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陀罗(Gandhara)是
梵文的音译,是
南亚古国名,其国名为梵文गन्धार(
拉丁文转音:Gandhara、Gandhāra、Gandha-vati等)又译“
乾陀罗”“健驮逻”,其他
音译还有:犍陀卫国(《
佛国记》)、
健驮逻国(《
大唐西域记》)、
健陀罗、干陀卫、干陀等;意译为香行、香遍、香风国等。
基本释义
犍陀罗是南亚的重要地区,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作为佛教中心,因此被称为“佛教圣地”。犍陀罗(Gandhara)这个词可以一分为二:“Gand”意为“香气”,“Hara”意为“土地”,犍陀罗即为“芬芳之乡”。
历史沿革
犍陀罗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疆域有很大不同,核心区——都城也不相同,现结合该国简史分述如下:
都城是塔克西拉(
梵文天城体:तक्षशिला;拉丁转音:Takṣaśilā;
巴利文:Takkasilā;英文:Taksla)城,为
印度半岛当时八大
商业城市之一,现今为巴基斯坦
旁遮普省塔克西拉市(Taxila,
乌尔都语、
旁遮普语:ٹیکسلا;),
海拔高度549米,
地理坐标:北纬33.4445度;东经72.4715度。该城,音译又作:狄始罗,《佛国记》记为竺刹尸罗国,《
大唐西域记》卷三记为呾叉始罗国,二者均可理解为城邦国家。《大唐西域记》记述“国大都城周十余里”,“王族绝嗣,往者役属
迦毕试国,近又附庸迦湿弥罗国。”1980年,塔克西拉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世界遗产。
公元前
波斯的阿契美尼亚人在公元前6世纪到前4世纪统治着犍陀罗地区。
公元前5世纪,塔克西拉古城所在地区成为兴起于亚洲西部
伊朗高原上的
波斯帝国的一部分。
公元前4世纪,来自于欧洲东南部
巴尔干半岛上的马其顿国王
亚历山大大帝,在灭亡波斯、征服中亚之后,来到犍陀罗地区,此时的都城为
布色羯逻伐底,略称弗迦罗城,为梵文Puskaravati的音译,
希腊文称 Peukalaotis,
巴利语:Pukkusāti,现今巴基斯坦国
开伯尔-普什图省恰尔萨达市(Charsadda,GOOGLE地图上所标中文为贾尔瑟达,地理坐标:北纬34.1453度;东经71.7308度,恰尔萨达也为县名)。据《
大唐西域记》卷二记载,布色羯逻伐底城,周十四五里。
公元前3世纪,
孔雀王朝将塔克西拉城归至
摩揭陀国的版图。后
阿育王信仰佛教,塔克西拉逐渐成为香火鼎盛的佛教圣地和学者云集的哲学宗教艺术中心,
法显、玄奘等中土高僧都曾到此朝拜,他们所记录的法益太子(音译拘浪孥、拘那罗、
鸠那罗等)塔遗迹当代犹存,该城周边还有诸多佛教遗迹。
公元后
公元1世纪,由大月氏人建立的
贵霜王朝兴起于印度半岛北部,渐次扩张版图。到
迦腻色迦王一世(英文:KanishkaI,梵文天城体:कनिष्क(拉丁文转音Kaniṣka),大夏语:Κανηϸκι,在位期公元127年-151年)即位后,定都布路沙布逻城(Purusapura),即今巴基斯坦国
开伯尔-普什图省省会——白沙瓦市。法显《佛国记》作弗楼沙国,《
魏书》作弗楼沙城,均为梵文的不同音译,意译则为丈夫土、丈夫城,《
续高僧传》卷二作丈夫宫。据《
大唐西域记》卷二记载,布路沙布逻城周四十余里。此时期,犍陀罗国国势强盛,其领土北到
花剌子模(中亚),南至温德亚山,大致包含今阿富汗国全境、巴基斯坦国全境、
克什米尔全境、新疆的
喀什噶尔、和田、
莎车等地,以及印度瓦拉纳西市以西的广大区域。
迦腻色迦王在位期间皈依了佛教,在各地修建了大量
佛教建筑,为
犍陀罗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
温床,并襄赞了佛教
第四次结集。
贵霜王朝时期,由于疆域太大,为了统治的需要,犍陀罗国王根据
