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甫
西安音乐学院教授
王沂甫,西安音乐学院教授扬琴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著名扬琴教育家演奏家理论家、扬琴教育事业的开拓者。王沂甫先生,自幼从祖父学习扬琴,后拜民间艺人学琴,他不仅继承了前人传统的扬琴演奏技法,而且发展、改革、创新了扬琴上的多种演奏技法,并在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为“弹、轮、颤、滑、点、拨、揉、勾”扬琴八大技法,自成体系,独具一格,编辑成册的扬琴教材有八册,成为音乐艺术院校的扬琴系列教材,受到社会的公认和高度评价。
人物经历
王沂甫,男,汉族,1917年7月27日生于辽宁省海城县莺落山村。1989年10月29日因脑溢血卒于西安,享年73岁。王沂甫,西安音乐学院扬琴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陕西分会理事;陕西省第四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扬琴研究会、新疆扬琴学会、广州扬琴爱好者协会顾问。1957年至1963年期间,编著扬琴教材八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扬琴技法,并总结为:弹、轮、颤、滑、点、拨、揉、勾,通称八大技巧。1945年整理扬琴独奏曲《苏武牧羊》,1935年改编扬琴独奏曲《汨罗江上》,1962年独奏曲《绣荷包》灌唱片后,1969年由美国布朗大学复制选人“世界音乐大全”并录制激光唱片出版发行于欧美各地。1984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王沂甫扬琴独奏曲选》。1985年9月应邀赴京为中央民族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及本科学生讲学四个月,同年10月赴天津音院讲学。1989年2月率研究生赴广州市参加穗、港、澳扬琴交流大会和广州市扬琴展评。1989年10月29日辞世。
个人作品
《扬琴八大技法教程及乐曲》
作者:王沂甫 编辑、剪辑:王丽懿 王成懿
扬琴八大技法教程及乐曲
页码:131页码
出版日:1999年
版次:1999年10月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西安音乐学院教授杨琴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著名扬琴教育家演奏家理论家、扬琴教育事业的开拓者王沂甫先生,自幼从祖父学习扬琴,后拜民间艺人学琴,他不仅继承了前人传统的扬琴演奏技法,而且发展、改革、创新和扬琴上的多种演奏技法,并在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为“弹、轮、颤、滑、点、拨、揉、勾”扬琴八大技法,自成体系,独具一格。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陕西分会理事;陕西省第四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扬琴研究会、新疆扬琴学会、广州扬琴爱好者协会顾问。1957年至1963年期间,编著扬琴教材八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扬琴技法,并总结为:弹、轮、颤、滑、点、拨、揉、勾,通称八大技巧。
艺术特色
著名扬琴演奏家教育家王沂甫,以他毕生精力开拓了东北扬琴,继承、创新发展了东北扬琴,把东北扬琴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层面。他在长期的演奏、教学与编创的实践中,理性地,系统地总结著述了扬琴
王沂甫以毕生精力开拓了东北扬琴(图:扬琴)王沂甫著的《扬琴八大技法教程及乐曲》(1999年10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教程全面的介绍了扬琴八大技法,对弹、轮、颤、滑、点、拨、揉、勾给予了诠释,同时附录有练习曲乐曲练习曲都是为了解决练习中的技术问题,乐曲则有着极好的欣赏价值。全书的艺术特征,遵循着繁荣技法,追求完美音色的原则,强调了扬琴技术的发展,透彻着扬琴曲唯美艺术的底蕴,成为一部有学术价值的扬琴教材体系。著名音乐家吕骥扬琴艺术学术水平的定位。 为了更好地继承与发展王沂甫扬琴艺术音色的重视和重视音色表现的艺术特点,这三构架特色加一个特点,组成了王沂甫扬琴演奏艺术特色。
弹轮颤滑技法的基础特色
扬琴八大技法前四大技法为弹、轮、颤、滑。弹奏弹奏的方法,而被影响并确定下来的这样或那样的弹奏方法,最终目的是要关系到或反映出音质、音色弹奏弹奏方法,使其音色、音质别样化,实而不虚,与此同时运用了肘臂的揉性动作,加强了外在表演的洒脱感,这样的弹奏法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因年幼者力弱而无音量;也不因年长者力衰而弹奏吃力。演奏时需要使用王沂甫规范过的硬琴竹,称为改制琴竹,全长31公分,竹头5公分,高0.8公分,竹颈4公分,竹身13公分,持口2公分,竹尾6公分,尾尖1公分。使用这样的琴竹便能与持竹方法和弹奏方法相结合,在扬琴演奏技巧上即获得了新的发展,给技巧的表现提供了先决条件。轮竹技法,也在这个基础上得到发展,由于它是以力点在小臂的轮动,以小臂带动腕子,腕子保持松弛,因而便于持久加速用力,且能获得均匀细密的轮竹效果。
