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定居点(Jews settlements)是
以色列建立以前迁回
巴勒斯坦居住的
犹太人所建立的居住区。 第一个犹太人定居点在
耶路撒冷旧城城外建立,此后,随着1882-1903、1904-1914、1919-1923和1924-1932年4批大规模犹太移民的到来,犹太人定居点越来越多,并于1909年建立了第一个现代化犹太人城市
特拉维夫。同时,伴随着
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大批犹太移民拓建了以
基布兹和
莫沙夫为主要形式的农业定居点,为以色列国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沿革
1947年11月,
联合国大会通过
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包括
加沙地带在内的1.115万平方公里划归“阿拉伯国”。由于
阿拉伯国家反对,“阿拉伯国”未能成立。
1948年5月
以色列国宣布成立后,阿以爆发了一系列大规模战争。
1967年6月
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占领了包括
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在内的大片阿拉伯土地。从此,加沙地带处于以色列的军事占领之下。
根据巴以双方1993年9月签署的允许巴在加沙和杰里科地区先行自治的《原则宣言》,1994年5月,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接管加沙和
杰里科。此后,根据巴以有关协议,加沙地带60%左右的土地实现完全自治。
1967年以后,以色列开始在被占领的阿拉伯土地上实施修建犹太人定居点政策。开始时,定居点集中修建在约旦河西岸。随着定居点的不断扩建,加沙地带成为以色列修建犹太人定居点的主要地区之一。
截至2004年2月,该地区共有17个犹太人定居点,其中南部的古什·卡提夫定居点是最大的定居点。据统计,这些全部处于以色列军队直接保卫下的定居点占据着加沙地带35%的土地。定居点的犹太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巴以2000年9月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以来,加沙地带犹太人定居点成为巴激进组织袭击的目标,为了保护定居点犹太人的安全,以军经常以打击“恐怖主义”为由,多次进攻
加沙地带,打击或搜捕巴武装人员。
2002年3月,以军发动“防卫墙军事行动”后,曾一度全面封锁加沙地带,控制所有交通要道,并以“暴力问题严重”为由迟迟不肯从加沙地带撤军。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2003年4月问世后,以军才从加沙地带北部全部撤出。
2004年2月4日,时任以色列总理
沙龙表示,他支持就拆除加沙地带犹太人定居点问题举行全民公投。沙龙2日曾宣布,他将下令拆除在加沙地带的全部犹太人定居点。沙龙称,“制定这项计划的出发点是,未来的加沙地带将没有一个犹太人居住。”
简介
定居点的概念已经深入以色列人的心中, 在他们看来,建立定居点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对于生活在这里的犹太人来说,土地是保证胜利的关键。早在以色列进军
约旦河西岸之前,这场战争已经持续很久了,而且还将继续下去,直到有一天某一方放弃了。 犹太人定居点对于以色列来说,可谓利害攸关。人们知道,以色列是世界上惟一依靠移民并建立定居点而形成的国家。犹太人定居点在
巴勒斯坦地区的存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在所谈的犹太人定居点问题,主要是指以色列在其公认边界外,尤其是1967年第3次中东战争后,不顾
国际法和有关协议规定,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建立的非法定居点。目前主要集中在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绿线(1949年阿以停火线,即1967年战争爆发前的巴以边界)附近、
约旦河谷、西岸南部的希伯伦山区以及
东耶路撒冷等。
主要问题
