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笃芳
中国民间艺术家
王笃芳,1949年2月出生,浙江乐清人,盟员,政协乐清市八,九,十届委员。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系。高级工艺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被中宣部中国文联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授予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被浙江省文化厅命名为浙江省民间艺术家
个人简介
王笃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著名黄杨木雕艺术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
殊津贴,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文联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浙江省文化厅命名为浙江省民间艺术家。
王笃芳是黄杨木雕宗师王凤祚次子,受父亲的艺木薰陶,从小酷爱美术,黄杨木雕有家学渊源,18岁创作的作品《奏》被入选全省工艺美展,21岁进浙江美院进修油画和雕塑,29岁进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系深造两年毕业,师从著名教授郑可先生,接受了从郑可到张国藩、朱大年、范曾等当代中国一批艺术权威施予的严格训练。,从民间到学院,又从学院回到民间,再度随父研习传统造型艺术之真谛,曾从事象牙雕刻13年之久,他对人像素描、速写、书法、篆刻、雕塑、都有广泛的潜猎,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历尽艺术磨砺,王笃芳非常注重个人修养,1987年他辞去技术副厂长职,回家躲进小楼致力于黄杨木雕的创作和研究,1991年独资创办“王家黄杨木雕研究所”。1993年“研究所”被轻工部编入国史《中国工艺美术工业史》中叙述,王凤祚、王笃芳父子俩人名字永载国史。
作品
1979年曾为四川省江油县李白纪念馆特约创作《李白》作永久陈列,《屈原》、《泼水节》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品藏,《国殇--屈原》被浙江省博物馆收藏,《东坡赏砚》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李白》、《艾青像》被台北市阳明山世界文化艺术学院收藏,《金秋》被浙江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陈列室收藏,《簪花仕女》被浙江展览馆收藏。《大唐盛事》、《老子说道》、《金秋季节》、《国殇》、《岁月》、《赤壁怀古》分别获得国家级金奖 ,许多作品发表于《美术》、《雕塑》、《世界报道》、《装饰》、《科技与艺术》、《浙江画报》、《浙江工艺美术》、《上海工艺美术》、《中国工艺品》等国家和省级刊物。辞条入编《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世界艺术家名人录》等辞书。
1995年受文化部委派代表中国民间艺术家赴以色列执行国际展览任务和国际艺术交流,1997年作品参加中国文联主办的《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精品展》,1999年在乐清举办黄杨木雕二人联展,2001年赴法国南锡参加《中国21世纪艺术沙龙展》,并到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进行艺术考察,2002年在浙江展览馆举办《王笃芳黄杨木雕艺术展》,2003年出版《王笃芳黄杨木雕》、《王笃芳素描集》,2004年应阿联酋沙加酋长国的邀请,赴阿举办《中国艺术展》,并到埃及进行写生和艺术考察。四次接受中央电视台专题采访,他的木雕艺术已走向中国,走向世界!
王笃芳创作态度十分严慬,他创作的历史人物,在服饰上往往作了深刻的研究,反复翻阅沈丛文编著的《中国历代服饰研究》,给历史人物以时空复位,创作出《屈原》《大禹王》《鲁班》《庄子》《王羲之》《李清照》《大风歌》等一大批划时代的作品,被专家称之为开启了黄杨木雕人物创作的新纪元,他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摆脱了人物雕刻柔靡琐细的积习,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以真实求妙处,以精微求豪放,既大胆舍弃,又一丝不苟”。作品中渗透出中国绘画的氤氲之气,交融着民间艺术与学院派艺术的内涵,浸透着中国画泼墨写意在木雕艺术中的底蕴,极具才情,功底,和素养,为乐清黄杨木雕创作开拓了新的意境,作品被国家许多博物馆收藏,在研究王家黄杨木雕艺术的同时,撰写了10多篇学术文章,发表在国家级和省级专业刋物,著作出版了《王家黄杨木雕艺术》《王笃芳黄杨木雕》《王笃芳素描集》、《中国民间木雕技法》,4次接受中央电视台《民间艺术采风》、《中国一绝――黄杨木雕》、《中国风》,《走近幕后》等栏目的专题采访,多角度地向国内外电视观众介绍王家黄杨木雕艺术。1995年受文化部委派代表中国民间艺术家赴耶路撤冷执行国际民间工艺交流。2001年应邀赴法国南锡参加《21世纪中国艺术沙龙展》,2004年应阿联酋沙迦政府的邀请,赴阿举办《中国艺术展—王笃芳黄杨木雕艺术展》,
他是黄杨木雕艺术家最早进入嘉德拍卖平台的大师,他的艺术己经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作品
1979年为四川江油县李白纪念馆特约创作黄杨木雕《李白》,得到李白馆专家的高度评价,与李白纪念馆共存。
1979年创作的《泼水节》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品收藏,
1985年创作的《屈子问天》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品收藏,
