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龄,字竹村,号梦菊,汉族,石门镇人,生于清光绪庚辰年(1880年)。幼年勤奋好学,上了几年私垫后,因家贫而中辍,在从事家务劳动之余,常向邻里藏书户借书自学,能爱护书籍,信守还期,藏书之家都乐于相助。坚持自学多年,广采博收,知识较私塾中的传统儒学更广泛,第一次赴考获廪生,随即入省府贡院就读,因成绩卓优,被清政府选送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法政大学。
人物生平
参加革命
在日本留学期间,接受民主进步思想,追随孙中山从事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奉命回云南活动,后因有人向云贵总督李经羲(李鸿章孙)告密,李召见当时任云南留学生经理员的王九龄,表面上赞誉备至,实则别有用心。王九龄觉察到李经羲是清廷忠实官吏,岂能容革命活动,应百倍警惕,于接见的当晚径自出城,避开大道,徒步返回云龙,旋又取道缅甸,东渡日本,李经羲密令缉捕革命党人的企图才未遂。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杨振鸿(昆明人)自日本回国,与李伯东等密议,建立反清组织“兴汉会”。董承志(云龙人)、王九龄等均为该组织中的坚强分子,辛亥革命前夕,王九龄与其他同盟会员杨大铸、黄嘉梁(大理人)、王湘(富民人)等投入反帝、反清的大革命运动。民国成立后,王九龄在云南军督府、督军署担任政务、军事、外交、财政等方面的重要职务,积极投身讨伐袁世凯的护国斗争,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竭尽全力。
1912年2月,王九龄被任命为安平同知,7月,任呈贡县知县,12月升任景东直隶厅长。1916~1919年,再任云南留日学生经理员、东陆大学董事、名誉校长。1920年8月,任云南造币厂会办、厂长兼充靖国军总司令部参议官、军法处长。同年,省政府以“既摧陷帝制,回复共和,思振兴文化,以谋根本之建设”拟议在云南筹建大学,委王九龄、董泽主其事,设筹备处于翠湖公园水月轩,后因发生事变,筹建告停,1922年,
唐继尧回滇主政,“仍继前议”,由王九龄、董泽积极筹备建校经费,校址次第解决。筹备处选举王九龄为名誉校长,董泽为校长,在云南创办第一所大学。
1922年,王九龄出任云南禁烟局督办、靖国军军饷主任、省财政厅长、富滇银行总行长。下半年,孙中山、段祺瑞、张作霖各派代表在上海法租界古板路组织各省代表联合办事处。王九龄与李雁宾为云南唐继尧的代表,参与商讨倒曹(w)吴(佩孚)事宜,决议凡是指责北京政府的一切措施的通电,都经代表会商后,由邓汉祥以卢永祥的名义,拟好电稿,送杭州报发;各方通电响应,造成反直系的浩大声势。1923年,孙(传芳)、段(棋瑞)、张(作霖)的代表与各省代表在上海举行会议,联名通电反对曹贿选,王九龄是云南代表。
峥嵘岁月
1924年11月,段棋瑞经
张作霖、
冯玉祥等拥护到京,组织执政政府,1925年3月,段祺瑞为取得拥有实力的云南督军唐继尧的支持,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任命唐继尧的代表王九龄为教育总长(这时,王九龄任云南财政总长兼仕学馆副馆长),此事引起北京各学校师生的强烈反对。3月16日,段棋瑞令警察总监朱深率武装保护王上任,一并要教育次长马叙伦向各校代表进行解释,马不从,提出辞职。当时北京学潮以女师大群起反对依附北洋军阀、压迫学生、推行帝国主义和封建奴化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校长杨荫榆为最激烈,许广平(女师大学生)在给鲁迅的信中写道:“风潮闹了数月,不死不活,,又遇着仍抱以女子作女校长为宜的冬烘头脑,闭着眼问学生‘你们是大多数反对么?’的人长教育。从此君((指教育总长王九龄)手里,能够得到个好校长么?”鲁迅复信认为:“要之,能在这昏浊的政局中,居然出为高官,清流大约无这种手段。由我看来,王九龄要好得多罢”(见《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两地书》)。4月13日,王九龄托辞离职,改由章士钊暂兼教育总长职。