春夏秋冬四季住在不同的城市,公元2世纪兴建夏都——迦毕试城(梵文:कापिश,转音:Kāpiśa、Kapici、Kapisaya等,汉语音译还作:迦臂施、迦毗尸、迦卑试、迦比沙、劫比舍也等),今为阿富汗国
喀布尔国际机场所在地,存有贝格拉姆(Begram)古城遗址。根据《大唐西域记》卷一记载,公元7世纪时,都城周十余里,出产善马、
郁金香等。
贵霜王朝时期,以
华氏城为都城的
摩揭陀国依然还有
抵抗力,为巩固对印度半岛中部的控制,犍陀罗国王在
亚穆纳河流域修建了第3个国都(音译为
摩头罗(法显)、
秣菟罗(玄奘)、摩偷罗等),今为印度国
北方邦马图拉市(Mathura,
印地语:मथुरा,梵文:mathurā),地理坐标:北纬27.2700度;东经77.4312度,从而完全掌控了公元2世纪的世界香料贸易。马图拉很快发展成为与犍陀罗齐名的佛像制作中心,并形成了自己的
艺术特色。公元5-7世纪,
比较法显与玄奘的记述,该城变化不大,十分繁盛,《
大唐西域记》卷四描述更为详尽,都城周二十余里,出产黄金、细布和芒果等,佛寺20余所,僧徒2千余人。公元1018年,
马茂德(Mahmud)率领的穆斯林军队,掠夺这座城市长达20天,毁灭了城里所有
印度教、佛教庙宇和典籍。
公元5世纪,印度半岛进入以华氏城为都城的
笈多王朝黄金时代,犍陀罗国势力式微。根据
法显法师的记录,此时犍陀罗国疆域已经龟缩到
斯瓦特河与
喀布尔河交汇处的狭小范围内,以今巴基斯坦国开伯尔-普什图省
恰尔萨达县为
核心区域。
公元7世纪,玄奘法师到达印度半岛时,犍陀罗国已经市井空荒,人烟稀少,王族绝嗣,成为迦毕试国的属地。
地理区域
广义的犍陀罗地区包括了巴基斯坦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印度河下游谷地、塔克西拉山谷(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北部)和整个克什米尔地区,实际的(即狭义上的)犍陀罗地区为一个三角形地带,东西长100公里,南北长70公里。然而,犍陀罗艺术突破了重重地理阻隔,向阿富汗东部、乌仗那、巴尔赫、斯瓦特山谷、布内尔、迪尔、巴焦耳和白沙瓦山谷等各地延伸,直至克什米尔。
考古遗址
犍陀罗考古遗址主要分布在兴都库什山和喀喇昆仑山的南端,具体包括巴基斯坦北部白沙瓦河谷到印度河东岸以及阿富汗喀布尔河谷东部一带。这里是丝绸之路连接南亚次大陆的重要枢纽,是地中海文明、伊朗文明、中亚草原文明和印度文明的交汇之地,多元文化在此碰撞融合后产生丰富多彩的犍陀罗文明。
在鼎盛时期,犍陀罗的疆域可向东扩展至喀布尔河汇入印度河的河口洪德和印度河畔的塔克西拉,向东北可扩展至喀布尔河的支流斯瓦特河畔。由于这里地处亚欧大陆心脏地带,是丝绸之路上的枢纽和最重要的贸易中心之一,因而也被誉为“文明的十字路口”,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草原文明在此碰撞。正因如此,斯瓦特河谷、塔克西拉和洪德均有大量的犍陀罗遗迹,这些地区如今都已成为巴基斯坦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西北30多公里处、印度河和喀布尔河交汇的白沙瓦谷地之中,有一座建于2500年前的古城遗址。这座古城遗址就是塔克西拉,它曾经是世界文明的交汇处,闻名世界的犍陀罗文明就在这里发祥和孕育。
考古发现
考古人员在犍陀罗地区(特别是塔克西拉山谷)发掘出了许多属于公元前3世纪和公元5世纪的佛教圣地遗址,其中最早的一个是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建造的法王塔(Dharmarajikastupa,又译达磨拉吉卡窣堵波)。英国考古学家约翰·马歇尔关于该遗址的主佛塔建造在佛陀舍利之上的观点或许是正确的,阿育王很可能将佛陀舍利分配到此处并建塔,并且称其为dhato-garbhastupa(
意即存放舍利的佛塔)。
