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
清华大学的二级学院
清华大学在国内开展车辆工程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工作已有88年的历史。1980年,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正式成立,2019年,为应对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带来的技术变革,清华大学正式成立车辆与运载学院,同时撤销汽车工程系建制。
历史沿革
1932年,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成立,内燃机课为全系三年级必修课之一,中国车辆工程人才的培养自此开始。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燕京大学的工学院并入清华大学。清华大学设立机械制造系和动力机械系,并在动力机械系内设置汽车专业,成立汽车教研组。
1958年,与北京第二汽修厂合作研制后置风冷发动机无级变速微型汽车,是国内首次尝试设计无极变速汽车。在微型汽车的研制过程中,收到周恩来总理的关心和鼓励,周总理还亲自试驾该款微型汽车。
1959年,开始在本科毕业生中招收研究生,1964年初,第一批研究生毕业。
1980年,汽车工程系正式成立,包含汽车、内燃机两个专业,一机部汽车局拨款100万元资助。朱志武教授为首任系主任。1980~1990年,汽车工程系与热能工程系合署办公。
1988年,汽车研究所科研楼及实验室破土动工,1993年4月竣工。
1995年,依托于汽车工程系的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和对外开放,这是中国汽车领域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1年,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相城)相继成立,标志着依托汽车工程系正式建立了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基地;清华汽车行业校友会正式成立,确立了“构建平台、加强联系、服务校友、服务母校”的宗旨。
2015年,主要办公机构、实验室迁入李兆基科技大楼。
2016年,“中美清洁汽车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第一个省部级实验室——“车联网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成立;在清华率先开展本科生机械大类招生试点工作。
2017年,新增本科电子信息大类招生,在机械航空与动力、电子信息两个大类招收本科生,不断深化大类培养工作。
2018年,成立清华大学新技术概念汽车研究院,是校内首个以汽车命名的校级研究院。
2019年,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正式成立。
师资队伍
车辆与运载学院全面贯彻“人才强院”战略,坚持师资队伍国际化以及学历结构多元化,建成一支具有国际一流学术水准的师资力量;坚持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形成“国际顶尖人才-杰出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的阶梯队伍。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员工86人,其中教师系列71人,教授30人,副教授33人,97%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拥有院士4人(含双聘1人),长江学者6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5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8人,清华大学百人计划引进教授3人,讲席教授1人。另有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Fellow 3人、中国汽车工程师学会(CSAE)Fellow 10人、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FISTIA)主席2人,各类国际客座教授和高级访问学者10余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钟志华(双聘)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澳洲国家工程院院士、IEEE院士:张亚勤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欧阳明高、李克强、张扬军王建强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王建强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杨殿阁李建秋王志王建强李亮郑新前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杨殿阁李建秋王志王建强李亮郑新前罗禹贡李升波
青年长江学者:李升波
人才培养
培养理念
车辆与运载学院面向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为办学思路,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个性化成长,强调不拘一格出人才,培养高层次、复合型汽车工程领域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目标
本科生:通识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视野开阔、能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汽车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硕士研究生:专业强化和国际化。培养专业能力强、视野宽阔、具有跨专业、跨文化协同工作能力的拔尖汽车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博士研究生:前沿科学技术研究。培养具有较强科技洞察力、领导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核心作用、在国际学术界具有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人才。
困助体系
卓越新生奖学金:车辆与运载学院联合国内外知名汽车企业设立多个面向新生的奖学金项目,入选学生在本专业就读期间可获得优厚的奖学金与发展资源支持,并有机会到法拉利、沃尔沃等汽车企业海外中心参加实习,培养学生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
“We Promote Talent”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支持计划:该项目由车辆与运载学院与大众(中国)、奥迪(中国)联合设立,获奖学生可以获得丰厚的奖学金,杰出获奖者将得到全额资助赴德国知名企业进行交流考察。
