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文化学研究内容极为丰富,环境文化学在环境科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能够促进环境科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协同和融合,其研究成果更加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 环境文化学是
环境学和
文化学的复合产物。文化与环境文化是包含关系、“母子关系”,所以环境文化的概念阐释应建立在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基础上。通过对文化概念的溯源和分析,我们可以从中推衍出环境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
Environmental Culturology
“文化”是特定的人类共同体在社会实践行为过程中,主观意识的状况和水平之群体性的反映样态。环境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自然的认识、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知状况和水平的群体性反映样态,由“环境认知文化”、“环境规范文化”、“环境物态文化”和“民俗环境文化”构成,四种文化交融互摄、循环扩展,形成一个动态的复合体。
文化概念溯源
广义的文化
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词源 “文化”一词在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原义是指农耕及对植物的培育。自15世纪以后,逐渐引申使用,把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也称之为文化。在中国的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化”是“教化”、“教行”的意思。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而言,“文化”是指以礼乐制度教化百姓。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说:“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此处“文化”一词与“武功”相对,含教化之意。南齐王融在《曲水诗序》中说:“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其“文化”一词也为文治教化之意。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称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抑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历史学、人类学和社会学通常在广义上使用文化概念。
文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一词尚无统一的定义。在近代,给文化一词下明确定义的,首推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他于1871年出版了《原始文化》一书。他指出:“据人种志学的观点来看,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
英国人类学家B.K.马林诺夫斯基发展了泰勒的文化定义,于20世纪30年代著《文化论》一书,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我们亦将见.社会组织除非视作文化的一部分,实是无法了解的。”他还进一步把文化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即所谓“已改造的环境和已变更的人类有机体”两种主要成分。
用结构功能的观点来研究文化是英国人类学的一个传统。英国人类学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阶级与他人的接触交往中习得的思想、感觉和活动的方式。文化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获得知识、技能、体验、观念、信仰和情操的过程。他强调,文化只有在社会结构发挥功能时才能显现出来,如果离开社会结构体系就观察不到文化。例如,父与子、买者与卖者、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只有在他们交往时才能显示出一定的文化。法国人类学家C.列维—斯特劳斯从行为规范和模式的角度给文化下定义。他提出:“文化是一组行为模式,在一定时期流行于一群人之中,……并易于与其它人群之行为模式相区别,且显示出清楚的不连续性”。英国人类学家R.弗思认为,文化就是社会。社会是什么,文化就是什么。他在1951年出版的《社会组织要素》一书中指出,如果认为社会是由一群具有特定生活方式的人组成的,那么文化就是生活方式。美国文化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K.科拉克洪在1952年发表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中,分析考察了100多种文化定义,然后他们对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克罗伯和科拉克洪的文化定义为现代西方许多学者所接受。
上述各种文化定义,互有长短,反映了近现代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和
社会心理学家对文化认识的历史过程。
文化的要素
主要包括:①精神要素,即精神文化。它主要指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其中尤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是精神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是文化要素中最有活力的部分,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动力。没有精神文化,人类便无法与动物相区别。价值观念是一个社会的成员评价行为和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合意目标的标准。这个标准存在于人的内心,并通过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它决定人们赞赏什么,追求什么.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方式。同时价值观念还体现在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产品之中。产品的种类、用途和式样,无不反映着创造者的价值观念。
②语言和符号。两者具有相同的性质即表意性,在人类的交往活动中,二者都起着沟通的作用。语言和符号还是文化积淀和贮存的手段。人类只有借助语言和符号才能沟通,只有沟通和互动才能创造文化。而文化的各个方面也只有通过语言和符号才能反映和传授。能够使用语言和符号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属性。
③规范体系。规范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有约定俗成的如风俗等,也有明文规定的如法律条文、群体组织的规章制度等。各种规范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补充,共同调整着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规范规定了人们活动的方向、方法和式样.规定语言和符号使用的对象和方法。规范是人类为了满足需要而设立或自然形成的,是价值观念的具体化。规范体系具有外显性,了解一个社会或群体的文化,往往是先从认识规范开始的。
