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隼(学名:Falco subbuteo):是隼科、隼属的鸟类。体长约36厘米,体重140-340克。体形比
猎隼、
游隼等都小,为小型
猛禽,雌鸟比雄鸟稍大;头部和颈后主要为灰黑色,颈后有一乳白色领斑;上体其余部分羽毛灰色,尾部稍淡,都具有黑褐色羽干斑;下体为棕褐色,胸部、腹部和两胁密缀有黑褐色纵纹;肛周以下至两腿羽为绣红色,有时稍杂有黑纹。
动物学史
1758年瑞典博物学家
卡尔·林奈在他的《自然系统》(Systema Naturae)第十版中首次正式描述燕隼的习性,二项式名称为“Falco subbuteo
在意大利,这种隼鸟被称为“lodolaio”,因为人们认为它在飞越田野时是在追赶在飞过时升起的百灵鸟(意大利语中的“allodole”),但实际上是这些小鸟只是偶尔成为它的猎物,因为这种猛禽的狩猎方式和受害者是完全不同的。
形态特征
燕隼体长约36厘米,翼展68-84厘米,体重140-340克。体形比
猎隼、
游隼等都小,为小型猛禽。喙较鹰科鸟类要短,先端两侧有齿突,基部不被蜡膜或须状羽;鼻孔圆形,自鼻孔向内可见一柱状骨棍;翅长而狭尖,扇翅节奏快;尾较细长。翅狭长而尖。
雄鸟上体红砖色,背及翅上具黑色三角形斑;头顶、后颈、颈侧蓝灰色。飞羽近黑色,羽端灰白;尾羽蓝灰色,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羽端灰白色。下体乳黄色带淡棕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及粗斑。嘴基蓝黄色,尖端灰色。脚深黄色。
雌鸟上体深棕色,杂以黑褐色横斑;头顶和后颈淡棕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尾羽深棕色,带9-12条黑褐色横斑。
亚成鸟似雌鸟,但纵纹较重。与黄爪隼区别在尾呈圆形,体型较大,具髭纹,雄鸟背上具点斑,下体纵纹较多,脸颊色浅。
简易识别:眼下有眼斑,背红有黑斑。胸有黑斑。飞翔时悬停。雌鸟比雄鸟大。部分雄鸟和雌鸟长度相同。身形较为纤细。嘴爪小于雌性。
翅膀折合时,翅尖几乎到达尾羽的端部,看上去很象
燕子,因而得名。
虹膜黑褐色,眼周和蜡膜黄色,嘴蓝灰色,尖端黑色,脚、趾黄色,爪黑色。
栖息环境
燕隼是中国猛禽中较为常见的种类,栖息于有稀疏树木生长的开阔平原、旷野、耕地、海岸、疏林和林缘地带,有时也到村庄附近,但却很少在浓密的森林和没有树木的裸露荒原。经常出没在广阔的平原上散布着小树林的地区,由于天生热衷于狩猎经常光顾这些地方的昆虫的沼泽地带。
生活习性
迁徙
该物种的大多数个体都是
迁徙性的,夏季在北半球度过,冬季在撒哈拉以南或印马拉雅地区度过。西方鸟类在非洲越冬,其他鸟类在南亚越冬。鸟类在8-10月之间离开它们的繁殖地,从10月下旬开始到达越冬区。回程在3-4月开始,繁殖地在5-6月再次被占领。它们迁徙至海边宽阔的前沿,一般不会像许多其他迁徙猛禽那样集中在狭窄的海口处。在中国,迁徙时大多组成小群,通常春季在4月中下旬迁到东北繁殖地,9月末至10月初离开繁殖地。
活动
鸟类通常单独或成对或家庭群体出现,即使在迁徙时也是如此,除了栖息地和特别丰富的觅食地点外,较大的群体很少见。主要是白天活动,但却是在黄昏时捕食活动最为频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夜间活动。
飞行快速而敏捷,如同闪电一般,在短暂的鼓翼飞翔后又接着滑翔,并能在空中作短暂停留。停息时大多在高大的树上或电线杆的顶上。
该物种一般不会降落到地面上,因为当猎物被抓住时,它们会把猎物放置在一个支撑上,或者在飞翔时直接吃掉。
叫声
平常是。在繁殖季节非常嘈杂。在巢穴附近,或者为了警告入侵者的接近,这对夫妇不断地大声鸣叫。当它们着陆时要平静很多,会发出更柔和的声音。当接近巢穴时,雄鸟会发出尖锐的叫声,有时是单一的,有时是重复的,雌鸟会发出嘶嘶声作为回应。狩猎时,它们会发出短促而刺耳,并且重复尖厉的叫声“kick”。
食性
主要在空中捕食,甚至能捕捉飞行速度极快的家燕和雨燕等。虽然它也同其他隼类一样在白天活动,常在田边、林缘和沼泽地上空飞翔捕食,有时也到地上捕食。主要以麻雀、山雀等雀形目小鸟为食,偶尔捕捉蝙蝠,更大量地捕食蜻蜓、蟋蟀、蝗虫,天牛、金龟子等昆虫,其中大多为害虫。
分布范围
世界