本科生教育
车辆与运载学院现设1个本科生专业——车辆工程,被列入国家和北京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车辆工程学科有80多年的历史,是国内最早的汽车专业之一,现设有车辆工程专业,并开设了车辆工程专业车身方向和车辆工程专业电子信息方向两个人才培养的特色方向。
车辆工程专业具有“学科覆盖面广、行业需求旺盛、人才素质全面”的特点,主要培养面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车辆与交通领域的高层次科技及管理人才。课程设置与研究方向涵盖机械原理与结构、车辆理论与设计、能源转换与存储、电子信息与控制、电力电子及驱动、汽车造型及设计等学科。研究对象涵盖道路交通车辆、智能网联车辆、混合动力系统、纯电驱动系统、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清洁能源与特种动力等领域。
研究生教育
车辆与运载学院的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汽车科技和工程以及其他高新技术领域的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坚持以“研究型、实践性、国际化”为培养思路,注重研究生培养的个性化,为学生提供参与国家级及世界级高水平研究课题的机会,打造国际化联合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平台,培养具有独特学术个性和创新能力的汽车科技和工程以及相关高新技术领域的复合型高级工程及管理人才。
学院拥有“机械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一级学科下的2个二级学科,均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毕业生按一级学科授予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此外,学院还培养“车辆工程”和“动力工程”两个领域的工程硕士生。
为突出“实践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特色,建立了包含10余门全英授课的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体院;还积极推动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意大利米兰工业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
学院从1996年实行“4+X”本科—硕士(博士)贯通式统筹培养模式,每年有60%左右的学生免试推荐攻读校内外研究生。截止到2020年9月,在校研究生229人,其中硕士生159人(含12名外国留学生),博士生70人。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学院研究生在各项科学研究中取得了很大成绩,是学院科研工作中的一支生力军。
为了促进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学院统筹资源,建立了完备的研究生奖助体系,通过“助教、助管、助研”三助体系等一系列研究生奖助政策和措施,提供有竞争力的资助,奖优助学,帮助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
国际联合培养
车辆与运载学院人才培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际化程度高,技术交流频繁,设有完整的全英文授课研究生培养项目,每年面向全球招收研究生,现有来自德国、法国、美国等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68人在学。车辆与运载学院还与欧洲、北美、日本等十余所著名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合作渠道,并与世界众多知名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访学及实习机会。其中,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已连续19年硕士生联合培养,双方逾210名研究生获得双硕士学位。2015年,在中、法两国教育部的支持下,与法国高等科技学院(ENSTA)建立了专业双硕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两国著名车企参与该项目工程实践基地建设,并配备专业指导团队,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行业需求的汽车工程及管理领域高端人才。另外,每年有约10名博士生入选中国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前往世界一流大学开展联合学术研究,世界一流水平的教师队伍更为学生提供了宽阔的学术视野。
高级研修
依托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学及科研资源,以及汽车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汽车行业专门研究和开发了高端人才高级研修项目;并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进行了深度合作;为中国主要汽车企业及时提供了行业技术与理论发展前沿思想,受到了汽车企业及学员广泛赞誉,同时促进了产学研交流与合作,并为学生实习及就业做出了一定贡献。
职业发展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车辆与交通领域重点单位和领航企业就业比例80%以上,博士生学术方向就业比例63%。毕业生广泛分布于机械制造、能源动力、军工航天等国家发展支柱产业和重点科研院所、中央及地方党政机关。多家国家重点企业和科研单位形成校友集群,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领域人才汇聚效果显著。车辆与运载学院结合青年教师人才后备队伍建设,鼓励优秀毕业生出国(境)深造,主要深造院校集中于QS排名前50的大学。
科学研究
车辆与运载学院的科研工作围绕汽车的安全、节能、环保三大主题,定位于汽车工业共性关键基础技术、汽车工程交叉学科基础理论、汽车领域宏观发展基本问题,致力于绿色化、智能化的生态汽车的研究与发展,立足国家发展趋势,面向未来、面向国际,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优势领域和特色。2016-2020年9月,到款科研经费11.6亿;发表高水平SCI检索论文1160篇,授权发明专利46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及第一完成人3项;获得省部级和行业一等奖(含特等奖)共计14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和第一完成人获得特等奖2项,一等奖9项。
主要研究方向