考古人员在锡尔卡普市挖掘出了数个文化层叠加的建筑遗址。其中,在属于安息帝国时期(公元1世纪)最后阶段的层位中发掘出一座圆形小佛塔,设计精致,用浓厚的石膏绘饰出当时较为常见的茛苕叶纹,其功能似乎只是为了私人祷祝和礼佛。而另外一座佛寺位于凸起的基座上,前面有一个门廊,中间为一个长方形的中殿,后面是一个圆形后殿;整个佛寺被一条走廊通道所包围;由于这种形状,该佛寺被称为拱形庙。该层位除了上述佛教建筑之外,其庭院内还有双头鹰神殿遗迹,融合了西方古典、印度以及当地建筑的风格。
贵霜时期的佛塔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方形佛塔取代圆形佛塔开始流行;寺院中出现厨房,建筑多由半方石砌筑,寺院中有田地。佛教造像艺术此时突然出现了人格化形象,首次出现了雕刻的佛陀形象。佛陀形象在开始时表现为画面中的人物主角,即用高浮雕的形式在佛塔基座的壁柱之间展现佛陀的生平事迹。随后,独立式佛像将在 下一阶段逐渐显现并充分发展。
稍后一个时期,佛塔建造出现另一个发展趋势。小佛塔取代了大佛塔成为主流,且主塔周围是
还愿塔,此类布局结构主要见于莫赫拉莫拉杜(MohraMoradu)等建筑遗址。上述遗址中的小佛塔多为高浮雕装饰,在片岩或灰泥上雕成,描绘了许多佛像。在最后阶段(公元前4~5世纪),佛塔形状进一步改变,高塔取代了低塔成为更加普遍的样式。
在白匈奴入侵犍陀罗之后,佛教逐渐失去了它在贵霜王朝时代所拥有的王室赞助。由于佛教普及而一度式微的印度教,在此时获得了白匈奴的支持而再度复兴。佛教庙宇大量荒废,许多僧侣逃往山区(今巴基斯坦西北偏远地区)避难。在公元7世纪,玄奘来到犍陀罗,他认为此地曾经臣服于迦毕试国,但后来它已成为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的支流。虽然曾有许多寺院,但已成为废墟。在经历破坏之后,犍陀罗从未恢复。
在斯瓦特、布内尔、迪尔等地分布着许多佛教遗址,这些遗址保留了佛塔、寺院、精舍、居住点、洞穴、石刻和铭文。
据公元4世纪来到斯瓦特的法显记载,该地区约有600座寺院。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宋云在公元6世纪到达该地,在当地寺院里看到了近6000幅画像。玄奘于公元7世纪来到斯瓦特,在目睹了当地佛教衰败的景象后,他说:“夹苏婆伐窣堵河,旧有一千四百伽蓝,多已荒芜。昔僧徒一万八千,今渐减少。”即使在斯瓦特,仍有超过400座佛塔和寺院遗址,占地面积约160平方公里。僧侣们在山上建造了许多佛塔和寺院,其目的一是不影响山下的农业生产,二是免于战乱侵扰。他们在朝圣者经常沐浴的水泉旁建造了寺院。
文字体系
犍陀罗地区,在公元前4世纪-3世纪创制了
佉卢文(Kharoṣṭhī,意为“驴唇”),佉卢文可证实的最早使用记录为公元前251年的阿育王碑刻《法敕刻文》。佉卢文这是一种来源于波斯的阿拉美文,属于
拼音文字,其书写的格式是从右向左,上下转行。佉卢文早于
婆罗米文(梵文属于其一支)在印度大陆使用,因此有学者认为,最早期的佛经书写文本,可能来自佉卢文。
贵霜王朝时期,佉卢文在其统治疆域得到普遍使用和发展,并传入新疆南部,成为古代于阗、鄯善国的通用文字。随着贵霜、于阗、鄯善国的衰落,佉卢文在公元7世纪停止使用。
佉卢文在印度半岛早已失传。在阿富汗国,发现了公元1世纪,书写在
桦树皮上的佉卢文佛教经文。在中国新疆,则发现了书写于钱币、
木牍、木简、丝绸、羊皮、石头上的各种佉卢文实物,总计一千多件,同时于阗国、鄯善国的佉卢文的书写也自成体系。经过各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佉卢文已成为可以译读的古代文字。
佛教艺术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大帝踏上东征之旅,希腊文化与古印度文化从此发生了奇妙的碰撞与融合,一种名叫“犍陀罗”的艺术开始走向辉煌。
