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electromagnetic pulses)电磁脉冲由
核爆炸和
非核电磁脉冲弹(
高功率微波弹)爆炸而产生。
核爆炸产生的电磁脉冲称为
核电磁脉冲,任何在地面以上爆炸的
核武器都会产生电磁脉冲,能量大约占核爆炸总能量的百万分之一,频率从几百赫到几兆赫。非核电磁脉冲弹则利用炸药爆炸或化学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通过
微波器件转换成高功率微波辐射能,能发射
峰值功率在几兆瓦以上、频率为1
吉赫~300吉赫的脉冲微波束,在裸露的
导电体(例如裸露的电线、
印刷电路板的印制线)上急剧产生数千伏的瞬变电压,对大量
电子设备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坏。
核爆炸在空间产生的瞬变
电磁场就是核电磁脉冲。
核电磁脉冲比雷电的电磁场强度要大几百倍。频率宽,几乎包括所有长短波,危害范围广,覆盖半径可达数百到上千公里,对
无线通信威胁最大。1962年7月9日,美国在
约翰斯顿岛上空40公里处进行核试验,结果在距离爆心1300多公里的夏威夷岛上,几百个防盗铃误响,几十条街道的路灯故障,
短波通信中断,雷达
屏幕亮点故障,
供电系统保险丝烧断,
电器元件烧坏,
绝缘层被击穿,
电子系统储存冲掉,程序混乱,
无线控制设备停机,警报信息
控制失灵等。以上情况也都是居民在生活中可以感知的核电磁脉冲的危害。在未来
战争初期,敌人可能采取
高空核爆炸,在造成较少人员伤亡的情况下,
严重破坏被袭击方电器通信
设备功能,造成信息混乱,因此,居民对防电磁脉冲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电磁脉冲防护方法与雷电防护方法基本相同。用9.5毫米
厚钢板或4毫米厚铜板做成的
屏蔽罩,可以提供很高的总体
屏蔽效能。但是,这种屏蔽会由于存在检修门和供电缆、
连接器、开关等使用的小孔而减弱,这样就必须用
衬垫密封孔隙。如果必须
开孔通气,则应使用各种屏蔽栅(如
蜂窝状隔板、多孔金属板和
金属丝网屏栅)把
大孔分成许多小孔,孔与孔之间相交的地方必须熔合,以便确保最佳的屏蔽效果。电缆必须使用整体防护材料,最好的电缆防护材料是管道之类的导电固体材料。在协助降低
易损性方面,合适的接地线路也很重要。若
数据传输率低,可采用
滤波方法抑制
瞬时效应。若只靠
滤波不足以把电磁脉冲降到
安全水平,则需使用防护性
抑制器,例如
齐纳二极管。 当前,国外指挥
通信系统防电磁脉冲的具体方法主要有:选取最佳元器件;使用不易受电磁脉冲影响的元件,如
电子管等;在连接器上安装
滤波器;使用外部防护元器件保护预先包装的电路(如
集成电路);使用引线
防护装置;使用分离滤波器,将耦合频率限制在很窄的
频带内;采用
自动增益控制与增益限制技术;使用特种滤波器;使用电路
隔离技术隔离电
瞬变现象;屏蔽和接地;重新设计
分系统;探测由于电磁脉冲干扰而出现的数据错误,并拒绝这些数据。