④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社会关系是上述各文化要素产生的基础。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又发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创造文化的基础。社会关系的确定,要有组织保障。社会组织是实现社会关系的实体。一个社会要建立诸多社会组织来保证各种社会关系的实现和运行。家庭、工厂、公司、学校、教会、政府、军队等都是保证各种社会关系运行的实体。社会组织包括目标、规章、一定数量的成员和相应物质设备在内,既包括物质因素又包括精神因素。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紧密相联,成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⑤物质产品。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环境和由人创造出来的一切物品,如工具、器皿、服饰、建筑物、水坝、公园等,都是文化的有形部分。在它们上面凝聚着人的观念、需求和能力。
文化的一般特征
主要有:①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自然存在物不是文化,只有经过人类有意无意加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例如,吐痰不是文化,吐痰入盂才是文化;水不是文化,水库才是文化;石头不是文化,石器才是文化等。
②文化是后天习得的。文化不是先天的遗传本能,而是后天习得的经验和知识。例如,男男女女不是文化,“男女授受不亲”或男女恋爱才是文化;前者是遗传的,后者是习得的。文化的一切方面,从语言、习惯、风俗、道德一直到科学知识、技术等都是后天学习得到的。
③文化是共有的。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它必须为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才能成为文化。纯属个人私有的东西.如个人的怪癖等,不为社会成员所理解和接受,则不是文化。
④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文化既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产物,是一份社会遗产,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每一代人都出生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并且自然地从上一代人那里继承了传统文化。同时,每一代人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新的内容,抛弃那些过时的不合需要的部分。
⑤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一般文化是从抽象意义上讲的.现实社会只有具体的文化,如古希腊文化、罗马文化、中国古代文化、中国现代文化等。具体文化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是受自然环境和人们的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如有石头,才有石器文化;有茶树,才有饮茶文化;有客厅和闲暇时间、才会有欧洲贵族的沙龙文化。文化具有时代性、地区性、民族性和阶级性。自从民族形成以后,文化往往是以民族的形式出现的。一个民族使用共同的语言,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养成共同的心理素质和性格,此即民族文化的表现。在分裂为阶级的社会中,由于各阶级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因而他们的价值观、信仰、习惯和生活方式也不同,出现了各阶级之间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的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各部分在功能上互相依存,在结构上互相连结,共同发挥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功能。然而特定的文化有时也成为社会变迁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阻力。
“文化”一词从古代到近代呈现出其内涵与外延被不断拓展、演化的特点。自西汉“文化”蕴含的“以文教化”起,其含义随时间和地域的变迁而不断得以丰富。关于文化的认知,我们可以分析和借鉴中外近现代学者的精辟的论述。梁启超认为:“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文化是包含人类物质、精神两面的各种业果而言”[1],从中可以看出文化作为共业(而非一人之业)是类存在创业的结果,即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结果,此处“包含人类物质、精神两面的各种业果”并不是说文化由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方面构成,而是说文化由人类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两方面活动而产生、涉及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两个领域;蔡元培指出:“文化是人生发展的状况” [2],这表明文化代表了人全面发展和完善的状态和程度。这种状况只有通过主观意识指导下的行为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可知,文化直接反映了人的主观意识状况和水平,实质则反映了人的完善状况和发展程度;梁漱溟在谈论文化时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3],“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4]。他点明了文化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表明文化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样态;近代学者黄文山认为:文化的内容是“由人类过去的遗业所构成的,所谓遗业者,在性质上是累积的,而累积是一种客观的、历史的现象” [5]。这揭示了文化具有积累传承性的特点,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教授强调,“文化指的是某个人类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整套的‘生存式样’”[6],“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7] ,他除了认为文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的反映样态外,还点明文化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特定人类群体的意识状况和行为模式。钱穆在《中国文化精神》一书中说:“文化即是长时期的大群集体公共人生” [8],也点明了文化的群体性的特征。
新界说及内容
本质性含义
