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林娜·米哈伊洛芙娜·拉斯科娃
苏联女领航员
苏联第一个女领航员,刚毅而自信,1938年,拉丝科娃其他两名女飞行员驾驶双发“Rodina”飞机,创造莫斯科到阿穆尔共青城不着陆飞行记录。1942年,她说服斯大林在红军中组建了三个完全由妇女组成的战斗航空团。1943年她的座机在暴风雪中撞山,葬于克里姆林宫红墙下。
简介
玛林娜·米哈伊洛芙娜·拉斯科娃Marina Mikhaïlovna Raskova(1912.3.28 -1943.1.4),也翻译为罗斯科娃,娘家姓为马里宁娜,苏联空军少校,苏联第一个女性飞行领航员,也是世界第一个女子战斗飞行团指挥官,1934年在民航中央联合学校取得领航员资格。1935年毕业于前苏联国防及航空化学建设促进会中央航空俱乐部飞行学校。参加了从列宁格勒莫斯科的第一次妇女编队飞行。
1938年参加前苏联红军。她两次乘“祖国”号飞机,以领航员身份参加了远程不着陆飞行。在第二次远程飞行着陆以前,她被迫跳伞,降落在西伯利亚大森林中,顽强地度过了10个昼夜,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1940年加入前苏联共产党。在卫国战争时期,在航空兵妇女团筹建期间任航空兵大队长。 1942年任轰炸航空兵妇女团团长,因公殉职。死后她所在的587轰炸机团后改名为 “M.M.拉斯科娃”及鲍里索夫第125近卫俯冲轰炸机团(苏沃洛夫及库图佐夫三级序列)。 生前还获列宁勋章2枚,一级卫国战争勋章1枚。坦波夫高级军事飞行员航校以她的名字命名。
生平
文艺少女
与大多数苏维埃女飞行员不同,拉斯科娃早年对航空毫无兴趣,她成为飞行员纯属偶然。她的父母想把她培养成音乐家,而她自己也热切希望成为一名歌剧演员。拉斯科娃的父亲是一个音乐教师,由于健康状况不佳,只能在家里授课;母亲是小学教员。六岁那年,拉斯科娃开始进入普希金艺术学校接受每周两次的声乐教育。1919年10月,她父亲被一辆摩托车撞伤,久治不愈而去世,享年67岁。父亲去世后,抚养家庭的重担落在了母亲身上。一年以后,她把家庭从马尔菲诺迁入莫斯科市内,为的是让孩子们可以进合适的学校接受教育。1920年,她们家在集体公寓分到了一套住房。
年幼的玛丽娜进了一所正规学校上学,入学后参加了由母亲安娜·斯皮里多诺夫娜主持的一个儿童课外活动中心。在这里她接受了绘画、戏剧、歌咏培训。十岁那年,玛丽娜通过入学考试,先是进入一所音乐学校,而后又转学到一所工艺学校主修音乐,同时还学习法语和意大利语。在基础教育阶段,她特别偏爱生物学。出于对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考虑,同时她在以化工专业见长的第32工艺学校注册上了8年级,以便在毕业后能够立即找到工作。大约15岁时,玛丽娜感染了中耳炎和副伤寒,两月卧床不起,医生对她母亲提出警告,如果要不累垮女儿的身体,必须在音乐和化学两者之中选择其一。玛丽娜自己选择了化学。1929年春季,玛丽娜在化工学校毕业,随即被分配到巴蒂尔斯科依苯胺染料厂当学徒。六个月后,她成为一名称职化验室技师。同时,她与一个在工厂业余戏剧俱乐部认识的工程师谢尔盖·拉斯科夫结了婚(后于1935年10月离婚)。
1930年,她的女儿塔妮娅出生了,玛丽娜辞去了工厂的工作照顾幼小的女儿。居家的日子百无聊赖,玛丽娜开始参加一些歌唱演出活动,师从于她的姑妈——一名职业歌剧院演员。这样的生活缺乏挑战性,玛丽娜渴望有机会重新参加工作。1931年10月,玛丽娜在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航行实验室获得一个绘图员的职位,这次机会决定了她未来的职业生涯。
偶入空军
