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眼科医院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1月24日在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注册地位于长沙市天心区芙蓉南路一段188号爱尔大厦,法定代表人陈邦,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眼科医院的投资和医院经营管理服务(不得从事吸收存款、集资收款、受托贷款、发行票据、发放贷款等国家金融监管财政信用业务)等。
发展历程
爱尔眼科收购欧洲巴伐利亚眼科
爱尔眼科完成对欧洲上市连锁眼科医疗机构——欧洲巴伐利亚眼科的收购,自此,爱尔眼科的业务范围覆盖亚洲欧洲美洲
爱尔眼科收购美国高端眼科中心
湖南医疗机构海外并购传来捷报。爱尔眼科发布公告称,公司收购美国高端眼科中心——Dr. Ming Wang所持有的AWHealthcare Management,LLC75%的股权项目,已完成交割。
2022年1月消息,爱尔眼科与河南大学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共建“河南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河南大学爱尔眼科临床学院”、“河南大学爱尔眼科研究院”。
2022年7月30日,由爱尔眼科主办的EyeChina 2022眼健康发展国际论坛暨爱尔眼科20周年庆典在长沙拉开帷幕,爱尔眼视光研究所、眼科研究所、数字眼科研究所、欧洲眼科研究所正式揭牌成立。
2022年9月,爱尔眼科发生工商变更,公司注册资本由54.21亿人民币增至70.43亿人民币。
2022年11月,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00015.SZ,以下简称“爱尔眼科”)发布公告,拟收购26家医院的部分股权,共耗资约9.07亿元。
2022年12月11日,爱尔眼科携手强生眼力健共同打造的“先见”计划与“先行先试”示范中心在博鳌乐城爱尔眼科医院正式落地,该项目是合作双方共同推进新产品、新技术在国内特定区域开展“先行先试”的重要举措。
2023年6月21日,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约71.75亿人民币增至约93.28亿人民币,增幅超30%。
2023年,爱尔眼科荣获“2024年第十八届世界眼科医院协会(WAEH) 年会” 主办权;
2023年9月8-10日,第二十七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CCOS2023)在长沙爱尔眼科大厦的国际会议厅举行,会议期间,爱尔眼科国际临床培训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2023年9月,眼健康科学纪录片《眼睛的故事》上线。《眼睛的故事》共4集总时长100分钟,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导,湖南卫视、芒果TV、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视界联合出品。
2024年6月9日消息,据公开信息显示,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公司注册资本由932841.1413万人民币元变为932701.449500万人民币元。
爱尔眼科中报数据显示,2024年1-6月,公司营业总收入105.45亿元同比增长2.86%,营业总支出81.57亿元同比增长5.47%,其中,营业支出53.32亿元,销售费用11.2亿元,管理费用14.26亿元,财务费用1.04亿元。营业利润27.15亿元,同比增长7.65%。
2024年,总部位于西班牙马德里的爱尔眼科欧洲分部Clínica Baviera宣布以自有资金收购英国Optimax集团(Eye Hospitals Group及其下属机构)的100%股权。
2024年9月23日,由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主办的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International Myopia Conference,简称“IMC”)在中国长沙隆重开幕,来自全球6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500位外国专家学者来华,在接下来的6天时间里,将在长沙和三亚两地,与国内同道共同交流、分享近视眼领域的新理念和研究成果。
2024年10月,爱尔眼科成交额超100亿元,现涨13.45%。
2024年10月26日,由爱尔眼科研发的爱尔数字人“爱科(Eyecho)”在东北大学附属辽宁爱尔眼科医院区域眼科医学中心开诊仪式上正式发布。
2024年11月9日,由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主办的第18届世界眼科医院协会年会在长沙开幕,来自五大洲、20个国家、35家眼科机构的200余名代表围绕眼科AI及创新技术、人才培养、患者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等多个议题,深入探讨眼科医院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致力推动世界眼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慈善事业
世界银行点赞爱尔眼科慈善模式
世界银行在在旗下官方网站发表案例报告:《中国防盲:爱尔眼科医院的故事》及《爱尔眼科:通过高效管理帮助千百万中国人获得清晰视力》,全面介绍了爱尔眼科的医疗实践以及公益慈善模式。
世界银行推广“爱尔眼科”慈善公益模式
爱尔眼科的眼科公益保健体系被世界银行确定为爱尔眼科模式,在全球发展中国家作为慈善公益模式推广。
爱尔眼科为约1000名缅甸白内障患者复明
云南昆明爱尔眼科的医疗队近日结束“一带一路·侨爱心光明行缅甸站医疗任务,回到昆明。此次行动成功缅甸20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至此,中国医疗队2017年已累计帮助缅甸约1000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2018年9月10日,荣获第十届“中华慈善奖”。