车辆动力工程研究所:先进动力系统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基础核心技术。近年来,车辆动力工程研究所所围绕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先进内燃机、混合动力、分布式电驱动系统等前沿动力技术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近5年累计发表SCI/EI论文372篇,授权国内发明专利100余项,美、日授权专利各5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成果应用于国内外主流企业,培育了一批业内一流的技术创业型企业。成立了“中美清洁汽车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通用航空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汽车系-壳牌清洁交通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北京市氢燃电池发动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成为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创业创新的平台。
汽车工程研究所:汽车动力学与控制是车辆安全核心技术之一,研究聚焦于汽车复杂机电耦合系统动力学机理及其高效安全运行控制新技术,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等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支持。
智能出行研究所:团队围绕国际前沿方向,开展了多源传感器融合、高精度地图与定位、行驶安全风险评估、群体学习与智能决策、纵横向运动控制以及无人驾驶汽车测评等系列化关键技术攻关,形成了“人-车-路”一体化且“融合感知、拟人决策、协同控制”的智能汽车技术特色。团队承担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973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863计划”课题8项。团队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战略规划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主笔完成《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推动一系列智能汽车领域的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主导建立中国第一个汽车领域高校成果产业孵化基地(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积极推动汽车领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并建立了国内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智能安全产品生产线,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提升了中国汽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开发水平和产品竞争力,为中国汽车智能化技术的产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特种车辆与动力研究所:车辆与航空、船舶等运载工程技术的跨界渗透与军民融合发展,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趋势。研究所主要围绕军用车辆、飞行汽车、电动航空器和舰艇等特种车辆与机动装备,开展平台系统与动力推进技术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主导成立了“通用航空技术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是清华大学和苏州市政府依托于清华的品牌、技术和人才优势、苏州的经济和区位优势共同建设的综合性汽车产业研究院。围绕“绿色、智能、网联”三大主题,坚持“开放、合作、创新、共享”的发展方针,努力建设一个高新技术涌现、科技金融活跃、高端人才汇聚、高技术企业云集的中国汽车硅谷。研究院以新技术、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引领行业发展,以技术、金融和人才服务助推产业创新。通过模式和机制创新,集聚人才、技术、资本和产业资源,累计完成60+项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孵化企业90+家,为国内外近百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逐步形成了对中国汽车行业创新发展的平台支撑能力。
国际交流合作与交流
车辆与运载学院一直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坚持与国际一流大学、国际知名公司和研究机构及美国、欧盟等政府部门开展合作,进行人员互访、合作开展科学研究。
自2010年开始,作为依托单位,牵头承担了科技部与美国能源部共同支持的旗舰型项目-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与美国密西根大学、阿岗国家实验室等40多个在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享有盛誉的国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组建了中美清洁汽车联盟,200多位科学家共同开展了动力电池材料及安全性、车辆电动化及轻量化、交通智能化与网联化、能源系统清洁化与技术路线图等多方位的协作研究。2010~2020年两国政府和企业资助经费将达到5000万美元。
2014年5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成立大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大学是百人会的依托单位,汽车工程系校友、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陈清泰担任理事长,汽车工程系欧阳明高教授担任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电动汽车百人会是以促进电动汽车发展为目标,打破行业、学科、所有制和部门局限,搭建推进多领域融合、协同创新的发展论坛,进一步促进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2016年,牵头中美、中日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各1项,与美国通用、康明斯,德国大众、宝马,日本丰田、本田、日产,荷兰壳牌、韩国等公司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周青教授受聘为“大众讲席教授”。
