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白桫椤
桫椤科白桫椤属植物
海南白桫椤(学名:Sphaeropteris hainanensis (Ching) R. M. Tryon)是桫椤科、白桫椤属植物。是常绿陆生大型乔木蕨类植物,株高可达20米。叶柄、叶轴及羽轴呈浅褐色而稍被白粉,光滑无毛。羽片呈长圆状阔披针形,中部宽约20厘米,先端渐尖而为羽状浅裂。小羽片线状披针形,基部宽2-3厘米,下部最阔,先端渐尖,约30对或更多,互生,基部的数对稍缩短而略反折。孢子囊群圆形,在裂片的小肋两侧各有1行,每个裂片有7-9对;囊群托圆球形,被浅黄色的长毛,无囊群盖。
植物学史
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单元,生殖隔离被认为是物种形成的关键;然而物种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分化演变之中,已经稳定成型但尚未到达分化后期的物种可能存在不完全的生殖隔离。对于物种的认识不能单从某一侧面或局部特征来界定,而应通过“整合物种概念”来确定物种地位。Flora of China(中国植物)记载了中国产白桫椤属(Sphaeropteris)2种,即白桫椤(S. brunoniana)和笔筒树(S. lepifera),认为原产中国海南的海南白桫椤(S. hainanensis)和白桫椤为同一物种而将其并入白桫椤,属于白桫椤在海南的亚种。但海南白桫椤在形态上已出现了分化。
早期《海南植物志》和《广东植物志》中记载海南产有一种海南白桫椤(S.hainanensis),后被Flora of China认为其与白桫椤的形态特征无明显区别,而被视为后者的同一物种。但有学者研究发现,产自海南的白桫椤与云南的白桫椤具有不同的单倍型,认为二者可能来自不同的谱系起源。为了探究白桫椤及其近缘物种的亲缘关系和物种多样性分化的情况,科学家在海南、云南和广西3个地区采集到6个居群共17个白桫椤样本,通过GBS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获得单核苷酸变异位点(SNP),进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和主成分及遗传结构的分析,并结合叶片数量性状的统计分析和孢子形态的观察测量。
研究发现,海南产白桫椤不仅与云南产白桫椤的基因型不同,且在叶片特征和孢子纹饰上有明显差异;但两个居群的生殖隔离较弱,在广西沿海地区形成杂交产物,即在广西分布的白桫椤,其叶片特征为亲本的中间类型。因此,认为海南白桫椤是由于地理隔离而形成的一个处在分化路上的物种,随着人们对海南白桫椤的深入研究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海南白桫椤被正式承认为独立物种
形态特征
海南白桫椤是木本蕨类植物,其叶柄、叶轴及羽轴呈浅褐色而稍被白粉,平滑而无刺,光滑无毛,叶轴上面有阔沟;叶为三回羽状深裂;羽片呈长圆状阔披针形,长60-70厘米,中部宽约20厘米,先端渐尖而为羽状浅裂,柄长约2厘米;小羽片线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基部宽2-3厘米,下部最阔,先端渐尖而其边缘有钝圆齿,具短柄或亚无柄,约30对或更多,相距2-2.5厘米,互生,基部的数对稍缩短而略反折,中部的平展,上部的渐缩短而稍偏斜,篦齿状深裂达到或接近中肋;裂片线形而稍弯成镰状,先端圆头而亚全缘,基部稍扩大而贴着,两侧边缘有波状圆齿长10-15毫米,基部宽3-35毫米,稍斜出,各裂片相距2-25毫米,弯缺处圆形或截形,小羽片近基部的几对裂片通常分离而其基部呈亚心形并有极短的柄,基部下侧的裂片上先出;叶质地为坚草质,干后上面呈深绿褐色,下面呈粉绿色,叶面无毛,中肋两面疏被灰白色至浅黄色而开展的长毛;羽轴有狭沟两条,沟内被毛;叶脉仅下面明显,从下部1/3处分叉。孢子囊群圆形,在裂片的小肋两侧各有1行,稍接近小肋,着生于小脉分叉处,每个裂片有7-9对,裂片的顶部不育;囊群托圆球形,被浅黄色的长毛,无囊群盖。
生长环境
生长在海拔500-1150米的常绿阔叶林缘、山沟谷底。性喜温暖至高温,生长适温约18-28℃。忌干燥和通风不良,空气湿度越高,生长越旺盛。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海南东方县尖峰岭、昌江、乐东、白沙、陵水和三亚。
主要价值
海南白桫椤的嫩芽、嫩叶可食用,树干长满气根,可制蛇木板、蛇木盆或蛇木屑,是培养兰花的最常用材料。性耐阴,株形飒爽优雅,为庭院美化的首选。
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年8月7日)二级。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9 15:04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