2021年9月5日,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荣获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
2023年9月5日,爱尔眼科荣膺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这也是继2018年、2021年蝉联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后,爱尔眼科连续三届获此殊荣。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公益慈善行动与贡献再次获得肯定。
社会评价
2019年,获评艾媒金榜(iiMedia Ranking)发布的《2019中国养老概念股网络口碑排行榜》榜单中位列第十位。
学术实力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成立
爱尔眼科举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授牌仪式暨博士后开题报告会,这是爱尔眼科继2017年2月与中科院院士苏国辉教授携手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后,再次成立的科研工作平台
眼科学院士专家工作站落户爱尔眼科
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教授与爱尔眼科携手建立“长沙市院士专家工作站”。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在中南大学正式揭牌成立。该学院是由中南大学与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联合成立,是中南大学的二级教学科研机构,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导师均由全国眼科界知名专家担任。
企业荣誉
2019年11月15日,2019湖南企业100强公布,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44名,2018年营业收入801000万元。
2020年1月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中国500强民营企业》,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以市值1250亿元位列第48位。
2020年1月11日,“2019中国企业社会责任500优榜单”发布,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165位。
2020年3月18日,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以1240亿元人民币市值位列《2020胡润中国百强大健康民营企业》第9。
2020年5月13日,爱尔眼科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第1840位。
2021年9月,获得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
2021年12月,授予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新湖南贡献奖先进集体”称号。
2022年1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授予爱尔眼科医院集团2021年度“中国红十字奉献奖章”。
2022年5月,入选福布斯2022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排名第1858位。
2022年8月,入选《2022中国品牌500强》
2022年8月,入选《2022世界品牌500强》榜单。
2022年12月,位列《2022胡润世界500强》第495位。
2023年8月,入选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表彰名单。
2023年11月28日,爱尔眼科亮相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重点展示眼科医疗支持供应链转型及创新,以及数字化眼科助力打造可持续的眼健康生态圈。
2025年2月25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4胡润中国500强》,爱尔眼科以估值1410亿元位列第67位。
集团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芙蓉南路一段188号爱尔大厦
企业公告
2019年,爱尔眼科发布全球引才引智计划,其中包括“眼科大师”、“领军人才”、“眼科名医”等共计7项人才引进及培养举措,以此打造一批行业领先人才,为中国乃至全球眼健康行业贡献“爱尔力量”。
2021年4月7日,由爱尔眼科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牵头,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等多家单位参与的“面向眼健康管理的智能无人巡诊系统及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正式启动。项目的推动将大力提升基层眼科诊疗能力,普惠广大眼病患者,全面提升全民眼健康水平。
2021年11月15日,集团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四十四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在保证日常经营资金需求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拟使用不超过人民币3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在额度范围内,资金可以滚动使用。
2021年11月,爱尔眼科将重磅发布“5P近视防控模式”,为青少年儿童提供近视防控综合解决方案。
近视多数是由于眼轴变长所导致的。而眼轴变长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所以近视一旦发生,是无法治愈的。对于已经近视的人群,控制、减缓近视度数增长是关键。会上,爱尔眼科将发布覆盖全国的“5P近视防控模式”,包括“Prevention预防为先、Prediction精准干预、Process流程标准化及个性化、Platform平台支撑及Parents家长守护”五个维度,同时依托国际同步的近视防控技术、强大的专家力量等,全方位构建起科学全面的近视综合防控体系。此模式的发布,更将开启多位一体护航青少年儿童眼健康的崭新时代。
