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
中国广东省境内跨海通道
深中通道(Shenzhen–Zhongshan Link),位于珠江三角洲伶仃洋海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境内连接深圳市中山市以及广州市的跨海通道,是世界级“桥、岛、隧、水下互通”跨海集群工程,也是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核心交通枢纽工程,连接广东自贸区三大片区、沟通珠三角“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功能组团,使得珠江口东西两岸进入“半小时生活圈”;同时,作为珠三角“深莞惠”与“珠中江”两大城市群之间唯一公路直连通道,是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交通纽带。
建设历程
启动规划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发挥广东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正式批准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让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
2002年8月17日,广东省计划委员会进行“深圳至珠海过江隧道”方案的研究工作,但后来,深圳前往珠江西岸的落脚点由珠海变成中山
2003年5月11日,《深圳—珠海过江隧道方案研究》出具,报告避开跨海大桥方案的负面影响,提出建设海底隧道工程的过江方案,建议过江隧道连接深圳、中山两地,从而解决港珠澳大桥功能单一以及从珠江西岸到东岸的交通需从香港过境的矛盾。
2004年6月20日,深圳人民政府完成《深圳市建设铁路枢纽城市发展战略》编制工作,提出在深圳机场附近选择适当地点,规划建设深圳—中山公铁过江通道。
2005年12月28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颁布《广东省高速公路规划(2004—2030)》,明确提出规划一条连接深圳与中山的过江通道,直接连接深圳机荷高速公路和江门至中山的高速公路。
可研评示
2006年9月25日,深中通道完成整体通道的研究方案的初稿编制工作。
2008年12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布发展改⾰委《关于报送珠江三⾓洲地区改⾰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报送珠江三⾓洲地区改⾰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发布,其中明确修建中山至深中跨珠江口通道,并将之设为重要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2011年1月22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深中通道列入“广东省2011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草案)”中“前期预备项目”。
2013年4月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全省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粤府〔2013〕30号),将深中通道列入重要基础设施之中;4月2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广东省2013年至2017年高速公路建设计划的通知》(粤府办〔2013〕18号),将深中通道列入高速公路建设计划之中;8月1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召开第十二届八次省政府常务会议,议定以A3方案为推荐方案上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项目进行立项,同意项目采取省市合作及政府还贷下的企业代融资建设的模式;8月29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与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在深圳市组织早开了深中通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评审会;11月11日,深中通道发布《关于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程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公示》通告,对通道相关内容进行公示。
动工完工
2015年1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广东省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15〕3007号)》,内容同意建设广东省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即深中通道);12月25日,深中通道深圳机场互通立交先行工程动工建设。
2016年8月至5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中山市召开“关于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以下简称深中通道)初测初勘外业验收会议”,会议上通过初测初勘外业验收工作;12月28日,深中通道先行工程西人工岛动工建设。
