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质量
煤炭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适用性
煤炭质量是指煤炭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适用性,其主要指标有灰分、水分、硫分发热量挥发分、块煤限率、含矸率以及结焦性粘结性等。
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各项工作的综合反映。生产适销对路、品种优良的产品,是社会主义生产企业的重要任务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客观要求。
产品质量是指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或特性的总和。质量有狭义质量和广义质量之分。狭义质量是指产品质量和有关的工作质量;广义质量不仅指产品质量和有关的工作质量,而且还包括产品形成的过程质量服务质量等,它把产品质量、过程质量和服务质量三者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加以考虑,更加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产品质量的高度重视和质量在竞争中的决定作用。
从产品质量的定义可以看出,它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指产品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和特性,即产品的客观属性;另一是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即产品的适用性。当二者有机结合时,产品的特征和特性得以充分利用,用户的需求得以充分的满足;社会的生产目的得以实现。如无烟块煤用于合成氨生产,就便煤炭的特性与适用性达到了较好的结合。但若将无烟块煤用作普通锅炉燃料,就失去了其适用性。可见,对产品质量高低的评价是由用户的不同需 求来确定的。
产品质量特性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也就是说,任何产品都是为了满足一定的用户(或消费者)的需求而生产的。不仅不同的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同,而且同一用户在不同的时期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有较大差异。由此可见,产品的质量特性是根据产品的用途来确定的。如层燃锅炉燃烧用煤,要求粒度更均匀,块度要合适,限下率要低,发热量要高,而且还要有较高的灰熔点和较低的灰分冶金焦生产用煤要求原料煤有较好的粘结性和结焦性,硫分和磷分的含量要低,灰分含量不宜太高,且成焦率和化产回收率要高;铁路机车用煤除了要具有合适的粒度和灰分外,还要有较高的发热量,以保证机车大供气率时作功的需要。另外,在隧道较多的铁路路段,还要严格控制煤炭的含硫量,以避免因燃用含硫过高的煤而腐蚀隧道内的设备或造成人员中毒。
一般来讲,产品质量特性可概括为性能、使用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五个方面。性能是指产品所具有的特性与功能,一般以一定的性能指标来表示。如煤炭的灰分挥发分、发热量、硫分热稳定性等指标就代表煤炭的特性。
使用寿命是指产品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工作总时间。如日光灯的使用寿命就是在额定的电压下累计发光的总时数,汽车的使用寿命就是在正常行驶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所总行的总公里数。一般来讲,产品的使用寿命越长越好。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时间内完成既定功能的能力。它一般与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功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相联系。是产品的一个重要质量特性指标。为保证产品使用的可靠性,要求该产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维修容易且方便,连续工作时间长,故障率和差错率低。安全性是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保证人身与环境不受侵害的程度。
安全性能是用户选用产品时主要关心的特征指标之一。由于产品的安全性对使用者人身安全具有很大危胁,因此生产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如煤炭生产企业在煤炭销售之前,要尽量减少各种有害杂质的含量,以减少公害。如煤中硫、磷、砷等有害杂质含量较高时,不仅损害人的健康,引起中毒等事故,而且还会污染环境;若煤中含有可爆性的雷管等杂质,会引起用户燃煤设备的爆炸,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
经济性是指产品寿命周期内所支付的总费用,它是生产成本使用成本之和。对生产成本而言,要求生产成本低廉,增加产品的竞争能力。使用成本低,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支付的费用较少。如因燃煤设备的结构和性能不同,热效率越高,生产单位数量的产品所消耗的煤炭数量越少,其使用成本就低;反之,使用成本就高。