虽然以色列并未正式吞并1967年从巴勒斯坦获取的领土,但成千上万的犹太人开始在那里定居。现在约旦河西岸有15万5千人的以色列定居者,加沙的犹太人有6千,他们的去留已成为巴以双方领导十分头疼的问题。巴勒斯坦的立场:巴勒斯坦方面始终认为被占领土上的犹太人定居点是非法的,任何和平协定下,犹太非法定居者都必须离开。但现实使他们不得不接受由以色列军队保护的犹太聚居区。
阿拉法特将尽力冻结和减少巴勒斯坦控制领土上的现存犹太定居点。以色列的立场巴勒斯坦控制区中的犹太定居者使巴拉克政府维持约旦河西岸以色列安全的目标有了重要的依据。虽然以色列在1979年将西奈半岛归还给埃及时抛弃了当地的犹太定居者,但现在的巴拉克政府将坚持犹太定居者由以军队保护留在巴勒斯坦控制区的权利。前景展望在约旦河西岸非巴勒斯坦控制区内的犹太人定居点最终可能并入以色列领土。居住在巴勒斯坦控制区内的犹太定居者将选择搬迁到非巴控地区或接受巴勒斯坦当局的管辖。
战略意义
血腥的场面也让很多以色列人对现实产生了怀疑。有些以色列人表示,“从实际和人道的角度上看,我们应该考虑在西岸建立巴勒斯坦国。生命比土地更重要, 为了拯救生命,我们应该学会放弃。” 然而定居点具有的战略意义不容放弃。以色列和平主义组织“即刻和平”指责政府利用了民众的宗教感情,以实现安全和战略目标。这个组织一直密切关注着定居点的发展趋势,它发现定居点的位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2001年,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新建了34个定居点,全部位于交通要道边或者山顶制高点上。以色列政府还在各个定居点之间修建公路,在把各定居点连接起来的同时,将巴勒斯坦人分割开来。
目前约旦河西岸共有126个定居点,加沙地带有19个,它们就好像耶路撒冷和伯利恒的郊区。定居者可以享受很多福利待遇,比如子女可以接受免费教育,少交
个人所得税,而且房屋的价格比以色列城市要便宜很多。犹太人定居点的扩张与以色列现任总理沙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是以色列定居政策的策划者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担任农业部长时,他就积极推动把定居点向西岸发展。在他的自传《斗士》中,沙龙这样说:“犹太和撒玛利亚是犹太人的发源地,是构成国家的血和肉。我们坚持犹太人在此定居的权利。” 在地图上,西岸并没有多大,但在人们心中,它是巨大的、迷人的。阿拉法特曾明确表示:“在以色列掠夺土地、建设定居点的时候,是无法获得和平的。”而沙龙的态度也很明确:“在我离任以前,不要幻想着谈论撤销定居点的问题。”
透视入侵
犹太人定居点在巴以冲突愈演愈烈之际,越来越多的犹太人却愿意从世界各地涌入中东这个“火药桶”。据统计,2001年,犹太定居点的人口数增长4.8%,达到了21万人。他们生活在330万巴勒斯坦人中间,以色列政府帮他们建房子、修公路,构建他们自己的家园。 在巴勒斯坦人看来,犹太定居者是入侵者,是来抢夺土地、破坏平静生活的敌人,但要把他们赶走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就这样,在巴勒斯坦人自治的领土上,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相伴生活着、仇视着,成了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他们的出路何在?
多夫·温斯托克一家是30年前在约旦河西岸定居下来的。他们把现在居住的地方称为“犹太和撒玛利亚”,而不是西岸。从第一天起,就像其他定居者一样,温斯托克将此视为以色列永久的土地。对于犹太定居者来说,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他们的祖先在这里诞生。追寻着先人的足迹,定居者们也要在这里扎根,即使这意味着流血、失去生命。就在巴勒斯坦武装分子闯进希伯伦附近的定居点, 枪杀了4名定居者,其中还有1个5岁大的小姑娘。 定居者将自己的家修建在
希伯伦和
约旦河西岸的山丘上,他们在心中构筑了一个美好的景象,其中融合了对国家独立的追求、救世主降临的信仰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绝大多数以色列人都相信,定居点不是和平的障碍,相反,定居点更容易成为巴勒斯坦武装分子的袭击目标。而对以色列人来说,定居者则是所有以色列人的先锋。
