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结香
瑞香科结香属植物
滇结香(学名:Edgeworthia gardneri Meisn.)是瑞香科、结香属小乔木。茎褐红色,小枝无毛或于顶端疏被绢状毛;叶互生,窄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楔形,两面均被平贴柔毛;叶柄被疏柔毛。头状花序球形,直径约3.5-4厘米,具30-50朵花,顶生或腋生,总苞早落,苞片叶状窄披针形;花序梗向下弯垂。果卵形,外面全部为灰白色丝状长毛所包被;种子1粒,富含脂肪。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3-4米,茎褐红色,小枝无毛或于顶端疏被绢状毛;叶互生,窄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6-10厘米,宽2. 5-3.4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两面均被平贴柔毛,中脉在上面平,在下面特凸出,侧脉每边8-9条,在两面均明显;叶柄长约4-8毫米,被疏柔毛。
头状花序球形,直径约3.5-4厘米,具30-50朵花,顶生或腋生,总苞早落,苞片叶状窄披针形;花序梗长约2-2.5-5厘米,向下弯垂,在开花时被白色绢毛,结果时毛全脱落;花无梗,花萼管长约1.5厘米,外面密被白色丝状毛,顶端4裂,裂片卵形,长约3.5毫米,宽约2.5毫米,先端尖或圆形,内面黄色,外面密被白色丝状毛;雄蕊8,2列,着生于花萼管喉部;子房椭圆形,长约5毫米,全部密被灰白色丝状长毛,花柱线形,长约2毫米,被毛,柱头棒状,长约3毫米,具乳突,花盘鳞片膜质,浅撕裂状。果卵形,外面全部为灰白色丝状长毛所包被;种子1粒,富含脂肪。花期冬末春初,果期夏季。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000-2500米的江边、林缘及疏林湿润处或常绿阔叶林中。
滇结香灌丛群落季组成结构简单。以滇结香为建群种。群落高度1-1.5米,分为2层。灌木层以滇结香占绝对优势,其中混生有少量西南金丝梅(Hypericum henryi)、地桃花(Urena lobata)、黄花稔(Sida acuta)、南烛(Vaccinium bracteatum)等灌木。草本层有刺芒野古草(Arundinella setosa)、细柄草(Capillipedium parviflorum)、牛至(Origanum vulgare)等。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不丹、中国、印度、缅甸、尼泊尔;在中国,分布于西藏东部及云南西北部至西部。
繁殖方法
种子或扦插繁殖,也可分株繁殖。分株繁殖宜在春季萌动之前进行。扦插宜在夏季进行,插条长12-20厘米,插入土中1/2,遮荫或半遮荫,易成活,当年苗高可达50-70厘米。
栽培技术
滇结香苗木从野生植株生长较密的地方移植小苗到稀疏地带即可扩大培育面积、通常对林地只需投入少量的人工管理,清除其它杂灌木和杂草,避免每年雨季过后杂草丛生,影响滇结香萌发枝生长或导致其死亡。
通常植株砍伐采取“砍大留小”的原则,选择直径5厘米左右的植株砍伐,留下其余的幼小植株继续生长,供下一年砍伐剥皮。
夏季砍伐:此时正值雨季,植株砍伐必须一刀砍断,断口呈斜马口,使雨水顺斜口流出,避免雨水集结在砍伐断口,腐烂树桩,影响基部的幼枝萌发。
秋季砍伐:由于旱季来临,气候干燥,水分稀少,砍时需采用两刀砍伐,使断口呈V形,以保持断口水分,避免树桩过分干枯,影响幼枝萌发。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滇结香的根皮和花蕾可入药,根皮主治梦遗,早泄,白灼,红崩,白带;花蕾具有祛风明目的功效,主治目赤肿痛,夜盲。
观赏价值
花金黄色,花球大如乒乓、香、美、可插瓶或布置庭院,或作假山花卉。
经济价值
花期采摘鲜花以冷浸法浸提浸膏,再提取精油。花精油或浸膏均可调制皂类和化妆品香精;韧皮纤维可作造纸或人造棉原料。
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21年 ver 3.1)——无危(LC)。
参考资料
滇结香.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7 10:07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