颤竹与滑竹技法,是扬琴这一乐器
点拨揉勾技法的繁荣特色
前面提到的弹轮颤滑技法,体现了王沂甫扬琴艺术的基础特色,而八大技法的后四大技法,点拨揉勾,则丰富繁荣了扬琴演奏技法,打破了只用两只手持琴竹弹弦的局限,同时可以用手指去点弦,揉弦,勾弦,用琴竹尾去拨弦。拓宽了扬琴演奏技法的空间,丰富了扬琴的表现力。从而提升了扬琴这一民族乐器艺术欣赏品位。1935年他首创了扬琴乐器之后,推出了扬琴勾弦技法,以一曲由他自己创作命名为《春天》的扬琴独奏,展示了勾弦技法,令音乐界耳目一新,随后在全国演出并且获奖。揉弦技法也随着扬琴乐器的不断改制中而不断地进行了调整。在古曲《苏武牧羊》(赵殿学传谱、王沂甫整理)中运用得哀宛动人。
点弦技法多样化,除了顿音、泛音,还有鼓音、木音等等。古曲《将军令》(王沂甫改编)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鼓音,描述了古时战场将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又在《落花流水》吕文成弹奏一个纯五度和弦或弹奏扬琴上的和弦效果在王沂甫改编的《金蛇狂舞》中得到运用和体现。这许多技法的创新出现,改变了扬琴单调的弹奏技法,突破了扬琴只能弹奏单音和两个音的狭窄思维定势,丰富了扬琴技法,突出体现了技法繁荣的特色。
巧用技法编创扬琴曲具有欣赏特色
王沂甫撰写改编和创作的大量扬琴曲,从整体上看,练习曲和乐曲的数量相当,各占一半。大量的为技法练习而编写的练习曲,其特点曲调顺畅,难中有易,易中寓难,好听易记,令学习者在愉悦之中练奏,即能很快掌握技法。例如《扬琴八大技法教程及乐曲》中的《双竹和音练习六》、《轮竹练习一》、《滑竹练习一》、《顿音练习二》等都具有这方面的特点。在扬琴扬琴曲,旋律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尹自重曲、王沂甫订谱的《风舞》,采用了颤滑竹技法,使乐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得到展现。《思春》(古曲王沂甫改编),全曲从始至终加入揉弦技法,加重渲染了乐曲伤感的情绪。用陕北民歌改编的《绣金匾》以揉弦技法和颤滑竹技法交替使用,使乐曲内容得到了完美表达,《绣金匾》本身旋律的歌唱性通过扬琴这件乐器,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与此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扬琴乐曲的艺术欣赏性。
对音色的重视和重视音色表现的艺术特点
王沂甫对于扬琴音色是相当考究的,他所演奏的乐曲韵味浓郁颇有风采,究其原因,更多的来自于音色特质的美感。追求音色表现上的丰富,这是他的扬琴独具韵味的来源。 从他最早使用过的两排码小扬琴,到乐器改制过程中的三排码和四排码扬琴,在他使用过程中,和所弹奏过的每一首乐曲,对音色都有很高的要求,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探讨音色并为音色的表现做出了更多的、甚至艰辛的努力。扬琴这件乐器和其它民族乐器一样,机械功能都不强,不同于电声乐器那样自由变化音色,所以电声乐器很难产生有特色的音乐家。因而探求扬琴音色,必然要加大人为的作用。为了规避金属躁声,选择具有民族色彩的,那种自然透彻的温润音色,一方面对扬琴弹奏工具--琴竹的口面加垫进行试验,选用了多种材质,反反复复,最后终以橡胶皮垫(采用自行车气门芯更方便)的材质定位。另一方面,就是在总体弹技功力上的考究,如在弹弦功力上的考究,在轮竹功力上的考究,在颤竹、滑竹功力上的考究,都令他的扬琴音色
重视音色的表现,在王沂甫扬琴曲谱中,也是很突出的一个方面。曲谱本身是不反映音色的,但是标注在或为使用在曲谱中的技法,却是能够使音色得以表现的。王沂甫先生在他编写或改编的大量曲谱中,突出了音色表现的原则。点、拨、揉、勾八大技法中的四大技法,在曲谱中为音色的表现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使扬琴的音色表达在曲谱中得以先现完成。在实际演奏效果中,更以技法的丰富多变,籍以达到音色表现的目的,令扬琴这一乐器的独立性音色特质,得到更完美的表现。
王沂甫已经形成的独具韵味、温润优美的音色演奏艺术风格,除了具有综上所述的几个方面特色而外,还有着他个性的一个方面,那就是功力的锤炼,有些艺术为什么动人,那就是我的功力比你更深。成为音乐家、艺术家的人脱离不了这种质感,这样一种功力。
出版图书
个人成就
王沂甫独具一格的扬琴美国布朗大学
王沂甫在扬琴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是中国扬琴艺术宝库中的一笔财富,不仅为社会所用,为扬琴艺术发展繁荣所用,还需要得到更多的、致力于扬琴事业的专门家们潜心去研究,得以很好的传承,获得进一步发展是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
2000年陕西省教育厅,针对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由专家教授组成的科研组,申报立项的《王沂甫扬琴演奏艺术研究》的科研课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批准立项,开展课题研究。这些方面的作为对中国扬琴艺术事业的发展都具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03 15:54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