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
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
热病的总称。又称
温热病。属广义
伤寒范畴。以
发热、热象偏盛(
舌象、
脉象、便溺等热的
征象)、易化燥
伤阴为临床主要表现。
简介
温病包括范围很广,一般外感疾病中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属于温病的范围。例如风温、
春温、
暑温、
湿温、伏暑、
秋燥、温毒等。温病属常见病,其发生具有明显的
季节性,大多起病急骤、传变较快,且多数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流行性。温病的治疗,应以清热存阴为
基本原则。
历史
早在
《内经》中就有了温病的名称以及有关证候、病因、脉象和治疗原则的记载。汉代
张仲景《伤寒论》指出温病初起“发热而渴,不
恶寒”的特点,书中不少处方如
白虎汤、诸承气汤等,实为后世温病治法的基础。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
温病学未能摆脱伏寒化温和
伤寒学说体系的束缚,因此在理论上和临床上都没有重大突破。
金代
刘河间率先提出“六气皆能化火”、“六经传受,自始至终,皆是
热证”的观点,并倡导
温热病初起用辛凉解表的方法。明代
王履《
医经溯洄集》进一步把温病从概念、发病机理和治法上与
伤寒明确区分,指出:温病不得和伤寒混称,其治法以清里热为主。明代
吴又可《
温疫论》认为温疫的病因是一种戾气,无论老幼强弱,触者即病;受邪途径是自口鼻而入;治疗则以疏利为主。这些认识对于温病学形成新的
理论体系有着极大的影响。迨至清代,
叶天士《
外感温热篇》创立
卫气营血辨证的理论和方法,阐明了温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和
伤寒的区别,把温病学说推向了新的高度,丰富了
外感热病的辨证内容。后来
吴鞠通又在
《伤寒论》六经分证和
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
三焦辨证,并制定出一套比较系统的温病治疗方剂,从而构成了温病学的完整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运用温病学的
理法方药,对诸如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
出血热、
钩端螺旋体病、肠
伤寒以及
肺炎、
麻疹等疾病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对于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及温病治法的研究也取得一定成绩。特别是在中西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方面,成绩尤为突出。
分类
温病包括的病种很多,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
按发病季节分:发生于春季的温病称
春温、风温,发生于夏季的温病称
暑温、湿温,发生于秋季的温病称秋燥,发生于冬季的温病称
冬温等。
①
新感温病。感邪后立即发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表热证为主。如风温、暑温、
湿温、秋燥等。
②
伏邪温病。感邪后不立即发病,邪伏体内,过时而发,或由
新感引动而发。初起病发于里,以
里热见证为主。如春温、伏暑。
按
传染性和流行性分: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大
流行特征的一类温病称
温疫;流行性小或不引起流行的称温病。
按病证性质分
按是否兼湿分为温热和湿热两类。这两类温病一般仅在
卫分和气分阶段的证治不同,如若湿邪化燥同温热类温病并无区别。
① 温热类。初起一般表现为肺卫证候(
暑温除外),热象偏盛,易于化燥
伤阴,起病急,传变较快。如风温、春温、
暑温、
秋温、温毒等。这类温病在其病程中,虽可有夹湿或夹痰,但兼夹证候不是主要方面,不会因此而改变疾病的基本属性。
② 湿热类。初起以湿热氤氲为主,病变以脾胃为中心,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易耗损阳气。如湿温、伏暑。
辨证纲领
卫气营血辨证和
三焦辨证是温病独特的辨证纲领,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概括了温病的病理、病证、病程变化,临床主要意义是:
① 归纳了病变过程中出现的4种证候类型,即
卫分证、
气分证、
营分证、
血分证。
卫分证是温病初起,属表,病情较轻;
气分证为
温邪由表入里,邪势炽盛;营、
血分证是邪热深入,阴血耗损、心神受病的严重阶段。
② 概括了温病过程中病邪的传变和病情轻重浅深的不同阶段(或层次)。温病的传变,一般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即由卫入气,再入
营血。也有
卫分病不久,即见
营分证,所谓
逆传心包;但也有初病即见
里证,传变自里而达外,表现为
气分证或营分证;也有
卫气同病或气营同病。
三焦辨证
以三焦为纲,在临床上归纳了温病发展过程中的三种不同证候类型,以及