定居点信念深植人心,定居点的概念已经深入以色列人的心中,在他们看来,建立定居点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海法大学教授阿舍尔·阿里安说:“再定居的信念是许多
犹太复国主义者逻辑思维的基础,他们要考虑的不是要不要修建定居点,而是在哪里修建。他们是以色列最强大、最成功的
利益集团。” 对于生活在这里的犹太人来说,土地是保证胜利的关键。早在以色列进军约旦河西岸之前,这场战争已经持续很久了,而且还将继续下去,直到有一天某一方放弃了。 一位定居点领导人希望不再使用定居点这个词,而改用犹太人社区。“定居点是临时性的,不属于你,而社区是你自己的土地。” 但在巴勒斯坦人看来,犹太人是入侵者,是来抢夺他们的土地、破坏他们平静生活的敌人。有一点同以色列很相似,巴勒斯坦对这片土地的追求也是神圣的。看着远处红色的屋顶、装有高压电网的围墙和荷枪实弹的以色列士兵,
巴勒斯坦人心头涌动着夺家之恨,祖先亲手种下的橄榄树已经被砍掉了。他们认为,犹太定居点的存在标志着巴勒斯坦人失去了自由,而定居者是抢夺巴勒斯坦人领土的先头部队。巴勒斯坦人要把入侵者赶出去,抗议、示威没有用,那就只好使用子弹和炸弹了。
巴以冲突
以色列预警和防御的堡垒,犹太人定居点对于以色列来说,可谓利害攸关。人们知道,
以色列是世界上惟一依靠移民并建立定居点而形成的国家。犹太人定居点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存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在所谈的犹太人定居点问题,主要是指以色列在其公认边界外,尤其是1967年第3次中东战争后,不顾国际法和有关协议规定,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建立的非法定居点。目前主要集中在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绿线(1949年阿以停火线,即1967年战争爆发前的巴以边界)附近、
约旦河谷、西岸南部的希伯伦山区以及东耶路撒冷等。 以色列建设和保留定居点的始作俑者是前国防军旅长埃伦·比伦的“马赛克方案”, 其初衷是建立缓冲地带,把定居点作为进行预警和防御的桥头堡,扩大以色列的防御纵深,防范阿拉伯国家从约旦和埃及两个方向对以色列实行夹击(以色列本土南北长,东西窄,最窄的地方只有15公里)。“马赛克方案”提出了5条主要原则:1:不拆除定居点并保证其安全和连接它的交通;2:以色列保留约旦河谷地的安全地带;3:保留沿绿线存在的分割线;4:完全控制水源;5:完全控制大耶路撒冷。
一般认为,1967年-1976年这10年是以色列建设定居点的初期发展阶段,总共建成了42个定居点,其中5个在加沙,其余在西岸和耶路撒冷,平均每年建设4 、2个;1977年以色列右翼利库德集团在大选中获胜并推行扩张政策,加之前苏联大批犹太移民涌入,定居点建设进入了急剧膨胀的阶段。从1977年-1984年,以色列新建犹太人定居点112个,年均建14个;到90年代初期,以色列平均每年用于定居点建设(住房、道路和基础设施)的费用高达10亿美元。1992年至去年
巴以冲突爆发前,由于工党政府重新执政并和巴解组织签署了
《奥斯陆协议》 ,定居点建设相对趋缓,但据以色列“现在就和平运动”组织统计,到2000年底,在加沙和西岸的犹太人定居点人口总数比1993年增加了70%,达到近20万人。以色列历届政府无论其政见纷争有多么尖锐,都为定居点建设投入了巨大财力和兵力,鼓励个人和企业到定居点发展,培养他们以西岸、加沙为家的观念,把定居点当作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的郊区。为此,以色列政府耗巨资用于区间公路建设,以便定居者能够不受干扰地往返定居点和大城市。
军队守卫
定居点由军队守卫能攻能守,犹太人定居点可分为以下3种:一是由几个特大定居点或较多的中小型定居点连片构成的定居点群。二是孤立无援不易保卫的零散定居点。 三是两三间临时搭起的组合房或一个集装箱构成的象征性定居点。最后一种主要是犹太极端分子为显示定居者的存在和对一块土地的占有而匆匆建立的。1999年以色列政府强行拆除的15个西岸地区定居点大多属于此类。犹太人定居点不论大小,均处在以色列国防军的直接保护之下,绝大多数都由几道高压电网与外界隔绝开来,内设岗楼、
探照灯、射击掩体、战壕,里侧有巡逻专用车道、电视监视器等设施,还配备了
吉普车、装甲车、轻重机枪等武器装备。除非获得许可,任何非以色列人不得擅自进入定居点。为防止巴勒斯坦人对定居点发动
