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系仙霞岭中支,地处
宁波、
绍兴、
金华、
台州四市的交界地带,西南连
仙霞岭,东北遥接
舟山群岛,为
曹娥江与
甬江的分水岭,多悬岩、峭壁、瀑布。天台山的主峰
华顶山位于
天台县东北,海拔1098米,由花岗岩构成。
形成演变
天台山所处的地质构造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包括隆升和抬升等,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山地地形。此外,由于地表水体和大气等因素的侵蚀,天台山的地貌也经历了长期的形态演变,如风化、溶蚀、水蚀等作用。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天台山地处宁波、绍兴、金华、台州四市的交界地带,西南连
仙霞岭,东北遥接
舟山群岛,为
曹娥江与
甬江的分水岭。
地形地貌
天台山海拔高度为1098米,系仙霞岭中支,西南与大磐山连成一体,向东北延伸入海,形成舟山群岛;整个地势东北、西北、西南较高,东南较低,中部为河谷盆地。天台山属于弱酸性岩石的地质构造,主要由砂岩、灰岩和页岩等岩石组成,这些岩石在长时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如山脊、峡谷、石柱等。
气候特点
天台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丰富,热量充足。又因四周山体环绕,中间低平,因而小区域气候特征显著,带有一定的盆地气候。年平均气温17.1度,年降水量平均值1351.4毫米。年平均霜日34.4天,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875.3小时。
主要山脉
天台山的主峰华顶山,称拜经台,是天台县东北济公故里一天台山最高峰,海拔1098米,由花岗岩构成。相传智者大师曾在此面朝西天竺,拜读《楞严经》,故名。天台山呈东北一西南走向。西南连仙霞岭,东北遥接舟山群岛,为曹娥江与甬江的分水岭。
资源状况
自然资源
天台山山水秀丽,天台山的自然景观得天独厚,众多奇石、幽洞、飞瀑、清泉、古木、名花、珍禽、异兽,“山水神秀”,是天然的植物园和动物园。奇草异木、珍禽异兽极多。有隋梅、唐樟、宋柏、宋藤,有被称为“长生不老药”的乌药和“救命仙草”的铁皮石斛。广布千米高山的云锦杜鹃,龄逾百年,古干如铁,虬枝如钩,枝繁叶茂。世界上最古老、最高、最大的“杜鹃之王”,生长在天台山华顶峰海拔1200米,面积近300亩的山间,树龄大多在400年至1000年之间,树干如铁,虬枝如钩,枝繁叶茂。另外,还有大灵猫、苏门羚、云豹等珍稀野生动物。
天台山除了有“铁皮枫斛”外,还有誉为长生不老的天台山“乌药”,还有“黄精”,“笋干片”,“豆腐皮”等。天台山云雾茶、天台山蜜桔、小红毛花生更是久负盛名。
旅游资源
天台山共分为:国清景区、赤城景区、佛陇景区、石梁一铜壶景区、华顶景区、仗琼台景区、桐坑溪一万年寺景区、桃源景区、清溪景区、开岩一紫凝景区、寒山湖景区、明寒岩景区和九遮山景区13个景区。
1988年,天台山景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天台山被列为“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2015年,天台山景区被评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20年5月,天台山入选首批“浙江文化印记”名单。
国清寺始建于隋
开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后改名国清寺,寓“寺若成,国即清”之意。
南宋列为江南十刹之一,现存建筑为清
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全寺总面积为7.3万平方米,分为五条纵轴线,构成一个拥有2万多平方米,八百余间房屋,殿堂齐全,建筑严整,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清寺坐落在四面环山,五峰拥抱的“世外桃源”中,环境清幽优美,周围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寺前照壁拱桥,碧水长流,古老隋塔历经千年依然挺立在半山坡上,寺内殿宇辉煌,处处奇观,如同一幅天然画图。
国清寺是一处文化积淀极其深厚文化古刹。陈隋之际,智者大师(538—597年)在天台山创立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宗派——
天台宗。唐
贞元年间日本高僧
最澄至国清寺求法,回国后在日本
比叡山创建了
日本天台宗。11世纪,高丽僧人
义天至国清寺求法,又将此宗传入朝鲜,国清寺遂成为日本、朝国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建寺之年章安大师手植的“
隋梅”,已有1400多岁高龄。
国清寺文物古迹荟萃,保存着大量的文物古迹,有历代御赐的金银器、铜铸品和丝织品,有碑刻、写经、书画,有木雕、玉饰、佛像,有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贵礼品。其中如
智者大师遗物贝叶经,经
陈寅恪鉴定是古印度《莎恭达罗》梵文剧本;从隋塔上取下的七方菩萨像线画碑刻;寺内磅礴飞动的
王羲之“独笔鹅字”碑,寺后唐代
柳公权“大中国清之寺”、宋代