从几位学者对文化的解读中可以窥感其中文化含义的现代韵味。借鉴与整合前人对文化的解读和目前文化研究的现状,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文化的本质性含义:文化是特定的人类共同体在社会实践行为过程中主观意识的状况和水平之群体性的反映样态。对于上述文化的定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第一,文化是主体人的文化,即是主体人主观意识状况和水平的反映。第二,文化是主体人行为的文化,即任何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与行为紧密相关的主观意识的反映(包括直接反映和间接反映)。第三,文化是主体人行为过程中的文化,即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处于主体人行为过程当中,具有横向的同化和类化的互渗性、纵向时间上继前启后的传承性的特点。第四,文化是主体人行为过程中的群体意识集合的文化。能反映人类主观意识的样态未必一定就是文化,人类的主观意识蕴含了文化,但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群体的意识集合才称之为“文化”。
外延划分
因为文化是特定的人类共同体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所以对文化构成的研究也应该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考察。文化是人类主观意识的状况与水平的反映状态,以此角度出发可将文化的外延划分为“认知文化”、“规范文化”、“物态文化”:(1)所谓“认知文化”是特定人类共同体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对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对于认知对象“是什么”、“可能是什么”的主观意识的反映样态。它可能是主观意识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样态(如表现为各门科学知识),也可能是超现实虚幻的、虚假的反映样态(如表现为宗教、占卜术、风水术、神话传说、文学艺术等);可以是经过理论化加工、系统化整理的(如理论学说、意识形态等),也可以是在特定群体中自发约定俗成(如大众心理、风俗习惯等)。(2)所谓“规范文化”是特定人类共同体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主观制定的约束、调节自身行为的意识反映样态,它以“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形式约束和教化特定的群体成员。规范文化存在于伦理道德、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中以及礼节禁忌中。种种规范文化是特定群体主观意识状况和水平的反映,是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调节各种关系、避免矛盾冲突而专门制定或约定俗成的。(3)所谓“物态文化”是特定人类共同体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主观意识状况和水平的非人格化、器物的直观表现样态。物态文化存在于特定群体的生活工具和生产工具、生活物态环境和生产物态环境当中(如家居建筑、古迹名胜、字画古玩等)。物态文化产品是特定群体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的实体表现形式中,蕴含了文化并可以被直观感知的客观表现物。认知文化、规范文化和物态文化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深入程度,而且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状况及实践能力水平的反映。
文化作为一个有机体,本身处于一种循环之中。在实践中考察某个群体的文化构成却很难说清诸多认知文化、规范文化、物态文化的产生孰先孰后。一旦循环的三要素具备、循环回路构成,三种文化便进入一个交融互摄、紧密相连、不断循环、扩展交织的动态过程。
环境文化概念
界说
“文化”是特定的人类共同体在社会实践行为过程中主观意识的状况和水平之群体性的反映样态。“环境文化”是特定群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认知状况和水平的群体性反映样态。它是人们主观意识的状况与水平,在认识自然、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集中反映。环境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形成于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客观实践活动,又指导和影响人后续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环境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不仅是“自然人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人类进化”的过程。“文化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它同时也改造‘改造者’自身。人创造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成果的体现既反映了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更反映了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9]。所以人类环境文化的发展状况是主体人类发展状况和水平的确证,也是文化孕育文明、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
本质解读
“环境文化是一个表征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历史范畴”,环境文化的产生和变迁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古代——朦胧状态的环境文化: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知识极为贫乏,人类在总体上对自然界采取敬畏、膜拜的态度,但也曾闪露出天人合一的真知灼见。近代——异化状态的环境文化: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生产力获得空前的发展,人类陶醉于自身干预自然界的能力和“征服”自然界的胜利,盲目而贪婪地掠夺和消耗自然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 [10]现代——反思状态的环境文化: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开始反思传统的经济增长理念和方式,开始从文化上探索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途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环境文化的产生、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性的过程,也说明“环境文化”作为一个概念包含了“落后”与“先进”的双重内涵:“落后的环境文化”即“朦胧状态”和“异化状态”下的、消极的、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利于人类自身长远利益的环境文化;“先进的环境文化”是“反思状态”下的、积极的、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利于人类未来良性发展的环境文化,也就是我们当前大众话语系统中被共识和倡导发展的环境文化——“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型态,即是环境文化” [11]、“环境文化就是人类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环境保护行为表象和生态文明建设状态”[12]。
