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鞭草(Hemarthria sibirica (Gand.) Ohwi)是禾本科牛鞭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牛鞭草茎是具长而匍匐的地下根状茎,秆高且粗壮、硬、直立,常有分枝;叶片条形,先端渐尖,叶鞘无毛;穗形总状花序秆顶或枝梢单生,稍粗壮,略弯曲,穗轴呈压扁三棱形,每节着生扁平小穗一对。花果期在7月。“篇”有草编之意,概因篇蓄质地韧劲,似鞭而难以扯断,故名牛鞭草。
植物学史
“篇”有草编之意,概因篇蓄质地韧劲,似鞭而难以扯断,故名牛鞭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
草本,有长而横走的根茎。秆直立部分可高达1米,直径约3毫米,一侧有槽。
叶鞘边缘膜质,鞘口具纤毛;叶舌膜质,白色,长约0.5毫米,上缘撕裂状;
叶片线形,长15-20厘米,宽4-6毫米,两面无毛。总状花序单生或簇生,长6-10厘米,直径约2毫米。无柄小穗卵状披针形,长5-8毫米,第一颖革质,等长于小穗,背面扁平,具7-9脉,两侧具脊,先端尖或长渐尖;第二颖厚纸质,贴生于
总状花序轴凹穴中,但其先端游离;第一小花仅存膜质外稃;第二小花两性,外稃膜质,长卵形,长约4毫米;内稃薄膜质,长约为外稃的2/3,先端圆钝,无脉。有柄
小穗长约8毫米,有时更长;第二颖完全游离于总状花序轴;第一小花中性,仅存膜质外稃;第二小花两稃均为膜质,长约4毫米。花果期夏秋季。
生长环境
牛鞭草喜生于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的湿润地段、田埂、河岸、溪沟旁、路边和草地,喜温热而湿润的气候,生态幅不宽,它适应的气温范围为平均温在12-18℃之间,适应的降水范围为500-1500毫米;适应的土壤pH值为4-7.5。在沙质土、粘土上均能生长。
分布范围
牛鞭草分布于北非、欧洲地中海沿岸各国、亚洲;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各地。
繁殖方法
牛鞭草根茎繁殖为主。
扦插:耕地前,每公顷施土杂肥25-37.5吨,翻耕,靶均。在湿润的低由平坡或平原栽植较好。整平地面后开播种沟备好扦插苗,苗长25-30厘米,含2-3个节,按30厘米×30厘米的行株距。主要用无性繁殖,以其茎节栽种,可将其根茎切成10-16厘米一段,每段保留2-3节,撒入播种沟,盖土2-3厘米,全年均可进行,成活率均较高。扦插后,施一次有机肥,缓苗快,产量高。以后,每刘割1次,追氮肥1次,每次每公顷施
尿素或硫酸氨25-112.5千克。大片人工或天然草场可轮牧,或刈割青饲,或制成青干草均可,促进生长发育。
分蘖:牛鞭草分蘖力较强,叶量较大,一般茎叶比可达1:2或1:1.5。它持水力强,调制干草困难,易霉烂,绿色度较低。牛鞭草再生力较强,每年可刘割2-3次,每次刘割后40天即可生长到50厘米以上,刈割还可促进分蘖,增加总产草量。
栽培技术
建植前结合耕地,宜施用有机肥每亩3吨,化肥仅用磷钾肥以促进发根而免滋生杂草。调节土壤酸度可施用石灰,使pH值至5.5-6.5。在栽后10-15天,进行第一次追肥,以后每次刈草则需施肥一次。美国常用的化肥氮、磷、钾比例为4:1:2,在频繁
刈割下要注意辅施铁素,以防缺铁而导致新生部位变灰黄或白色。为了缓解春季及秋冬恫草不足,春肥宜在3月初施用,比在4月中旬施的可显著提高4月下旬至5月中旬的产量;在7月底前后重施氮肥,可促进此后两个月草的生长而增加冬季的积草,在冬季需再施用有机肥,以利高产并延长利用年限。
化肥氮的适宜用量,每亩在7.5-30千克纯氮范围内,干物产量以施22.5千克亩产得1345千克为最高,但亩施15千克的亩产也有1160.4千克,粗蛋白质产量为76千克,此前者仅少4千克,可见以亩施15千克较经济,美国有试验每亩从施4.5千克上升到13.5千克时,增产显著,在此以上则不显著,当亩施氮22.5千克时,再加上每五周一次的繁刈割,加重冻害而影响越冬率,故通常每亩用氮量为15千克左右。钾肥的施用,南京试验以每亩施氧化钾6.25-12.5千克配合氮施用,都有一定增产效果,但并不经济。毎次刈草后,以每亩用2.53千克,为适当,夏季施用比冬季效果好。
主要价值
饲用
牛鞭草适口性好,是畜、禽、鱼的优良饲草。茎叶柔嫩时,稍有甜味,侧碎后马、牛、羊喜吃。可放牧利用,可以青贮,但不宜晒制干草。牛鞭草切碎后与其他饲料混合,才能被牛羊饲用。牛鞭草常常在低湿地上形成纯群落,每公顷草可达0.8-10吨,茎叶量大,便于收割和贮制干草,但质地稍硬,为有一定饲用价值的野生牧草。
生态
牛鞭草具有发达的长根茎,固土保水性能良好,可用作护堤、护坡、护岸的保土植物。也可用来作为运动场,飞机场的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