自杀式袭击,任何单人驾驶的巴勒斯坦牌照汽车都被禁止经过,即使车辆为外国人所有并由外国人驾驶也不准进入或经过。定居点周围所有路口均有以军士兵把守。许多定居点还建有防弹营房、紧急通道、专用广播甚至防弹围墙等。既是防御的堡垒,又是进攻的基地。巴以双方对定居点数量的统计出入较大,而且以方并不把东耶路撒冷的定居点统计在内。以方的统计数目为125-190个定居点,定居者人口为14万- 20万。而巴方1999年的统计,犹太人定居点超过200个,定居者达35万人左右。
冲突原因
巴勒斯坦人心上的尖刀和冲突的马蜂窝,长期以来以色列通过貌似合法的各种手段征用、没收和封锁巴勒斯坦人的土地,用来建设、扩建定居点及其道路,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段:
1、以色列军事当局可以宣布“因军事和安全需要”没收某处巴勒斯坦土地。这种做法常用来惩罚扔石头或袭击定居者的巴勒斯坦人。在这种情况下,地主不得接近其土地,也不得索赔,也无最终控制权。这些被没收的土地随后经常被转给犹太人定居者。
2、任何未被认作是伊斯兰教基金用地或未进行私人产权登记的土地,都会被以色列视为“国有土地”而没收、分配。有时还以“公共福利用地”名义征用巴勒斯坦土地。
3、如果巴勒斯坦地主在1967年战争爆发之前或战争期间离开,其土地便被宣布为“遗弃的土地”。以色列的“出走者财产临管局”可以将这些土地交给别人托管并根据军事当局颁布的命令转交给定居者和以色列开发商。据巴方统计,1967年以来,以色列从西岸和加沙的6070平方公里土地中没收了3035平方公里。
在极力维护犹太人定居者利益的同时,以色列严格限制巴勒斯坦村镇的发展,频繁拒绝巴勒斯坦人在私有土地上建住宅的申请。自1987年-1997年共有2000 多套巴勒斯坦人住房因所谓非法建筑而被无情摧毁。以色列当局还在定居点之间修筑了许多区间公路和环行路,这些公路不允许巴勒斯坦人的车辆使用,它们将巴勒斯坦土地切割得七零八落,蚕食了大片巴勒斯坦土地。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居民有120万人左右,而犹太定居者不足7000人。但犹太人定居点及其附属安全区和专用路就占了加沙总面积的1/3,并控制了40%的加沙滨水地区。在这次巴以流血冲突中,加沙地带的犹太人定居点发挥了明显的军事基地和作战堡垒的作用。以军的大批兵力、装备都是通过直升机直接在定居点进行集散的。以军还以古什·卡提夫、卡夫尔·达卢姆、尼茨萨利姆等定居点为轴心,切断了周围的公路,将加沙地带分割为南北两部分,有效地实施了对巴勒斯坦人员和物资的封锁与隔离,沉重打击了巴勒斯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以色列在
东耶路撒冷边界内已经建设了15个犹太人定居点,占其总面积的34 %,约为24平方公里。定居者人口达到18万,已接近东区阿拉伯居民人数(21万人)。耶路撒冷周围的犹太人定居点已经将大部分阿拉伯居民区同西岸隔开。以色列政府在东耶路撒冷建定居点的目的,显然是要改变那里的人口和人文结构,将其逐渐犹太化,消融它的巴勒斯坦特性,以便达到最终彻底吞并。 目前由于定居点的建设,客观上还造成以色列边界的东扩,使巴以参照1967年以前的边界来划定最终边界几无可能。另外,约旦河西岸目前探明淡水储量为8亿立方米,其中80%由以色列控制和消费,而定居点则成为控制这些水资源的重要枢纽。显而易见,虽然在以色列人看来,这些定居点是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堡垒,但在巴勒斯坦人眼中却是实实在在插在他们心窝里的尖刀,是他们谋求生存和发展、建设独立和统一的国家的拦路石。正因如此,在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定居点从一开始就成为频繁引发冲突的马蜂窝。在历次
巴以和谈中,犹太人定居点问题都是谈判的难点问题之一。而在第3次中东战争以后的历次巴以冲突中,犹太人定居点也都是首当其冲的受攻击目标。
弥合分歧
恢复和谈才能弥合分歧,目前国际社会对巴以冲突极为关切,正在多方进行斡旋。《米切尔报告》是以巴冲突国际调查委员会经过6个多月调查后提出的,主旨是要求以巴双方立即无条件中止冲突,以方冻结修建犹太人定居点,巴方则要加大打击
