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堂(1889~1968)名德庄,又名熙和,艺名少堂。祖籍
江都,生于扬州安乐巷。伯父金章、父玉堂均为
扬州评话艺人,擅说武(松)、宋(江)、石(秀)、卢(俊义)4个“十回”。7岁从父学艺,9岁登台,12岁以家传武(松)十回正式从业,在
扬州书坛崭露头角。王少堂在开始学书时,学的就是《水浒》,但是在初入书场之时,因为说得还不够纯熟,加上当时扬州书场林立,还有其他评话艺人都在说《水浒》,来听王少堂说《水浒》的书客就不多。正在那时,王少堂就说了一阵子的《七侠五义》,相比较《水浒》,《七侠五义》的人物个性更为鲜明,故事情节更为跌宕,凭着这部书,王少堂打开了局面。但是,王少堂说《七侠五义》的时间并不长,因为他的父亲王玉堂后来禁止他说《七侠五义》,而是要求他在《水浒》上下苦功。此后,王少堂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仅继承父亲的书艺,而且继承了伯父的优点,并且兼收同行之长,终于继承并完善发展了王派《水浒》,自己也成为了扬州评话一代宗师。
1949年后,王少堂先后当选为扬州市人民代表、苏北文联常委、扬州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江苏省曲艺研究会会长、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文联委员。1954年,人民政府为他配备专人,录制
武松、
宋江、
石秀、卢俊义4个“十回”的全部书目,并翻记成500万字的文字稿。1958年,政府又组织力量,先后整理出版了他的
扬州评话《武松》《宋江》。
“王派《水浒》”的代表人物是王少堂,他祖籍江苏省
江都县,本人生于扬州。伯父王金章、父亲王玉堂均从名师习艺,擅长说演
扬州评话《水浒》。王少堂七岁随父学艺,九岁登台演出,十二岁正式行艺。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仅继承父亲的书艺,而且继承了伯父的优点,并且兼收同行之长。先是在家传艺术的基础上,以说演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中的
武松故事为主,完善为十回的篇幅;后又说演《水浒》中的
宋江故事,使之也成十回,并于20世纪50年代,将两部曲本整理出版。同时,他又把《水浒》中的
石秀与卢俊义两个人物的故事编成
扬州评话说演,从而使《武松》《宋江》《石秀》《卢俊义》四个“十回书”,成为以他为代表的扬州评话艺术的代表作,人称“王派《水浒》”
口耳相传的艺术传承方式,使得中国以口头说唱进行表演的曲艺艺术,常常出现几代人同操一业,并且代有才人的现象。清末以来,
扬州评话以“王派《水浒》”的形成与发展为标志的“王派《水浒》”世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王派《水浒》”说演的特点,是以人物结构故事,通过四个主要人物,串连整个《水浒》的内容;特别是对原著中所没有或简单交待的事迹加以丰富,对前辈的书艺进行扩展,使之更加完整和丰满。王少堂上承先辈之业,下衍家族书艺。他的表演,说表细腻、形神兼备、张弛有致、 口齿清雅,人称其艺术“细致而不累赘,壮美而不粗疏。”他的儿子
王筱堂,孙女
王丽堂,均是
扬州评话表演的名家。特别是其孙女
王丽堂由于直承祖父书艺,在祖父“甜、粘、锋、辣”之艺术风格的基础上,说演更脆雅,语言更洗炼,有“秀口”和“盆豁桶倾一串珠”之誉。从而使得“王派《水浒》”的拥有者成为名副其实的“王派《水浒》”艺术世家。“王派《水浒》”不仅艺有传人,而且艺术资料的整理保存较为完整。继20世纪50年代王少堂演出曲本《武松》和《宋江》整理出版之后,1989年和1995年,
中国曲艺出版社和
江苏文艺出版社,分别出版了
王丽堂演出本《武松》(上下册共十回)和《宋江》(上下册共十回)、《石秀》(十回)、《卢俊义》(十回)。人称“
扬州评话王派《水浒》的‘四个十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