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红山黧豆
豆科山黧豆属植物
玫红山黧豆(学名:Lathyrus tuberosus L.)是豆科、山黧豆属下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无毛,无翅。叶具小叶1对,托叶狭半筋形;叶轴末端具分枝的卷须;小叶椭圆形或长圆形,先端圆钝,具细尖,基部楔形。总状花序腋生,具2-7朵花;萼钟状;花玫瑰红色;旗瓣瓣片扁圆形或扁卵形,先端微凹,基部骤狭成瓣柄,冀瓣片倒卵形,先端圆,基部具耳及线形瓣柄,龙骨瓣瓣片倒卵形,具耳;花丝长,略短于雄蕊鞘;子房线形,花柱扭转,先端增宽。荚果线形,棕色,无毛。种子椭圆形。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长圆形块根。茎无毛,高30-120厘米,无翅。叶具小叶1对,托叶狭半筋形,长5-20毫米,宽1-4毫米;叶轴末端具分枝的卷须;小叶椭圆形或长圆形,先端圆钝,具细尖,基部楔形,具近平行的侧脉,两面无毛。
总状花序腋生,具2-7朵花,总花梗长于叶,长达11厘米;花梗长约6毫米;萼钟状,长6-7毫米,最下一萼齿稍短于萼筒;花玫瑰红色,有香味,长1.5-2厘米;旗瓣瓣片扁圆形或扁卵形,先端微凹,长13毫米,宽18毫米,基部骤狭成瓣柄,瓣柄长约2毫米,宽约3毫米,冀瓣片倒卵形,长10毫米,宽6毫米,先端圆,基部具耳及线形瓣柄,瓣柄长3.5毫米,龙骨瓣瓣片倒卵形,长8毫米,宽6毫米,具耳,线形瓣柄长4毫米;花丝长,略短于雄蕊鞘;子房线形,花柱扭转,先端增宽。荚果线形,长2-4厘米,宽4-7毫米,棕色,无毛。种子椭圆形,长4毫米,宽3.1毫米,厚2.9毫米,种脐长2毫米,褐色,具小突起。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阴坡及河谷旁,海拔500-2400米的地方。
玫红山黧豆习生于平原麦地、路旁、渠边至山地、河谷、草地,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宜栗钙土,并能适宜多种土壤,特别能在氮素缺乏的土壤上生长。抗寒性强,在新疆北疆地区最低温度-29℃,越冬率为100%。在有水的条件下生长旺盛,产草量、产籽率高。但也耐旱、耐热,在特别干旱的1989年,生长期4-9月,降水量仅162.6毫米,无灌水条件,极端最高温度为37℃,土壤平均含水量为11.8%的情况下,越夏率为100%,但开花结籽少,产草量降低。
对光照的要求不严,在中国新疆的南北疆地区,自然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抗病虫害。块茎香豌豆常与洽草(Koeleria cristata)、细叶早熟禾(Poa angustifolia)、假梯牧草(Phleum pgleoides)、长芒大穗鹅观草(Roegneria abolinii subsp. divaricata)、草原糙苏(Phlomis pratensis)、狭叶青蒿(Artemisia dracunculus)、顿河红豆草(Onobrychis tanaitica)组成群落。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新疆(哈巴河、塔城、新源、尼勒克等地);亚洲中亚、西伯利亚、高加索、哈萨克斯坦;欧洲的地中海、小亚细亚、北非等地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玫红山黧豆4月上旬播种,5月初出苗,播种当年不开花结实,返青期为4月下旬,6-7月开花,8月结籽成熟,生育天数90-100天。生长速度0.69厘米/天,再生速度0.53厘米/天。
繁殖方法
玫红山黧豆为野生种,种子硬实率高,播种前要进行硬实处理。种子成熟不一致,要分批采种。在过于干旱的条件下不能开花结实,所以在降雨量少的干旱年份,应适当进行灌水。播种量为1.5-2千克/亩,行距30-50厘米最宜,深度3-4厘米,苗期及时中耕除草。
主要价值
玫红山黧豆叶量大,茎叶比为28.2:71.8,草质优良,适口性好;牛、羊均喜食。可放牧,也可刈割青饲,还可调制于草,并有改良土壤的作用。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
参考资料
玫红山黧豆 Lathyrus tuberosus.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6 08:5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