上述五个方面反映了产品的固有恃征,是产品的内在质量特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观念的变化,用户在注重产品内在质量特性的基础上,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外观质量,如衣服的款式、家电的外形、房屋的结构、煤炭的粒度等均属产品的外观质量。产品的质量就是对其内在质量特性与外在质量特性的综合评价。某种产品究竟应该具有怎样的质量特性,主要是根据产品的用途来确定。所以,产品的最终质量指标的控制应从用户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确定,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就可视为优质,并非质量指标越高越好。如同是供给电厂的煤炭,因锅炉型号和燃烧方式的不同,就要供应不同质量的煤炭。若采用层燃锅炉,一般应供给粒度较大、发热量较高、灰熔点较高的煤炭产品;若采用沸腾炉发电,则可供劣质燃料,供给优质煤反而会将锅炉烧坏,造成安全事故。
工作质量
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的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内任何一个部门的工作都对产品的质量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工作质量不仅包括直接的产品生产部门的工作质量,而且还包括与产品生产相关的设计部门、管理部门、协调部门、辅助部门等相关环节的工作质量,它们工作质量的高低对产品质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如销售商品煤的质量指标,既与采煤过程、选煤过程和工艺有关,还与矿井设计的开采方法;煤炭质量的采制化环节、生产管理水平等有关。可见,工作质量是指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各生产和管理部门的工作对产品最终质量的保证和影响程度,也是对一个企业总体效益的综合评价指标。在生产的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各部门、备环节协作关系越来越紧密的今天,提高各部门的工作质量就显得更为重要。
过程质量
它是指在完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中,各个环节、工序、阶段的质量。产品的质量是由各个环节和阶段的过程质量决定的,只有保证了过程质量,才能保证最终的产品质量。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全过程管理的意义就在于此。生产实践表明,产品质量能否符合用户的需求,得到社会的承认,达到设计质量指标(指把反映产品质量特性的主要技术经济参数明确规定下来,作为衡量产品质量的尺度),完全取决于生产过程。如果产品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和工序都能严格按设计和操作要求执行,产品质量就能得到很好的保证。例如煤矿从矿井设计到煤炭销售的全过程中,包括矿井施工组织设计、矿井施工、煤炭开采、井下运输;洗选加工、商品煤销售等诸多环节,要使用户得到合乎质量标准的煤炭,必须保证矿井设计方案合理,煤炭开采工艺先进,井下运输条件良好(并做到分采分运),洗选加工能力充足,质量稳定,否则,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商品煤的质量都难以保证。
服务质量
它是指产品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的工作质量,包括服务态度、服务技能、服务范围、服务手段、用户信息的反馈与处理、服务的及时性等方面。搞好产品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工作,是开拓市场占有市场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仅有较高的产品质量,没有优质的服务质量,是不可能在竞争中取胜的。那种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经营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注定要失败。作为煤炭运销部门来讲,评价其服务质量的指标主要是煤炭购、运、销合同的兑现率(该合同中规定了购运销三方商定的煤炭品种、质量、价格、运输方式、煤炭发送时间和到、发车站,以及煤款结算方式、纠纷仲裁机构等)。为保证煤炭用户生产的五常进行,必须按合同规定要求发送煤炭,努力提高购运销合同的兑现率。此外还要积极走访用户,了解用户对煤炭需求的变化和对本局(矿)煤炭的使用情况,尽量提供适合用户需求的煤炭产品。
概念
它是指煤炭产品在自身的形成和开采、加工过程中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特征或特性的总和。根据煤炭产品质量特性和用途,一般煤炭质量可用一定的质量指标(或标准)来表示。如按煤的工业分析,可用煤的固定碳挥发分灰分和水分等指标来表示;按煤的元素分析,可用煤中碳(C)、氢(H)、氧(n)、氮(N)、硫(S)、磷(P)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多少来表示;按煤的工艺性质,煤炭质量又可用煤的发热量(0)、煤的粘结性(R·I)和结焦性(y)、煤的热稳定性(TS)、煤灰的熔融性(DT、ST或FT)、煤的反应性、煤的燃点(T)以及煤的可选性等指标来表示。煤炭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用煤单位的使用效果和产品质量,而且也关系到煤炭企业的声誉和经济效益,甚至也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总的来讲,我国的煤炭质量较好,北方煤田优于南方煤田。形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两者的沉积环境不同北方煤田多为陆相沉积,其煤炭质量较好,如黑龙江省鸡西、鹤岗双鸭山等矿区煤炭灰分一般小于20%,含硫量在0.5%以下,京西的无烟煤硫分仅在0.25%左右;南方煤田多为海陆相沉积,其煤炭的质量普遍较差,灰分、硫分等指标一般较高。