该年末,拉斯科娃被晋升为教员和实验员,由于具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她很快熟悉和掌握了各种仪器仪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两个月后,她被正式调入实验室工作,由别良柯夫担任她的主管。由于能力出众,她系统地掌握了实验室的各种装置原理和使用,并担任了辅助教学工作。在履职期间,拉斯科娃全身心投入工作,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扩展了自己在实验室的工作范围。她满怀热情地与技师们一起进行机载仪表的安装调试,在两年的时间里,深入钻研了数学、物理、几何、机械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拉斯科娃在实验室期间掌握了关于航行学的专业知识,她的上级别良柯夫是航空界航行学的创始者,并在1937年从莫斯科经由北极到达美国的飞行中验证了自己的理论,这对她产生了巨大影响。拉斯科娃对自己有这样一位良师感到骄傲。不久,经别良柯夫委派,拉斯科娃与来空军学院进修的指挥员一起进行天文观测,实际上成了他们的辅导教师。
在别良柯夫自传的第二版序言中,对玛丽娜给予高度的评价,称赞她是一个在航行学方面真正具有潜质和天赋的人,知识渊博,沉着冷静,以坚强的毅力追求理想,执着于自己的目标。为掌握航行学理论的要义,玛丽娜陪同别良柯夫在一架三引擎重型飞机上一起领航,她因此在训练中使理论和实践得到了进一步深化,最终获得了单独为飞机领航的资格。1932年,玛丽娜的母亲退休并担负起对塔妮娅照料,她得以把自己的全部时间和全部精力投入到事业中去。
空中领航
该年夏天,空军学院为军官学员组织了一个训练营。玛丽娜担任了伊凡·季莫菲耶维奇·斯皮林的助教。斯皮林是空军科学研究所所长。在他的指导下,玛丽娜成了通晓现代导航设备原理和结构的行家里手。1933年秋季,在计划开辟敖德萨——巴统(外高加索港市)空运航线和机场选址的时,玛丽娜参加了本项目的航空探测工作,完成了整个克里米亚、高加索海岸和亚速海的飞行导航任务。在空军学院航行系,她对这次独立完成的导航任务作了一次详细的报告。她获准参加领航员鉴定考试,成为苏联第一个获得专业资格证书的女领航员,并回到空军学院担任航行学讲师之职。
军事航行学作为一个专业正在日益发展,空军学院因此将这门学科列为飞行员继续深造科目。拉斯科娃因此委派为教师,对从后备役中召集的一个年纪较大的军官小组进行授课。这些指挥员们起初非常看不起女教师,并且对拉斯科娃第一次走进教室上课时必须在她面前站起来立正感到非常不满。玛丽娜坚持让他们遵守军纪,并由她的上级告诉他们必须服从她的指令。这些军官最终承认了这样的事实:依靠自身的才能,妇女有能力成为一个称职的飞行员(领航员)。1934年夏天,在别良柯夫不在的情况下,拉斯科娃成功地担负起了主持资深军官培训主管的职责。同年秋天,作为特别的奖励,拉斯科娃被派到莫斯科近郊的图什诺中央航空俱乐部学习飞行,训练利用业余时间,费用由空军学院承担,她在1935年8月完成了学业,获得了飞行执照。随后她担任了仪表飞行(盲目飞行)讲师,使用空军学院航行系的仪表飞行模拟器对指挥员进行高级航行学训练。
其间,她参加了莫斯科五一节空中检阅:1934年担任斯皮林(时任副领航长)的助手在第二架飞机上导航;1935年,斯皮林出任五一节空中检阅领航长,拉斯科娃坐在由著名飞行员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格罗莫夫驾驶的第一架飞机上,负责参加空中检阅的整个飞行编队的航行计算。
创造纪录
