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向东
博士生导师
焦向东,汉族,1962年1月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1988年10月参加工作。历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副主任、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院长助理。2006年2月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副院长,机械电子工程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带头人,光机电装备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海洋工程连接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能源工程先进连接技术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水下弧焊机器人”高层次人才项目负责人。
人物生平
1962年生于北京,1980-1994年在清华大学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其间到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任质量控制工程师。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焊接协会常务理事兼油田与管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焊接学会机器人焊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石化信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北京市第11、12届人大代表,1998年获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称号,2005年入选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2006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入选北京市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选,2009年入选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才。
焦向东致力于焊接自动化、水下焊接工艺与设备和海洋工程连接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工作,曾主持国家“十五”863、十一五“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科研课题等十余项,在水下焊接技术与装备和海洋工程连接技术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地位。
2000年完成的具有全部知识产权的“九五”863科技成果“全位置智能焊接机器人” 取得了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果估价在1.8亿以上,成功应用于北京奥运“鸟巢”工地焊接,填补了国内空白。
2006年主持完成的国家“十五”863重大科研项目“海底管道修复技术”之“水下干式高压焊接技术” 建成了国内唯一亚洲最大的功能齐全的干式高压焊接实验室,利用该系统完成了海底管道干式高压焊接模拟实验及自动化焊接设备研制,项目成果填补了国家在海底钢结构破损管道修复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空白,实现了水下干式高压焊接中国造。
2009年主持完成的国防科工委重大项目“核电厂检修用水下焊接技术”成功建成了我国第一套核电厂检修水下焊接实验系统,能够模拟30米水深工程环境,满足核电厂检修水下焊接机理研究和设备工艺实验研究的需要;该项目研制的水下自动焊接装备突破了焊接机头环境适应性、焊接机头与焊接件水下相对运动控制、排水气罩气流稳定及密封垫阻燃、焊接视频监控等关键技术,完成了焊接电源与水下焊接机头的集成,实现了遥操作水下焊接。专家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成功建成了我国第一套核电厂检修水下焊接实验系统,首次实现了水下自动焊接。该项技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前沿的技术水平。
主要成就
所领导的海洋工程连接技术研究中心是中国面向能源工程的水下焊接技术研究的重要力量,正在开展海洋工程连接技术、水下弧焊技术与装备、面向深水的水下非弧焊连接技术与装备的系列研究工作。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863计划项目2项,国防科工委项目1项,其他项目3项。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9项,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其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
参考资料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副院长.北京石油化工学院.2006\u5e746\u67085\u65e5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6 10:0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