如四川省的荚蓉、松藻、达竹、南桐、华蓥山等矿区的含硫量在6%左右,广西合山矿务局所产煤炭含硫量高达6%~8 %(在全国煤炭保有储量中万硫分小于1%的煤占67%,硫分小于2%的煤约占85%,硫分大于4%的特高硫煤约占3%)。这些煤在利用过程中首先要进行脱硫处理,否则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腐蚀设备,给用户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随着我国采煤机械经程度的提高和煤炭开采深度的增加,原煤质量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用户对煤质的要求确越来越高,利用途径越来越广泛,利用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在煤炭质量问题上,产需矛盾日益尖锐,供求差距越趋加大。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不断增加原煤入洗能力,满足市场的多层次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煤炭质量管理水平(包括井下生产煤炭质量管理、洗选过程质量管理和商品煤销售过程的质最管理),使用户得到的煤炭在质量上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的要求。
建国40多年来,虽然原煤的人洗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发展速度比重缓慢,选煤厂的分布也很不平衡,洗选产品规格也较少,这同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如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的原煤入洗量均占产量的80~90%以上,原苏联占60%左右,而我国原煤入洗量仅2亿多吨,仅占原煤产量的20%强。从入洗煤种看,90%左右为人 洗炼焦煤动力煤入洗量很小,大多以原煤形式销售。从洗煤的质量看,灰分、硫分等揩标偏高,如洗精煤灰分平均在10%以上(国外先进国家灰分仅5%左右)。因此,要提高煤炭质量,不仅要加强洗煤厂的建设,增加原煤入洗能力,而且还要改进洗选工艺,增加洗选品种,同时也应重视和加强动力用煤的洗选(我国煤炭利用以燃料和动力为主)。
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煤炭企业生产的煤炭产品不仅要在数量上满足国民经济各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而且也要在质量上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要求。只有实现了质量和数量上的有机协调和统一,才算真正实现了煤炭企业的生产目的,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在一定意义上讲,质量上的保证比数量上的满足更重要。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往往只重视了产量而忽视了质量,把二者对立起来,怕因追求质量而丢了产量。特别是多年来我国煤炭供需关系总的来讲一直比较紧张,只要将煤炭从地下采出,销售就不成问题,这在定程度上也淡化了人们的质量意识,产生了“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经营意识。但历史发展到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煤炭质量问题己引起来越多的用户的高度重视,对煤炭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煤炭市场情况看,煤质不 好,不仅价格较低,而且有些矿区质量较差的煤(煤炭赋存条件所致)销售很难,造成大量的煤炭积压,使企业的生产和职工生活都受到很大影响和冲击。可见,煤炭企业自身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根据市场的需求,向用户提供合乎其质量要求的煤炭产品,这不仅是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之所以要提高煤炭质量,重视煤质工作,是因为:
煤炭节约
我国煤炭的利用现状表明,一方面供应紧张,用户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供需缺口较大,严重时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正常生产;另一方面煤炭的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据统计,我国煤炭平均利用率约在30%左右,这固然与煤炭利技术有关,但煤质不好和供煤品种不对路也是重原因之一。煤炭燃烧时,煤质越差,热损失越多,热效率也就越低,耗煤数量也越多。如蒸汽机车使用原煤比使用混中块要多消耗煤炭20%左右,普通锅炉使用灰分为40%的原料煤与使用灰分为90%的原料煤相比,热效率至少相差10%。可见,由于煤质不好或供煤品种不对路,其浪费是惊人的。开发和节约并重,在近期内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是我国节能工作的指导方针。
在我国财力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增加煤矿基建投人来增加产量是不现实的,而通过提高煤炭质量和推广节能技术,达到节约煤炭的目的,不仅投资少,见效快,而且能更好地发挥出煤炭的经济效益。煤炭消耗的节约,不仅降低了用户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减轻了因煤炭的利用对环境的污染。我国是典型的煤烟型污染的国家,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除燃烧方式和燃烧技术外(我国80%以上的原煤采用直接燃烧的方式), 还与煤炭质量有直接关系。