自1935年起,在与航空有关的活动中,拉斯科娃的参与变得须臾不可缺少。1935年8月,她以飞行员身份参加了由自己的首次单飞任务,六个女飞行员各自驾驶一架飞机,并携带一名女乘客,由列宁格勒飞往莫斯科,活动由飞行试验研究所负责组织。迄今为止,拉斯科娃只飞过教练机,但这次她却要驾驶一架陌生的雅可夫列夫竞技型飞机。然而,在她们的机群遭遇恶劣气候,黄昏来临,无法在当晚到达预定机场时,拉斯科娃与同伴们一样,成功地把飞机迫降在沼泽地上。
根据拉斯科娃的履历记载,她于1936年7月在第23重型轰炸机旅团进行了领航员培训。其间,她继续在空军学院执教。1937年2月至1939年2月期间,她受聘为内务部专职情报员。1939年2月出任内务部特派员,显然由于能力出众,她还参与国防部第三常务委员会的工作,这种经历一直持续到1941年6月3日之前。在受雇于内务部工作期间,拉斯科娃从未放弃自己的领航和飞行事业。
1937年6月,拉斯科娃作为领航员参加了莫斯科——塞瓦斯托波尔——莫斯科的飞行速度竞赛。拉斯科娃所在机组使用的飞机还是1935年那种竞技型飞机,与更新式的飞机相比,她们的飞机性能已经“过时”了。但是在19个参赛机组中,拉斯科娃机组是第4个到达塞瓦斯托波尔,第6个返回莫斯科。这次飞行在一天内往返两地,其中有16小时的不间断飞行,仅有一次短暂的停顿是在塞瓦斯托波尔补充燃油。这是拉斯科娃首次经历的最长时间的飞行。
1936年3月9日,拉斯科娃第一次认识了瓦莲京娜·格里卓杜波娃。1937年秋天,瓦莲京娜给玛丽娜打来电话,建议她们一起用雅克-12创建一项长距离飞行世界纪录。不久之后,1937年10月24日,她们真的创造了一项新的女子世界纪录:从莫斯科飞到阿克尤宾斯克(哈萨克斯坦),不间断直线飞行约1443公里,打破了美国女飞行员艾琳·麦克洛斯基约800公里的纪录。正是在这次飞行之前,拉玛丽娜和瓦莲京娜开始策划她们预定飞往苏联远东的计划。
1938年5月24日,在通过了无线电报务员技能培训之后,拉斯科娃与波林娜·奥西宾柯(机长)、维拉·罗马柯(副驾驶)用MP-1水上飞机创造了一项女子闭合航线飞行1749公里的世界纪录。其后,在1938年7月2日,拉斯科娃机组再次用MP-1水上飞机不间断从黑海飞往白海,从塞瓦斯托波尔起飞,在阿尔罕格尔斯克附近的哈尔莫夫斯科伊湖上降落。这次飞行是由奥西宾柯倡议的,其间由于气候恶劣几度延迟。飞行路线穿越4种完全不同的气象区域:热带气候大陆性气候、近极地气候和北极气候,要求机组必须具备特殊的技能才能完成这次飞行。女飞行员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创造了新的女子长距离飞行世界纪录,在10小时33分钟内,直线飞行约2241公里、折线飞行2372公里。随后,资深海军上尉奥西片科和罗马柯,以及空军中尉拉斯科娃分别被授予列宁勋章。
不久之后,格里卓杜波娃在斯大林支持下,获得一架飞机来实施她所提议的远东飞行计划(奥西宾柯为副驾驶)。这是一架图-37改装的远程轰炸机DB-2,由飞机设计师苏霍伊在图波列夫设计局生产的图-35基础上改进而成,契卡洛夫和格罗莫夫曾驾驶这种飞机进行了经由北极到达北美的飞行。这架图-37由格里卓杜波娃命名为“祖国号”,它装备了两台风冷式M-86引擎,具有加长单翼,机首是领航员的透明座舱。开始了十分认真细致的飞行准备工作,除了高强度的飞行训练之外,女飞行员还进行猎枪和手枪的射击培训。然而,这年夏天拉斯科娃患了阑尾炎,推迟了她们的启程时间。 1938年9月23日,一些政府要员反对这次预定的飞行计划,理由是秋季来临,并且气象预报天气状况恶劣。但斯大林否定了他们的意见。然而,斯大林的支持没有使意见达成统一,在祖国号起飞的前一周,首席通信专家阿利申被捕,据推测可能是斯大林下的命令。
