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江桥,最早名为“渌水桥”,又称为“渌公桥”,位于湖南省株洲市
醴陵市胜利路,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年)。
历史沿革
南宋绍兴六、七年间(1136~1137年),史载湖南安抚使赵善俊曾奏停“渌水渡”钱,被誉为“善政”。证明那时县城还只有渡而无桥。
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春,田园诗人范成大,赴任桂林(古称静江)知府,从江西循驿道入醴陵,留下《咏醴陵驿》一诗有句云:“渌水桥边县,门前柳已黄……”据其同时所著《骖鸾录》称:“比年新作桥,”桥名为“渌水”。这是已发现的渌江有桥最早的文字记载。
南宋宝佑年间(1253~1258年),知县家遇(四川眉山人)首创石墩木梁桥。立五墩,跨水为六孔。长60丈,宽1丈6尺,高约5丈。桥址在今渌江桥下游50米处,北连今胜利路,南接今太同街,与东正街、建国路成十字相交,这就是后来十字街得名的由来。桥名正式开始称为“渌江桥”。从这时到清末民初将近七百年间,它曾经历过二十一次毁而复建。其中七次毁于兵灾或火,十四次倾圮于水;元朝修一次,明朝修七次,清朝十三次,民国修一次。其间,除元代曾一度改名为至正桥,明代还曾用过“乐乐”和“惠民”的桥名,但为时都不久,往往桥复建后又复名“渌江桥”。而桥址和五墩六孔的木桥规制,一直未变。所以虽经民国最后一次改造成大石拱桥,为九墩十孔,“渌(六)公(孔)桥”的民间名称依然相沿成习。
民国七年(1918年),北军纵火烧毁。民国十三年(1924年),
陈盛芳首倡修桥,他个人捐银3.4万,田租250石,连同政府拨款、桥会资金、私人认捐等共计20多万银元,将渌江桥修缮一新。
民国十四年(1925年),渌江桥建成后,有了引桥与状元洲相通,并在状元洲上建公园,慢慢地变成醴陵人文荟萃之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兴建了文化馆、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等设施。
20世纪九十年代,状元洲还建起一座高约30米的状元阁。飞檐五重,高耸洲头,气势雄伟,登阁可环眺醴陵全城。
建筑格局
渌江桥,醴陵人多亲切地称之为“渌公桥”。其中“公”应为“拱”即“孔”,系一音之转,是“六孔桥”的谐音。渌江桥,最早名为“渌水桥”。渌江桥为南北跨向,由正桥、引桥和旁桥三部分组成,全部用湖南望城丁字湾的花岗石砌成。渌江桥全长约190米,宽约8米,共9墩10拱,高约12米,最大跨径约16米,基深约14米,并于桥中建支桥接通状元洲,支桥(引桥)与正桥垂直,支桥长约45米,宽约4米,6孔。状元洲坐落于渌江之中,洲呈纺锤形状。状元阁,高约30米的,飞檐五重,高耸洲头,气势雄伟,登阁可环眺醴陵全城。渌江桥是湖南省境内跨度最大、保存最好的大型石拱桥,是中国近现代石拱桥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文物遗存
“渌江桥”题词
民国十四年(1925年)10月初秋,时值渌江新桥竣工通车,桥董会一干耆老高兴之余,为请谁题写桥名而犯着愁。陈盛芳邀请康有为题写了“渌江桥”三个大字。傅熊湘撰并书《渌江桥碑》,均嵌刻于下首桥侧。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陈盛芳,(1875~1946年),字茂兰,本地富绅贤达。湖南省内的很多大型建筑工程也由他承建,如南岳庙宇、登山游道等。陈盛芳致富后不忘桑梓,捐出巨资倡修渌江桥创办醴陵电气公司、盛芳小学和醴陵县私立东方中学(今醴陵四中)。陈盛芳不仅修建了渌江桥,而且保护了渌江桥。第一次护桥,是在民国十五年(1926年)6月。当时连降大雨,渌江新石桥也因之迎来第一次重大考验。陈盛芳整天都立在桥上,直面凶猛的洪水,几天后洪水开始退去,大桥丝毫无损。第二次护桥,是在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的夏天。当时日军正准备攻入醴陵,国民党军方面作出了炸桥断路的决定,渌江桥也在其列。陈盛芳决心独闯58军军部,见到58军军长鲁道源后毫无怯意,他说:“我虽老迈小民,却也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要炸桥能阻挡日军,我无二话。你一声令下,桥我亲自来炸,大不了以后再修!”说得鲁道源羞惭不已。他心里清楚,黄河都炸了,挡住日军了吗?在陈盛芳的奔走努力下,渌江桥再一次得以保存。
文物价值
渌江桥控扼湘东孔道及南北往来要冲,屡毁屡建,修筑频繁,是它的第一个重要特征,反映出它在地区交通中的重要位置。渌江桥作为一座古桥,桥的跨度大,是湖南省境内保存最好、跨度最大的石拱桥;有保存完整的名人所题桥名桥碑;文字史料详实,从明代至民国的《渌江桥记》就有十一种之多,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渌江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渌江桥位于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胜利路。
交通信息
自驾:自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渌江桥,路程约2.8千米,用时约8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