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
瓒,汉语二级字,读作zàn,其本意为质地不纯的玉。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徂赞切《集韵》《正韵》才赞切《韵会》在但切,𠀤音㜺。《说文》三玉二石也。礼天子用全,纯玉也。上公用駹,四玉一石。侯用瓒,伯用埒,玉石半相埒也。《徐曰》瓒,亦圭也。圭状,剡上邪锐之。于其首为勺形,谓之瓒。于其柄为注水道,所以灌。瓒之言赞,进也,以进于神也。《集韵》一曰祼器。《韵会》宗庙祼器,形如槃。《诗·大雅》瑟彼玉瓒。《传》玉瓒,圭瓒也。《疏》正义曰:瓒者,器名。以圭为柄,圭以玉为之,指其体谓之玉瓒,据成器谓之圭瓒。汉礼,瓒槃大五升,口径八寸,下有槃口,径一尺,则瓒如勺,有槃以承之也。天子之瓒,其柄之圭长尺有二寸,其赐诸侯,盖九寸以下。《又》釐尔圭瓒。《传》九命锡圭瓒。《前汉·扬雄传》𤣥瓒觩䚧。《注》服䖍曰:以𤣥玉饰之,故曰𤣥瓒。张晏曰:瓒受五升,口径八寸,以圭为柄,用灌鬯。觩䚧,其貌也。
又《广韵》藏旱切《集韵》在坦切《韵会》才旱切,𠀤音趲。义同。 叉人名。《正韵》汉书注臣瓒不言姓。按水经注引薛瓒注汉书,是姓薛也。
又《集韵》则旰切,音赞。圭也。一曰杂名。
说文解字
【卷一】【玉部】瓒
三玉二石也。从玉赞声。《礼》:“天子用全,纯玉也;上公用駹,四玉一石;侯用瓒;伯用埒,玉石半相埒也。”徂赞切
说文解字注
(瓒)三玉二石也。从王。赞声。徂赞切。十四部。礼天子用全。纯玉也。上公用駹。四玉一石。侯用瓒。伯用埓。玉石半相埓也。考工记玉人曰。天子用全。上公用龙。矦用瓒。伯用将。注。郑司农云。全、纯色也。龙当为尨。尨谓杂色。玄谓。全、纯玉也。瓒读如𩜾之?。龙、瓒、将皆杂名也。卑者下尊以轻重为差。玉多则重。石多则轻。公矦四玉一石。伯子男三玉二石。按许君龙作駹。从先郑易字也。埓、许郑同。皆不作将。倘是将字。郑不得释为杂。郑已后传写失之。郑云。公矦四玉一石。则记、文不当公矦公别异名。许说为长。戴先生曰。此葢泛记用玉为饰之等。玉裁谓。此与祼圭之瓒异义。许不言祼圭之瓒者。葢其字古只作赞。黄金为勺、不用玉也。诗谓之玉赞。圭赞者、以赞助祼圭也。
方言汇集
粤语:zaan3
音韵汇集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瓒基本信息.查字典.
康熙字典.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6 02:30
目录
概述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