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祭,又叫作
獭祭鱼,最早出现于《
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獭是一种
哺乳动物,喜欢吃鱼,经常将所捕到的排列在岸上,从古代中国人的眼里,这情形很象是陈列祭祀的
供品。所以就称之为獭祭鱼或獭祭。
节气
獭祭鱼
被作为一种季候现象来描述节气,是雨水的第一候。据说在这几天里,蛰伏了一冬的獭开始出来活动。《
周书·时训篇》有「雨水之日,
獭祭鱼;后五日,鸿雁来;後五日,草木萌动。」的说法。
引申
獭摆放鱼的现象,含有堆砌的意思。所以後来就有人用
獭祭鱼来形容文学上喜欢多用典故的现象。比如宋代的笔记《
杨文公谈苑》中,就提到唐朝诗人李商隐写作诗文时,为了使用典故,常常要查阅许多书本。这些书摊在屋子里,就象獭摆放鱼的样子,因此被人取了一个「獭祭鱼」的外号。
这个词虽然是嘲讽,但意味并非很尖刻,常常被人用来自嘲。
几种不同的说法
獭祭鱼
简述
据说獭常捕鱼排在水边,如同陈列
供品祭祀。我没有见到过这种情景,但早年读义山诗,却得知义山有一个“
獭祭鱼”的外号,当时颇觉起外号这个人不简单,将义山作诗罗列故实、堆砌成文的特点形象地刻划了出来。
称义山为“獭祭鱼”,大约是宋人的杰作,因为宋初有一批人学义山诗,号“西昆体”,足见义山的影响和被人注意。据我所知,最早称义山为“獭祭鱼”的是宋人吴炯,他在《五总志》中说:“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集左右,时谓为獭祭鱼。”后来元人
辛文房在《
唐才子传》中进一步发挥说:“商隐工诗,为文瑰迈奇古,辞隐事难。及从
楚学,俪偶长短,而繁缛过之。每属缀,多检阅
书册,左右鳞次,号‘獭祭鱼’”。 这是对义山诗在肯定的基础上又有微词。其实“獭祭”的工夫与趣味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它别具天地,自有一番价值。宋人说李商隐“獭祭”,但看看他们自己,又何尝不是“獭祭”呢?像《涑水纪事》、《闻见后录》、《都城纪胜》、《
武林旧事》、《
西湖老人繁胜录》、《
唐语林》、《
夷坚志》等书,大都是用笔抄下来的,但这丝毫不影响它们的
文化价值,并成为后人研究当时历史的必读之书。清人
钱谦益在《〈艺林汇考〉序》中说:“勤学有食跖之能,临文无祭獭之瘁。”那倒是另外一种境界了。
功用
郁达夫先生曾经肯定过“獭祭”的功用,他本人也曾在抗战军兴之前,读书之暇摘录过许多笔记,原稿一半在杭州,一半在福州,后来都散失了。他在《獭祭的功用》这篇文章中说:“前人说富贵诗,总以‘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或‘舞低杨柳楼心月,歌罢桃花扇底风’为例,我则最赏识唐
李德裕的‘内宫传诏问戎机,载笔金銮夜始归,万户千门皆寂寂,月中清露点朝衣’和宋周必大的‘绿槐夹道杂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上紫薇花’的两绝,以其融融清雅,有古大臣的风度。”可见郁达夫对獭祭的功用很有自己的见解。
自然中獭祭鱼
以上说的是獭祭为文,大自然中的獭祭鱼是什么情形呢?要弄清这件事,还须先“獭祭”一番,我见到的最早记载这件事的典籍是《礼记·月令》,其上说:“〈
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后来,《吕氏春秋·孟春》也说:“鱼上冰,獭祭鱼。”高诱注曰:“獭 ,
水禽也。取鲤鱼置水边,四面陈之,世谓之祭。”从这里看,獭祭鱼倒给人一个虔诚的感觉,所以宋人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史越王青词》说:“反本狐邱,寓诚獭祭。”清人
孙枝蔚也在《老妻病愈设饼祭神》诗中道:“一点虔诚意,惟同獭祭鱼。”然而獭真像古人说的那么斯文和虔诚吗?其实远不是这回事。实际情形是獭食鱼时必残杀和吃剩
许多鱼摆在那里,而这种贪心和浪费却被世人误为“祭鱼”,真是天大的不公!陆宗达、王宁《古汉语词义答问·说“祭”字》曾有这样的解释:“‘祭’的本义应是‘残杀’,《大戴礼记·夏小正》、《礼记·月令》皆曰‘獭祭鱼’……獭性残,食鱼往往只吃一两口就抛掉,捕鱼能力又强,所以每食必抛掉许多吃剩的鱼。人们称堆积故实为獭祭,即取堆积残余之意。”噢,原来是这么回事。
详细情形
獭祭鱼的详细情形,我想古人一定能经常见到,因为在他们生活的环境里,
自然生态还没有遭到破坏,诚如唐人
孟浩然在《
