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又称
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血红蛋白遗传缺陷病,可致
视网膜病变,分为增殖型和非增殖型2类。其主要病变为视网膜缺血及其并发症,这也是其他血管病如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静脉阻塞、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最常见的特征。因为血红蛋白链异常,导致红细胞镰状改变,引起血循环阻塞。常见于非洲、美洲的有色人种,其次是希腊、土耳其、中东和印度等,发病率可高达20%~40%。
正常红细胞血红蛋白有4个肽链,2个相似α链和2个相似的β链。
镰状细胞贫血的β链是基因突变的产物,其异常可分为纯合子和杂合子。SS代表
镰状细胞贫血,As代表镰状细胞特性,STal代表镰状细胞
地中海贫血。SS型患者90%~100%有血红蛋白S,镰状细胞使其微循环内血流变慢,生存周期缩短,导致慢性
贫血,并可引起
视网膜病变。
分为增殖型和非增殖型2类。其主要病变为视网膜缺血及其并发症,这也是其他血管病如
糖尿病性
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静脉阻塞、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最常见的特征。
(1)小动脉阻塞 病变位于视网膜周边部,小动脉阻塞呈银丝状或白线状,小静脉回流也受阻,形成周边无灌注区,该区视网膜呈灰棕色,组织模糊不清,与正常橘红色眼底呈明显对比。后极部小血管也有异常,特别是黄斑区和周围黄斑区血管受累,有微
血管瘤样改变,小动脉节段性膨大,小静脉迂曲呈环状,黄斑中心无血管区扩大,可大于正常2倍。围绕无血管区尚可有病理性无血管区出现,表示毛细血管闭塞。
(3)新生血管增殖 新生血管最常发生在视网膜周边部颞上方,其次为颞下、鼻上和鼻下方视网膜。在动静脉短路附近,从小动脉闭塞处长出新生血管,呈扇形或团扇状长入无灌注区,类似其他血管病的新生血管。早期新生血管较少,仅有1支小动脉供应,随时间推移可发展为多支小动脉供应,或附近又长出另一团新生血管。
(4)
玻璃体积血 新生血管可反复发作
玻璃体积血,常被误诊为Eales病,对黑色人种应想到有本病的可能。有时新生血管由于营养小动脉自发梗死而退缩,不发生
玻璃体积血。
(5)
视网膜脱离 由于新生血管增殖,机化膜或条索的收缩和牵拉,邻近血管膜的视网膜形成破孔,呈卵圆形或马蹄形,致
视网膜脱离。大多数发生在SC的患者。
(2)黑旭日斑 其特点是在视网膜赤道部有0.5~2PD大小的边界清楚的黑色斑,类似视网膜脉络膜
瘢痕,但其边界不整齐呈星形或针形;
封闭新生血管为治疗的关键,可采用氩激光或冷冻治疗。氩激光治疗多数病例新生血管完全封闭。已发生
视网膜脱离者,可作巩膜环扎术。
如果不经治疗,视力可降低至0.1者。继续发展则可发生
玻璃体积血,视力明显下降。经过治疗的病例,如用氩激光封闭新生血管,90%以上获得成功,可减少
玻璃体积血等并发症,预后一般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