留鸟: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孟加拉、贝宁、不丹、博茨瓦纳、保加利亚、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刚果(布),刚果(金),塞浦路斯、洪都拉斯、丹麦、吉布提、埃及、厄立特里亚、爱沙尼亚、斯瓦蒂尼、埃塞俄比亚、芬兰、法国、加蓬、冈比亚、德国、直布罗陀、希腊、伊朗、爱尔兰、意大利、约旦、肯尼亚、韩国、老挝、黎巴嫩、利比里亚、利比亚、马拉维、马尔代夫、马里、毛里塔尼亚、摩洛哥、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利亚、罗马尼亚、卢旺达、塞舌尔、斯洛文尼亚、索马里、南非、西班牙(加那利群岛)、苏丹、叙利亚、坦桑尼亚、泰国、多哥、突尼斯、乌干达、乌克兰、赞比亚和津巴布韦。
繁殖地:阿富汗、阿尔巴尼亚、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波黑、中国、克罗地亚、捷克、格鲁吉亚、匈牙利、印度、以色列、日本、哈萨克斯坦、朝鲜、吉尔吉斯斯坦、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摩尔多瓦、蒙古、黑山、缅甸、尼泊尔、荷兰、北马其顿、挪威、巴基斯坦、波兰、葡萄牙、俄罗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瑞典、瑞士、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库曼斯坦、英国、乌兹别克斯坦和越南。
旅鸟:巴林、伊拉克、科威特、马耳他、阿曼、巴勒斯坦、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南苏丹、阿联酋和也门。
游荡(非繁殖地):新加坡。
游荡:喀麦隆、加拿大、乍得、法罗群岛、加纳、几内亚、冰岛、印尼、莱索托、马来西亚、塞内加尔、东帝汶和美国。
起源不确定:关岛和北马里亚纳群岛。
中国
该物种有2个亚种,在中国均有分布。其中指名亚种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山西、青海、甘肃、新疆为夏候鸟,在陕西、宁夏为留鸟,山东为旅鸟,西藏为冬候鸟。南方亚种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均为留鸟或夏候鸟,在台湾为偶见迷鸟。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5-7月。配对以后,雄鸟常常嘴里衔着食物,以一种踩高跷的姿态走近雌鸟,一边不断地点头,一边将两腿分开,露出内侧的羽毛,然后将食物交给雌鸟,完成它们之间的鞠躬仪式。接着雄鸟和雌鸟便在空中双双飞舞,同时伴随着特有的单调而柔和的鸣叫。
营巢于疏林或林缘和田间的高大乔木树上,通常自己很少营巢,而是侵占乌鸦和
喜鹊的巢。巢距地面的高度大多在10-20米之间。每窝产卵2-4枚,多数为3枚。卵的颜色为白色,密布红褐色的斑点。卵的大小为37-43毫米×30-32毫米,孵卵由亲鸟轮流进行,但以雌鸟为主。孵化期为28天。雏鸟为晚成性,由亲鸟共同抚养大约28-32天后才能离巢。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1 年 8 月 10 日——无危(LC)。
列入中国《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种群现状
截止2021年,燕隼的欧洲物种数量估计为140,000-219,000对,相当于280,000-437,000只成熟个体。欧洲约占全球范围的30%,因此对全球物种数量规模的初步估计是933,000-1,457,000只成熟个体,需要进一步验证这一估计。因此,种群数量被置于900,000-1,500,000只成熟个体的范围内。
趋势论证:由于栖息地丧失,当地数量正在减少(del Hoyo et al.1994)。例如,在北非,由于观察到开阔的树木繁茂的栖息地退化以及在摩洛哥进行的道路普查的观察,推断出物种数量持续下降。在欧洲,数量规模估计是稳定的(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22年正在考察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