2000年创作《大唐盛事》荣获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闻工艺美术奖,入选2007年文化部在中国国家大剧院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作品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收藏,
《红色娘子军》《孔雀舞》《唢呐传人》被中国国家大剧院收蒇陈列于贵宾厅,
《庄子》《国殇》《过海观音》被浙江省博物馆收藏,《东坡观砚》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艾青像》《李白》被台湾阳明山世界文化艺术学院收藏,
《鲁班祖师》《大唐马球竞技》被上海徐汇区博物馆收藏,
《楚魂》被温州博物馆收藏
,30多件作品在国家级大展中获金、银奖,并被国务院新闻办选送南非、墨西哥等国《感动中国》巡回展,近100件作品被国家级刊物发表,
专家学者评语:
王笃芳如何抛开了传统题材通常着思与用心的。为什么这样说呢?请看王笃芳鲁班造像的细节:
,王笃芳着实想把鲁班放进历史的真实当中去。他有一种追求真理的严肃态度。这严肃的态度,是他抛开传统美术题材着思和用心的具体体现。这严肃的态度,应该让凭着莫名其妙的戏装,凭着辗转摹写的绣像,就敢搞历史题材人物创作的人感到羞耻。对待历史真实题材之人物服饰处理的轻薄、无知、愚蠢、捏造,是眼下艺术肌体上的毒疮,特别是打着历史招牌的电视剧,此疮溃甚。
王笃芳在鲁班服饰的处理上,主要参照了洛阳庞家沟西周贵族墓出土文物的人形车辖——这车辖是车上的最最关键之零件,与墨子所谓用三五斧即可劈斫而出的载五十石重车的车辖作用相似,只不过它是铜的,且是神像。
王笃芳是我国著名的“王家黄杨木雕”的传人之一。我曾在数年前去过雁荡山山下的他家。他家楼前院中,有一座大若真人的中国雕塑大师王凤祚像,是他的作品。从这件作品上看得出,他有我国一流之上乘的“大雕塑”功底。他本可以在这种“大雕塑”上游刃有余地探索他雕塑的时空复位,然而如今“大雕塑”的要家,多是些按图索骥的主儿,若要个大禹像,一定要像汉代画像砖上那样,穿着汉代长官的袍服,手持着歧刃铲子,要个诸葛亮像,一定要像小人书上画得那样,头带高高的梁冠,手拿一把对称的鹅毛扇……王笃芳对此似乎一时间英雄气短,竟无用武之地。于是,他便把雕塑时空复位之的探索,悄然地转移到了黄杨木雕上。这种做法无疑是正确的。请设想一下,一旦有这么一天,我们的后人觉悟了,深以为大禹就该是四千多年前的样子,诸葛亮就该是一千七八百年前的样子,那么,被吹灭的是风中的蜡,被淋塌的是泥塑的菩萨,那时王笃芳这些黄杨木雕不仅因其使用的材料贵重如金而金贵,更因他在雕塑时空复位探索上的先瞻性而金贵。这些作品是他呕心沥血之作,是他为传世之目的而进行的创作,因为“君在荆棘中,劈得道路行”,更因为他在中国黄杨木雕品种中的大师地位,我便称他为:中国雕塑王笃芳式。
王晓强 :雕刻的时空复位——当代雕塑漫说:中国雕塑王笃芳式
基于“王家黄杨木雕研究所”在中国木雕界的地位和影响,王笃芳先生作为这个研究所的领军,那么可以想见的是他个人在中国木雕界,尤其是黄杨木雕界是怎样的份量。
无论有怎样的地利,怎样的家学渊源,王笃芳先生的作品才是他赢得这一切的根本。
也就是说,艺术家是依靠他的作品才能流传千古。我并不是在拿凡·高和他的油画来与王笃芳先生来做比较,因为我看到王笃芳先生的作品后,已经能够预见到他及他的作品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中的位置。
王笃芳先生的黄杨木雕,我们很容易感觉到有他本人的精气神,换句话说,这些作品往往使人感觉到生命力的张扬。中国古代在美术的评价上有关于“道”和“器”的解说,简单的理解,“道”是偏重于内容的,要求作品本身能够传递出一种精神的力量;“器”,指的是技法、形式之类能够直观地看到或通过系统的训练大多数人能够做到的。当然,“道”“器”同样重要。欣赏王先生的作品,除了惊讶于其炉火纯青的刀法之外,作品带给我们的感染也是不同凡响。无论是佛像的庄严还是普通人物的亲切自然,都是。
看到王先生的黄杨木雕作品,我们更加相信一点:工艺美术作品本身的大小和它的气势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势”,在本意上有“权力、威力”,“情势、形势、趋势”的意思,借用到工艺美术的评价上,它是指美术作品展现力度的状态,是“气势如虹”的“气势”。这种“气势”也可以理解为“崇高美”。王先生的作品,既有内涵上的崇高,即“气象”,又有形式上的崇高,即“气势”。黄杨木是一种质地细腻的木
王笃芳大师将这种用语的“垂”字巧雕在了孟浩然的一只衣袖上,并特别留心了袖口层层衣纹的转折扣叠,使《孟浩然》一下子有了“超然”和“飘逸”的奇颜。那奇颜是从骨子里渗出的气韵。那么恬定淡远、那么宁静舒展、那么海阔天空、那么和谐自然,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已滑入了他的精神构架中,从繁复的现实生活中走出,得到了心灵上片刻的安静,尝到了心安即是家的丝丝情愫,同时又感到了大师的精神魅力和文化底蕴是如此之高
王笃芳大师的人物木雕,不论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有一种诗歌般的气韵;有一种驭风驾雾的超脱;有一种站在高山之巅看云霞的逸丽。所以,在黄杨木雕塑史上,到目前为止王笃芳大师的确是恒古未有的第一人。
此文发表於《上海工艺美术》杂志2008年第4期
王笃芳先生是一位艺术修养很深厚的黄杨木雕刻大师,黄杨木在他当然为术有专攻,但他的国画造诣,也很叫人惊奇,并且观之使人心动不已。
与王笃芳先生刀刀形准神生的黄杨木雕来说,他的国画给人的印有点“短笛无腔信口吹”的感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了王笃芳先生“民间艺术大师”那是褒奖他在黄杨木雕上对世界人民的贡献。但是我认为他的国画和他的黄杨木雕有同样造诣,黄杨木雕见到了他艺术风格的严整,国画见到了他艺术风格的清丽,黄杨木雕见到了他“此曲只应天上有”的艺术追求,国画见到了他“短笛无腔信口吹”的艺术主张。
参考资料
王笃芳.中国艺术研究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22 16:07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