2017年年3月20日至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召集成立深中通道项目技术专家组,对深中通道进行研讨,会议上专家组通过了深中通道初步设计审查工作;5月1日,深中通道进行西人工岛钢圆筒振沉工作;9月18日,深中通道完成西人工岛钢圆筒振沉工作,西人工岛正式成岛;12月21日,深中通道东人工岛动工建设,并举行动工大会。
2018年8月10日,深中通道进行伶仃洋大桥的东索塔首根钻孔灌注桩钻进工作;9月6日,深中通道同时进行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主墩桩基钻进工作;10月1日,深中通道完成伶仃洋大桥首根桩基浇筑工作;12月19日,深中通道完成东人工岛堰筑段隧道钢板桩围堰合龙工作。
2019年6月3日,深中通道完成伶仃洋大桥东索塔第一根钢护筒施沉工作;6月26日,深中通道完成海底隧道首节沉管钢壳的制造工作,并运抵工厂进行浇筑工作;7月4日,深中通道完成伶仃洋大桥首个东索塔上游侧钢吊箱下放工作;7月24日,深中通道完成全部伶仃洋大桥东索塔钢吊箱下放工作;12月9日,深中通道完成东索塔承台浇筑工作;12月24日,深中通道完成东人工岛堰筑段隧道第二阶段抽水工作,形成陆域。
2020年6月17日,深中通道完成沉管隧道首节沉管与西人工岛暗埋段对接工作;9月20日,深中通道完成伶仃洋大桥东锚碇基坑挖掘工作;11月15日,深中通道完成东人工岛堰筑段隧道主体结构的首段顶板浇筑工作。
2021年6月17日,深中通道完成伶仃洋大桥东索塔封顶工作;7月19日,深中通道完成伶仃洋大桥西索塔封顶工作;8月8日,深中通道完成中山大桥西主塔封顶工作;8月24日,深中通道完成东人工岛堰筑段隧道主体结构底板的建设工作;9月21日,深中通道完成中山大桥东主塔封顶工作;11月24日,深中通道完成中山大桥首片钢箱梁吊装工作。
2022年1月6日,深中通道完成东人工岛堰筑段隧道主体结构的封顶工作;5月16日,深中通道完成伶仃洋大桥首根主缆索股架设工作;5月28日,深中通道完成东人工岛围护结构的建设工作;6月28日,深中通道完成中山大桥合龙工作9;月23日,深中通道完成伶仃洋大桥全部主缆架设工作;11月10日,深中通道完成海上非通航孔桥混凝土箱梁架设工作。 
2023年1月4日,深中通道完成非通航孔桥最后一片钢箱梁架设工作,非通航孔桥全线贯通;1月12日,深中通道进行伶仃洋大桥的架梁工作;1月19日,深中通道完成中山大桥左幅的钢桥面铺装工作;4月28日,深中通道完成伶仃洋大桥合龙工作;6月8日,深中通道的伶仃洋大桥更名为“深中大桥”,而海底隧道则更名为“深中隧道”;6月11日,深中通道完成海底沉管隧道的对接,海底隧道合龙;6月23日,深中通道完成海底隧道最后一段顶板混凝土浇筑工作,东人工岛水下互通立交主体正式成形;11月1日,深中通道完成伶仃洋大桥主桥左幅钢桥面首次铺装工作;11月28日,深中通道完成海底隧道最后一方压舱混凝土浇筑工作,深中通道全线贯通。
验收通车
2024年4月13日,深中通道进行桥梁荷载试验工作;4月17日,深中通道完成桥梁荷载试验工作;5月16日,深中通道完成全线沥青路面摊铺工作;6月16日,深中通道通过交工验收工作;6月30日,深中通道举行通车仪式,通道通车试运营;10月30日15:00,深中通道南沙线正式通车。
2024年10月30日15时,连接深中通道和南中高速的南沙联络线正式通车。
区位环境
地理环境
深中通道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伶仃洋入海口北部水域,位于珠三角地区核心区域,地处深圳机场西南侧、广州南沙港南侧、中山翠亨新区东侧、深圳前海新区北侧;通道北距上游虎门大桥约30千米,南距下游港珠澳大桥约31千米。
1.深中通道主要通过的海域、水道、航道为:
2.深中通道主要涉及的海洋保护区域主要为:
交通区位
深中通道东起于广州—深圳沿江高速公路(粤高速S3)机场互通立交,在深圳机场南侧跨越珠江口,西至中山市翠亨东互通;通过中山东部外环高速与中江高速公路衔接;通过连接线实现深圳、中山及广州南沙登陆。主路段为深圳—岑溪高速公路(国家高速G2518)东端组成部分,万顷沙支线是南沙—中山高速公路(粤高速S78)组成部分,作为深中通道连接线。
建筑设计
建设目标
建世界一流可持续跨海通道工程;创珠江口百年门户工程。具体要求为:安全舒适、优质耐久、绿色经济、和谐美观。
依托工程进行延伸研究,攻克行业带有推广性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形成可在行业内推广的关键技术成果,形成“跨海隧-岛-桥-水下枢纽互通”集群工程系列化的设计、施工指南、技术规范、工法、发明专利,并促进行业产业装备升级。
进一步深化研究,形成跨海集群工程,建设新的中国标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为交通强国建设、国家“一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战略服务。
建筑结构
深中通道主线路段呈东至西方向布置,主要由六大部分组成,分别是:
设计参数
设备设施
照明系统
深中隧道内的照明智能控制器,能够根据检测到的洞内外光线、色温数据、交通量变化以及白天、黑夜等情况,自动控制调节灯光亮度。
在深中隧道行车洞的两侧,有可智能调节的全彩景观灯带,可以根据环境温度、车流状况变换灯光色彩,或分段显示不同的灯光颜色,减少行驶过程中的单调感,营造新颖、舒适的隧道光环境。
监控系统
深中通道在长6.8千米的隧道里,共有14台智能巡检机器人,南、北行车洞平均每1.2千米就布有一台。智能巡检机器人不仅承担着隧道交通环境和机电设备日常巡检工作,还可以在应急情况下,接受控制中心远程指令赶赴现场,实时监控、传递数据,并通过自带扬声器进行疏导。
通信联络