从本质上分析“反思状态”下的环境文化(即现代环境文化),它的产生是20世纪后半叶,西方国家高增长、高消费、高消耗的工业文明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生活协会平的提高,但掠夺式的开发消耗了大量自然资源,超负荷排放大量废弃物打破了生态系统的自我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的同时,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危机也日益凸现。出于自身的生存和健康的本能需要,在受到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带来的阵痛和惩罚之后,人们开始对人与自然关系、人类的经济发展和消费模式进行从新审视,并进行了文化上的反思。可以说它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和恶化而被逐步重视的,并由开始的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升华到环境伦理层面:赋予自然以权利和内在价值,给与自然以人道的尊重和伦理的关怀。
文化概念的溯源及新界说
环境文化学构成
关于环境文化学的构成,借鉴上述文化外延的划分,可划分为“环境认知文化”、“环境规范文化”、“环境物态文化”、“环境民俗文化”、“建筑环境文化”等,环境文化学包含:
环境认知文化
(1)所谓“环境认知文化”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及人与自然关系“事实如何”的主观反映样态,它是环境文化发展的前提,主要以知识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是经过系统归纳和逻辑整理的环境科学(环境心理学,环境哲学,环境生态学、环境景观学、环境生物学、
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等)、理论化的环保知识,也可以是自发约定俗成的环境常识(与自然环境有关的俗语、民间谚语等)。其存在意义在于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提供知识和实践能力。
环境规范文化
(2)所谓“环境规范文化”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及人与自然关系“应该如何”的主观反映样态,它是环境文化发展保障,主要以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是“柔性”的环境伦理道德,也可以是“刚性”的环境制度和法规。其存在意义在于,为了克服自身的自私、贪欲等人性弱点和协调关系而主观制定出的内在和外在的约束,譬如:
环境伦理学就是环境规范文化的一部分。
环境物态文化
(3)所谓“环境物态文化”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以非人格化、器物的形式直观表现出来的样态,它是环境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主要蕴含在宗教建筑、名胜古迹、自然风光、生活周边的生态环境之中。其存在意义在于,为环境文化的产生、传递和传承营造客观氛围、提供物质载体。
民俗环境文化
概念
(4)所谓“民俗环境文化”是具有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的民俗环境文化,比如少数民族对自然的敬仰风俗文化、汉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堪舆风水文化。
四者之中,“环境认知文化”和“环境规范文化”侧重于主观环境意识水平的提高,而“环境物态文化”则侧重于是环境文化的客观环境的营造和状况的改善。“民俗环境文化”,则是前三个环境文化的最重要载体。这四种环境文化构成一个文化有机体,并处于一种循环之中,三种文化交融互摄、紧密相连、不断循环、扩展交织,形成一个动态的复合体,所以只有三种文化的共同发展、和谐发展,环境文化才能沿着一个积极、良性的方向发展,理清了环境文化的概念、实质和内容,才能为现实中的环境文化建设提供清晰的发展方向和科学的理论指导。
感应与行为地理学
也是环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感应地理学」与「
行为地理学」是上世纪八○年代初建立并活跃在西方地理学界的一门科学。研究人们对不同地理的反应特性、形成过程及相互关系的科学称为「感应地理学」,它着重研究不同居民集团对环境的感应认识过程,也研究规划决策人、旅行者,生活在特殊环境下的感应特点。研究不同集团、阶层,对不同地理环境的行为、决策的科学称为「行为地理学」,它不仅研究各地居民的行为,还着重研究决策人的规划行为,例如企业经营的区位选择行为。(以上和以下文引用自独立学者
董斌所著《
现代风水精鉴》)
现代社会人们过份注重金钱和物质利益,无止境的追求物欲的满足和感官的享受,造成社会关系日益紧张和自我身心失衡。这些问题已开始影响和威胁着人类进一步的和谐发展,西方的有识之士已开始注意这一问题,并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他们把目光投向东方,企图在古老的东方典籍里寻觅完美的答案。在东方,古老文化曾经造就了古老的文明和古老的辉煌。某些有价值的、曾经产生过生存的智慧和影响华夏先民几千年风俗观念的人文现象,已引起世人的足够重视。扬弃其可能导致的消极影响方面,并给予现代意义的阐释和发挥,对于人们更好的处理自身和环境,自身的身心关系如何协调互动,都将有所裨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科学家 钱学森 曾在论述气功的文章中讲到,人体科学要研究「人天观」(指人和环境、人和宇宙的学问),学习和认识风水学并不很困难,万事就怕问为什么?很多的风水学者研究风水理论,注重的是现成的东西,现成的拿起来就可以消化,可以解决饥饿(实惠)的问题;但一门学说如果不从学理上认识它,就会导入歧途,歧路就会亡羊,大家就会说这是「伪学说」。更有一些学者,对于原文有勉强的曲解,这都是常识上的欠缺。哲学的辩证能带来一门学问「质」的飞跃,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易理哲学家,国际易经学会主席、东西方大学校长、
美国夏威夷大学 教授 成中英 教授在易学的生活实用方面有独到的认识:
「学者们在没有对之好好进行了解之前显然不应持简单拒斥的态度,而应予以理性的分析和说明,使其种种实际应用能与现代文化的健康潮流相配合,相适应,从而仍能在现代世界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因为若能从理性的方面对实用易学进行分析和说明,就可以发现,堪舆 风水 的方术中显然也包涵了对生命 生态,对天人整体的环境生态的很有价值的学说。」
建筑环境文化
环境美学
环境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审美要求,环境美感对于人的生理和心理作用,进而探讨这种作用对于人们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的影响。环境美学的研究涉及到声学、色彩学、化学、生理学、心理学、生态学、造林与园艺、建筑学及城乡规划(包括材料力学、动力学、风水学)等许多学科。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提供了方便,但也给环境赞成了巨大的影响。各种污染引起了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保存一个优美的环境是多么的重要。我们既要让周围的环境能长远地为人们及至一切生物提供清新的空气,又要为人们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这就是环境美学面临的主要任务。研究环境美学的目的就是使人心情愉快、精力旺盛,最终能够健康长寿。
环境美学家柏林特(Arnold Berleant )为了应付环境向美学的挑战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审美模式,也就是所谓的介入模式,以区别现代美学所倡导的分离模式. 所谓分离模式,是18世纪现代美学确立以来所倡导的审美模式,它的典型特征是无利害关系的静观(disinterested contemplation) .用康德的经典表述来说,这种审美模式不涉及对象的任何功利,概念,目的,只涉及对象的纯粹形式,更具体的说,就是对象的纯粹形式所引起的想象力和知解力之间的和谐合作.