2016年,由科技部和美国能源部联合资助的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第二阶段进入实施过程。清洁汽车联盟主任单位为汽车工程系和阿岗国家实验室,主任分别是汽车工程系欧阳明高院士和阿岗国家实验室能源系统部门主任Don Hillebrand。8月,中美清洁汽车联盟年会在阿岗国家实验室举办。基于“中美清洁汽车联盟”、“北京市中美电动汽车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合作成果,“中美清洁汽车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2016年度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欧阳明高院士为基地负责人。2017年4月,“北京市中美电动汽车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被
评为优秀。2016年,依托于汽车工程系,由清华大学、长安大学共建的“车联网”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获教育部科技司批复立项,李克强教授为实验室负责人。“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进入第二期合作阶段。“清华大学(汽车系)-日产智能出行联合研究中心”成立。
2016年,赵福全教授当选为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FISITA)2018-2020主席。这是全球汽车工程技术人员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同时也是清华大学汽车学科乃至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巨大荣誉。
2017年,成立了跨院系的科研机构“清华大学(汽车系)-壳牌清洁交通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旨在开展跨学科的联合技术攻关以及跨行业的产业政策研究,为开创更加清洁和美好的交通能源未来做出贡献。帅石金教授担任中心主任。
2017年,创建了第一份国际化全英文期刊“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s,JICV”(智能网联汽车期刊),对提升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提高国际知名度发挥里程碑意义。王建强教授担任期刊主编。2018年,汽车工程系作为牵头单位,创立清华大学新技术概念汽车研究院(5年1亿元),是校内首个以汽车命名的校级研究院,陈元主席担任研究院管委会主席,李骏院士担任院长。
2018年,主办了4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包括第18届国际交通科技年会(CICTP2018)、第14届国际先进车辆控制大会(AVEC2018)、第5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CICV2018)、国际氢能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力;接待了壳牌燃油技术副总裁Steve Bryce博士、瑞典Chalmers理工大学交通研究中心Krajnovic教授、德国亚琛工大WZL实验室首席工程师Peter Burggräf教授、吉林省副省长安立佳、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庞松等来访。通过学术交流、参观来访和合作洽谈,进一步扩大学院在国内外汽车行业的影响力。继续打造学术沙龙交流平台,截止2018年底累计已举办224期,邀请院士25名、长江学者16名、杰青19名、国外专家45名。学术沙龙拓宽了学院教师的学术视野,促进了与国内外学者、多行业专家、多学科思想的交流、交叉与融合,对学院人才培养与科研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校园生活
车辆与运载学院通过课外科技、社会实践、公益志愿、文化艺术、体育竞技等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和基于课堂、宿舍、校园、校友网络等共同建立成长社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成长的土壤与环境,努力培养学生多样化成长的自主性、自信心与开放性。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和跨年级、跨业、交叉学科的交流学习,促进学生对大学社区的融入和对校园生活的体验。
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社群
车辆与运载学院投入百万元打造学生赛车基地,以“未来汽车兴趣团队”为核心,建设大学生方程式车队(电动赛车、无人赛车)、节能车队和智能车队三大车队,培养特色人才。学生赛车项目由长聘教授领衔成立指导教师团组,聘请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提供工程指导,赛车项目与学科发展和前沿技术紧密结合,促进学生之间跨院系、跨学科、跨年级的交流。
车辆与运载学院通过学生科技活动培养特色人才。三支车队先后培育3名特等奖学金获得者;方程式车队培育出中国首位进军欧洲F2的专业车手;未来汽车兴趣团队孵化2项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项目,产生1名特奖获得者。车辆与运载学院学生在“挑战杯”学术科技竞赛中揽获“永久杯”荣誉(全校仅2名),近三年共获得特等奖4项。
汽车系(车辆与运载学院前身)学生所创办的科技企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社会实践活动社群
致力于为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前沿、了解国情社情和探索职业生涯提供多方面、深层次的视角和资源,培育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宽厚基础、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
国内重点企业走访交流
聘请工业界校外导师
大众/沃尔沃/法拉利等国际车企海外实习
牛津/剑桥/MIT/密歇根等海外一流学府科研实践
提高对现实问题的认知水平、解决能力和社会担当;培育出“清华大学书脊支教团”、“湖南太阳帆支教团”、“暖风朋辈教育”等多个金牌实践项目。
参考资料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学院概况.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官方网站.2020-10-05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师资队伍.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官方网站.2020-10-05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人才培养.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官方网站.2020-09-29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6 15:2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