祖国号在1938年9月24日8点16分起飞。大约飞行了150公里左右,飞机进入了浓密的云层,在着陆之前几乎无法看见陆地。飞过喀山以后,飞机内部及外壳都结了冰,迫使飞行员驾驶飞机爬升到7500米的高度以使冰壳融化。领航员拉斯科娃尤其饱受寒冷之苦。第二天早晨,机舱内的温度降至零下36度,机外温度为零下37度。根据推测,由于温度过低,在9月24日20点21分,主电台和应急无线电台同时失灵。这种无线电台是通过了测试的新型装备,它的失效应归结为极端的低温环境。(其后拉斯科娃试图给电台加热,但一直没有能够恢复与地面的联系,她怀疑地面通信站提供的数据不正确。)没有了无线电联系,飞机在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飞行变得十分困难,领航员完全依赖天上的星座来确定飞机的方位。然而,在9月25日,莫斯科时间10点零分,故障指示灯亮了,警告飞机的剩余燃料最多可支持飞行30分钟。显然,由于机械师在地面测试引擎后忘记了给油箱补充燃料,飞机已不可能到达目的地——共青城机场。飞行员别无选择,只能尝试以机腹着地在沼泽地上迫降。由于担心飞机着陆时机首触地翻转,格里卓杜波娃命令位于机首领航员座舱的拉斯科娃跳伞。
这是拉斯科娃第一次使用军用降落伞跳伞,时间是9月25日10点32分,高度2300米。后来,在最终找到祖国号降落地点之前,拉斯科娃出乎意料地在远东大森林中流浪了10天。她必须经历的困难是超乎想象的。拉斯科娃——这个在都市中长大的女子,发现自己独自置身于无路可走的原始森林。她必须穿越充满危险、冰水於积的沼泽地,夜间的气温经常降到冰点以下。可供充饥的食物只有两块巧克力、几粒薄荷糖和偶然找到的野生浆果,拉斯科娃还在与黑熊毛骨悚然的遭遇中得以幸存下来。
克尔比边疆区的人口几乎倾巢出动寻找失踪的祖国号,本次搜寻由一个叫做尼古拉伊·马克西莫夫的当地土著负责指挥。大约有50架飞机参加了搜救行动。在找到祖国号机组成员时,两架救援飞机相撞坠毁,16人丧生,包括陆军航空兵司令索罗金和他的领航长鲍里扬丁斯科伊。祖国号被就地隐藏起来,后来在地面上冻变硬的时候飞回了莫斯科。格里卓杜波娃和奥西宾柯与地面营救人员一起循着猎人的足迹到达阿姆贡河。拉斯科娃则躺在一副临时制作的担架上,由另一批救援人员抬着她步行转移。后来随从人员找到了两条独木舟,他们沿着山间溪流也到达了阿姆贡河,两组人员在阿姆贡河的汽船上会合。当她们到达克尔比(后改名为奥西宾科市)时,全城居民都等候在码头上欢迎她们的到来。在阿穆尔河上,她们转乘一艘名为马蒂号的汽船。在共青城上岸后,她们乘汽车前往哈巴罗夫斯克,由哈巴罗夫斯克乘火车抵达莫斯科。在亚历克山德罗沃来了一个摄影小组,陪伴她们一直到达终点站莫斯科。机组人员接到通知,她们将作为斯大林的荣誉贵宾参加一个专门的招待会,出席招待会的来宾包括飞机设计师、飞行员、航空工程师,以及莫斯科各界名流。
不久,经国际航空协会(FAI)证实,这次6450公里的不间断飞行创造了一项新的女子世界记录,打破了由英国女飞行员伊丽莎白·利昂保持的4063公里世界纪录。随即拉斯科娃和她的家人获赠第一套两居室单元住宅。由于在远东大森林里的艰苦磨难,腿部严重受伤,拉斯科娃不得不卧床修养数月。她很快闻名遐迩,被授予第二枚列宁勋章,随后又在1938年11月2日获得“苏联英雄”称号。她利用疗养期回复众多崇拜者的来信,并且撰写了她的自传。祖国号机组成员最后一次相逢是在1939年3月8日,在飞行员俱乐部的三八国际妇女节的集会上,因为大约两个月后,波林娜·奥西宾柯死于一次可疑的坠机事故。
声名远播并没有扰乱拉斯科娃的生活,她尽其可能帮助那些给她写信的人,即使这样做占用了她的大量时间。1940年内务部授予她卓越服务奖章,1941年中旬,她不定期地出席由莫斯科市委主办的集会,到各个工厂发表演说,并担任了莫斯科地方苏维埃代表。此外,为了拓展她的军事生涯,拉斯科娃进行伏龙芝军事学院进行深造。
战火百合
