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境内丘陵、土地广布,山歌流布广泛。当地人把湖南山歌归纳为“高腔”、“平腔”、“低腔”3种。
高腔山歌音调高亢,节奏自由,拖腔处常有“阿呜啊呜”等
衬字,多为成年男子在野外用
假声歌唱;平腔山歌悠远绵长,多为成年男子在野外用
真声歌唱;低腔山歌优美、柔和,节奏性强,音量较小,多为妇女在室内歌唱。
湖南民歌,时而高亢,时而婉转,时而诙谐,时而泼辣,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反映着这“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在漫长的岁月中,她总是牢牢的扎根于
三湘四水河畔的泥土之中,像一朵朵山野之花,千姿百态的装点着那些“泥脚杆”们朴实平静的而又
丰富多彩的生活。湖南民歌不仅有美丽动人的歌词,曲调也清新脱俗,别具一格,能表达出各种不同情感。有浑园嘹亮的山歌、优美抒情的小调,有欢快活跃的花灯、低沉哀怨的曲艺,还有气势磅礴的
劳动号子、荡气回肠的
薅草锣鼓,以及激昂向上的革命歌曲,其
曲式结构严谨,曲体多样,尤其是
衬词的运用,使民歌在烘托气氛、揭示人物内心情感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湖南民歌,源远流长,浩如烟海。千百年来,她总是“亲切的伴随着历史”(田汉语)。
春秋战国时代,湖南属
楚国辖境,民俗信鬼而好祭祀,祭祀时必有
歌乐鼓舞以娱神。从
屈原根据这一带的
民间歌曲而创作的《楚辞》中,可略知当时
民间音乐的风格。《楚辞》具有浓郁的
浪漫主义色彩,充满大胆的想象、追求和寄托。流传至今的湖南山歌,仍是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