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谷于2006年立项,是成都
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2010年5月正式开工建。在
功能定位上,“野放研究中心”作为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分支机构,将成为连接移地保护与
就地保护的桥梁。 野化中心建设要求和原则:恢复、保持
大熊猫原始
自然生态环境,采取先进生态
保护规划理念、分步实施的步骤进行建设。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
繁育野放研究中心———熊猫谷,位于都江堰
玉堂镇白马村,距离
成都市大约50公里。野放中心总体规划用地2004亩,计划投资3亿元,野化研究生态面积1.4
平方公里建成后,将容纳30~40只大熊猫,以及50~100头(只)
小熊猫等伴生
野生动物。2010年5月,野放中心成功奠基,2011年12月,一期工程竣工建成,经专家
现场考察验收论证,初步具备
大熊猫野化过渡训练研究放养条件。
野放中心已经在兽舍建筑、室内外饲养设施设备、环境富化、饲料以及
人员配置等方面做好了充分准备。野放中心的大门就是
金属材料混合修成的大熊猫造型建筑,11米高。在半原生态的野放过渡实验区,大熊猫暂时会住在外形似碉堡的兽舍里,今后逐步适应野外生活。
这6只大熊猫入驻后,将接受圈养大熊猫野化过渡训练,然后接受评估是否适合放归自然。不过,它们只是“先遣队”,今后还会有更多大熊猫前来参加野化过渡训练。另外,还会有部分大熊猫进入熊猫谷生活,仅参加保护教育活动。
2012年01月11日上午,6只圈养出生的大熊猫将从成都北郊斧头山的小圈舍,转移到都江堰(微博)玉堂镇马家沟的野放中心。它们将作为成都首批野化过渡研究大熊猫个体,率先回归它们的祖先曾经走出来的那片山野,踏上全球最大圈养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的回家之路。一直致力于
野生动物保护的
NBA明星
姚明也将赶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熊猫谷,见证这6个“小朋友”的回家之路。
6只首批入驻“熊猫谷”的大熊猫分别是星蓉、星雅、
功仔、迎迎、芝芝、琪琪。其中星蓉、星雅是一对双胞胎。它们都属于
亚成体大熊猫,相当于人类少儿期,发育迅速、胆子较大,具有较强的生存
适应能力。而功仔性格外向,与同龄大熊猫比更显强壮,是电影《
功夫熊猫2》的创作原型,是名副其实的“功夫熊猫”。
成都熊猫基地用了将近1年时间,从谱系、健康、
遗传背景、性别配比等多方面进行严格观察,最终从现有108只大熊猫中选择组建了这支野放“先遣队”。
2012年01月10日,成都熊猫基地对它们进行了前往野放中心前的最后一次抽血检查。“星雅”乖乖地听兽医的指令,伸出“手”来,让兽医抽了两管血。检查结果正常。工作人员又对运输车辆和笼箱进行了消毒。
2011年12月21日,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在北京隆重召开
新闻发布会,正式向国内外宣布“成都
大熊猫步入野放时代”。张志和主任在会上充满信心地宣告:“过去,我们用了50年的时间来挽救大熊猫,并致力于人类与大熊猫自然和谐相处,今后,我们还要用50年甚至更长时间,让它们回归野外,而不是让它们呆在兽舍里,这是
成都熊猫基地的使命,也是成都这座城市作为‘
熊猫故乡’的
历史使命!”
马家沟,似乎是大熊猫生死轮回之地。60年前,它们的祖先在即将饥饿倒毙之时,得到人类的大力救护;60年后,它的后代在人类的帮助下,将沿着这条路,寻找它们回家的路。这条回家的路虽然还十分漫长,但它们已迈进了回家之路的大门。茂竹遍野,百鸟唱和,流泉飞瀑,天高地阔。这里有祖先留下的足迹,有同胞悠游的气息,有野性张扬的乐园,有许许多多动物相伴……回家,已不再是梦想。大熊猫是有灵性的动物,对“家”的眷恋也和我们人类一样充满深情。我相信在人类万众期盼的目光中,在大熊猫“先遣队”明星的努力下,这一天一定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