公元前126年前后,张骞凿通西域,从此丝绸之路沿线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犍陀罗艺术也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
犍陀罗艺术主要是一种佛教艺术。犍陀罗的佛教艺术并不局限于其狭义上的地理边界,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蔓延至许多区域,例如斯瓦特北部地区、印度河上游以及塔克西拉山谷等。实际上,考古人员在这些地区发现了许多佛教遗址,在发掘过程中,大量与佛教传说有关的雕塑重见天日。犍陀罗佛教艺术起源于该地区,并且从公元1世纪到8世纪长期繁荣兴盛。从发掘出的庙宇、寺院遗址中可以看出佛教艺术在此地进行了复杂的重组。因此,犍陀罗艺术也被称为“希腊佛教”或“罗马佛教”艺术,因为它包含了一些源于西方的元素。然而,斯瓦特和犍陀罗的雕塑所展现的西方艺术影响也促进了佛教概念的发展,因为佛教的许多理念通过此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这有力地印证了连续性理论,雕塑以可见的方式彰显了东西方思想和文明的融合。
大犍陀罗(即广义的犍陀罗地区,包括整个开普省、旁遮普北部和阿富汗东部)的佛教艺术受外来文化影响显著,有学者也因此认为犍陀罗艺术就是希腊或罗马艺术的产物。其他一些学者则认为犍陀罗艺术的概念源自本土,受到了印度、中亚、波斯、希腊和罗马等地的相互作用,其影响真实可见,正如犍陀罗雕塑所示。
艺术形成
公元1世纪起,犍陀罗佛教艺术逐步形成。因犍陀罗地区地处于印度与中亚、西亚交通的枢纽,多种文明长期在犍陀罗地区交汇融合,犍陀罗佛教艺术混合了古希腊、罗马、波斯以及印度多元艺术表现技巧,其寺院建筑、石雕、泥塑是早期佛教艺术的典范,这些艺术还被认为对中亚和中国石窟建筑和佛教造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考古学家约翰·马歇尔在《犍陀罗佛教艺术》一书中将犍陀罗艺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公元1世纪末到140年,这个时期,佛像在佛传浮雕中的地位并不突出,较多地吸收了希腊式雕像和浮雕的风格。现存最早的犍陀罗艺术的佛像约作于1世纪中叶,其形象皆用当地流行的希腊风格表现,仅头部雕有光轮以显示其神圣。该时期佛像在脸型、衣着上呈现希腊化,但神态庄严,颇具佛教精神。
第二阶段:约140年到230年,出现了单体造像。这些造像一般高3-4.5米,已经成功熔印度﹑希腊、波斯、罗马、中亚草原地区风格于一炉,形成独具一格的犍陀罗风格。其特色是面容呈椭圆形,眉目端庄,头发呈波浪形而有顶髻;身着希腊式服装,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袒露右肩,佛及菩萨像有时带胡须等。
艺术特征
犍陀罗艺术最大的特征是它的雕像艺术,千百尊大大小小犍陀罗王朝时期的雕像,明显地带有希腊风情:佛像一般身穿希腊式的披袍,衣褶丰富,多由左肩下垂﹐袒露右肩。人物则身材高大,比例匀称,骨架分明,肌肉健硕。佛像面部表情沉静肃穆,有明显的欧洲人特征:高鼻、大眼、薄唇,颐部丰满,额际宽阔,头发自然卷曲,通常有宽大而鲜明的
顶髻。
艺术影响
古印度是宗教盛行的地区,世人受
婆罗门教影响,虔诚地对神灵顶礼膜拜。但是,早期佛教不奉祀神灵,也不塑造神像,只把释迦牟尼奉为教主,因此不利于佛教在民间的流传。公元1—2世纪,在犍陀罗地区开始出现了受希腊雕塑艺术影响的佛陀塑像,之后扩展到建筑、绘画等艺术领域,这些融合了希腊、波斯、印度三种元素而自成一体的
艺术形式,称为犍陀罗艺术。典型塑像如现今阿富汗
巴米扬峡谷的
巴米扬大佛。
犍陀罗艺术对中国隋唐美术影响很大,成就了大同
云冈石窟、洛阳
龙门石窟、
敦煌石窟等一批中西合璧的中国古代艺术瑰宝。公元十世纪末,犍陀罗艺术伴随佛教从
克什米尔地区传入吐蕃(今
青藏高原地区)后,对