1922年年,王九龄出任云南禁烟局督办、靖国军军饷主任、省财政厅长、富滇银行总行长.下半年,孙中山、段祺瑞、张作霖各派代表在上海法租界古板路组织各省代表联合办事处.王九龄与李雁宾为云南唐继尧的代表,参与商讨倒曹(W)吴(佩孚)事宜,决议凡是指责北京政府的一切措施的通电,都经代表会商后,由邓汉祥以卢永祥的名义,拟好电稿,送杭州报发;各方通电响应,造成反直系的浩大声势。
1923年年,孙(传芳)、段(棋-瑞)、张(作霖)的代表与各省代表在上海举行会议,联名通电反对曹贿选,王九龄是云南代表。1924年年11月,段棋瑞经张作霖、冯玉祥等拥护到京,组织执政政府,1925年年3月,段祺瑞为取得拥有实力的云南督军唐继尧的支持,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任命唐继尧的代表王九龄为教育总长(这时,王九龄任云南财政总长兼仕学馆副馆长),此事引起北京各学校师生的强烈反对。3月16日,段棋瑞令警察总监朱深率武装保护王上任,一并要教育次长马叙伦向各校代表进行解释,马不从,提出辞职。
当时北京学潮以女师大群起反对依附北洋军阀、压迫学生、推行帝国主义和封建奴化教育的代表人物之一的校长杨荫榆为最激烈,许广平(女师大学生)在给鲁迅的信中写道:“风潮闹了数月,不死不活,,又遇着仍抱以女子作女校长为宜的冬烘头脑,闭着眼问学生‘你们是大多数反对么?的人长教育.从此君((指教育总长王九龄)手里,能够得到个好校长么?“鲁迅复信认为:“要之,能在这昏浊的政局中,居然出为高官,清流大约无这种手段.由我看来,王九龄要好得多罢“(见”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两地书“)。4月13日,王九龄托辞离职,改由章士钊暂兼教育总长职。
1927—1948年,王九龄先后任云南省省务委员、云南总检察厅总裁委员、云南盐运使、云南高等法院委员、蒙自海关监督、省议会联署议员、云龙县顾问、云南省佛教会理事长、佛学院院董、省参议会第一届三次会议议员等职务。1949年任云南人民和平促进会会议理事,为促进云南和平解放,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做出自己的贡献。
王九龄早年在日本留学期间,与日本留华学生公岛大八相识,结为莫逆之交,公岛回国后,创办汉学研究所,王九龄多方协助,为中日友好和文化交流,做了有益的工作。
退出政界
民国壬申年(1932年),由尤云龙在昆明倡议成立“
南雅诗社”,王九龄与云南著名文人
袁嘉谷、
赵式铭、
周钟岳、徐之琛、吴梓柏、
熊廷权等同为该社成员,相互酬唱,雅称盛事。
王九龄晚年息政退隐,从事佛学研究,与昆明西山华亭寺方丈虚云友善,互相探讨佛学教义,造诣颇深。1945年,将自己珍藏的大藏经和其它佛经全部献给华亭寺。今存寺内正殿的楹联为王九龄所题:“洪流华域,火燎神州,浃热更相崔,聂此土清凉,古刹重开,十住心中堪息苦;云归故山,菊香晚节,因缘曾感梦,试登高眺望,劫灰飞过,三生石上好安禅。”
晚年岁月
王九龄虽离开家乡较早,但对故乡的各项建设十分关切,曾任云龙县顾问,为县政府出谋划策,对交通、教育等建设做出过贡献。1912年民国刚建立,作为省参议员的王九龄就建议拨留金泉(宝丰)并盐课盈兴建功果桥,以改善云龙所产食盐外运。至1916年,省参议员董坊(宝丰人)再次向省参议会提出修桥提案,当时任督军署秘书长的王九龄从中多方支持,功果吊桥得以建成。王九龄对幼年渴求知识而无书可读感受尤深,他把《四库备要》等书籍慷慨赠送给云龙中学。
1950年,王九龄将毕生珍藏的文物古籍捐献给省人民政府,并以宗教界民主人士身份,参加云南省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1951年9月17日在昆明病逝,终年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