深中通道在桥面及东、西人工岛布设了通信设施,在桥梁及隧道上设置5G基站全线共建设了73个,岛上主体建筑室内设有分布式覆盖系统。通过技术手段立体组网,实现深中通道5G通信网“海、陆、空”一体全覆盖。
运营情况
票制票价
2024年5月30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财政厅共同发布《关于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的批复》,同意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即深中通道)及其附属设施交工验收(含收费系统联网检测)备案并通车运行后,方可实行收费,并公布收费标准:
交通管制
2024年6月22日至24日,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中山市公安局、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各发布《关于深中通道限制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通行的通告》,决定对深中通道施禁止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通行措施。
2024年6月30日,深中通道通车试运营,全线实施分道限速,单向有四车道,左侧两车道是小客车专用道,限速100千米/小时,右侧两车道不限车型,限速90千米/小时。
截至2024年6月,深中通道全线为高速公路,不设服务区,海底隧道段不设应急车道。驾驶员不可在通道上违停、下车拍照。
非紧急情况下,不允许停车、违法占用应急车道,否则将面临罚200元记6分的处罚。
交通流量
2024年6月30日至7月1日7时,深中通道车流量已经达至7.6万车次。其中,6月30日17时达到最高峰,为0.8万车次/小时。6月30日15时至24时,通车首日车流共计6.4万。
2024年6月30日至7月20日16时10分,深中通道总计通行车流量达200万车次,其中客车通行车流量为184.98万车次,货车通行车流量为15.02万车次。
2024年6月30日至7月30日15时,深中通道车流量总数为289万车次,单小时最高峰超8000车次,其中客车占比约93%。
2024年6月30日至2024年8月4日18时,深中通道车流总量超337万车次。
2024年8月,深中通道开通近两月,经深中大桥进出的船舶流量已破两万艘次,粤港澳大湾区各地间海上经济互动往来频繁,联系密切。在深中通道“翠亨东”出入口附近,新中山客运口岸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未来将开通中山至澳门机场等3条新航线。
2024年8月,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最新数据显示,深中通道开通55天来,经深中大桥出海的船舶达5.6万艘次。
2024年9月15日至17日,深中通道迎来开通后的首个小长假。据统计,中秋小长假期间深中通道车流出现小高峰,日均车流量超过10.5万车次,其中,9月17日下午2时起,中山至深圳方向出现返程小高峰。
2024年10月1日,深中通道车流量达到了通车以来的新高,日通行量达15.5万车次,环比增长56.27%;预测10月5日和6日将出现返程高峰。
2024年6月30日至10月7日,深中通道总车流量达到约890万车次;10月1日至7日,深中通道总车流约106万车次。其中,10月1日车流达15.5万车次。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深中通道作为世界首例集“桥-岛-隧-水下互通”四位一体跨海集群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10项国际领先技术,分别是:
科研成果
荣誉表彰
文化特色
歌曲影视
于2023年3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中山广播电视台、深中通道管理中心联合摄制,宋璋担任总导演的4集人文历史纪录片《深中通道》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
该片从一座桥、两个城市、一群基建工程师切入,全程记录深中通道的建设,从中折射在党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为建成小康社会所做的不懈努力和奋斗精神,反映中国人民在世界桥梁、隧道等基础建设科技领域贡献的成果。
2024年6月,歌曲《无双》在各个音乐平台全面上线,该歌曲是由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出品,深圳知名音乐人罗高丞作词作曲演唱,歌中不仅体现对深中通道开通的真诚祝福,同时还将深中两地乃至湾区人民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娓娓道来。
文学作品
《龙腾伶仃洋—深中通道建设纪实》一书由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春雷担纲创作。全书将深中通道这一庞大复杂的工程划分为若干板块,以时间为基本脉络,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让读者清晰了解到这项国家重大工程如何被一步一步建造出来。同时,该书深度塑造新时代建设者群像,浓墨重彩地向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建设者和劳动者致敬。
文创产品
2024年6月,为庆祝深中通道通车,更好地宣传这个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以及中山本土文化,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融合发展,广东省中山市邮政分公司发行了三款颇具特色的《深中通道》明信片。