据测算,我国每年困燃煤而产生的SOX和NOX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的总量在1000万t以上,这些有害的酸性气体排入大气后,在一定的条件下与雨水一起再降到地面。相当于从空中降下2000多万t强酸,对环境污染很大,特别是烟煤中所含苯并芘对人体危害最大,其浓度每增加百万分之一,癌发率上升5%。由上可见,提高煤炭质量,不仅可以达到节约煤炭,降低用户生产成本的目的,而且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减轻煤炭利用对环境的污染。
企业发展
煤炭企业是实行单独经济核算的经济实体,煤炭质量 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增强企业在市场 经济竞争中的重要支柱。煤炭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产业,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完善,其煤炭产品必然要进入市场进行流通和交易。有市场就有竞争,这是二条普遍的规律。竞争和交易行为越规范,商品竞争能力的强弱就越来依赖于产品质量。有人说,质量是商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以质量去开拓市场、占有市场,靠质量赢得竞争的胜利,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一条重要战略。实践表明,哪个企业生产的煤炭质量较好,而且供煤质量比较稳定,哪个企业就能占有市场,赢得用户,煤炭销路就畅通,企业的效益就好,职工的思想觉悟和工作热情就高。
相反。哪个煤炭企业生产的煤炭质量较差,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其煤炭产品就会造成大量积压,不仅企业无利润和效益可言,而且职工工资都难以保证,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可见,煤炭的质量是煤炭企业的生命线,尤其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用户对煤质要求日益提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注重和提高煤炭质量,以高质量求得高效益,否则,不仅无效益可言,甚至会造成企业的停产和倒闭。
经济效益
煤炭的用途多种多样,煤炭用户的行业和地域分布也非常广泛,每个用户都有其固定的用煤设备。一般来讲,用煤设备的各种经济技术参数都是按某一特定的代表煤种和媒质指标设计的。在煤炭供应过程中,虽然允许有一定的波动,但煤质指标变化范围不宜过大。不然的话。轻则影响到用煤设备的使用性能和效益的发挥,进而影响到用户生产的产品质量;重则使用煤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甚至造成用户停产的重大事故。可见,煤质不好,不仅影响到煤炭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还会产生连锁反应,殃及广大的煤炭用户。若供煤质量普遍提高,并做到按用户的设备要求,实现对路供应,不仅增加了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用户的经济效益也得以提高。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提高煤炭质量,加工和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具有十分重大的经济意义。
节约运力
缓解煤炭运能与运量之间的矛盾。煤炭是大宗笨重堆装货物,不仅运量大,而且装卸比较复杂,再加之用户分布广泛,产需距离较远,使我国煤炭呈大数量流通态势。我国是产煤大国,更是煤炭消费大国,且以原煤直接消费为主。由于煤炭赋存与工业布局上的差异(煤炭产区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西南地区,而用户主要集中在华东、东北、华南等地),造成我国北煤南运、西煤东调、关内煤住关外运的流通态势。据统计,仅铁路系统每年运输煤炭就高达5.6亿t左右,平均运输距离在500km以上,这给运输任务本来已经十分繁重的铁路带来了很大压力。虽然建国以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铁路建设,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运能与运量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在许多交通运输条件较差的矿区(如陕西省的铜川韩城、蒲白等矿区,贵州的六盘水矿区)运输能力仍是煤炭生产和销售的重要制约因素。
因此,在现有运输条件下,为完成煤炭的运输和销售任务,广方面要做好煤炭的巧装满载工作,提高货车的平均静载重,减少货车在矿停留时间,提高车辆的周转速度;另一方面要提高煤炭质量,减少无效运输不合理运输现象的发生,增加煤炭的实际运量。
从我国煤炭销售的情况看,因直销原煤比重偏高,故商品煤中的含肝率、灰分、水分等杂质含量较高,这些杂质随煤炭运输,造成了大量的运力浪费。
若以铁路每年运煤5.5亿t,平均运距500km们,煤炭运价0.064元/t·km计算,若所销售煤炭的灰分在现有的基础上下降1%,则每年可节约运力:5.5亿t*1%=550万t
若每列货车的牵引力定数(或称牵引重量)按3000t计算,则每年可少运煤列车:550万t/300=1833列
平均每年少开行运煤列车5列。
煤炭灰分的降低,可节约运费:5.5亿t*1%*500km*0.064元/t·km=1.76亿元
可见,提高煤炭质量,不仅可以大大节约运力,而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10 22:59
目录
概述
产品质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