恐怖主义的力度。但《米切尔报告》在法律地位上不同于签署的协议,对以巴双方都不具有任何约束力。分析人士认为,要让巴以双方切实执行《米切尔报告》绝非易事,以巴双方在停止暴力冲突和停建定居点等核心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特尼特主持的巴以会谈,仍然是无果而终。 以色列总理沙龙正式阐明了对《米切尔报告》的立场。他一方面表示该报告是以巴打破目前暴力循环,回到谈判桌的“积极基础”,一方面却拒绝冻结修建犹太人定居点活动,声言以色列政府不会建设新的定居点,不会占领更多的土地,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的定居点是以色列的“
国家财产”,以政府将继续满足那里的“自然增长”需要。他同时认为《米切尔报告》不应将停建定居点与停止暴力冲突联系起来,要求巴方首先停止反以斗争,作为以方停止暴力、恢复和谈的前提。对此,巴方随即作出强烈反应,认为沙龙的表态等于反对《米切尔报告》,强调《米切尔报告》必须作为整体来对待,绝不可将其割裂开来。巴方表示,如果以方在巴控区的占领和定居点建设未被最终消除,巴勒斯坦人民绝不会停止反抗以色列侵略的斗争。巴解“
法塔赫”军事组织“阿克萨烈士旅”、伊斯兰抵抗运动“
哈马斯”的军事派别“
卡桑旅”联合发表声明称,若要停止在以色列境内的袭击和“自杀性爆炸”,以方必须从巴被占领土上撤军,也就是要以色列撤出定居点。双方的分歧很大,冲突难以停止。
此间观察家认为,停止以巴暴力冲突、尽快恢复双方政治谈判现在已到了关键时刻,以巴双方应抓住这一契机,有关各方也应作出更大努力,否则《米切尔报告》不但将无法逃脱“一纸空文”的厄运,甚至以巴暴力冲突还有不断升级的危险,从而进一步威胁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当年中东和平进程之所以得以启动,就是因为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最终都认识到,他们之间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而是不论情愿与否,都必须共同存在和发展、“你活我也要活”的关系。
主要居点
加沙地带
加沙地带最大的定居点为古什·卡提夫定居点,位于加沙地带的西南部。该定居点共有大小定居点12个,人口超过5000人。此外,加沙城南的尼茨萨利姆定居点也较大。 以色列加紧扩建犹太人定居点。
约旦河谷
被以色列认为是约以之间关键的缓冲地带。目前有23个定居点,只有5200名定居者。其中最大的定居点是马阿里·埃弗拉伊姆,有定居者1800人。
2018年11月6日,据巴勒斯坦媒体报道,以色列为扩建犹太人定居点,没收了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附近一个村庄155杜纳姆(1杜纳姆合1000平方米)土地和约旦河谷北部356杜纳姆土地,导致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和这些地方“犹太化”。
2022年5月12日,以色列民政局高级规划委员会宣布批准在
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新建住房的计划,共涉及4320套住房,其中2684套住房建设获最终批准,1636套获初步批准。
截至2023年1月1日,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人口为502991人,过去一年间增幅超过2.5%,五年间增幅接近16%。
2023年6月26日,以色列民政局高级规划委员会批准在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新建5623套住房。
2024年3月6日,以色列民政局高级规划委员会批准,将在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犹太人定居点新建3426套住房。
当地时间2024年5月22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宣布,将约旦河西岸地区北部的多个犹太人定居点排除以色列“脱离接触法”的范围,以军将把其作为正式的犹太人定居点纳入监管。
希伯伦山地
这里的定居点一般较小,只是紧靠
希伯伦市的基尔亚特·阿勒巴定居点较大,约有6000人。希伯伦地区其他地方共有4000名定居者,分散在另外13个定居点里。
绿线附近
人口最密集的定居点是肖姆伦定居点,位于西岸北部纳布卢斯市西北。它周围有40个犹太人定居点。
耶路撒冷
2024年8月14日,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的“民政管理机构”宣布,在耶路撒冷以南新建面积约60公顷的犹太人定居点。
