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战国时期孟子所作议论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所作议论文。这篇文章通过傅说等古代圣贤在困境中振作精神、奋发努力而终于大有所为的事实,说明一个人想要完成自己的天赋使命,必须经历种种挫折和考验,进而分析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亦是如此,最后推出论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此文语言流畅,运用类推的逻辑方法说明深刻道理,全文逻辑层次清晰,论证严密,文章紧凑,神完气足。
作品原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就要奋发图强;一个人若安逸享乐,没有克服困难、摆脱困境的能力,就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遇挫折就消沉绝望,就如同立于坍墙之下,随时有生命危险。因此,孟子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在提醒人们,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方可长盛不衰;若安于现状,“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醒来再琢磨”,就有可能终身忧愁、困顿一生。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文章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先提出论据,紧接着进行深入分析、引申、推论,最后推导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作者先列举六位在困境中振作精神、奋发努力而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证明逆境能够造就人才,证明中心论点的正确性;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因而说服力很强。
文章第一段使用类推的逻辑方法,列举几位历史人物的真实事迹,说明逆境更能磨炼人的意志、锻炼人的性格,从而使人坚强无畏;而失败挫折又能使人吸取教训,变得聪明机智、增长才干。因此,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炼,常可委以重任,并且这些人也常常做出卓越贡献。
文章第二段,紧承上一段的意思,先从正面说明困难(忧患)、挫折的积极作用,强调有志者应面对困难、迎接困难、设法克服困难,锻炼自己的聪明才智、增强自己的才干,从而扭转逆境、战胜困难。然后从反面说明安乐无忧的生活、优越顺利的环境,却往往使人萎靡不振,不思进取,畏惧困难,丧失斗志。最后归纳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句话不仅成为千古名句、警世名言,而且成为被古今中外无数史实证明了的真理。
在修辞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配合归纳的推理方式,采用了排比句式和对仗句式。一般说来,铺陈排比的写法,固可造成宏大气势;若处理不当,也可致繁复拖沓之虞。而孟子的这篇文章,虽通篇采用排比句式,却仍给人以行文简洁的印象,原因为孟子十分注意遣词用字,尽量扩充每一词语,尤其是动词的容量。排比句式和对仗句式,既使文章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当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名家点评
明代李贽四书评》:是恁么眼,大贤!大贤!
明末清初张岱四书遇》:忧患安乐在人,自心上看,方得此章秘旨。
清代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六:“苦心志”是“动心”,“劳筋骨”三句是“忍性”,“行拂乱”是“益不能”,陈定宇分配极好。又曰:“而后作”,如太甲悔过,自怨自艾,处仁迁义。“后”字对上“先”字,“法家拂士”对上“征色”“发声”,“敌国外患”对上“困心”“衡虑”。举有国以包在下者,不是又推开说。
清代王步青《孟子集注本义汇参》引陈氏语:忧患未必便生,然忧患则警戒而其虑深,有生全之理。安乐未必便死,然安乐则多怠肆而其志荒,有死亡之理。又引绍闻语:盖忧患逆其情欲而存其戒惧之心,此所以生也;安乐顺其情欲而滋其怠肆之意,此所以死也。“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人当日诵斯言。
清代吴闿生《重订孟子文法读本》:通体盘旋,为末二句蓄势,章法极奇,贾生《过秦》所自出。千盘百折,厚集其阵,纯用劲折,无波磔痕。
作者简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0 16:33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创作背景
作品鉴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