苏德战争爆发后,为了安全起见,拉斯科娃把母亲和女儿送到了遥远的伏尔加河畔的瓦西勒索尔斯克。最初,她上前线的请求被拒绝了,她留在首都,为一个民防志愿者组织工作,并继续在空军学院开展研究。她关于组建女子航空兵团的大胆建议最终得到了同意,为实现妇女参加空战这个史无前例的壮举,她冲破了重重阻挠,她承担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把民间的青年女志愿者训练成为军事飞行员。特别困难的是挑选受过专业航空训练的人员,因为过去只有一所赫尔森飞行学校招收领航专业的女学员。女飞行学员都是从没有足够飞行经验的航空爱好者、跳伞运动员的和大学生中筛选出来的。有经验的女飞行教官十分紧缺,拉斯科娃只有大约6名女军官协助她开展工作。
她亲自接见那些前来报名的年轻姑娘,她们对她创造的成就满心崇敬,而拉斯科娃态度诚挚,和蔼可亲,她的镇定和信心感染了这些姑娘。她逐一询问每个女青年的家庭、工作和学习情况,鼓励她们为荣誉而工作、为战后的事业完成她们的学位论文。她对那些已经有了孩子的妇女特别关注,尽力以各种可能的方式为她们解决困难。她将组建的女航空兵团是:586战斗机团,到达维也纳;588夜间轰炸机团(后来以46塔曼近卫夜间轰炸机团著称),到达柏林;587俯冲轰炸机团(后更名为125拉斯科娃-鲍里索夫近卫俯冲轰炸机团),该团起初由拉斯科娃指挥,到达波罗的海和东普鲁士。586和587航空团里有一些男士兵,起初主要是地勤人员,588航空团全部为女性。然而,后来有一个男飞行员中队加入了586战斗机团。截至1990年,这3个飞行团中共有29个女性获得了“苏联英雄”称号。
拉斯科娃活泼愉快并以此感染别人,她喜爱唱歌和朗诵诗歌。她谦逊随和,富有耐心,谈吐睿智,办事公正,沉着冷静,坚韧不拔,从来不大声训斥部下。拉斯科娃富于组织才能,而且是一个勇敢的理想主义者,她一视同仁地待人处事,赢得了部下的爱戴。她愤怒地拒绝任何给予她的特殊待遇。为鼓舞下属的女兵和树立她们的自信心,拉斯科娃亲自辅导她们的训练并担负起整个团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她自己也和部下一样坚持不懈地学习和训练。她是一个出色的演说家,她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使听众深受激励和鼓舞,她在1942年5月率领588夜间轰炸机团到达距前线不远的斯塔夫罗波尔的演说就是这样的范例。
她对女兵们说:“……我相信你们大家在战后都会成为英雄归来:史诗和颂歌将伴随着你们。苏联未来一代将把你们引以为骄傲。”1942年9月10日,当拉斯科娃首次试飞航空团新配备的、难以驾驭的Pe-2双引擎轰炸机时,飞机的一个引擎停车了。对于刚开始驾驶Pe-2的新手而言,用一个引擎紧急降落尤为困难。然而拉斯科娃遵循飞行手册的规定,沉着冷静地操作控制着飞机通过了严峻的考验,十分顺利地把自己从困难的境地中解脱出来。
上级临时指派了一个男领航员基里尔·伊里奇·希尔上尉协助拉斯科娃工作,直到她的航空团获得更多的飞行经验。1942年十月,航空团接受了自己的团旗,这面军旗以红丝绸作底,金色丝线绣成的螺纹形边缘镶嵌在它的四周。1942年11月25日,团队接到命令准备飞往前线。接下来的几天里气候变得非常恶劣。12月1日拂晓,寒霜初降,天气放晴。在转移到一个燃料补给机场之后,猛烈的暴风雪积起巨大的雪堆,把飞机困在那里动弹不得。拉斯科娃带领部下把飞机从雪堆挖掘出来,往引擎里灌注热水。12月10日,暴风雪终于渐渐平息下来。然而,能供给的热水只够第一中队使用,拉斯科娃因此与第二中队的人员一起留下来,她用乡村学校一架破旧的钢琴即兴演奏流行歌曲,她与部下融为一体,使她们忘记了自己的上级领导身份。第二天,天气进一步恶化,拉斯科娃为全体机组人员朗诵康斯坦丁·西蒙诺夫的诗。她乐观地谈到自己对前途充满了信心,她的部下们都愉快、兴奋地笑起来。