早发渔浦潭》诗中所说:“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我一向以未能见到獭祭鱼的情形而遗,几年前,曾读到和国才先生关于“水獭祭天”的一篇文章,他叙述獭祭鱼的情形颇为生动:太阳刚从碧罗雪山顶上冒出,
怒江峡谷两岸连山。我们突然发现道路正中放着一条两三斤重的水淋淋的
鲜鱼,两腮张翕不停,尾巴左右摇摆,好似刚从江中跃出。我俩前后左右观看,
未发现任何人影,心里很觉奇怪, 想弄个水落石出,于是就在大树后隐蔽窥探。不一会,江水响处,只见一只浑身长满深褐色细毛的水獭,嘴里叼着一条鱼
游上了岸。它敏捷地把鱼叼放在原来那条鱼的旁边,然后,蹲下身来伸头缩脑地张望一阵,又跳入江里。我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
鱼是水獭叼上来的。我们不吭声继续埋伏观察。没多久,只见水獭又跃出水面,把抓到的第三条鱼放在路上。我们看着路上一字八摆着的三条鱼和水獭那
半蹲半立的
怪相,便大吼一声,一跃而起,飞身扑向水獭。那水獭很灵巧,一转身,“扑通”一声跳下江去了。那三条鱼摆得很整齐,真像人祭祀时的供品,而水獭在鱼旁伸头缩脑的动作,也像人在磕头祭祀,这可能就是古人所称的水獭祭天。
和国才先生很幸运,能见到“
獭祭鱼”这精彩的一幕。然而我也很幸运,虽末亲见“獭祭鱼”,却能读到和先生的这篇文章,写
成本文。不过,读后你一定会说我也是“獭祭鱼”。
附录
简述
陆宗达、王宁在《古汉语词义答问·说“祭”字》中曾有“
獭祭鱼”即是獭“杀鱼”之说,认为:“獭性残,食鱼往往只吃一两口就抛掉,捕鱼能力又强,所以每食必抛掉许多吃剩的鱼。人们指堆积故实为‘獭祭’,即取堆积残余之意。”对此,
钱剑夫先生却不以为然,他在《“獭祭鱼”非獭“杀”鱼说》(见1999年9月 4日《文江读书周报》)一文中认为陆说“甚新,然甚疑之”,并引《大戴礼·夏小正》和《礼记·月令》证明,“皆无释祭为‘杀’者。则陆所言,于古无证,创说也无可据之理”。
钱剑夫先生虽然否定了陆说,认为“獭祭鱼”非獭“杀”鱼,但也未能指出“獭祭鱼”中的“祭”到底作什么讲。
其实,说“
獭祭鱼”为獭“杀”鱼,是前人早有的意思。不仅有“祭鱼”,而且还有“祭鸟”、“祭兽”之说。
祭鸟
什么是“祭鸟”呢?鹰杀鸟而陈之谓之“祭鸟”。《逸周书·时训》曰:“处暑之日,鹰乃祭鸟。”
朱右曾校释:“杀鸟而不即食,如祭然。”《礼记·月令》也有这样的记载:“(孟秋之月)凉风至,
白露降,
寒蝉鸣,鹰乃祭鸟。”
郑玄注:“鹰祭鸟者,将食之示有先也,既祭之后不必尽食。”
孔颖达疏:“谓鹰欲食鸟之时,先杀鸟而不食,与人之祭食相似。犹若供祀先神,不敢即食,故云示有先也。”这种捉到不立即吃掉而是“示有先”的做法,后来运用于战场上,叫作“围而不歼”,
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纥干弘神道碑》上说:“况复高庙上书,小车而对
汉王;
聊城祭鸟,长兵而驱燕将。”这其中的“祭鸟”就是围敌而不歼的意思。
祭兽
那么,“祭兽”又怎么讲呢?同理,豺杀兽而陈之谓之“祭兽”。《礼记·月令》曰:“鞠有黄华,豺乃祭兽戮禽。”秋天到了,豺开始要杀兽以食了。《逸周书· 时训》说:“霜降之日,豺乃祭兽。”朱右曾校释:“豺似狗,高前广后,黄色群行,其牙如锥,杀兽而陈之若祭。”《吕氏春秋·季秋纪》也说:“豺则祭兽戮禽。”高诱注:“于是月杀兽,四围陈之,世所谓祭兽。”
由此推之,
獭祭鱼即是獭杀鱼而陈之,这也是古人早已认识到的。《礼记·
王制》曾说:“獭取鲤于水裔,四方陈之,进而弗食,世谓之祭鱼。”正是基于这种现象,清人
俞正燮在《癸巳类稿·非无鬼》中说:“獭也祭鱼,豺也祭兽。”而且直到今天,大自然中仍能见到“獭祭鱼”的现象。我曾写有一篇《獭祭鱼》的散文(见1999年9月23日《
沈阳日报》),其中引
和国才先生写怒江岸边“
水獭祭天” 的情景。那上说,水獭将鱼咬死(杀掉)叨到路上,一条条整齐地摆在一起。从古人的论述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都可证明陆宗达的观点没有错,“
獭祭鱼”是獭“杀”鱼。
典故和代名词
至于“獭祭鱼”何时变成了罗列或堆砌辞藻的典故和代名词,据我所知是始于宋代。宋初曾有一大批人学
李商隐诗,号“
西昆体”,当时人
吴炯就在《
五总志》中说:“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集左右,时谓为獭祭鱼。”而钱剑夫先生为说明“此为‘獭祭’正解”所引用的《
两般秋雨庵随笔》中的“
毛西河”条,已是清以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