其他信息
本雅明位于西岸中部
拉马拉市东南,
耶路撒冷以北,共有33个大小定居点,约有5.5万人。
古什·阿杜米姆位于耶路撒冷东侧,是该地区最大的定居点,其中心为马阿里·阿杜米姆定居点,人口为2.5万人。
阿兹尤恩位于西岸南部希伯伦市以西,共有15个定居点,总人口 5万人。
各方态度
巴以领导人2007年11月在美国安纳波利斯中东问题国际会议上重启和谈,并承诺力争在2008年年内达成一项内容广泛的和平协议。但之后,双方和谈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此次访问是
安纳波利斯会议以来赖斯的第六次中东之行。
巴勒斯坦
2008年6月15日,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说,以色列扩建犹太人定居点是巴以和谈的最大障碍。
阿巴斯当天在约旦河西岸城市
拉姆安拉会见了到访的时任
美国国务卿赖斯。在随后举行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阿巴斯说,以色列继续扩建定居点会给巴以和谈带来最大障碍。 为此,他要求
美国说服
以色列遵守承诺,停止定居点建设。 阿巴斯说,巴方希望在埃及的斡旋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装派别实现停火,以色列解除对加沙地带的封锁,结束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难。
2020年2月20日,巴勒斯坦官员谴责以色列扩建东耶路撒冷两处犹太人定居点的计划,认为这是在实施
美国的“中东和平新计划”。
联合国
2022年5月12日,联合国中东和平进程特别协调员
托尔·文内斯兰发表声明,对以色列推进新定居点计划予以谴责。 文内斯兰说:“继续扩建定居点进一步巩固了占领,侵占了巴勒斯坦土地和自然资源,并阻碍了巴勒斯坦人口的自由流动。” 他重申:“根据国际法,所有定居点都是非法的,是和平的主要障碍。”
2024年3月8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沃尔克·图尔克警告称,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扩建犹太人定居点构成“战争罪”。
中国
2023年12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
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汪文斌表示,中方反对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兴建定居点,反对单方面改变耶路撒冷地位和历史形成的现状的行为,始终认为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应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由有关各方通过谈判来解决。
埃及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5日,埃及外交部发表声明,谴责以色列批准在东耶路撒冷建造新的定居点的决定。声明称,以色列此举是对
国际法和国际决议的一次公然违反。
约旦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5日,约旦外交与侨务部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在东耶路撒冷地区建立犹太人新定居点的决定。
欧盟
2011年10月10日,欧盟成员国外长在
卢森堡举行会议,对以色列在东耶路撒冷吉洛地区扩建定居点的计划表示谴责,称这一计划与中东问题有关四方(
联合国、
美国、
欧盟、
俄罗斯)的努力背道而驰,并呼吁以巴双方重启和谈。
美国
2024年8月16日,据法新社等媒体报道,以色列方面宣布在约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恒附近新建犹太人定居点,包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地区。对此,美国国务院当地时间8月15日予以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