2024年6月,为庆祝深中通道通车,中山邮政局同步发行《深中通道通车纪念》的纪念邮戳。
2024年7月,随着深中通道通车试运营,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也组织“深中通道打卡观光活动”,开发设计以“深中通道”为主题形象的文创雪糕;很多市民手举“迷你深中通道”雪糕,与身后的深中通道近距离打卡留念,充满甜蜜的仪式感。
旅游观光
在宝安海事局的支持下,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深圳机场集团、深圳航运集团策划以深中通道为主题的打卡观光线路。
承运游轮是深圳航运集团运营的“海上彩虹号”,起始点与终点均位于深圳机场码头。游轮还配套了丰富活动,包括国风汉服表演、趣味问答、海上祈福、小小讲解员导览等,让游览更具趣味。
价值意义
组成格局
深中通道建立一个环珠江口湾区经济带,是整个珠江口西部城市群崛起的重大战略。珠江口湾区城市群是由港澳特别行政区、深莞惠、广佛肇、珠中江共11个城市组成,人口约6千万,经济总量近5万亿,可与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媲美,是整个中国发展程度最高、产业体系最完备的大都会之一。从这个意义来说,深中通道已经远远超出了一条路。深圳不仅对珠三角区港口城市经济的全面促进作用的意义,更是形成了一个新的格局。
经济促进
(一)深中通道增强了泛珠三角区域在国际港口城市经济圈的竞争力
深中通道不仅直接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经济体,对泛珠三角区域乃至整个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珠海、深圳的合作为例,珠海机场的直达国际航班并不完善,但可以效仿苏州“虚拟空港”,建立深圳至珠海机场的跨境中转物流园区。
“海运至沪、苏直通模式”是中国国内率先创新的物流模式,通过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一个“虚拟空港”,进出口货物到达上海的浦东机场后直接转至海关监管专用仓库,在半小时内可完成清关、提货、装车,并运到苏州物流中心园区,办理完所有通关手续共约5小时,直接缩短了苏州货物进出口岸的时间,为苏州物流园区内的企业加入全球化竞争提供了有力支持。除上海机场外,苏州保税区与南京的碌口机场、杭州的萧山机场,甚至香港维多利亚机场都建立了“虚拟空港”的快速通道。
深中通道建成后,将比苏州的虚拟物流园区更有建立跨境物流中心园区的优势,也更加能吸引从香港和澳门及其他国际机场中转的货物,充实港口经济的发展。
(二)增强了深圳港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的核心枢纽地位
深圳港凭借其金融、服务、物流、信息在世界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理应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发挥龙头和核心枢纽作用,这也是源于深圳本身的城市经济实力和对周边城市的影响力,足以向珠江流域辐射。
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的核心城市,提供了全面、系统的经济聚集效益(贸易、金融、物流、信息、法律等),为大型跨国公司和各类中小型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营商和通关环境。
而泛珠三角地区城市的发展也带动了物流、外贸、金融服务等行业,成为大都市圈内的副核心城市,对于以制造业和高新产业为优势的城市,离深圳越近、交通时间越短、运输成本越低,越能吸引投资者。深圳港在其中功不可没。
(三)深中通道是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均衡发展的新动力
深中通道的建成对于泛珠三角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具有重要意义,将极大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在创新资源、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对接融合。
泛珠三角区域港口是中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广东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是珠江—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依托,是强化珠江东西两岸核心城市辐射、服务能力和发展临海产业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珠江、西江高等级航道的建设,深中通道 的建成将促进临港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集聚,国家南海开发战略的持续推进,以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实施,泛珠三角区域港口将成为中国发展最快和最具竞争力的港口之一。
未来发展
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中亚期间,首次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随后,“一带一路”被写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升为国家战略。深中通道的建成将成为广东省对接“一带一路”的重要“增长极”。