三焦病邪传变所涉及的主要脏腑。邪在上焦为温病初起,病变主要在肺,属卫分或气分范围。若逆传则邪可入心包,属
营分或
血分范围;邪在
中焦为温病的中期或
极期,病变主要在胃、肠、脾、胆等,属气分范围;邪在下焦为温病之末期,病变侧重在肝、肾,多为血分范围。传变的一般情况是“始上焦,终下焦”,但也有一病即见中、
下焦病证者。
卫气营血辨证,主要是反映卫、气、营、血的生理失常及其损伤,适宜温热类温病;而
三焦辨证,主要是揭示脏腑的生理失常及其损伤,适宜湿热类温病。此外,就
温邪传变而言,
卫气营血传变是横向的传变,为温病由外至内的四个传变阶段,病情由轻到重,层次由浅至深;三焦传变则是由上至下的纵向传变。两种辨证方法的侧重面,以及所起的作用不同,不能相互取代。但
三焦辨证所揭示的脏腑病变部位,超越不出卫气营血所反映的病变层次和范围。故两者又是相互联系和补充。
治法
依据温病临床特点和辨证论治的要求,清热存阴为温病的
基本治疗原则。
主要有以下治疗方法:
解表法 具有疏泄腠理、驱邪外出的作用,适用于温病初起,病邪在卫。解表法有多种,其中
辛凉解表,适用于
风温初起,邪袭肺卫之证;宣表化湿,适用于
湿温初起,
湿热之邪郁表之证;疏表润燥,适用于
秋燥初起,
燥热伤肺之证。
清气法 具有清泄
气分邪热的作用,适用于
温邪燔灼气分。其中轻清宣气,适用于
温邪初入气分,气机不畅,
热郁胸膈,热势不甚之证;辛寒清气,适用于阳明热盛之证;清热泄火,适用于气分蕴热不透,郁久
化火之证。
化湿法 具有宣
通气机、和中利水的作用,适用于
湿热病。其中宣气化湿,适用于湿温初起,
湿阻中焦,气机不畅,湿热又郁遏于肌表之证;燥湿清热,适用于
中焦湿热互结之证;分利湿邪,适用于湿热郁阻下焦之证。
通下法 具有
通腑泄热、荡积通瘀的作用,适用于热结胃肠、湿热结滞及血蓄下焦等证。其中
通腑泄热,适用于热传阳明,燥屎结于肠腑的腑实证;导滞通便,适用于湿热
积滞,胶结于胃肠之证;
通瘀破结,适用于胃肠或下焦
蓄血之证。
开窍法 具有促使神志清醒的作用,适用于
温邪入
心包或
痰浊蒙闭心包。
熄风法 具有平肝熄风、镇痉的作用,适用于温热内燔,
肝风动越。
清营凉血法 具有清营泄热、凉血解毒的作用,适用于
温邪入于
营血。
滋阴法 具有生津养液、滋补
真阴的作用,适用于温病中后期
阴液耗伤。
共同之处
① 致病因素相同,其发病均由感受外感温热之邪而致。
② 温病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
地域性。凡温热之邪,大多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同的流行。温病的发生与季节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如春季以
风温为主,夏季则以
暑温、湿温为常见。温病的发生还具有地域性,是由不同地区的
地理环境和
气候条件等存在着差异所致。广东、广西、云南 、贵州等地区多见
瘴疟为患,则是一例。
③ 温病的发展变化有一定的
规律性。按
卫气营血传变来说,温病初起多犯卫分 ,进而传入气分,气分之邪不解则传入营分,再不解则深入血分。按三焦传变来说,温病初起多在上焦肺卫,进而中焦阳明或
逆传心包,后期则伤及下焦肝肾之阴。
④ 温病的
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变证多 ,除必具
发热外,大多热势较高,同时伴有心烦、口渴、尿黄赤、
舌红、
脉数等证。常见的变证有
斑疹、吐衄、便血、
痉厥、
神昏等。根据病证的性质,可将温病分为温热和湿热两大类。感受
温热病毒,不兼湿邪者,称为温热类温病,包括风温、
春温、
冬温、秋燥等,一般起病急、传变快、病程较短;兼湿邪者,称为湿热类温病,包括湿温、伏暑等,一般多起病较缓,传
变慢,病程较长。温病的传变多按
卫气营血和三焦的顺序依次传变,故临证时亦多选用
卫气营血辨证和
三焦辨证两种方法。
温邪属阳邪,易化火伤阴,表现出热盛津伤的症状。温病的具体治法虽多种多样,但总的治疗原则是清热祛邪、保津养阴。温病的
预后与津伤阴亏的程度及病邪的盛衰、传变有关。
医源世界
温病 ,病名。
①
多指温热病之泛称。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症见
身热、
头痛、呕吐等,但《经》多以“病温”为名。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灵枢·论疾诊尺》:“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
复热而
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
阴阳交,……”温病具有起病急,热势甚,传变快,易于伤津化燥伤津的特点。当按
卫气营血与三焦
辩证法辨证论治。分别选用(或合用)解表、疏卫、清气、凉营、凉血、和解、育阴生津、通下、开窍、息风、回阳固脱、通下等法。
温热病大致包括风温、
春温、暑温、
秋温、
冬温、
秋燥、
温毒、
伏气温病、
温疟、
晚发。详见有关各条。
② 指广义
伤寒中的。《
难经·五十八难》:“
伤寒有五,有
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
热病,有温病。”参见有关条目。
③ 指夏至以前发病之
温热病。《素问·热论》:“凡病
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此说为后世“
伏气温病”说提供了理论依据。参见
伏气温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