2024年10月26日,爱尔眼科发布数字人“爱科(Eyecho)”,集合了AIGC、神经渲染等当今生成式人工智能和计算机图形学领域最为前沿技术,提供术前教育、术后服务等多场景应用。
2024年9月,由爱尔眼科研发的“小青葵”近视预防镜片在世界近视眼大会开幕式上正式亮相。“小青葵”荣获国家实用型技术专利,依托先进的生物传感技术、大数据分析算法、智能提醒系统及云端数据同步APP等核心技术,进行个性化视力监管。此外,爱尔眼科自主研发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云夹”,通过收集全球各国学生的用眼行为、环境光照数据,为近视眼医学相关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企业事件
2024年11月9日,由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主办的第18届世界眼科医院协会年会(The 18th WAEH Annual Meeting,简称“第18届WAEH年会”)在长沙开幕。来自五大洲、20个国家、35家眼科机构的200余名代表围绕眼科AI及创新技术、人才培养、患者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等多个议题,深入探讨眼科医院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致力推动世界眼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会议期间,WAEH首个区域性办公室——亚太区办公室正式挂牌成立,并选址长沙。同时举行“看得见的希望”公益慈善跑,让参会者们用脚步践行公益。
2024年11月,医生艾芬通过社交平台公开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给她本人的信访回复单。回复单显示,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旗下4家医院涉嫌出具虚假诊断证明。对此爱尔眼科于11月20日公开回应称:回函中所提到的有关医院违规事宜,属地监管部门已经给予相应处罚,相关涉事医院已按照监管部门要求进行了整改,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也按照内部规定,对涉事医院相关负责人做出了严肃处理。
2024年9月23日,由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主办的第19届世界近视眼大会(International Myopia Conference,简称“IMC”)在中国长沙开幕,来自全球6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500位外国专家学者来华,6天时间里在长沙和三亚两地,与国内同道共同交流、分享近视眼领域的新理念和研究成果。包括期间举办“全球近视防控与中国经验分享高峰论坛”,邀请全球各大洲代表,围绕世界范围内近视眼防控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趋势展开讨论;Meta公司(前身为Facebook公司)将借IMC的平台发布近视眼智能可穿戴设备技术,并宣布成立一项150万美元的研究基金,支持全球科学家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美国国家科学院(NASEM)近视眼专家共识在IMC上正式对外发布等重要环节和成果。
2024年1月2日,吉林白山的刘先生向《百姓关注》反映,其74岁母亲在爱尔眼科医院接受眼部手术时不幸死亡,疑似因麻药过量接近中毒。2日,白山市卫健委称,已告知当事人处罚结果,而爱尔眼科医院表示将由院方领导与死者家属沟通此事。
2023年12月,贵港爱尔眼科医院“医生手术时捶打患者头部”一事引发社会关注,当日夜间,爱尔眼科官方服务账号在微博发布声明:表示涉事医生已严重违反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集团已于21日下午免去贵港爱尔CEO职务,暂停院长(即手术医生)职务,两人均接受进一步调查。下一步集团将敦促贵港爱尔深入整改,并将根据后续调查结果做进一步严肃处理。
2023年6月4日,爱尔眼科在长沙举行发布会并公布《爱尔眼科角膜塑形镜临床应用大数据报告》。针对报告中关键数据的权威依据,质疑人韩建向全国37家地市级市场监管部门实名举报爱尔眼科涉嫌虚假宣传。截至2024年11月,有10家市场监管部门决定对当地爱尔眼科医院立案,27家表示不立案。
爱尔眼科回复羊城晚报记者称:报告发布会不涉及任何商业行为以及指向性引导消费,故爱尔眼科认为,活动本质上不属于“广告”范畴。爱尔眼科还表示,角膜塑形镜“提高视力”的表述在业界是“常识”,不存在问题。在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接触镜学》提到角膜塑形术,是提高裸眼视力的一种可逆性非手术的物理矫形治疗方法。
2022年7月30日,爱尔眼科新总部大厦正式启用。与此同时,由爱尔眼科主办的EyeChina 2022眼健康发展国际论坛暨爱尔眼科20周年庆典也在新的爱尔眼科总部大厦里拉开帷幕。7月30日,爱尔眼科还同步发布了“眼科人才北斗计划”,提出未来10年,爱尔眼科将引进与托举世界级战略科学家10人,行业领航、领军人才100人,培养眼科业务骨干1000人、眼科专业人才10000人,创造全球就业岗位10万人以上,为行业培养一批有理想、有胸怀、有责任感、临床几乎是与科研实力并重的复合型眼科高端人才。
2021年5月,爱尔眼科投资建立了一座“全球海拔最高的眼科医院”——山南爱尔眼科医院,并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位于青藏高原的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平均海拔超过3300米,空气稀薄,紫外线辐射强烈,因此当地居民更容易患上白内障等眼部疾病。山南爱尔眼科医院建院3年多以来,爱尔眼科共派出援藏医护人员19人次,投入资金超2500万元,投入医疗设备80多台,从“输血”到“造血”,培养藏区医疗人员29人次。累计接诊藏区患者4万余人次,完成3600多台眼科手术,给他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5 12:04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