(一)深中通道有助于广东港口群在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重要的区位优势
深中通道带来的便捷交通优势使广东重要的区位优势得以更加明显,广东是国家唯一毗邻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省份,又是全国最早的改革开放前沿。广东港口群的发展将推动共建广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间的合作网络,全力打造“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桥头堡,使广东港口城市早日建成为“一带一路”中的核心枢纽城市,更好地在国家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广东省按照国家建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带基本定位,发挥毗邻港澳和大力建设前海自贸区的优势,努力打造“一带一路”桥头堡。利用区位优势,围绕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目标,向陆海空网要通道,加快构建辐射珠西及全国内陆地区经贸畅通的“立体新丝路”。
深圳宝安机场广州白云机场都是具有海、陆、空联运的现代化航空港,是世界百强机场之一、中国五大机场之一,将打造一个真正的丝绸之路航空枢纽。深圳港、广州港目前是全球客户在华南地区首选的专业集装箱码头,现已成为珠三角具有品牌效应的“以港口物流设施投资、开发为基础,以物流操作经营为核心,以物流配套服务为补充的综合性港口物流企业”,远期将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大型港口服务商。
借助深中通道,广东省的空海运输能力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中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大开发中发挥战略支撑作用。
(二)深中通道为发挥珠江东岸科教发达优势、传播丝路文明提供重要支撑
2013年以来,深圳东莞惠州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实施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尤其是深圳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创造“深圳质量”的部署,结合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任务,面向世界科学技术前沿,面向国家战略布局和城市产业需求,以完善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为目标,以提升原始创新、研发效率和质量为重点,以创新政府管理为手段,推动珠江东岸科研机构跨越式发展,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奠定坚实的创新基础。
同时,以高端人才引进为核心,推动科研机构的科学布局、加快发展和优质发展;创新政府管理,完善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源投入,促进各类科研机构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加强科研机构之间、科研机构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促进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协同发展。
文化是软实力,珠江东岸正借深中通道,极力缔造珠江东岸历史文化的影响力。深中通道的开通将率先设立“一带一路”战略研究中心,全力打造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桥头堡,开启一条打造珠三角“一带一路”文化名片,激活新时期新发展的文化建设之路。
(三)深中通道有助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城市合作网络,增加珠三角产业再发展机遇
深圳的产业发展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已经做出了探索、积累了经验,因此,广东珠三角地区可以借鉴深圳经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城市合作网络,促进珠三角产业和国际的交流合作,对于主动对接和服务国家战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中通道的开通将增加珠三角产业再发展机遇。第一,深中通道的开通将使“一带一路”战略中资本产能输出为珠三角搞活招商引资带来新机遇。第二,再探索体制机制新机遇。广东珠三角自贸区试点建设和运营现在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全国自贸区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中处于领先地位。第三,资源再配置机遇。在这个再配置的过程中,广东珠三角地区要发挥好深中通道的开通优势和当地资源优势,包括资金、土地、人才等。
参考资料
深中通道工程关键技术及挑战.南京深地智能建造技术研究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9 18:42
目录
概述
建设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