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弧和海沟是洋底板块与
大陆板块相互碰撞,而洋底板块俯冲潜入大陆板块之下而造成的。因为洋底板块俯冲,牵引着洋底向上倾斜,从而形成了幽深的
海沟。海洋中有许多呈弧形分布的岛屿,人们称之为岛弧。岛弧 (Island arc) 是呈弧形展布的群岛。岛弧凸面朝向大洋,其外侧一般为很深的海沟,内侧与大陆之间的海域称为
边缘海,边缘海中的
深海盆地,叫边缘海盆地。世界上的大岛弧有:西太平洋区的
阿留申岛弧、日本岛弧、
马里亚纳岛弧和中大西洋区
加勒比海外小安德列斯岛弧等。
板块学说认为,岛弧是在
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时,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而形成的。因此岛弧是
地壳变动剧烈而极不稳定的地带,多
火山地震,全世界90%以上的
浅源地震和几乎全部的
深源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洋底板块俯冲的过程中与大陆板块摩擦,温度升高而生成
岩浆,岩浆喷射出来遇到海水冷却,形成了这些平行于海沟的岛弧。
岛弧分为外岛弧和内岛弧。外岛弧靠大洋一侧,无
火山地震带。内岛弧靠陆一侧,是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接触带,火山和地震集中于此。
岛弧是与强烈的
火山活动,
地震活动及
造山作用过程相伴相随的长形曲线状大洋
岛链。海洋中有许多呈弧形分布的岛屿,人们称之为岛弧。岛弧的分布以
太平洋西部海域为多,如
阿留申群岛、
千岛群岛、日本群岛、
琉球群岛、
台湾岛及附近岛屿、
菲律宾群岛等。有意思的是,在这些岛弧靠近大洋的一侧,往往还伴生有一系列与岛弧成相互平行状态的深邃而狭长的海沟。而且岛弧上的山峰越高,邻近的海沟也就越深。这些海底最深的地方。并不是在大洋的中央,全球20多条水深在7000米以上的海沟,大都座落在大洋的边缘,而且,绝大多数环绕在太平洋周围地带。海沟与
大洋边缘的岛弧常常相互配对,形影相随,如在太平洋西部岛弧的东侧,就与岛弧平行排列着
阿留申海沟、
千岛海沟、
日本海沟、
琉球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
菲律宾海沟等。
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岛弧和海沟的平行并存,是
大洋地壳和
大陆地壳相互碰撞时,大洋地壳倾没于大陆地壳之下的结果。如太平洋地壳,厚度小而密度大,所处的位置又相对较低,在
海底扩张的作用下,与
东亚大陆地壳相碰撞时,太平洋地壳便俯冲入东亚大陆地壳之下,从而使大洋一侧出现深度巨大的海沟;同时,大陆地壳的继续运动使它的前缘的表层沉积物质相互迭合到一起,形成了岛弧。由于这两种地壳的相对
运动速度较大,所以碰撞后形成的海沟深度就大,而岛弧上峰岭的高度也大。因此,可以说岛弧和海沟是在同一种地壳运动中形成的,它们有着共同的成因。
正是由于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的相互碰撞,同时引起了地震和火山的活动,所以岛弧海沟地区又是世界上地壳活动最活跃的地方。太平洋周围的火山、地震特别多,即是海底地壳沿着海沟
俯冲作用的结果。这种俯冲作用,常常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例如1923年9月1日中午,临近日本海沟的东京、
横滨一带发生的
关东大地震边缘海,边缘海中的
深海盆地,叫边缘海盆地。
世界上的大岛弧有:西太平洋区的
阿留申岛弧、日本岛弧、
马里亚纳岛弧和中大西洋区
加勒比海外小安德列斯岛弧等。
板块学说认为,岛弧是在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时,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而形成的。因此岛弧是
地壳变动剧烈而极不稳定的地带,多
火山地震,全世界90%以上的
浅源地震和几乎全部的
深源地震都发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