大约12月中旬,拉斯科娃意外地被召回莫斯科。在她月末归来之前,由于战况激烈,通知由娜杰日达·菲杜申科指挥的一中队转场飞行到斯大林格勒,叶甫格妮娅·季莫菲耶娃指挥的二中队直接飞往前线,届时拉斯科娃随同一中队主力完成转场飞行。12月27日,一中队先遣队完成了起飞准备,心情愉快、精力充沛的拉斯科娃一如既往与她们握手言别。12月28日雪收雾敛,一中队余部在娜迪娅·菲杜申科率领下起飞。那天,季莫菲耶娃的二中队也在她们的前线机场与一中队先遣队会师。587俯冲轰炸机团被编入空军第八军270轰炸机航空师战斗序列。
不幸遇难
与此同时,菲杜申科的人员和拉斯科娃都被困在了中途转场机场。拉斯科娃在12月28日归队后,告别了一中队先遣队、菲杜申科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把她的Pe-2座机留下,乘坐UT-2轻型飞机随同一中队的两架Pe-2(分别由柳芭·古宾娜和加林娜·洛马诺娃驾驶)离开了机场。1943年1月4日,天气预报自相矛盾。拉斯科娃仍然决定起飞。不久之后,天气再度恶化。在猛烈的暴风雪和浓密的大雾中,拉斯科娃的飞机坠毁,机组人员(拉斯科娃和3名男子:希尔上尉、炮手叶罗菲耶夫、机械师克里洛夫)全部遇难。洛马诺娃和古宾娜以机腹接地成功迫降。古宾娜飞机上的领航员季娜依达·斯捷潘诺娃证实,在拉斯科娃座机残骸里找到了全体机组人员的尸体。
精神永存
在二中队队长叶甫格妮娅·季莫菲耶娃临时代理指挥一个短暂时期之后,一名男飞行员瓦连京·马尔可夫少校出任587飞行团指挥官。由于斯大林格勒攻势进展顺利,270航空师转移到哈萨克草原。在这里,拉斯科娃的部下们于1月9日获悉自己的指挥官遇难的消息。每一个战士,不论是男人或女人,都潸然泪下。他们请求以拉斯科娃的名字命名自己的团队,并向上级申请近卫飞行团资格。
1943年5月4日,在顿河和北高加索前线,第一个请求被批准;1943年9月23日,587轰炸机团被授予近卫团称号。此外,鉴于航空团二中队在1943年6月4日战役中所采用战术的实用价值,苏维埃空中力量总司令诺维可夫将军要求全苏轰炸航空兵遵循此模式作战。
在获悉拉斯科娃的死讯后,588夜间轰炸机团(后改名为塔曼第46夜间轰炸机近卫飞行团)领航员卡蒂娅·里亚波娃在写给家人的信中说:“我永远忘不了她的年轻、美丽、勇敢,她的面孔看上去疲惫而富于感情。”
作为著名领航行学家别良柯夫和斯皮林的学生,拉斯科娃有资格作为全苏第一号女领航员名垂史册。她性格刚毅而自信,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她表现出超乎常人的决心和韧性。由于她的活泼开朗、团结友爱、和蔼可亲、富于魅力,她能把严谨僵化的军务活动变得更加柔和。她能够发现部下的潜力,培育出每个人最好的品质。最关键的是她把大量的平民妇女转化成了纪律严明、训练有素的女飞行员。另一方面,她是一个心地善良、感情丰富的母亲和女儿,从她给家人的信和她所写的自传中可以清晰地显现出来。在这些信件中,可以体会出她对飞机、同事和下属溢于言表的热情。她最后一封信写于1942年12月23日。
她被追授卫国战争一级勋章。她的骨灰被安葬在克里姆林宫红墙之下,在奥西宾柯的骨灰旁边。莫斯科和喀山各有一条街道以她的名字命名,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还有莫斯科的一个广场、一艘巨轮、一些学校和少先队组织。在坦波夫恩格斯城旧址,在这里组建了女飞行团)“拉斯科娃”飞行员高等航空学校里有一尊不引人注目的拉斯科娃半身塑像,但这所学校在1997年停业。萨拉托夫第93“探险者”中学竖立起一座拉斯科娃的纪念碑,在1968年5月9日举行了落成仪式。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30 23:24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