黄庭坚寒山子诗、
米芾“秀岩”、
朱熹“枕石”等摩崖石刻;元代十八罗汉楠木像,明清铜佛像,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佛国”的见证。以及为纪念唐代天文学家
僧一行为编制《大衍历》至国清寺求算学的“一行到此水西流”碑,一行禅师衣冠冢等。
石梁集天下山水奇观于一体,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
李白、
孟浩然等著名诗人曾为此奇景出节赞叹,留下不朽的诗篇。顺溪上行,山峦滴翠,古木参天,怪石遍布,奇峰突兀,是一处步移景异、触目皆成景色的绝佳胜地。翠谷全长1800余米,最为著名的有“犀牛望月”、“老僧人定”、“千年睡狮”、“万年龟象”、原始木荷林、“应真沐浴潭”等等。
天台石梁是“花岗岩天生桥”。所谓“天生桥”是一种两端与地面连接而中间悬空的桥状地形,以石灰岩、砂岩最为常见。根据中国工程院王思敬院士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杨志法研究员等人的实地考察,石梁是6个方面独特的地质水文条件“巧合”在一起的大自然杰作。简单地说从内因上看,这里的岩体内存在着纵向和横向的“两陡一缓”的裂痕系统;从外因上看,“梯级式的瀑布”为“冲蚀成梁”提供足够的水力。
石梁飞瀑是景区内一大奇观。石梁其梁长约7米,梁面宽不盈尺,横亘在两山峭壁上,“飞瀑”历经三折穿梁而过,再从40公尺高的悬崖奔腾而下,像是崩塌的白色霜雪,轰然乍响的声势有如雷鸣一般。根据记载,3次造访天台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还曾经走过令人胆颤心惊的石梁桥。石梁桥首已封闭,不能行走,惊险的模样只能凭自己想象了。石梁旁有中方广寺,寺内昙花亭,原系
南宋丞相
贾似道所建。瀑底左侧为下方广寺,茂林修竹,掩映其间,相传为五百罗汉应真之所,现寺内供有五百罗汉木雕像。石梁上下有数十处摩崖题刻,其中有宋代米芾、丁大荣,明代甘雨和近代
康有为等名人所书的“第一奇观”、“盖竹洞天”、“栖真金界”,真草隶篆诸体齐备,洋洋大观。石梁飞瀑景区是中国第一部武打片《少林寺》及《少林俗家弟子》《射雕英雄传》等许多影视片的主要拍摄地。
天台山大瀑布原名桐柏瀑布、又名三井瀑布,高325米,最宽90米,堪称中华第一高瀑。天台山大瀑布自古就有名,
东晋大文豪
孙绰在其《游天台山赋》里,把它同赤城山并列为天台的地标性景观。天台山大瀑布景区的开发建设是天台名县美城的标志性工程,是诗路文化带建设的点睛之笔。
2020年12月31日,天台山大瀑布被浙江省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七支小佛塔供奉过去七佛,俗称七佛塔,塔面上刻着
过去七佛的名号。日本著名的“国东塔”,就是以国清寺的七佛塔为型而建造的。在七佛塔的上方有一块方形墓碑,是唐一行禅师的衣冠冢。
观霞阁与赤城山遥遥相对,为宋楼阁式建筑,因遥对天台八大景
赤城栖霞而得名。观霞阁高32米,分台座共四层,红柱灰瓦,斗拱回环,彩绘装饰。登上观霞阁,可鸟瞰天台古城风貌,能遥望到国清隋塔之塔顶,还能欣赏到赤城栖霞的风景。
醉仙楼是陇西园中的较高建筑,与观霞阁呼应,顶上一个葫芦,就是
济公盛酒的用具。济公喜欢饮酒作诗,人称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故名醉仙楼,现劈为三圣殿。
历史文化
历史上的天台山就是特指浙江天台山,“台”字读“胎”,其他的天台山的“台”字都是繁体字“台”,读“抬”。因此正宗的天台山就是指浙江天台山。另外,还有山东省日照市天台山,四川省邛崃市天台山,河南省信阳市天台山和贵州省平坝县天台山。
清齐周华《台岳天台山游记》(节选)
“台岳”之名,始于晋孙兴公之赋,曰:“嗟台岳之所奇挺。”继见重于唐陆鲁望之诗,曰:“为论台岳未封公。”
《游天台山赋》【晋】孙绰
嵯台岳之所奇挺,实神明之所扶持,荫牛宿以曜峰,托灵越以正基。苟台岭之可攀,亦何羡于层城?
价值意义
生态价值
天台山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山上森林覆盖率高,拥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是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对于保持区域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
旅游价值
天台山地貌独特,景色秀丽,古庙、碑刻、宫殿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探险和休闲度假。
文化价值
天台山是
禅宗发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佛教文化历史,其间涌现出一批著名的佛教文化名人和历史文化遗产,如著名的天台山天台宗等,对于推动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价值
天台山是中国著名的地质和地貌科学研究区域,山上保存着丰富的地质、古生物和古地理信息,对于研究区域地质演化、自然环境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价值
天台山作为文化名山,对于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也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