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学)(Key Lab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ollege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依托
黑龙江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定位为主要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集成创新为手段,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促进学科发展、促进人才培养为目标,集中优势力量,研究出具有高水平和原创性的科研成果。
科学研究
自2006年实验室成立以来,
电子工程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大学)主要从事三个方向的研究,共设有9个研究室。
经十年的努力,实验室取得代表性研究成果:无模型控制系统、多传感器信息融合、传感器微机械加工系统(MEMS)与纳米元器件、硬加密技术、激光超快技术、硬加密技术等,这些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一定影响,这些研究在国内外相同领域实验室中具有鲜明特色,并处于主导地位,某些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学术优势
实验室优势是充分利用我们在该领域学科齐备,并且有良好的交叉合作基础,使近几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实验室非线性光学方向、MEMS研究设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外该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前身是具有较高影响的黑大物理系,科学严谨的思维模式得到很好继承,在教育厅、学校大力支持下,高水平学术成果不断涌现。
规章制度
实验室具有规范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例如在财务上严格执行财务制度,每次支出都由主任审批,财务人员记账,大额度的资金须经学术委员会成员认真讨论决定,使经费落实到实处。大型实验设备有专人管理和维护,贵重设备实行培训上岗制度,有效地利用了实验室现有资源。在实验室科研奖励上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
学术委员会认真履行责任,成员定期开会,对研究方向的确立、人才引进、科研立项、项目奖励、学科建设、资金分配、重大学术交流、学术会议、青年骨干培养等方面起到严格把关作用,对实验室建设起到关键作用。
实验室科研氛围和学术风气很浓,采用开放式模式开展学术报告、学术讲座、学术讨论,吸引许多年轻教师和研究生参加,对开拓研究思路、组建研究群体、培养年轻研究人员的起到很大作用。我们在近几年开展开放基金立项,开放基金运行极大地推动了实验室人员科研工作的进行,为科学研究与交流创建良好平台,近三年实验室无违反学术道德的事件发生。
依托单位给予实验室独立的建制、充分的人事和财务自主权,在项目匹配上严格执行学校政策。学校为我们批准了三个校级重点实验室,使我们能充分发挥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与校级重点实验室之间关系,加强奖励机制,鼓励实验室人员快出成果、多出成果。但在设备投入、实验室用房等方面还需要学校大力支持。
设备条件
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率都很高。50%设备的年使用率在80%左右(按年机时2400小时为100%)。超快激光分室:拥有美国相干公司生产的飞秒激光器系统及配套的光能量计、功率计、锁相放大器及微动平台等,总值4000余万元。并于2006年开始采取科研联合的形式对外开放运行,与
哈尔滨工业大学、
苏州大学及
复旦大学有紧密的科研合作。光纤传感技术分室拥有光纤光谱仪、光功率计、频谱仪、光时域反射计、光纤拉锥机和可调谐光纤激光器等专用设备,总值约200万元。自2005年以来与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以及大连理工大学校长
欧进萍院士合作,并已建立了联合实验室。
实验室为保证规范化的仪器设备开放与共享,先后建立网站构建仪器共享平台,在保证了大型仪器设备相互开放共享的同时,使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的完好率高、使用效率高、开放面大、共享程度高。
另一方面,自主研制了宽带ASE光源、可调谐激光光源、光纤脉冲激光器等重要光源,对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用电子工程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自主开发了系列性能优异的光纤光栅解调仪,该产品已经实现产业化生产,在兰州石化热力管道测量、高速铁路轨温、高速列车计轴、奥运场馆、四川峨边大桥、高速公路路面、大庆油田井下套管监测等大型工程和项目中得到具体应用。
发展思路
加强高层次课题立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973项目及国家攻关项目等),鼓励科研人员在研究方向上对准国际国内前沿,加大科研实力和影响力,与外校合作申报,以成员、副组长、子课题负责人等形式融入高层次项目中,使高层次立项加倍增长。
从政策上、管理上应该引导与鼓励科研人员积极投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直接为企业生产、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服务,并以多种途径实现校企合作,促进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化,在成果转化和推广中取得显著效益,争取在获得科技奖项上取得突破。
重点加强优秀中青年的培养,加大力度培养青年拔尖人才、培养中青年科研领军人物。应将培养优秀中青年人才各种政策和待遇落实代实处,使他们立足本实验室,潜心注入科研,更加鼓励他们以国际合作、国内合作、院所合作、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科研工作,以至提高整体研究水平。
保障举措
依托教育厅、学校、学院的相关政策及各级领导有力支持,依靠重点实验室各项制度有利实施、依靠实验室研究的深入发展、更加依靠研究梯队和研究群体的力量。
依托高校
该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办学75年来,黑龙江大学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学科门类最全、专业覆盖最广、后发优势最强的综合性大学。截至2016年7月,该校已有
材料科学、
工程学、
化学3个学科
ESI(
基本科学指标)排名居全球前1%行列。在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
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显示,黑龙江大学的2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前十,若干学科已进入国内一流行列,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第6位,
哲学学科排名第10位,
法学学科排名第21位,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第26位,
化学学科排名第29位,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排名第31位,
公共管理学科排名第38位。此外,学校连续多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在《
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跨入
重点大学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