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力波,男,回族,1973年3月出生,广西柳州市人,
中央民族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主要经历
1990——1994年就读于中南
民族学院(现为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系
民族学专业。1994——1997年为中南
民族学院民族史专业南方民族历史与文化方向硕士研究生。 2003——2006年攻读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文化人类学专业公费(定向)博士生,师从
王建民教授(《
中国民族学史》作者)。研究方向:以广西百色市那坡县
黑衣壮族群为田野调查对象,从2004年开始对该族群社会历史文化进行较深入研究。教学情况:主要讲授的课程:1997年至今工作于
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民族民间文学教研室,讲授民俗学人类学名著导读、南方族群文化、当代人类学思潮、民族民间文学、南方民族社会文化研究、审美人类学等研究生与本科课程,为人类学、
少数民族文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研究
专著:《道出真我——黑衣壮的人观与认同表征》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先后在《
民间文化论坛》《文艺研究》《民族艺术》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
发表论文
合著:
1、《审美人类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发展》,《文艺研究》(核心)2002年第2期P4~11,《
中国美学年鉴》2002年卷摘要P411~412
2、《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实践精神》, 《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P7~15,人大复印《美学》2002年9月全文转载P40~48
3、《审美人类学:研究方法与学科意义》, 《民族艺术》2000年第3期P102~112
4、《列维-斯特劳斯与审美人类学》, 《东方丛刊》2001年第2期P53~65
5、《寻找母亲的仪式——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审美人类学考察》,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6、《神秘方术面面观》, 齐鲁书社2001年9月
7、《汉语言文学论文写作》第八章,
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P119~152
8、《马克思的审美人类学思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P1~5
9、《中国文化概论》第九章,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P172~182
独著:
1、《广西民族文化旅游的文化理念与开发前景》, 《
广西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P73~77,被收入论文集《多维视角中的旅游文化与发展战略》
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12月P151~163
2、《从本质界定、功能分析到意义认知:审美人类学的研究历程》,《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3、《审美人类学视野中的“南宁国际民歌节”》,《民族艺术》2002年第3期P145~157
4、《探寻文化的审美尺度——审美人类学与文化建设四人谈》,《南方文坛》2003年第1期P56~61
5、《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新视野——王建民教授访谈录》,《东方丛刊》2003年第2期P151~160
6、《我的人类学情怀——徐杰舜教授访谈录》,《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7、《左江崖壁画与骆越人之生殖崇拜》,《民族论坛》1995年第3期
8、《苗族图腾崇拜管窥》,《民族论坛》1996年第1期
9、《集体无意识与民族审美活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第6期
出版图书
承担项目
教育部2007年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人类学视野下的壮族认同与文化表征——关于广西那坡县
黑衣壮族群的个案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师科研基金项目:“广西各民族审美交流与族际关系”
广西
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研究项目:“中西部开发与珠江流域壮族社会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和发展”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研究项目:“广西少数民族文艺思想的审美人类学考察与研究 ”(参与)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中文学科为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发展服务模式和途径的探索 ” (参与)
获奖情况
2007年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三等奖(人类学类)
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开发民族审美文化资源、推动民族地区中文学科教学改革” (合作,第三作者)
2004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开发民族审美文化资源、推动民族地区中文学科教学改革” (合作,第三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审美人类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发展”( 合作,第二作者)
2003年第三届广西文艺评论奖二等奖:“审美人类学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当代发展”( 合作,第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