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端,或称
元端,是古代中国的玄色礼服,是先秦朝服的上衣。
士冠礼、士婚礼亦用之。古代祭祀时,天子﹑诸侯﹑士大夫皆服之。天子燕居时亦服之。
明世宗和内阁辅臣
张璁参考古人所服“玄端”特别创制了燕弁服。自汉明帝将玄端朝服改为
朱衣朝服以后,沿袭到明朝。
玄端为先秦时通用的朝服及士礼服,是华夏礼服“衣裳制度(衣分两截,
上衣下裳)”的体现。明代根据古玄端制而制燕弁服、忠靖服。
《
周礼·春官·司服》:“其斋服有玄端素端。”
孙诒让正义引金鹗云:“玄端素端是服名,非冠名,盖自天子下达至于士通用为斋服,而冠则尊卑所用互异。”玄端服为上衣下裳制,玄衣用夏布十五升,幅宽二尺二寸,因为古代的布幅窄,只有周尺二尺二寸,所以每幅布都是
正方形,端直方正,故称端。又因玄端服无章彩纹饰,也暗合了正直端方的内涵,所以这种服制称为“玄端”。所谓衣裳之制,玄端主之。可以临祭,可以燕居,上自天子,下及士夫。
《
仪礼·士冠礼》:“玄端、玄裳、黄裳、杂裳可也。”据《士冠礼》文,谓玄端皆玄裳或黄裳,或杂裳。端训正,朝祭等服皆有端名,如端冕、端委之类。诸侯的玄端与玄冠(委貌冠)素裳相配,上士亦配玄裳,中士配黄裳,下士配前玄后黄的杂裳,并用缁(黑)带佩系如裳之色的鞸。
“端衣不削幅,不邪杀,不圆袂,不继掩,不侈袂。其衡长八尺八寸,每幅长广皆二尺二寸,四角方正,故谓之端。其裳,前三幅,后四幅,要有辟积无数,谓之帷裳。”
马端临《
文献通考·王礼考·君臣冠
冕服》云:“按三代时,衣服之制,其可考见者,虽不一,然除冕服之外,唯玄端(端衣)深衣二者,其用最广。玄端则自天子至士,皆可服之,深衣则自天子至庶人皆可服之。古人有“朝玄端,夕
深衣”。(参考
黄现璠《
古书解读初探》)
不削幅,是布幅为二尺二寸,不破开。不邪杀,是不邪裁(不破开布幅)。不圆袂这是晚明
满清时期的观念,不符合汉学,也不符合文物,是说从袖口不渐渐圆收。不继掩,有两解,一者端衣不像
中衣长衣在回肘之後,袖口再接一尺布;一者如果按明朝理解,则是上衣不过腰下一尺(清人不会用这个含义),不侈袂,大概受
黄以周影响,以为端
衣袖宽都是二尺二寸,弁服都是三尺三寸,而不论等级(违背
郑学,谬)。
自天子至士皆可穿,为国家的法服,天子平时燕居之服。诸侯祭宗庙也穿玄端,大夫、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也穿这种衣服,玄端衣袂和衣长都是二尺二寸,正幅正裁,
玄色,无纹饰,以其端正,故名为玄端。
男子朝玄端,夕
深衣。因为早上的礼仪更郑重。玄端其实是很规范的礼服,多做朝服和祭服用。
3.级别区分——《
论语》云“端
章甫”,注云:“端,玄端,诸侯朝服。”若上士以玄为裳,中士以黄为裳,下士以杂色为裳,天子、诸侯以朱为裳,则皆谓之玄端,不得名为朝服也(礼记正义·卷二十九)。随意穿纁色帷裳不符古礼及古时
等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