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方程式是1905年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建的。爱因斯坦方程式常见形式是:△ E=(△m)c2。式中E为能量,m为质量,c为光速。它是一切物质
运动速度的最大极限。这个公式就是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式。
1905年,一位伟大的
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建了关于
时空观的革命性的理论――
狭义相对论,它是一个能够正确描述高速世界运动规律的理论。在讨论了高速运动中的空间-时间关系后,爱因斯坦在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二篇短文中论述了
质量与能量的关系:E=mc2;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物体的能量每增加△E,相应的
惯性质量也必定增加△m;反之,每减少△m 的质量,就意味着释放出△E的巨大能量。也就是说:
质量与能量是等价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少量的质量能够转换为十分巨大的能量。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理论,它揭开了宇宙的一个巨大奥妙,为
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这一公式被后人称为“改变世界的方程”。
该公式表明物体相对于一个
参照系静止时仍然有能量,这是违反牛顿系统的,因为在牛顿系统中,静止物体是没有能量的。这就是为什么
物体的质量被称为
静止质量。公式中的E可以看成是物体总能量,它与物体总质量(该质量包括静止质量和运动所带来的质量)成正比,只有当物体静止时,它才与物体的(静止)质量(牛顿系统中的质量)成正比。这也表明物体的总质量和静止质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