藏传佛教艺术的形成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佛教历史
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五世纪,前后七、八百年间,佛教曾盛行于犍陀罗国。阿育王派遣布教师到此布教,是佛教在犍陀罗的发端。
迦腻色迦王统辖广大的领土,当时犍陀罗是他的
政治中心,同时也是东西文化交会的枢纽之地。国王后来皈依佛教,在都城广建寺塔,造
立佛像,开启了著名的希腊式
犍陀罗佛教艺术。
大致来说,犍陀罗是
小乘上座部
说一切有部的中心,世友、
法救、胁尊者等,是犍陀罗有部的杰出论师。公元四、五世纪,
世亲造《
俱舍论》三十卷,这部
论书将有部繁琐的教义予以整理、统一、批判,历来被视为有部学说集大成的论著。
后来世亲之兄无著,出家于犍陀罗国,先在化地部修学,
后转赴东方,受教于一位罗汉,研习小乘空观,但仍不能满意,于是前往中
印度学大乘空论,在阿逾阇国入禅定
三昧,上升
兜率天,会见弥勒菩萨,学习《
瑜伽师地论》《
大乘庄严经论》《
中边分别论》等
大乘经义,回到人间后,为大众广说妙理,又教化其弟世亲皈依大乘。世亲回小向大后,专研
大乘教法,遍历
憍赏弥国等中印之地,宣扬大乘教,又作
大乘论书百部,亲炙受教的弟子约有一千多人,
大乘佛教遂有流行北印度的趋势。
无著、世亲之时,犍陀罗虽已开始渐行大乘,但小乘仍是主流。
东晋的法显、宋云等人都曾到过此国,称道该国国民崇敬佛教,好读经典。宋云曾把在犍陀罗等地的见闻撰成《
宋云行纪》。在宋云返回洛阳三十多年后,有犍陀罗国人
阇那崛多来到长安,在四天王寺译出《金色仙人问经》二卷、《妙法莲华经·普门品》重颂偈等三十九部。由此可见,公元四世纪到六世纪间,犍陀罗佛教与
中国佛教间的来往交流已经逐渐受到重视。
自公元六世纪以后,佛教失去王室护持,后虽有
突厥王一时再兴,然而到第十世纪,又为回教徒所迫,佛教终于绝迹。
来自犍陀罗地区的传教僧人,从2世纪开始到中国内地传教,尤其是他们翻译的佛经,对
汉传佛教影响极大,包括:
支娄迦谶、
支曜、
支谦、
竺法护、阇那崛多、
般若三藏等。
新闻报道
公元628年秋,玄奘进入北印度境内,也就是当代的
印度河流域。
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
文明古国,古代对印度有多种叫法,如“
身毒”、“
天竺”等。玄奘根据古印度语,在《
大唐西域记》中主张应称之为“印度”,这一名称遂成为
印巴次大陆的通称。
玄奘从那揭罗喝国(今
阿富汗贾拉拉巴德)东南山行五百里,至犍陀罗国
都城布路沙布罗(今巴基斯坦
白沙瓦市西北)。犍陀罗东临
印度河,其佛教属于“
一切有部”,流传至
中亚和中国,称为“
北传佛教”。玄奘赴印度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学习《
瑜伽师地论》,而其作者无著就诞生于犍陀罗。
犍陀罗国创始者,原为公元1世纪入主其地的大月氏人(在
敦煌附近),因疆域扩大,建都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市西北。这里曾为希腊人长期占领,留下希腊风格的
雕塑艺术。犍陀罗人汲取
古埃及、希腊、罗马、
波斯的雕刻手法,并加以发展,形成表现美的比例、和谐的几何形体和焕发生命力的人体雕塑艺术。
白沙瓦市博物馆收藏了大量
犍陀罗艺术珍品。6日上午,考察队员们来到这个艺术宝库,一饱眼福。博物馆有
两层楼,展厅平面为
十字形。玻璃橱窗里面展示小型石雕作品,最小的仅指头长短;橱窗之间摆放大的雕像,最大的两人高。
犍陀罗
雕刻艺术的影响极其深远。云冈巨大的佛
主像从岩石上直接雕出来,带有犍陀罗刚硬的风格。到
龙门石窟时,中国的艺术家已经具有
完全吸收印度和中亚风格的能力,雕刻艺术有了中国的民族气质。
犍陀罗与洛阳,在佛教造像艺术上树起两座里程碑,遥相呼应,在世界艺术之林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