构。矮化树树形保持细长纺锤形,干高0.8~1米,树高3~3.5米,主干上保留30个以上小主枝。成龄树剪除冠内直立徒长枝、密长枝,改善光照条件。5~9月进行夏剪,对生长旺盛的新枝拿枝软化,疏除内膛无用徒长枝。9月上旬,对幼树新稍摘心控制,提高枝芽成熟度。对矮化密植和短枝密植的果树,进行拉枝控冠,以保证树体通风透光,促进花芽形成,提高产量和品质。
4、花果管理:4月中旬到下旬,从花序分离期到盛花期,疏除腋花芽花序和过密花序,4月下旬盛花期选留中心花和一个健壮的边花,其余花朵疏除。落花后3~5天开始疏果,20~25厘米的大型果留一个,15~20厘米的中型果留一个。花期防冻,苹果开花前(4月10日前)及时灌水、喷防冻剂,喷施营养液,喷布硼肥,补充营养,促使花粉管伸长,确保充分受精坐果;花期授粉,采取蜜蜂、壁蜂和人工等方法进行授粉。
5、病虫防控:3月份,果树萌芽前后分别喷一次5波美度和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预防腐烂病、早期落叶病等,清除病枝、病树、病皮,集中销毁;夏季套袋后隔15~20天,连喷两次倍量式波尔多液,控制早期落叶病;6~8月份,刮除树干老翘皮,采用低度低残留杀菌剂进行2次涂干;8月底,在果树第一主枝下5~10厘米处主干上绑瓦楞纸诱虫带,诱集叶螨、蚧壳虫、卷叶蛾等,清园时解除并集中销毁。
6、采收贮藏:用于气调冷贮藏的苹果在10月上中旬采收;用于鲜食的在10月下旬采收。采收方法是鲜食品种以人工采收为主,加工品种以机械采收为主。苹果采收以“适期分批”、“完好无损”为原则,要点一是采果篮、周转箱内要衬垫软质材料;二是采收人员须剪短指甲或戴手套;三是采果时应尽量多用梯凳,少上树;四是应先采冠上和外围着色好的果实,相隔7-8天后再采冠下和内膛的果实;五是是用手掌轻托果实,食指抵住果柄基部,向上轻抬(折),果柄可自然与果实分离,减少人为损伤和提高果实商品性。采后在24小时以内采用风冷(差压预冷)、水冷和减压预冷方法预冷降温,将果实的温度降~4~0℃之间,降低呼吸代谢,减少营养损失,延长贮藏期和货架期。苹果的贮藏方式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低温贮藏,利用自然低温(如土窑洞贮藏)或人工降温的方法(冷库贮藏),使贮藏环境保持低温;另一类是控制气体成分贮藏(简称气调贮藏),在低温条件下,调节贮藏场所中的气体成分,使之达到适于果品贮藏的气体指标,从而得到更好的保鲜效果。冷库贮藏参照克B/T8559-2008苹果冷藏技术;气调贮藏参照DB61/356-2004苹果气调贮藏技术规程。
洛川苹果对贮藏保鲜环境条件的要求:一是基本环境条件指标。温度:0℃±0.5℃;湿度:85%~90%。二是最佳环境条件指标。温度:0℃±0.5℃;湿度:85%~90%;气体:氧气浓度2%~3%,二氧化碳2%~3%(富士对二氧化碳敏感,其二氧化碳浓度<2%);乙烯:1毫升/升;冰点:-1℃~-1.5℃;冷害温度:-0.5℃~-1℃。
洛川苹果质量应安全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强制性标准。
专用标志使用
(1)洛川苹果的生产经营者在使用洛川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前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交使用申请书、生产经营者资质证明、生产经营计划和相应质量控制措施、规范使用洛川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书面承诺以及其他必要的证明文件和材料。
(2)经审核符合标志使用条件的,洛川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标志使用申请人签订洛川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标志使用数量、范围及相关责任义务。
(3)洛川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生效后,标志使用人方可在农产品或农产品包装物上使用洛川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并可以使用登记的洛川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展销活动。
(4)洛川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要建立洛川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档案,如实记载地理标志使用情况,并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
(5)洛川苹果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档案需保存五年,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和标志持有人不得超范围使用经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