环境堪舆学
所谓“环境堪舆学”是指中国汉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堪舆风水文化、「感应地理学」和「行为地理学」。
「感应地理学」与「行为地理学」也是环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感应地理学」与「行为地理学」是上世纪八○年代初建立并活跃在西方地理学界的一门科学。研究人们对不同地理的反应特性、形成过程及相互关系的科学称为「感应地理学」,它着重研究不同居民集团对环境的感应认识过程,也研究规划决策人、旅行者,生活在特殊环境下的感应特点。研究不同集团、阶层,对不同地理环境的行为、决策的科学称为「行为地理学」,它不仅研究各地居民的行为,还着重研究决策人的规划行为,例如企业经营的区位选择行为。(以上和以下文引用自
国际东西方大学研究员董斌所著《现代风水精鉴》)
现代社会人们过份注重金钱和物质利益,无止境的追求物欲的满足和感官的享受,造成社会关系日益紧张和自我身心失衡。这些问题已开始影响和威胁着人类进一步的和谐发展,西方的有识之士已开始注意这一问题,并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他们把目光投向东方,企图在古老的东方典籍里寻觅完美的答案。在东方,古老文化曾经造就了古老的文明和古老的辉煌。某些有价值的、曾经产生过生存的智慧和影响华夏先民几千年风俗观念的人文现象,已引起世人的足够重视。扬弃其可能导致的消极影响方面,并给予现代意义的阐释和发挥,对于人们更好的处理自身和环境,自身的身心关系如何协调互动,都将有所裨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科学家 钱学森 曾在论述气功的文章中讲到,人体科学要研究「人天观」(指人和环境、人和宇宙的学问),学习和认识风水学并不很困难,万事就怕问为什么?很多的风水学者研究风水理论,注重的是现成的东西,现成的拿起来就可以消化,可以解决饥饿(实惠)的问题;但一门学说如果不从学理上认识它,就会导入歧途,歧路就会亡羊,大家就会说这是「伪学说」。更有一些学者,对于原文有勉强的曲解,这都是常识上的欠缺。哲学的辩证能带来一门学问「质」的飞跃,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易理哲学家,国际易经学会主席、东西方大学校长、美国夏威夷大学 教授 成中英 教授在易学的生活实用方面有独到的认识:
「学者们在没有对之好好进行了解之前显然不应持简单拒斥的态度,而应予以理性的分析和说明,使其种种实际应用能与现代文化的健康潮流相配合,相适应,从而仍能在现代世界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因为若能从理性的方面对实用易学进行分析和说明,就可以发现,堪舆 风水 的方术中显然也包涵了对生命 生态,对天人整体的环境生态的很有价值的学说。」
堪舆〝风水〞如果能跟随科技昌明的时代脚步一统步伐,结合精密的科学、再配合着固有的伦理、与著精神的信仰,三者相辅相成、唇齿相依、撷长补短、将大自然的环境生态,能融洽吸收、消化、合并、创造出更明亮、更美丽、更庄严、更肃穆、更雄伟、更壮观、更自然的〝风水〞环境生态景观,这才是无法使人忘怀、而能长远流存的〝新风水〞的环境文化景观,也才能在未来科技昌明的科学世界里发光、发热、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